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五月。


    新野劉備、荊州劉表、江東孫權皆給出了和談條件。


    條件之一,便是解除晉國公張昊之兵權和丞相之職,並且將駐紮在徐州的張遼所部以及駐紮在司隸的徐晃所部撤離,另外,將洛陽城內的守軍保留四成,另外六成由荊州兵和江東兵共同組成。


    條件之二,撤去豫州牧時苗,徐州牧陳群,改由劉備任豫州牧,周瑜任徐州牧。


    條件之三,將長江以北的張昊軍,盡數收攏在幽、並、冀、青四州,沒有天子詔令,不得隨意南下。


    當荀彧將這三個條件在朝會上提出時,不僅宣政殿內的一眾官員一臉駭然,就連龍椅上的天子劉協,都是一臉不可思議的愣在了那裏。


    以沮授為主的主戰派並沒有在朝堂上與荀彧爭執,而是將目光不約而同的看向了高台上的晉國公張昊。


    因為,


    這樣的條件,就是頭豬也明白孫權、劉表之流打的是個什麽主意,


    他們的公爺,又怎麽可能會答應呢。


    就在眾人準備等待晉國公的一場發火大戲時,隻見張昊緩緩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然後頭也不迴的朝殿外走去。


    一邊走,一邊將自己的官服脫下,扔在地上。


    雖說此舉頗為不雅,但大家也都明白了晉國公張昊的意思,顯然一副辭官的樣子。


    見自家公爺都走了,


    禦史大夫張延、尚書令沮授等一眾官員都隨著張昊的離開而離開。


    整個宣政殿中,就隻有天子劉協,副丞相荀彧,尚書右丞趙謙,宗正劉艾還有議郎邊讓,除了他們這幾個主和派以外,


    就隻有黃門侍郎畢嵐了,礙於天子在這裏,他也不好離開。


    晉國公張昊此舉,讓本就心中戚戚的荀彧,臉上更加難看了,而趙謙、劉艾等人心中更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了。


    張昊雖憤恨離去,官府也脫了,但接下來又該如何去做呢?


    如此難以解決的問題,竟然就這麽輕易的落在他們的頭上了。


    “晉國公這是……?”


    一臉不敢置信的天子劉協看著地上的丞相服,不禁有些詫異。


    “陛下,”尚書右丞趙謙開口道:“晉國公此舉,應該是辭官吧。”


    “辭官?”劉協下意識的將目光看向了荀彧。


    荀彧皺了皺眉,請奏道:“陛下,當務之急或許可以先下詔安撫荊州的劉表,揚州的孫權等人,待張遼所部和徐晃所部撤軍後,再做盤算。”


    “呃……行,此間之事,就交由你了。”


    說完,


    劉協朝周圍的小黃門示意,然後在小黃門的攙扶下,離開了宣政殿。


    此時的劉艾趕緊走上前來,看向荀彧和趙謙,不敢置信道:


    “咱們……這就成了?”


    荀彧沒有搭理劉艾,而是麵露凝重的負手離開了。


    隻有趙謙長舒了一口氣,道:“不僅沒有成,這個事兒,也許更難了。”


    散朝之後,


    當朝丞相,晉國公張昊辭官之事傳出,整個洛陽城都轟動了。


    荀彧第一時間來晉國公府求見,晉國公張昊稱病,不見任何人。


    當沮授等人趕來時,也被站在門口的黑甲衛擋在了外麵。


    五日後,


    晉國公稱病不朝,且辭官的消息不脛而走,天下震動。


    這五日在朝堂上,荀彧等主和派與沮授、張延等人唇槍舌戰,大有將朝廷攪個天翻地覆之勢。


    荀彧這邊,有天子劉協的支持,明麵上占據著大義,


    反觀沮授和張延這邊,沒了張昊這個主心骨,而且大家也都不太明白張昊的意思,再與荀彧等人爭執的時候,底氣不足,落於下風。


    六月,


    天子下詔,責令駐紮在徐州的張遼所部北撤青州,並讓駐紮在洛陽南麵伊闕關和大穀關的徐晃部北撤冀州。


    詔令傳達至軍中後,各部將領置若罔聞,不為所動。


    七月,


    駐紮在新野的劉備,引兵三萬北上,進駐在司隸與荊州的交界處的魯陽城。


    而江東的周瑜,領兵五萬北上,抵近徐州,大有開戰之勢。


    麵對劉備和周瑜的舉動,


    駐紮在伊闕關和大穀關的徐晃部似乎早有預料一般,並沒有采取應對措施,隻是象征性的多派了一些斥候探馬,打探魯陽的消息。


    至於徐州的張遼所部,更是按兵不動,隻是讓駐紮在江都的郝萌小心提防,以防止江東水師的偷襲。


    同月,


    天子再次下詔,讓徐晃部和張遼部攜軍北撤,兩人依舊不遵詔令。


    相較於南北對峙的劍拔弩張,幽州、涼州、並州、冀州、青州、兗州、豫州、徐州的大部分士族門閥和平民百姓們不樂意了。


    這些個士族門閥,再過去的十幾年裏,沒少被張昊搜刮,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算是納了投名狀,


    哦,


    這個時候你們要把人家晉國公給搞下去,想把朝廷再搬出來,那怎麽可以呢。


    咱之前付出的財貨、銀錢不就打水漂了麽。


    對於這九個州郡的百姓們來說,晉國公張昊可是讓他們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衣,居者有其屋的人,若是晉國公不在位了,這些田地朝廷會不會重新收迴……不,是搶迴去呢?


    至於太平商號旗下的商鋪、作坊,以及有所往來的士族豪紳們,就更加著急了,晉國公倒了,太平商號怎麽辦?他們的生意怎麽辦?他們投進去這麽多銀子怎麽辦?


    生計所係,榮譽所係,甚至,子孫後代所係,全在晉國公一人身上,特別是北方九州之地的軍民,對於晉國公府能否屹立不倒,甚至比晉國公本人還要操心。


    就在外麵暗流湧動之時,此時的晉國公府可謂是一片祥和。


    後堂內,擺放著一張由木匠特製的大圓桌,圓桌周圍分別坐著張昊、黎悅、沮芝、浮香、風憐還有大妞。


    桌子上擺著一尊造型奇特的銅鍋,銅鍋裏的濃湯已經煮開了,


    張昊夾起一筷子的羊肉扔進了湯鍋裏,然後開始涮著。


    其餘人正一臉期待的看著咕咕冒泡的濃湯,等待著自家公爺給他們夾肉。


    肉涮好之後,


    張昊依序給眾人夾肉,大家吃得很香。


    浮香擦了擦嘴,看向正在涮肉的張昊,低聲問道:


    “公爺,這公府外麵沸沸揚揚的,咱們卻在這裏銅鍋涮肉,合適麽?”


    “有什麽不合適的,這湯啊,是越煮越鮮,待會兒每人都得喝一碗。”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為黃巾續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眼圈先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眼圈先森並收藏三國:我為黃巾續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