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穿越者的心虛,說的就是此時此刻的張侯爺。
好在南華老道及時的兩記毛栗子,直接將了塵打得眼冒金星,才緩解了張侯爺的尷尬。
南華老道之所以來到這洛陽城,主要還是在信都北山道觀裏待得太閑了,再加上了塵已經十三歲了,也該下山走一走了。
當然了,
師徒倆下山,也是得到內衛府長史李巡應允的,
畢竟自當年那場鬥法至今已經有七年了,這七年裏,北山道觀裏,除了布道收寫施主的香火錢以外,倒也沒什麽事兒,
密偵司安排在北山周圍的暗探,也都相繼撤走了,也就留了一兩個打入道觀內部的道士盯著。
張昊與南華老道共同經曆過一些事情,也算是有舊,侯府這麽大,也不介意騰出一兩間房,多兩雙筷子。
讓人安排師徒兩人住下後,張昊便來到了前廳,
戲誌才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了。
張昊將密偵司送來的有關劉備這幾日所見之人的名單遞給了戲誌才,麵色陰沉道:
“看看吧,劉備封侯拜將才幾天啊,驛館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戲誌才看著簡牘裏記錄的朝臣姓名,不由眉頭微蹙道:
“侯爺雖然位極人臣,奉天子以令諸侯,說到底任然還是天子之臣,而他劉備,轉眼間便成了皇叔,滑稽之至啊!”
“名位稱唿而已,本侯倒沒有那麽在意,本侯隻是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戲誌才頷首道:
“陛下一見到劉備,就給他拜將封侯,不排除陛下是想培植忠於皇室的勢力,一旦劉備起勢,終將會成為侯爺的大敵,侯爺應未雨綢繆啊。”
“這一層,本侯早就想到了,劉備自詡漢室宗親,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隻要皇叔的名頭坐實,本侯便可用天子詔令製約他,他劉備就不得不遵從了,
就如徐州之事,隻要天子下詔,讓劉備率軍討伐呂布,那本侯就可以坐壁上觀,收漁翁之利。
隻是本侯的確疏忽了一點,那就是劉備手中並無多少兵馬,而朝廷也沒有辦法給予劉備其他的支持,所以,這個難題又拋給了本侯。
本侯不敢將兵馬借給劉備,隻能親征呂布,讓劉關張三人做本侯的先鋒將軍。”
“侯爺所言極是,”戲誌才沉吟道:“侯爺所用之陽謀,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轄製劉備。”
“雖然這一步棋,本侯走得不太爽利,但也不算太臭,隻是本侯心裏還是有些不太踏實啊。”
說著,張昊將杯中涼茶盡數飲盡,然後靠在椅背上,麵露擔憂。
“侯爺何不在徐州,借呂布之手除掉劉關張三人呢,就算無法除掉劉備,隻要能讓關羽和張飛合乎情理的死在徐州,劉備就如同沒了爪牙的老虎,也折騰不了多大的風浪來。”
張昊點了點頭,沉吟道:
“呂布雖然勇冠三軍,但卻是個有勇無謀之人,但願能借呂布之手除掉劉備吧。”
其實,張昊打心底裏,對劉備沒有多感冒,
但劉備麾下的關羽,卻是讓他想得不可得之人,關羽無論是忠義還是勇武,這天下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人來。
若讓這關羽就這麽死在了呂布手中,多少是有些可惜的。
隻是鍾愛歸鍾愛,
他可不想有一天關羽提著青龍偃月刀將自己的頭顱砍掉。
戲誌才微微頷首,然後抬眼看向張昊,低聲道:
“侯爺,在下有一言,憋在心裏很久了,不知當不當說。”
“你是本侯的軍師祭酒,又深得本侯信任,有事隻管說。”
“天下十三州,侯爺一人便獨掌七州之地,天下大半皆掌握在侯爺的手中,侯爺麾下的兵馬數十萬,戰將千員,論實力,各路諸侯誰敢與侯爺爭雄,
朝野內外,侯爺已經是功德浩蕩,恩威齊天了,侯爺不應該僅僅屈尊於丞相之位啊。”
說完,戲誌才緊緊的盯著張昊,想看張昊對此事是個什麽態度。
當然,
戲誌才能提出這樣的建議,並不是想做那從龍之功臣,而是從當下的局勢來分析的。
天下十三州,冀州、青州、並州、涼州、兗州、豫州、司隸,總共七州之地皆在張昊的掌控之下,就說張昊現在能夠拿得出手的兵馬,差不多已有三四十萬,
這還不算涼州馬騰和並州盧沛的部眾,若真動員起來,張侯爺麾下的兵馬則會超過五六十萬。
若說問鼎天下,張侯爺是有這個資格的。
站在戲誌才的角度,張侯爺已經擁有這般的實力,換做是別人,恐怕早就逼天子退位讓賢了,但他似乎並沒有這樣的舉動。
麵對戲誌才提出的問題,其實張昊不是沒有想過,若他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後麵還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也許他也就帶著兵馬衝進皇宮勸天子退位了。
張侯爺神色平靜,麵無波瀾,悠悠道:
“你這是在勸進麽”
戲誌才堅定道:“正是。”
張侯爺微微一笑,不緊不慢的直起身子,給自己舀上一瓢茶湯,
沉吟道:
“本侯現在雖然有些功名,手裏的兵馬強盛,但資望尚淺,各路諸侯的實力亦都不弱,且朝廷內外忠於天子一心扶漢的大臣不少,本侯這個時候行不義之舉,便會成為眾矢之的啊。”
說著,張侯爺笑著搖頭道:
“就是本侯麾下的謀臣武將中,亦有心向天子之人啊。”
張昊雖然沒有指名點姓的說是誰,但戲誌才的心裏,多少已經有所猜測了。
就說袁術突圍時,明明已經算準了袁術所逃之方向,隻要在那個方向上埋伏一支精騎,不用太多,千騎足矣,
不管是張碩的飛虎騎,還是李招娣麾下的胡騎軍,難道還挑不出來一千騎去打埋伏麽。
可最後,
擒殺袁術的功勞,卻落在了劉備的手裏。
雖然張碩等人一眾將領對此頗為不滿,甚至有些怨言,但礙於情麵,也不好多說什麽。
盡管此事沒有在軍中發酵,但並不代表遠在洛陽的張侯爺和戲誌才不知道。
當此事被軍紀司傳迴洛陽,詢問是否要對荀彧展開進一步的審問和調查的時候,被張侯爺給摁下了。
因為他是知道荀彧的,荀彧本就是心向大漢之人,妥妥的漢之忠臣,不然後來也不會被曹操賜死。
當然,
張昊沒有同意戲誌才的勸進,是因為時機不對。
……
好在南華老道及時的兩記毛栗子,直接將了塵打得眼冒金星,才緩解了張侯爺的尷尬。
南華老道之所以來到這洛陽城,主要還是在信都北山道觀裏待得太閑了,再加上了塵已經十三歲了,也該下山走一走了。
當然了,
師徒倆下山,也是得到內衛府長史李巡應允的,
畢竟自當年那場鬥法至今已經有七年了,這七年裏,北山道觀裏,除了布道收寫施主的香火錢以外,倒也沒什麽事兒,
密偵司安排在北山周圍的暗探,也都相繼撤走了,也就留了一兩個打入道觀內部的道士盯著。
張昊與南華老道共同經曆過一些事情,也算是有舊,侯府這麽大,也不介意騰出一兩間房,多兩雙筷子。
讓人安排師徒兩人住下後,張昊便來到了前廳,
戲誌才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了。
張昊將密偵司送來的有關劉備這幾日所見之人的名單遞給了戲誌才,麵色陰沉道:
“看看吧,劉備封侯拜將才幾天啊,驛館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
戲誌才看著簡牘裏記錄的朝臣姓名,不由眉頭微蹙道:
“侯爺雖然位極人臣,奉天子以令諸侯,說到底任然還是天子之臣,而他劉備,轉眼間便成了皇叔,滑稽之至啊!”
“名位稱唿而已,本侯倒沒有那麽在意,本侯隻是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戲誌才頷首道:
“陛下一見到劉備,就給他拜將封侯,不排除陛下是想培植忠於皇室的勢力,一旦劉備起勢,終將會成為侯爺的大敵,侯爺應未雨綢繆啊。”
“這一層,本侯早就想到了,劉備自詡漢室宗親,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隻要皇叔的名頭坐實,本侯便可用天子詔令製約他,他劉備就不得不遵從了,
就如徐州之事,隻要天子下詔,讓劉備率軍討伐呂布,那本侯就可以坐壁上觀,收漁翁之利。
隻是本侯的確疏忽了一點,那就是劉備手中並無多少兵馬,而朝廷也沒有辦法給予劉備其他的支持,所以,這個難題又拋給了本侯。
本侯不敢將兵馬借給劉備,隻能親征呂布,讓劉關張三人做本侯的先鋒將軍。”
“侯爺所言極是,”戲誌才沉吟道:“侯爺所用之陽謀,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轄製劉備。”
“雖然這一步棋,本侯走得不太爽利,但也不算太臭,隻是本侯心裏還是有些不太踏實啊。”
說著,張昊將杯中涼茶盡數飲盡,然後靠在椅背上,麵露擔憂。
“侯爺何不在徐州,借呂布之手除掉劉關張三人呢,就算無法除掉劉備,隻要能讓關羽和張飛合乎情理的死在徐州,劉備就如同沒了爪牙的老虎,也折騰不了多大的風浪來。”
張昊點了點頭,沉吟道:
“呂布雖然勇冠三軍,但卻是個有勇無謀之人,但願能借呂布之手除掉劉備吧。”
其實,張昊打心底裏,對劉備沒有多感冒,
但劉備麾下的關羽,卻是讓他想得不可得之人,關羽無論是忠義還是勇武,這天下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人來。
若讓這關羽就這麽死在了呂布手中,多少是有些可惜的。
隻是鍾愛歸鍾愛,
他可不想有一天關羽提著青龍偃月刀將自己的頭顱砍掉。
戲誌才微微頷首,然後抬眼看向張昊,低聲道:
“侯爺,在下有一言,憋在心裏很久了,不知當不當說。”
“你是本侯的軍師祭酒,又深得本侯信任,有事隻管說。”
“天下十三州,侯爺一人便獨掌七州之地,天下大半皆掌握在侯爺的手中,侯爺麾下的兵馬數十萬,戰將千員,論實力,各路諸侯誰敢與侯爺爭雄,
朝野內外,侯爺已經是功德浩蕩,恩威齊天了,侯爺不應該僅僅屈尊於丞相之位啊。”
說完,戲誌才緊緊的盯著張昊,想看張昊對此事是個什麽態度。
當然,
戲誌才能提出這樣的建議,並不是想做那從龍之功臣,而是從當下的局勢來分析的。
天下十三州,冀州、青州、並州、涼州、兗州、豫州、司隸,總共七州之地皆在張昊的掌控之下,就說張昊現在能夠拿得出手的兵馬,差不多已有三四十萬,
這還不算涼州馬騰和並州盧沛的部眾,若真動員起來,張侯爺麾下的兵馬則會超過五六十萬。
若說問鼎天下,張侯爺是有這個資格的。
站在戲誌才的角度,張侯爺已經擁有這般的實力,換做是別人,恐怕早就逼天子退位讓賢了,但他似乎並沒有這樣的舉動。
麵對戲誌才提出的問題,其實張昊不是沒有想過,若他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後麵還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也許他也就帶著兵馬衝進皇宮勸天子退位了。
張侯爺神色平靜,麵無波瀾,悠悠道:
“你這是在勸進麽”
戲誌才堅定道:“正是。”
張侯爺微微一笑,不緊不慢的直起身子,給自己舀上一瓢茶湯,
沉吟道:
“本侯現在雖然有些功名,手裏的兵馬強盛,但資望尚淺,各路諸侯的實力亦都不弱,且朝廷內外忠於天子一心扶漢的大臣不少,本侯這個時候行不義之舉,便會成為眾矢之的啊。”
說著,張侯爺笑著搖頭道:
“就是本侯麾下的謀臣武將中,亦有心向天子之人啊。”
張昊雖然沒有指名點姓的說是誰,但戲誌才的心裏,多少已經有所猜測了。
就說袁術突圍時,明明已經算準了袁術所逃之方向,隻要在那個方向上埋伏一支精騎,不用太多,千騎足矣,
不管是張碩的飛虎騎,還是李招娣麾下的胡騎軍,難道還挑不出來一千騎去打埋伏麽。
可最後,
擒殺袁術的功勞,卻落在了劉備的手裏。
雖然張碩等人一眾將領對此頗為不滿,甚至有些怨言,但礙於情麵,也不好多說什麽。
盡管此事沒有在軍中發酵,但並不代表遠在洛陽的張侯爺和戲誌才不知道。
當此事被軍紀司傳迴洛陽,詢問是否要對荀彧展開進一步的審問和調查的時候,被張侯爺給摁下了。
因為他是知道荀彧的,荀彧本就是心向大漢之人,妥妥的漢之忠臣,不然後來也不會被曹操賜死。
當然,
張昊沒有同意戲誌才的勸進,是因為時機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