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平侯決定東征討伐袁紹起,冀州和青州兩地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備戰,這動靜不可謂不小,兗州的袁紹和曹操也開始積極的招兵買馬,籌措糧草以待應戰。


    初平三年正月,袁紹、曹操共選出十五萬精銳,兩萬匹戰馬打算先發製人北征冀州,與幽州的公孫瓚相唿應。


    “主公萬萬不可啊,”逢紀一臉焦急道:“我軍去年剛在司隸與張昊軍大戰,軍中老卒早已疲敝,新募來的新卒還不具備戰力,若倉促北征,咱們的實力恐怕隻能發揮出六七成啊!”


    “主公,逢紀所言甚是,”審配開口道:“據線報說,張昊從冀州和青州調來近十萬勁卒,這些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之師,不容小覷啊。”


    “不止如此,兗州多地皆有山匪和黃巾舊部作亂,村鎮的糧草籌措也有諸多的問題,各郡縣城的商戶囤積糧草,哄抬物價,若是不先平定內患,後果不堪設想啊。”


    辛評的話讓本就煩躁的袁紹瞬間冷靜了下來。


    袁紹不傻,他知道後院失火的後果。


    但是,


    若不趁著冀州軍和青州軍立足未穩之際打亂張昊的部署,要想再找機會,恐怕就難了。


    “主公,”辛評懇請道:“咱們在兗州,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勝算會多個兩籌,而張昊軍初來兗州,對地形山勢不熟,勝算則會低個一兩籌,此消彼長,優勢在咱們這一邊啊。”


    袁紹的眼神飄忽,一副猶疑不定的樣子。


    亦就在這時,許攸和郭圖趾高氣揚的走了進來,當許攸看到逢紀等人時,不由輕蔑的看了一眼,冷嘲道:


    “哼,爾等庸才怎會看到稍縱即逝的勝機!”


    逢紀眉頭緊蹙,怒斥道:“許攸,那你倒是說說,勝機在哪裏啊!”


    許攸沒有去迴答逢紀的話,而是從袖口裏拿出一道簡牘,對袁紹說道:


    “主公,這是公孫瓚遣人送來的書信,隻要咱們引兵北征,他公孫瓚便會親率十萬幽州軍南下,就算咱們不能將張昊一舉擊潰,亦可將張昊的立身之地攪得天翻地覆;


    屆時,失去士族門閥支持的張昊還能靠什麽與咱們為敵!


    如果將張昊比作一條蛇,那冀州便是他張昊的七寸之處,冀州一亂,張昊大軍必然也會亂,


    這就是咱們的機會!”


    辛評皺眉道:“許攸,現如今軍中糧草隻夠兩月之用,後續的糧草籌措困難,應如何應對啊?”


    郭圖笑道:“隻要大軍能進入冀州地界,咱們便可以戰養戰,何愁糧草之用呢!”


    審配搖頭道:“兗州多地有黃巾舊部和諸多山匪肆虐,後方一旦不穩,又當如何應對?”


    郭圖淡然道:“主公與曹操共有新老兵卒近二十萬,十五萬北征,剩下四五萬堅守住重要城池即可,無需憂慮。”


    袁紹看著兩方一問一答,心裏也在計較盤算著,


    逢紀等人的擔憂的確是有道理的,但許攸和郭圖的謀劃更為誘人。


    畢竟天下人都知道,冀州乃張昊的立身之地,根基之所在,若冀州有失,張昊的實力便會折損一半,而他袁紹便可趁機在冀州大肆搜刮,采摘勝利的果實。


    “主公!”逢紀見袁紹心有意動,焦急道:“去年與張昊軍交戰,兵馬奔波一整年,兗豫徐三州為了支援聯軍作戰,百姓早就困頓貧窮,州郡的糧倉空虛,此次戰端又起,百姓本就繁重的稅賦又得再增加兩三倍不止啊!”


    說到這裏,逢紀一臉的悲意,悵然一歎道:“到那時,三州之地將會因戰亂而成為不毛之地,百姓流離失所,則會給那些黃巾殘黨可乘之機啊!”


    “許攸郭圖之言皆未考慮到最壞的結果,試問,一旦我軍在前線遇阻,不能按照咱們預計的那樣獲取敵軍的糧草,若咱們後方也籌措不到足夠的糧餉,前線大軍又當如何!”審配肅然道:“主公,北征之事還請三思啊!”


    此時的袁紹再度流露出猶豫之色,看得許攸頻頻皺眉。


    “主公切莫聽取逢紀和審配的婦人之詞!”許攸正色道:“婦道人家才會在乎家裏有多少糧錢,摳摳搜搜的以為隻有勒緊褲腰帶才能吃飽。”


    說著,許攸冷笑兩聲,然後瞥了一眼逢紀三人,繼續說道:


    “商賈之道有言,開拓進取方能賺得盆滿缽滿,隻知節流,最後不過是坐吃山空罷了,冀州既是張昊的錢袋子也是糧袋子,隻要主公與曹操親率十五萬大軍殺入冀州,錢糧唾手可得矣。


    當年如那冠軍侯,親率八百精騎便能在草原上大殺四方,也是憑借著以戰養戰的打法;


    而咱們,


    十五萬大軍,


    就是都到冀州去吃飯,待個個把月,也能吃掉冀州不少糧草,就算咱們最後沒有與公孫瓚會師於信都而返迴兗州,


    留給張昊那廝的,也不過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冀州罷了。


    沒了冀州這個錢糧袋子,張昊也就相當於斷了一臂,待來年再與張昊交戰,必能一舉將其擊潰。”


    “好!”袁紹朗聲高喊道。


    沒等逢紀三人出言勸說,袁紹便開口道:“許攸所言甚是,隻要沒了冀州的支持,張昊不足為慮!”


    “主公,”辛評道:“若主公意在冀州,何不先遣一支奇兵突襲黎陽,然後逐漸經營黃河南岸,多造船舶,修理器具,再分別派遣精銳騎兵騷擾對方的邊境地區,讓他們不得安寧,而我方則有充足的時間將境內的不安定的因素解決掉。”


    “主公不可,”許攸皺眉道:“辛評目光短淺如何能看出其中利害,若不趁著張昊的援軍還未匯合分而擊之,待張昊大軍集結完畢後,咱們也就失了先機,再要與之交戰就難對付了。”


    逢紀開口道:


    “救亂平暴,叫做義兵,恃強憑多,是為驕兵,義兵無敵,驕兵必亡;


    武平侯張昊挾天子以令諸侯,行車騎將軍事,在名義上可稱為義兵,而咱們沒有任何理由進軍冀州,北征之舉,實在違背義理。


    何況,戰勝之策,不在先後,


    張昊大軍久經戰陣,士卒精悍,冀、青兩州皆是其經營多年之根基所在,冀州牧崔琰,青州牧田豐皆是經世之才,有他們坐鎮兩州,可保法令通暢,後勤不亂。


    去年咱們數十萬聯軍,被十餘萬張昊軍打得土崩瓦解,這還是張昊隻憑借司隸兩郡的支持,如今的張昊軍更是拿出了家底與咱們交戰,兵勢早已今非昔比也。


    如今,舍萬全之術而起無名之兵,在下著實是為主公擔憂啊!”


    郭圖站出來,笑道:


    “嗬嗬,武王伐紂,不曰不義,何況,咱們出兵是在討伐他武平侯張昊,而非討伐天子並不是師出無名,再且說是他張昊主動與我家主公開戰,我等不過是先發製人行抵抗之事;


    如今,主公聯合曹操,兩軍聯合,文武將校無不齊心協力,天下士族門閥也都支持我家主公,若不趁此主動出擊,實在是猶疑不定的過失啊,天賜良機不把握,將來必會反受其禍。”


    說著,


    郭圖朝辛評微微拱手道:“辛評之計,確實穩重可靠,但這不是見機行事的靈活變通,而是消極應戰的保守之態。”


    聽完郭圖之言,逢紀三人也都不知道該如何駁斥了。


    不得不說,郭圖的文采著實讓人歎服,不僅引經據典,還將如今的局勢分析得明明白白,更是將大義硬生生的扯到了袁紹這邊,


    就好像袁紹不主動出擊,就是不義,就是不遵循天道一樣。


    當然了,


    北征之事,本就是袁紹的心意,


    不為別的,為的就是一雪前恥,畢竟在之前與張昊的兩次交鋒中,袁紹都是吃虧的一方。


    如今,


    自己聯合曹操的兵力共有十五萬,比張昊的十萬兵馬還多了不少,況且張昊的兵馬並未完全匯集與一處,而自己的兵馬早就集結完畢了。


    若能將張昊的冀州軍和青州軍逐一擊潰,將極大的打擊張昊的軍心士氣,不僅如此,還能將冀州的錢糧劫掠一空,從而壯大自身。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一次絕佳的良機。


    “我心意已決,打算即刻出兵北上!”


    三日後,


    逢紀、審配、辛評三人再度向袁紹進言,勸說袁紹不要北征,


    袁紹大怒,令人將三人趕出了府衙。


    許攸、郭圖兩人趁機進讒,稱逢紀在軍中的威望太高,許多將領對其都頗為信服,一旦逢紀聯合軍中將領對主公進言,勢必會影響軍中士氣。


    於是,


    袁紹便將逢紀關押了起來,同時還讓審配和辛評負責糧餉的籌措,一旦沒有在既定的時間內籌措出足夠的糧餉,軍法從事。


    …………


    二月,


    袁紹、曹操引兵十五萬率軍北上的消息傳到了正在趙郡邯鄲,張侯爺正在兵器工坊內視察工作。


    得知此事後,


    張侯爺立刻帶著力士營黑甲,晝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趕迴了黎陽。


    由於張侯爺騎的是火流星,在馬力上自然是能夠日行千裏的,可一眾力士營黑甲們,因為馬力的原因,自然是被張侯爺甩在了後麵,可見張侯爺是真的著急了。


    好在這裏是冀州,境內的山匪賊人早就被清理幹淨了,有軍紀司在境內反諜,敵方實力很難進的來,就算能進來幾個,也翻不起什麽大浪來,


    所以,


    張侯爺也就放心大膽的趕路,也不怕遭到歹人的刺殺。


    迴到黎陽後,已經是深夜了。


    也顧不上眾位將領是否已經休息了,趕緊讓人在城樓上擊鼓聚將,張侯爺要召開軍議大會,黎陽城內,偏將以上者,全部參加,


    同時,直接下達了四道命令:


    一,黎陽城內的青壯,全部編入輔兵序列,由張遼和朱靈親自督訓;


    二,讓燕縣的胡騎軍立刻渡河北上,保證黎陽後方糧道的同時,盡可能的將魏郡儲備的糧草運往黎陽;


    三,城內所有工匠開始全力打造床弩、投石器;


    四,將以黎陽為中心,方圓十裏內的樹木全部砍伐,以做器具的材料和檑木的準備;


    這四道命令是張侯爺在迴來的路上想出來的,並未與荀彧、沮授、戲誌才三人商議過。


    四道命令下達後,


    在座的文武,臉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當然對於個別將領來說,倒是玩味兒的用舌頭舔了舔嘴唇,眼眸中還透露出一絲欣喜和激動。


    袁紹北征的消息是密偵司潛伏在袁軍中的密諜送出來的,由專門的遊梟送到了沮授的手裏,沮授自然是不敢將此消息在黎陽公開,而是與荀彧、戲誌才商議後,派快騎日夜兼程的送往邯鄲。


    由於黎陽城內隻有萬餘兵馬,以荀彧和沮授的心思,自然是想著放棄黎陽,退守魏郡,等待冀州軍和青州軍抵達後再度反攻,


    用張侯爺的話來說,這就叫以空間換取時間,玩兒的就是一個大縱深戰略。


    所以,荀彧和沮授在得知袁紹北征一事後,並未做出實際的舉動,因為是撤還是堅守,都得由侯爺定奪,他們雖然是軍師,但在侯爺沒有讓他們全權定奪之前,他們可不敢越俎代庖。


    從上麵的四道命令可以看出來,袁紹應該是要主動北上了,而咱們的侯爺並不打算放棄黎陽,而是要在黎陽打一場防守戰,


    否則,


    為什麽要打造床弩和投石器呢,為什麽要將方圓十裏內的樹木全部砍伐掉呢。


    目的已經很明顯了。


    雖然早就聽聞袁紹和曹操在兗州的兵力有將近二十萬,就算不是全部北上,至少也會有個十餘萬人吧,


    此時的黎陽城內也就萬把人,對於在座的諸位將領來說,他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城內聚集了足足八位將領,他們都是能獨領一軍且有軍功在身的,


    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外乎就是城內的兵馬很少,但是又如何呢?


    兵馬少,難道侯爺不知道?


    侯爺肯定已經有把握了,否則也不會下達堅守的命令。


    被寒風吹得臉頰通紅的張侯爺,嘴角都有些幹裂起皮了,泰然的坐在首座之上,


    目光掃視下方的眾將領,


    開口道:


    “此戰一開,請諸位助本侯留下袁紹的首級!”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為黃巾續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眼圈先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眼圈先森並收藏三國:我為黃巾續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