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
函穀關內除了關牆上值守的甲士以外,其餘軍士皆卸去甲胄,搬運土石,將街道旁的房屋全部夯實,並以此為基礎,搭建高台。
由於函穀關內的民眾早就遷往了穀城,所以關內並無百姓。
一些甲士將沿著街道設置陷阱,放置拒馬、路障,
張遼和朱靈也是赤膊上陣,參與到了搭建的工作中。
趙雲一邊指導匠人組裝床弩,一邊命人將組裝好的床弩用吊杆將其放於高台之上。
荀彧一路走來,目之所及,皆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但他的心中始終是頗為憂慮。
侯爺與董卓決戰的辦法,便是將董卓軍放入關內,利用關內街道上設置的拒馬、路障、陷阱來阻擊進入關內的董卓軍,
荀彧心裏很清楚,
這樣的辦法,對於己方來說,不外乎飲鴆止渴,
或許一開始有所收效,但時間一久,街道上的拒馬、路障、陷阱便會被董卓軍所破壞,
屆時,唯有以身相搏,方有取勝的可能。
荀彧並不覺得,以五萬守軍在正麵擊敗八萬敵軍能有五成以上的贏麵,
畢竟自古以少勝多的戰例還是在少數,更何況還是正麵搏殺。
此時,一名力士營的甲士來到荀彧的麵前,躬身稟報道:“軍師,侯爺有請。”
廳堂內,
張侯爺正在給幾個木匠講解齒輪的受力作用,見到荀彧進來後,便朝木匠們擺了擺手,
待木匠們退下後,
荀彧才向張侯爺見禮道:“侯爺,”
“先生這兩日愁眉不展,是否是在擔憂放董卓軍進城一事啊?”
荀彧頷首道:“不知侯爺心中,對此有幾分勝算。”
張侯爺笑著反問道:“先生覺得咱們的勝算有幾分啊?”
“不足五成。”荀彧如實道。
張侯爺抿嘴一笑道:“不瞞先生,本侯的心裏,這勝算嘛,隻有兩成!”
荀彧一驚,眼眸中盡是駭然之色,但隨即,又一臉疑惑道:“侯爺這是何意啊?”
張侯爺背著手,走向府衙門口,荀彧和一眾力士營甲士緊隨其後。
“先生可賭過錢?”張侯爺問道。
“以前看人耍過幾次。”
“那你可知道,一旦骰子轉動起來,沒人會知道結果如何。”
“所以侯爺是在賭?”
“是,也不是,”張侯爺看著對麵的兵士正在用吊杆將床弩吊上高台,悠然道:“放敵軍入關,在關內決戰,是個人聽到此事,便會覺得本侯瘋了。”
說著,張侯爺側頭看向荀彧,問道:“先生也以為本侯瘋了?”
荀彧沒有說話,隻是低下了頭,
有時候,
沉默,
便是最好的迴答。
不過張侯爺並沒有在意,隻是說道:“南華老仙曾說,本侯是身負黃巾氣運之人,說句托大的話,也能算是一個天選之子了。
但在這亂世之中,天選之子可不僅僅隻有我一人!
幽州的公孫瓚,以強武著稱,麾下十數萬幽州軍驍勇善戰,隻因幽州乃貧瘠之地,人才凋敝,這才蝸居一隅,若要圖大業,必然會南下冀州;
此人不除,則北方不穩!
再說那聯軍中的袁紹、曹操、孫堅、劉備等人,哪一個不是當世豪傑,哪一個背後沒有眾多士族的支持。
若不趕緊將涼州的隱患解除,一旦聯軍再度得勢,我等可還有勝算?”
荀彧擔憂道:“可就算侯爺想要盡快解決董卓的八萬大軍,也不該以身涉險,萬一侯爺……”
說到這裏,荀彧一頓,接著說道:“這天下必會再度陷入兵禍之中啊!”
張侯爺感慨道:
“亂世已起,天下安有完土!”
………………
又過了數日,
董卓軍又將軍寨前移至函穀關外十裏處,哨騎斥候四散而出,方圓百裏之內,皆是董卓軍的耳目。
中軍營帳之中,
李儒躬身道:“主公,十萬石糧草已全數運到,明日或可攻打函穀關。”
董卓頷首道:
“張昊軍多為步卒,論戰力,弱於咱們的西涼騎軍,但張昊小兒極擅用兵,其麾下兵馬也都是驍勇敢戰之士,其戰力也不會弱到哪兒去;
此番攻打函穀關,咱們西涼軍則要仰仗雲梯樓車。”
說完,董卓將目光看向了牛輔。
牛輔頷首道:“主公,這些日子,從涼州帶來的工匠連夜趕至,已造雲梯樓車十座!”
“好!”董卓頷首道:“投石車造出來了嗎?”
牛輔皺眉道:“烏角先生死後,投石車的技藝便斷絕了,隻是聽說張昊軍在攻打旋門關時用過投石車,不知真假。”
董卓皺眉道:“沒有了投石車,西涼軍的損失便不會小啊。”
“主公放心,我等將士必將用命!”張濟朗聲道。
“好!明日咱家親自督戰!”
牛輔皺眉道:“主公要親自出戰?”
董卓咧嘴笑道:“當年在常山郡,咱家敗給了張昊,這次,咱家定要將這些年的恥辱,討要迴來!”
………………
“整裝列陣!整裝列陣!”
次日清晨,
各軍頭的朗聲唿喝聲響徹整個軍寨。
八萬西涼軍,就如同一頭饑餓許久的巨獸,緩緩睜開了眼睛,張開了血盆大口。
一隊隊身著甲胄的西涼甲士猶如萬千溪流一般朝著軍寨外麵的空地上,匯聚而去。
八月底的天氣本就燥熱難當,
可當八萬大軍聚集在這黃土之上時,空氣中因為濃濃的肅殺之氣,不禁讓人後脊生涼。
“咚!咚!咚!”隨著兩通鼓響,
兩萬步卒組成的前軍,共八個方陣,朝著函穀關的方向緩緩前進。
前軍的後麵則是由四萬步卒和弓弩手組成的中軍,總共十個大方陣,董卓和一眾西涼主將皆在其中。
中軍的兩側,各有一萬西涼鐵騎,充當左右兩翼,進可攻,退可守。
兩萬後軍皆為軍中弱旅,一般情況下不參與戰鬥,平時,多行輔兵之職,押送糧草,埋鍋造飯等。
十座攻城雲梯車在中軍軍陣中,每座攻城雲梯皆由數十牛馬拉拽。
函穀關關牆之上,
張侯爺一身白色錦衣站在牆垛旁,眺望著遠處的董卓軍陣,
人上一萬,無邊無沿,人上十萬,徹地連天。
這八萬人馬猶如鋪天蓋地一般,旌旗飄擺,遮陽避日,
如此一幕,任誰看了,都得腿肚子轉筋。
“嗚——”函穀關門樓上的號角聲響起,
久經戰陣的守軍紛紛湧上關牆上,弓弩手在前,刀斧手在後,滾石檑木早已準備妥當,滾燙的熱油正在鍋中沸騰。
…………
函穀關內除了關牆上值守的甲士以外,其餘軍士皆卸去甲胄,搬運土石,將街道旁的房屋全部夯實,並以此為基礎,搭建高台。
由於函穀關內的民眾早就遷往了穀城,所以關內並無百姓。
一些甲士將沿著街道設置陷阱,放置拒馬、路障,
張遼和朱靈也是赤膊上陣,參與到了搭建的工作中。
趙雲一邊指導匠人組裝床弩,一邊命人將組裝好的床弩用吊杆將其放於高台之上。
荀彧一路走來,目之所及,皆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但他的心中始終是頗為憂慮。
侯爺與董卓決戰的辦法,便是將董卓軍放入關內,利用關內街道上設置的拒馬、路障、陷阱來阻擊進入關內的董卓軍,
荀彧心裏很清楚,
這樣的辦法,對於己方來說,不外乎飲鴆止渴,
或許一開始有所收效,但時間一久,街道上的拒馬、路障、陷阱便會被董卓軍所破壞,
屆時,唯有以身相搏,方有取勝的可能。
荀彧並不覺得,以五萬守軍在正麵擊敗八萬敵軍能有五成以上的贏麵,
畢竟自古以少勝多的戰例還是在少數,更何況還是正麵搏殺。
此時,一名力士營的甲士來到荀彧的麵前,躬身稟報道:“軍師,侯爺有請。”
廳堂內,
張侯爺正在給幾個木匠講解齒輪的受力作用,見到荀彧進來後,便朝木匠們擺了擺手,
待木匠們退下後,
荀彧才向張侯爺見禮道:“侯爺,”
“先生這兩日愁眉不展,是否是在擔憂放董卓軍進城一事啊?”
荀彧頷首道:“不知侯爺心中,對此有幾分勝算。”
張侯爺笑著反問道:“先生覺得咱們的勝算有幾分啊?”
“不足五成。”荀彧如實道。
張侯爺抿嘴一笑道:“不瞞先生,本侯的心裏,這勝算嘛,隻有兩成!”
荀彧一驚,眼眸中盡是駭然之色,但隨即,又一臉疑惑道:“侯爺這是何意啊?”
張侯爺背著手,走向府衙門口,荀彧和一眾力士營甲士緊隨其後。
“先生可賭過錢?”張侯爺問道。
“以前看人耍過幾次。”
“那你可知道,一旦骰子轉動起來,沒人會知道結果如何。”
“所以侯爺是在賭?”
“是,也不是,”張侯爺看著對麵的兵士正在用吊杆將床弩吊上高台,悠然道:“放敵軍入關,在關內決戰,是個人聽到此事,便會覺得本侯瘋了。”
說著,張侯爺側頭看向荀彧,問道:“先生也以為本侯瘋了?”
荀彧沒有說話,隻是低下了頭,
有時候,
沉默,
便是最好的迴答。
不過張侯爺並沒有在意,隻是說道:“南華老仙曾說,本侯是身負黃巾氣運之人,說句托大的話,也能算是一個天選之子了。
但在這亂世之中,天選之子可不僅僅隻有我一人!
幽州的公孫瓚,以強武著稱,麾下十數萬幽州軍驍勇善戰,隻因幽州乃貧瘠之地,人才凋敝,這才蝸居一隅,若要圖大業,必然會南下冀州;
此人不除,則北方不穩!
再說那聯軍中的袁紹、曹操、孫堅、劉備等人,哪一個不是當世豪傑,哪一個背後沒有眾多士族的支持。
若不趕緊將涼州的隱患解除,一旦聯軍再度得勢,我等可還有勝算?”
荀彧擔憂道:“可就算侯爺想要盡快解決董卓的八萬大軍,也不該以身涉險,萬一侯爺……”
說到這裏,荀彧一頓,接著說道:“這天下必會再度陷入兵禍之中啊!”
張侯爺感慨道:
“亂世已起,天下安有完土!”
………………
又過了數日,
董卓軍又將軍寨前移至函穀關外十裏處,哨騎斥候四散而出,方圓百裏之內,皆是董卓軍的耳目。
中軍營帳之中,
李儒躬身道:“主公,十萬石糧草已全數運到,明日或可攻打函穀關。”
董卓頷首道:
“張昊軍多為步卒,論戰力,弱於咱們的西涼騎軍,但張昊小兒極擅用兵,其麾下兵馬也都是驍勇敢戰之士,其戰力也不會弱到哪兒去;
此番攻打函穀關,咱們西涼軍則要仰仗雲梯樓車。”
說完,董卓將目光看向了牛輔。
牛輔頷首道:“主公,這些日子,從涼州帶來的工匠連夜趕至,已造雲梯樓車十座!”
“好!”董卓頷首道:“投石車造出來了嗎?”
牛輔皺眉道:“烏角先生死後,投石車的技藝便斷絕了,隻是聽說張昊軍在攻打旋門關時用過投石車,不知真假。”
董卓皺眉道:“沒有了投石車,西涼軍的損失便不會小啊。”
“主公放心,我等將士必將用命!”張濟朗聲道。
“好!明日咱家親自督戰!”
牛輔皺眉道:“主公要親自出戰?”
董卓咧嘴笑道:“當年在常山郡,咱家敗給了張昊,這次,咱家定要將這些年的恥辱,討要迴來!”
………………
“整裝列陣!整裝列陣!”
次日清晨,
各軍頭的朗聲唿喝聲響徹整個軍寨。
八萬西涼軍,就如同一頭饑餓許久的巨獸,緩緩睜開了眼睛,張開了血盆大口。
一隊隊身著甲胄的西涼甲士猶如萬千溪流一般朝著軍寨外麵的空地上,匯聚而去。
八月底的天氣本就燥熱難當,
可當八萬大軍聚集在這黃土之上時,空氣中因為濃濃的肅殺之氣,不禁讓人後脊生涼。
“咚!咚!咚!”隨著兩通鼓響,
兩萬步卒組成的前軍,共八個方陣,朝著函穀關的方向緩緩前進。
前軍的後麵則是由四萬步卒和弓弩手組成的中軍,總共十個大方陣,董卓和一眾西涼主將皆在其中。
中軍的兩側,各有一萬西涼鐵騎,充當左右兩翼,進可攻,退可守。
兩萬後軍皆為軍中弱旅,一般情況下不參與戰鬥,平時,多行輔兵之職,押送糧草,埋鍋造飯等。
十座攻城雲梯車在中軍軍陣中,每座攻城雲梯皆由數十牛馬拉拽。
函穀關關牆之上,
張侯爺一身白色錦衣站在牆垛旁,眺望著遠處的董卓軍陣,
人上一萬,無邊無沿,人上十萬,徹地連天。
這八萬人馬猶如鋪天蓋地一般,旌旗飄擺,遮陽避日,
如此一幕,任誰看了,都得腿肚子轉筋。
“嗚——”函穀關門樓上的號角聲響起,
久經戰陣的守軍紛紛湧上關牆上,弓弩手在前,刀斧手在後,滾石檑木早已準備妥當,滾燙的熱油正在鍋中沸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