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毅的話,說出了沈同和韓重心中的疑惑。
按理來說,
張使君從京縣北上成皋時,麾下有兵馬十萬,較之袁紹和曹操都要多少一些。
拿下旋門關後,就應該守住旋門關,不讓袁紹和曹操的軍隊入關,
同時,在尋找時機東進。
旋門關的易守難攻,天下皆知,就算張使君留下兩三萬人馬堅守旋門關,袁紹和曹操要想在短時間內拿下旋門關,無異於癡人說夢。
若張使君能夠率領大部兵馬東進鞏縣、偃師,
沈同和韓重覺得,憑借張使君的能力,以及麾下將士的驍勇,頂多三月便能順利的拿下鞏縣和偃師,從而兵臨洛陽城下。
可張使君在旋門關的操作,卻讓三人百思不得其解。
主動放棄旋門關,渡河北上河內郡,
將鞏縣和偃師,拱手讓給了袁紹和曹操,這不就等同於將兵臨洛陽城下的機會讓給了袁紹嗎!
張延雖然是張使君在朝堂上的內應,但對於張使君的籌謀安排,他也是不知道的。
當然,
他也知道,洛陽城外的事情,張使君也是不會告訴他的,
張延也不會傻乎乎的去問,畢竟除了洛陽城了事情,其餘的,與他無關。
但在沈同、韓重、範毅三人麵前,他張延不能什麽都不知道。
見三人都將疑惑的目光看向自己,
張延隻得佯裝鎮定,不動聲色的淡然道:“爾等目光短淺,怎知張使君的謀劃!”
沈同三人不由麵麵相覷,沈同問道:
“那張使君到底意欲何為啊?”
張延瞥了沈同一眼,眼含深意的低聲道:“你們隻需做好分內之事,”
說著,張延看向宣政殿的方向,接著道:
“至於鞏縣的戰事,就讓董卓和王允他們去撕扯吧,其餘的,咱們靜觀其變就行。”
三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其中範毅問道:
“那咱們要不要召集一些人手,一旦張使君兵臨洛陽,咱們也好及時響應啊!”
張延的眼神中略感詫異,不由看向範毅。
範毅解釋道:“下官前些日子納了一房妾室,她兄長剛好是城防營的隊率,說不定……”
城防營負責洛陽的城門值守,雖說一個小小的隊率,麾下刨除掉空餉的名額,也就三四十號人,但若是運用好了,或能出奇效。
張延眉頭一挑,此事正好可以與紅袖招那邊支會一聲,讓密偵司的提前知曉一下,或許也算是一份不小的功勞。
“此事,咱們稍後再說。”
“行!”範毅答道。
………………
宣政殿內,
董卓披甲執劍,站在獻帝的身前,
看著殿中的朝臣,朗聲笑道:
“袁紹和曹操進軍偃師,曹操的兩萬兵馬被徐榮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袁紹的六萬大軍怯於徐榮的兵威,隻得在偃師城外五十裏處安營紮寨,
袁紹和曹操不過是跳梁小醜,還想進犯京城,掠奪聖駕,可謂是癡心妄想!”
董卓見朝臣個個噤若寒蟬,不敢說話,不由笑道:
“近日有童謠說: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遷都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咱家覺得,這童謠說的不錯,
東都洛陽曆經兩百年,氣運已盡,而西都長安則帝氣旺盛!
咱家決定,護駕西幸,遷都於長安!”
此言一出,殿中朝臣一片嘩然,不禁竊竊私語了起來。
董卓微微一笑,開口道:
“大家都迴去準備準備,促裝起行吧!”
“稟太傅,”光祿勳邊讓焦急道:“自黃巾起事以來,天下連年兵戈不止,長安早已毀於兵禍,這些年國庫空虛,長安一直未能得到修繕,恐怕早已化為一片斷壁殘垣了。”
說著,邊讓抬頭看了一眼高台上董卓,為難道:“西遷長安一事,萬萬不妥啊!”
“哼!”董卓冷哼一聲,沉聲道:“遷都長安乃是中興漢室之舉,若誰人敢阻攔,就是阻攔漢室中興,就是大漢的罪人!”
說著,董卓掃了一眼殿內的諸臣,朗聲道:
“我看你們誰敢做這大漢的罪人!”
沈同、韓重、範毅三人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看向了張延,見張延氣定神閑的站在一旁閉嘴不言,便也隻好有樣學樣的眼觀鼻鼻觀心了。
其實遷都長安,殿中朝臣沒有人願意,
畢竟人家袁紹都已經打到偃師了,再進一步就是洛陽了,這個時候遷都長安,不就把距離給拉開了嗎。
董卓的心思,大家都心知肚明,
什麽中興漢室,什麽帝氣旺盛,不過就是逃亡長安的說辭罷了。
“太傅,”太常卞詔憂慮道:“驟然西遷,車馬應當如何籌集,百官如何安置,百姓又該如何料理啊?”
“這個簡單!”董卓悠悠道:“征調洛陽城內的所有車馬,百官坐著去便是了,若是不夠,我軍中還有諸多戰車、軍馬,也是夠用了。
至於洛陽城裏的百姓,若是想跟著咱家一起去長安的便跟著,若是不願意去的就留在洛陽,他們是死是活,咱家可管不著。”
卞詔麵如死灰,悵然一歎後,不再說話了。
董卓看向太尉張延,笑問道:“張太尉,西遷一事,你怎麽看啊?”
張延拱手道:“既然太傅已經定下了遷都大計,隻要陛下沒有疑議,下官聽從安排便是。”
董卓不由一愣,接著哈哈一笑道:“好啊,張太尉能夠支持咱家,說明張太尉實是忠臣呐!”
張延的態度,不僅讓王允等人略感詫異,就是董卓也是不由一愣。
朝中之人,大多都是知道張延與張昊之間是有些關係的,
張延能如此言語,不免讓人聯想到張昊放棄旋門關渡河北上河內郡的事情。
對於張延,董卓其實是有些投鼠忌器的,一直以來也沒敢動他,
其中原由便是張昊坐擁冀、青兩州之地,麾下兵馬二三十萬,若是惹急了張昊,說不得就和他徹底的撕破臉了。
原本董卓想的是,不到最後一步,他也不願意和張昊撕破臉,
盡管旋門關是張昊軍打下來的,但董卓是知道張昊與袁紹之間的恩怨的,若張昊打下旋門關後與袁紹握手言和,一起向鞏縣進軍,
那就證明張昊已然已經徹底的站在了董卓的對立麵,董卓便會毫不猶豫的拿張延開刀祭旗。
但好巧不巧的是,
張昊並沒有繼續西進,而是放棄旋門關北上了。
如此一來,張昊和董卓之間的關係又曖昧了起來,再加上張延今日的態度,讓董卓以為張昊這是在向自己妥協,那麽對於董卓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
張延的態度,讓董卓心中欣喜,卻讓王允坐不住了。
雖然王允等人和張昊不對付,但在董卓麵前,張昊還是值得團結一下的,畢竟人家拿下了旋門關,手中又有實力。
可張延剛才所說的話,明顯就是在妥協,
如果妥協是張昊的意思,那袁紹就危險了,王允不禁為袁紹擔憂了起來。
“太傅打算何日西遷啊?”王允問道。
“今天大家迴去準備一下,明日清晨,西遷!”
………………
按理來說,
張使君從京縣北上成皋時,麾下有兵馬十萬,較之袁紹和曹操都要多少一些。
拿下旋門關後,就應該守住旋門關,不讓袁紹和曹操的軍隊入關,
同時,在尋找時機東進。
旋門關的易守難攻,天下皆知,就算張使君留下兩三萬人馬堅守旋門關,袁紹和曹操要想在短時間內拿下旋門關,無異於癡人說夢。
若張使君能夠率領大部兵馬東進鞏縣、偃師,
沈同和韓重覺得,憑借張使君的能力,以及麾下將士的驍勇,頂多三月便能順利的拿下鞏縣和偃師,從而兵臨洛陽城下。
可張使君在旋門關的操作,卻讓三人百思不得其解。
主動放棄旋門關,渡河北上河內郡,
將鞏縣和偃師,拱手讓給了袁紹和曹操,這不就等同於將兵臨洛陽城下的機會讓給了袁紹嗎!
張延雖然是張使君在朝堂上的內應,但對於張使君的籌謀安排,他也是不知道的。
當然,
他也知道,洛陽城外的事情,張使君也是不會告訴他的,
張延也不會傻乎乎的去問,畢竟除了洛陽城了事情,其餘的,與他無關。
但在沈同、韓重、範毅三人麵前,他張延不能什麽都不知道。
見三人都將疑惑的目光看向自己,
張延隻得佯裝鎮定,不動聲色的淡然道:“爾等目光短淺,怎知張使君的謀劃!”
沈同三人不由麵麵相覷,沈同問道:
“那張使君到底意欲何為啊?”
張延瞥了沈同一眼,眼含深意的低聲道:“你們隻需做好分內之事,”
說著,張延看向宣政殿的方向,接著道:
“至於鞏縣的戰事,就讓董卓和王允他們去撕扯吧,其餘的,咱們靜觀其變就行。”
三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其中範毅問道:
“那咱們要不要召集一些人手,一旦張使君兵臨洛陽,咱們也好及時響應啊!”
張延的眼神中略感詫異,不由看向範毅。
範毅解釋道:“下官前些日子納了一房妾室,她兄長剛好是城防營的隊率,說不定……”
城防營負責洛陽的城門值守,雖說一個小小的隊率,麾下刨除掉空餉的名額,也就三四十號人,但若是運用好了,或能出奇效。
張延眉頭一挑,此事正好可以與紅袖招那邊支會一聲,讓密偵司的提前知曉一下,或許也算是一份不小的功勞。
“此事,咱們稍後再說。”
“行!”範毅答道。
………………
宣政殿內,
董卓披甲執劍,站在獻帝的身前,
看著殿中的朝臣,朗聲笑道:
“袁紹和曹操進軍偃師,曹操的兩萬兵馬被徐榮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袁紹的六萬大軍怯於徐榮的兵威,隻得在偃師城外五十裏處安營紮寨,
袁紹和曹操不過是跳梁小醜,還想進犯京城,掠奪聖駕,可謂是癡心妄想!”
董卓見朝臣個個噤若寒蟬,不敢說話,不由笑道:
“近日有童謠說: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遷都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咱家覺得,這童謠說的不錯,
東都洛陽曆經兩百年,氣運已盡,而西都長安則帝氣旺盛!
咱家決定,護駕西幸,遷都於長安!”
此言一出,殿中朝臣一片嘩然,不禁竊竊私語了起來。
董卓微微一笑,開口道:
“大家都迴去準備準備,促裝起行吧!”
“稟太傅,”光祿勳邊讓焦急道:“自黃巾起事以來,天下連年兵戈不止,長安早已毀於兵禍,這些年國庫空虛,長安一直未能得到修繕,恐怕早已化為一片斷壁殘垣了。”
說著,邊讓抬頭看了一眼高台上董卓,為難道:“西遷長安一事,萬萬不妥啊!”
“哼!”董卓冷哼一聲,沉聲道:“遷都長安乃是中興漢室之舉,若誰人敢阻攔,就是阻攔漢室中興,就是大漢的罪人!”
說著,董卓掃了一眼殿內的諸臣,朗聲道:
“我看你們誰敢做這大漢的罪人!”
沈同、韓重、範毅三人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看向了張延,見張延氣定神閑的站在一旁閉嘴不言,便也隻好有樣學樣的眼觀鼻鼻觀心了。
其實遷都長安,殿中朝臣沒有人願意,
畢竟人家袁紹都已經打到偃師了,再進一步就是洛陽了,這個時候遷都長安,不就把距離給拉開了嗎。
董卓的心思,大家都心知肚明,
什麽中興漢室,什麽帝氣旺盛,不過就是逃亡長安的說辭罷了。
“太傅,”太常卞詔憂慮道:“驟然西遷,車馬應當如何籌集,百官如何安置,百姓又該如何料理啊?”
“這個簡單!”董卓悠悠道:“征調洛陽城內的所有車馬,百官坐著去便是了,若是不夠,我軍中還有諸多戰車、軍馬,也是夠用了。
至於洛陽城裏的百姓,若是想跟著咱家一起去長安的便跟著,若是不願意去的就留在洛陽,他們是死是活,咱家可管不著。”
卞詔麵如死灰,悵然一歎後,不再說話了。
董卓看向太尉張延,笑問道:“張太尉,西遷一事,你怎麽看啊?”
張延拱手道:“既然太傅已經定下了遷都大計,隻要陛下沒有疑議,下官聽從安排便是。”
董卓不由一愣,接著哈哈一笑道:“好啊,張太尉能夠支持咱家,說明張太尉實是忠臣呐!”
張延的態度,不僅讓王允等人略感詫異,就是董卓也是不由一愣。
朝中之人,大多都是知道張延與張昊之間是有些關係的,
張延能如此言語,不免讓人聯想到張昊放棄旋門關渡河北上河內郡的事情。
對於張延,董卓其實是有些投鼠忌器的,一直以來也沒敢動他,
其中原由便是張昊坐擁冀、青兩州之地,麾下兵馬二三十萬,若是惹急了張昊,說不得就和他徹底的撕破臉了。
原本董卓想的是,不到最後一步,他也不願意和張昊撕破臉,
盡管旋門關是張昊軍打下來的,但董卓是知道張昊與袁紹之間的恩怨的,若張昊打下旋門關後與袁紹握手言和,一起向鞏縣進軍,
那就證明張昊已然已經徹底的站在了董卓的對立麵,董卓便會毫不猶豫的拿張延開刀祭旗。
但好巧不巧的是,
張昊並沒有繼續西進,而是放棄旋門關北上了。
如此一來,張昊和董卓之間的關係又曖昧了起來,再加上張延今日的態度,讓董卓以為張昊這是在向自己妥協,那麽對於董卓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
張延的態度,讓董卓心中欣喜,卻讓王允坐不住了。
雖然王允等人和張昊不對付,但在董卓麵前,張昊還是值得團結一下的,畢竟人家拿下了旋門關,手中又有實力。
可張延剛才所說的話,明顯就是在妥協,
如果妥協是張昊的意思,那袁紹就危險了,王允不禁為袁紹擔憂了起來。
“太傅打算何日西遷啊?”王允問道。
“今天大家迴去準備一下,明日清晨,西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