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到底是一國之都,自洛陽城解封之後,不到月餘,一切都迴到了以前的樣子。
商販走卒依舊在街道旁吆喝叫賣著,進出的商隊絡繹不絕,盡顯帝都之繁榮景象。
紅袖招如往常一樣,
小廝們開始打掃衛生,擦拭桌椅,舞娘們正在梳妝打扮,丫鬟們提前將茶果子裝盤擺好,等待一個時辰後開門營業。
二樓包廂內,
綠珠穿著一身綠衣,將頭上戴的鬥笠取下,放在了桌上。
老鴇幽姨趕緊上前給綠珠倒上一杯茶水,浮香穿著白色裙袍,款款而來,朝綠珠微微欠身道:“浮香見過尊使。”
綠珠揮了揮手,淡淡道:“張使君已經渡河北上了,算算時間,差不多昨日就到懷縣了。”
說著,綠珠抬眼看向浮香,繼續說道:“張使君雖然離開了洛陽,但咱們紅袖招不能閑著。”
幽姨皺眉道:“如今先帝駕崩,少帝繼位,朝堂上,皆由鍾常等人把持朝政,咱們和使君大人的人……也隻能低調行事,不敢露頭。”
說著,幽姨又將目光看向了浮香,低聲詢問道:“咱們在這個時候,恐怕還是低調行事為好吧。”
綠珠沒有搭理幽姨,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浮香,目光中帶著詢問,又帶著一絲拭目以待。
浮香微微頷首,開口道:“先帝駕崩,朝廷似乎並未有大辦的意思,國喪僅數日便結束了,雖然對外說是國庫空虛,國喪一切從簡;
但是朝臣心裏都很清楚,先帝駕崩以後,原本打算將先帝的內庫盡歸國庫,而大司農沈同傳來消息,先帝內庫中的財貨、糧秣並未全部送往國庫,
有一半都被鍾常等人充作了軍輜,至於運往了何處,沈同也並不知曉……”
從暗線那邊傳來的消息來看,雖然洛陽城表麵上一片繁榮,可是朝堂之上卻是動蕩不安,朝臣人人自危。
陛下年少,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由其臨朝稱製。
新帝繼位,宣布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六歲的皇帝劉協為渤海王,封衛尉鍾常為同錄尚書事,權柄與三位輔政大臣相當。
雖說如今的朝堂,少了之前的黨爭風氣,但大家心中依舊不是很安穩,放在他們麵前的有諸多要事急需處理。
比如駐紮在新城的五萬荊州軍,這支軍隊是當初張讓假借先帝的名義調動的,如今這五萬荊州軍該如何處理,則成了大家頭疼之事。
三輔這邊當然希望與荊州刺史王睿和談,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不用動兵戈就能將王睿的五萬荊州軍趕迴荊州,那是最好不過了。
可鍾常不這樣想,他覺得王睿是十常侍的人,宦官一黨必須要斬草除根,打算讓駐紮在函穀關的袁紹率軍南下新城,砍了王睿的首級。
除了這件事以外,駐紮在河內郡的六萬冀州軍也讓朝廷坐立難安,
畢竟冀州軍進駐河內郡,也是張讓安排的,張冀州的身上也多少帶著一些宦黨的影子。
好在數萬嵐山軍還在,迴到都亭之後,也能與懷縣的冀州軍隔岸對峙,待朝廷解決完荊州軍之後,再著手解決河內郡的冀州軍。
對荊州軍動手,在鍾常的推動之下,或已成定局,但對付冀州軍一事上,雖未下定論,但是稍有政治敏感度的勢力和士族已經心裏有數了。
經過浮香的一陣分析,綠珠聽後,心裏更是心急如焚。
浮香時刻留意著綠珠的神情,每當自己一提起朝廷似要對張使君動手時,綠珠的眼眸中就會透露出一絲焦急和憂慮之色。
她當然不會認為綠珠跟張使君之間有什麽交集,更大的可能是,主人和張使君之間的關係恐怕遠超自己想象。
“浮香,你有什麽計劃?”綠珠發問道。
“做一局!”
“做什麽局?”
“此局名為三仙獻鼎……”
………………
“三仙獻鼎局?”沮授一臉驚疑的看向自家使君。
“沒錯!”張昊端起茶杯,將杯中的茶湯一飲而盡後,淡淡道:“如今十常侍一黨盡數伏誅,新帝繼位,朝堂之上,更有鍾常等人把持著朝政;
都亭有近十萬嵐山軍,洛陽有羽林軍和禁軍數萬,且還有擴軍之勢,僅以目前朝廷所掌握的兵力情況來看,咱們還是處於劣勢,就更別提函穀關還有袁紹的三萬兵馬,關外還有董卓的數萬精兵了。”
沮授眼睛微眯,沉吟道:“使君打算以何人做傀儡?”
張昊微微一笑,看著沮授說道:“以沮先生之才智,難道還猜不出來嗎?”
沮授抿嘴一笑道:“屬下是擔心,若屬下想的和使君想的不一樣,那屬下豈不就在使君麵前露怯了嗎。”
張昊明白沮授的意思,沮授是擔心搶了自己的風頭,
做臣子的,盡管再聰明,也得在主公麵前留有餘地,盡可能的讓主公多發揮發揮。
“這樣可好?”張昊笑道:“那你我二人皆將此人的姓寫在掌心之處,然後再一同打開可好?”
“這……”沮授有些遲疑。
“就這樣定了,”說著,便讓抿嘴含笑的黎悅去準備筆墨。
張昊和沮授都寫完放筆之後,兩人湊到了一起,將握拳的手伸了出來。
沮授還是留了一個心眼,展開手掌的速度要比張昊慢上一兩分,
當沮授看到自家使君掌中所寫之字時,他才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黎悅抬眼看去,
隻見沮授和自家公子的掌中都寫著同樣的一個字……“董”
張昊和沮授相視一笑……
………………
四月底,
朝廷任丁原為執金吾,統率左右羽林軍,負責洛陽城防。
擢升侍禦史袁紹為前將軍,率本部兵馬三萬,連同張璋的五萬嵐山軍南下新城,攻打駐守在新城的五萬荊州軍,斬下荊州刺史王睿的首級。
五月初,
董卓大軍進入弘農郡郡治弘農。
弘農府衙門口,一輛馬車緩緩而至。
候在府衙門口多時的李儒見到馬車停好之後,趕緊喜笑顏開的迎了上去。
隻見一位麵不帶須,身著華服的中年男人走了下來。
李儒微微一笑,朝來人拱了拱手,笑道:
“原來是畢常侍親至,在下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啊……”
…………
商販走卒依舊在街道旁吆喝叫賣著,進出的商隊絡繹不絕,盡顯帝都之繁榮景象。
紅袖招如往常一樣,
小廝們開始打掃衛生,擦拭桌椅,舞娘們正在梳妝打扮,丫鬟們提前將茶果子裝盤擺好,等待一個時辰後開門營業。
二樓包廂內,
綠珠穿著一身綠衣,將頭上戴的鬥笠取下,放在了桌上。
老鴇幽姨趕緊上前給綠珠倒上一杯茶水,浮香穿著白色裙袍,款款而來,朝綠珠微微欠身道:“浮香見過尊使。”
綠珠揮了揮手,淡淡道:“張使君已經渡河北上了,算算時間,差不多昨日就到懷縣了。”
說著,綠珠抬眼看向浮香,繼續說道:“張使君雖然離開了洛陽,但咱們紅袖招不能閑著。”
幽姨皺眉道:“如今先帝駕崩,少帝繼位,朝堂上,皆由鍾常等人把持朝政,咱們和使君大人的人……也隻能低調行事,不敢露頭。”
說著,幽姨又將目光看向了浮香,低聲詢問道:“咱們在這個時候,恐怕還是低調行事為好吧。”
綠珠沒有搭理幽姨,而是將目光看向了浮香,目光中帶著詢問,又帶著一絲拭目以待。
浮香微微頷首,開口道:“先帝駕崩,朝廷似乎並未有大辦的意思,國喪僅數日便結束了,雖然對外說是國庫空虛,國喪一切從簡;
但是朝臣心裏都很清楚,先帝駕崩以後,原本打算將先帝的內庫盡歸國庫,而大司農沈同傳來消息,先帝內庫中的財貨、糧秣並未全部送往國庫,
有一半都被鍾常等人充作了軍輜,至於運往了何處,沈同也並不知曉……”
從暗線那邊傳來的消息來看,雖然洛陽城表麵上一片繁榮,可是朝堂之上卻是動蕩不安,朝臣人人自危。
陛下年少,尊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由其臨朝稱製。
新帝繼位,宣布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六歲的皇帝劉協為渤海王,封衛尉鍾常為同錄尚書事,權柄與三位輔政大臣相當。
雖說如今的朝堂,少了之前的黨爭風氣,但大家心中依舊不是很安穩,放在他們麵前的有諸多要事急需處理。
比如駐紮在新城的五萬荊州軍,這支軍隊是當初張讓假借先帝的名義調動的,如今這五萬荊州軍該如何處理,則成了大家頭疼之事。
三輔這邊當然希望與荊州刺史王睿和談,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若不用動兵戈就能將王睿的五萬荊州軍趕迴荊州,那是最好不過了。
可鍾常不這樣想,他覺得王睿是十常侍的人,宦官一黨必須要斬草除根,打算讓駐紮在函穀關的袁紹率軍南下新城,砍了王睿的首級。
除了這件事以外,駐紮在河內郡的六萬冀州軍也讓朝廷坐立難安,
畢竟冀州軍進駐河內郡,也是張讓安排的,張冀州的身上也多少帶著一些宦黨的影子。
好在數萬嵐山軍還在,迴到都亭之後,也能與懷縣的冀州軍隔岸對峙,待朝廷解決完荊州軍之後,再著手解決河內郡的冀州軍。
對荊州軍動手,在鍾常的推動之下,或已成定局,但對付冀州軍一事上,雖未下定論,但是稍有政治敏感度的勢力和士族已經心裏有數了。
經過浮香的一陣分析,綠珠聽後,心裏更是心急如焚。
浮香時刻留意著綠珠的神情,每當自己一提起朝廷似要對張使君動手時,綠珠的眼眸中就會透露出一絲焦急和憂慮之色。
她當然不會認為綠珠跟張使君之間有什麽交集,更大的可能是,主人和張使君之間的關係恐怕遠超自己想象。
“浮香,你有什麽計劃?”綠珠發問道。
“做一局!”
“做什麽局?”
“此局名為三仙獻鼎……”
………………
“三仙獻鼎局?”沮授一臉驚疑的看向自家使君。
“沒錯!”張昊端起茶杯,將杯中的茶湯一飲而盡後,淡淡道:“如今十常侍一黨盡數伏誅,新帝繼位,朝堂之上,更有鍾常等人把持著朝政;
都亭有近十萬嵐山軍,洛陽有羽林軍和禁軍數萬,且還有擴軍之勢,僅以目前朝廷所掌握的兵力情況來看,咱們還是處於劣勢,就更別提函穀關還有袁紹的三萬兵馬,關外還有董卓的數萬精兵了。”
沮授眼睛微眯,沉吟道:“使君打算以何人做傀儡?”
張昊微微一笑,看著沮授說道:“以沮先生之才智,難道還猜不出來嗎?”
沮授抿嘴一笑道:“屬下是擔心,若屬下想的和使君想的不一樣,那屬下豈不就在使君麵前露怯了嗎。”
張昊明白沮授的意思,沮授是擔心搶了自己的風頭,
做臣子的,盡管再聰明,也得在主公麵前留有餘地,盡可能的讓主公多發揮發揮。
“這樣可好?”張昊笑道:“那你我二人皆將此人的姓寫在掌心之處,然後再一同打開可好?”
“這……”沮授有些遲疑。
“就這樣定了,”說著,便讓抿嘴含笑的黎悅去準備筆墨。
張昊和沮授都寫完放筆之後,兩人湊到了一起,將握拳的手伸了出來。
沮授還是留了一個心眼,展開手掌的速度要比張昊慢上一兩分,
當沮授看到自家使君掌中所寫之字時,他才覺得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黎悅抬眼看去,
隻見沮授和自家公子的掌中都寫著同樣的一個字……“董”
張昊和沮授相視一笑……
………………
四月底,
朝廷任丁原為執金吾,統率左右羽林軍,負責洛陽城防。
擢升侍禦史袁紹為前將軍,率本部兵馬三萬,連同張璋的五萬嵐山軍南下新城,攻打駐守在新城的五萬荊州軍,斬下荊州刺史王睿的首級。
五月初,
董卓大軍進入弘農郡郡治弘農。
弘農府衙門口,一輛馬車緩緩而至。
候在府衙門口多時的李儒見到馬車停好之後,趕緊喜笑顏開的迎了上去。
隻見一位麵不帶須,身著華服的中年男人走了下來。
李儒微微一笑,朝來人拱了拱手,笑道:
“原來是畢常侍親至,在下有失遠迎,還望恕罪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