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使君心裏的人選就是張碩,碩哥兒。
碩哥兒是二叔張寶的兒子,此次去並州找麻煩,碩哥兒的是最好的人選。
再說了,二叔和張碩哥兒已經快兩年沒有見麵了,恰好也借著這個機會,讓他們父子倆見上麵。
張使君來到地圖旁,指著地圖上的靈縣,開口道:
“碩哥兒的飛虎騎駐紮在靈縣,原本是為了提防劉岱的兗州軍,現在好了,兗州軍和豫州軍都在齊郡那邊和塵哥兒周旋,飛虎騎再駐紮在靈縣,意義不大。”
說著,張使君看向崔琰道:“飛虎騎從靈縣到並州,差不多要十來日,期間糧草供應得跟上。”
“是,軍令一下,我便著手去準備。”崔琰應聲道。
亦就在這時,一騎快馬直奔府衙門口,翻身下馬後,也不管馬兒,直接從懷裏掏出密偵司的令牌出示給府衙門口的力士營的侍衛。
內衛府密偵司,負責對境外派遣密諜,刺探各種政治和軍事情報。
在這個當口持密偵司令牌來府衙,顯然是有緊急事務需要找長史李巡,哪怕此時李巡正在府衙內麵見張使君。
“青州密信,李長史可在裏麵?”來人神色焦急道。
門口的力士營侍衛麵麵相覷後,點頭道:“隨我來!”
當即,侍衛朝周圍的同伴使了個眼色後,帶著密偵司的人走進了府衙。
前廳內,張使君正與沮授等人討論並州事宜,王孚走了進來,稟報道:“稟使君,密偵司的人求見李長史,說是有青州密信。”
密偵司?青州密信?
眾人將目光都看向了長史李巡。
李巡皺眉道:“青州來的密信,找我找到府衙來了,必然是極為要緊的軍情。”
說著,李巡對王孚說道:“快,讓他進來吧。”
王孚看了張使君一眼,見張使君微微點了點頭後,轉身喚人去了。
當密偵司的人被王孚帶進來後,一眼便看到了自家長史,趕緊將懷中的密信舉過頭頂,跪地稟報道:“青州密信,黃羽封蠟。”
“!!!”李巡一驚,趕緊快步上前接過密信,待他看到密信上的黃羽封蠟後,眯了眯眼睛。
他知道著黃羽封蠟意味著什麽,因為這封密信,就連他這個內衛府的長史都無權打開去看。
“使君,塵公子密信!”李巡快步來到張使君身邊,將手中密信遞了過去。
“塵哥的密信?”張使君詫異的接過密信。
“使君有所不知,當初為了區別青州黃巾軍與咱們之間的情報往來,我們曾約定,如果使君和塵公子之間需要直接聯係,便用黃羽封蠟作為標記,須在第一時間送到使君和塵公子的手中。”李巡解釋道。
張使君摳掉封蠟,打開了密信。
眾人好奇塵公子到底給自家使君寫了什麽,便將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張使君,希望從張使君的神情中看出端倪。
張使君看著密信上的內容,神情一凝,臉色蒼白,眼眶紅潤,就連雙手都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不遠處的黎悅注意到了自家公子的神情,一絲詫異和驚疑在她的眼中一閃而逝。
她記得上一次看見自家公子這樣,還是在他得知人公將軍戰死沙場的時候。
難道……
張使君合上密信,四下張望著,似乎是在尋找著什麽,一旁的眾人從未見過自家使君如此這般,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不敢發問了。
黎悅趕緊來到自家公子的身邊,一把將張昊扶住。
張使君見是黎悅,將密信塞到了黎悅的手中,眼眸怔怔的看著窗外,眼眶中的淚水自其臉頰流下,他伸出顫抖的手,指向門外,
他的嘴裏似乎被什麽東西哽咽住了一般,隻見其嘴唇微動,但並未發出任何的聲音。
黎悅心中一沉,趕緊打開密信,一眼掃去,大驚失色,朝著王孚厲聲吼道:“備馬,去靈縣,快!”
………………
青州,北海郡郡治劇縣。
劉岱和王允正坐在城門樓上喝著茶湯,吃著粳米做的米糕。
與青州的黃巾軍交戰一年多,能夠閑情逸致的坐在城樓上享受著茶湯和米糕,還是頭一迴。
就好像是在城外打獵時,圍坐在草地上曬太陽一般悠閑。
劉岱是皇室宗親,王允也是世家出身,若不是這亂世,他們早就歌舞升平了。
“子師(王允)兄,您有多久沒有像現在這樣坐在城樓上吃茶了?”劉岱笑問道。
王允撫須道:“這世道,兵荒馬亂的,哪有閑工夫吃茶啊。”
說著,王允瞥了劉岱一眼,冷哼道:“倒是你劉公山,貴為皇室宗親,眼下黃巾未滅,倒是有這閑工夫在這裏請我吃茶。”
劉岱也不在意王允的冷嘲熱諷,隻是點點頭,自顧自道:“漢室天下姓劉,可姓劉的那麽多,天塌下來,不是有個高的頂著呢嘛。”
王允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劉岱接著說道:“前兩日,我軍營中來了三個人,其中一人自稱中山靖王之後,聲稱願做我軍先鋒,擊殺黃巾蟻賊。”
“哦?”王允好奇道:“當真是中山靖王之後?”
劉岱冷笑道:“也許是,也許不是,誰在乎呢。”
說著,劉岱抿了一口茶湯後,接著道:“那三人,英武不凡,身手不俗,倒是能用。”
“那就恭喜公山老弟喜得三位猛將了!”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上前稟報道:
“將軍,昧水西岸烽煙傳信,黃巾軍已至!”
劉岱點點頭,站了起來,活動了一下胳膊,之前他的胳膊受了些傷,現在還沒怎麽好,天氣一陰冷,就隱隱作痛。
王允撫須道:“看來正如你那謀士所料,黃巾軍進口袋了。”
“去看看?”劉岱問道。
“安全嗎?上次跟著你去探查臨淄城防,差點被流矢傷到,老夫這條命差點就留在臨淄了。”
“上次隻是個意外,再說了,甕中捉鱉這種事,得有人在旁邊看著,不然就沒意思了;
放心吧,
就算真出現了意外,咱們再跑迴來就是了,多大點事兒啊!”
“哎。”
王允歎了口氣,站了起來。
臨走前,還將桌上的米糕揣在了袖兜裏。
…………
碩哥兒是二叔張寶的兒子,此次去並州找麻煩,碩哥兒的是最好的人選。
再說了,二叔和張碩哥兒已經快兩年沒有見麵了,恰好也借著這個機會,讓他們父子倆見上麵。
張使君來到地圖旁,指著地圖上的靈縣,開口道:
“碩哥兒的飛虎騎駐紮在靈縣,原本是為了提防劉岱的兗州軍,現在好了,兗州軍和豫州軍都在齊郡那邊和塵哥兒周旋,飛虎騎再駐紮在靈縣,意義不大。”
說著,張使君看向崔琰道:“飛虎騎從靈縣到並州,差不多要十來日,期間糧草供應得跟上。”
“是,軍令一下,我便著手去準備。”崔琰應聲道。
亦就在這時,一騎快馬直奔府衙門口,翻身下馬後,也不管馬兒,直接從懷裏掏出密偵司的令牌出示給府衙門口的力士營的侍衛。
內衛府密偵司,負責對境外派遣密諜,刺探各種政治和軍事情報。
在這個當口持密偵司令牌來府衙,顯然是有緊急事務需要找長史李巡,哪怕此時李巡正在府衙內麵見張使君。
“青州密信,李長史可在裏麵?”來人神色焦急道。
門口的力士營侍衛麵麵相覷後,點頭道:“隨我來!”
當即,侍衛朝周圍的同伴使了個眼色後,帶著密偵司的人走進了府衙。
前廳內,張使君正與沮授等人討論並州事宜,王孚走了進來,稟報道:“稟使君,密偵司的人求見李長史,說是有青州密信。”
密偵司?青州密信?
眾人將目光都看向了長史李巡。
李巡皺眉道:“青州來的密信,找我找到府衙來了,必然是極為要緊的軍情。”
說著,李巡對王孚說道:“快,讓他進來吧。”
王孚看了張使君一眼,見張使君微微點了點頭後,轉身喚人去了。
當密偵司的人被王孚帶進來後,一眼便看到了自家長史,趕緊將懷中的密信舉過頭頂,跪地稟報道:“青州密信,黃羽封蠟。”
“!!!”李巡一驚,趕緊快步上前接過密信,待他看到密信上的黃羽封蠟後,眯了眯眼睛。
他知道著黃羽封蠟意味著什麽,因為這封密信,就連他這個內衛府的長史都無權打開去看。
“使君,塵公子密信!”李巡快步來到張使君身邊,將手中密信遞了過去。
“塵哥的密信?”張使君詫異的接過密信。
“使君有所不知,當初為了區別青州黃巾軍與咱們之間的情報往來,我們曾約定,如果使君和塵公子之間需要直接聯係,便用黃羽封蠟作為標記,須在第一時間送到使君和塵公子的手中。”李巡解釋道。
張使君摳掉封蠟,打開了密信。
眾人好奇塵公子到底給自家使君寫了什麽,便將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張使君,希望從張使君的神情中看出端倪。
張使君看著密信上的內容,神情一凝,臉色蒼白,眼眶紅潤,就連雙手都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不遠處的黎悅注意到了自家公子的神情,一絲詫異和驚疑在她的眼中一閃而逝。
她記得上一次看見自家公子這樣,還是在他得知人公將軍戰死沙場的時候。
難道……
張使君合上密信,四下張望著,似乎是在尋找著什麽,一旁的眾人從未見過自家使君如此這般,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不敢發問了。
黎悅趕緊來到自家公子的身邊,一把將張昊扶住。
張使君見是黎悅,將密信塞到了黎悅的手中,眼眸怔怔的看著窗外,眼眶中的淚水自其臉頰流下,他伸出顫抖的手,指向門外,
他的嘴裏似乎被什麽東西哽咽住了一般,隻見其嘴唇微動,但並未發出任何的聲音。
黎悅心中一沉,趕緊打開密信,一眼掃去,大驚失色,朝著王孚厲聲吼道:“備馬,去靈縣,快!”
………………
青州,北海郡郡治劇縣。
劉岱和王允正坐在城門樓上喝著茶湯,吃著粳米做的米糕。
與青州的黃巾軍交戰一年多,能夠閑情逸致的坐在城樓上享受著茶湯和米糕,還是頭一迴。
就好像是在城外打獵時,圍坐在草地上曬太陽一般悠閑。
劉岱是皇室宗親,王允也是世家出身,若不是這亂世,他們早就歌舞升平了。
“子師(王允)兄,您有多久沒有像現在這樣坐在城樓上吃茶了?”劉岱笑問道。
王允撫須道:“這世道,兵荒馬亂的,哪有閑工夫吃茶啊。”
說著,王允瞥了劉岱一眼,冷哼道:“倒是你劉公山,貴為皇室宗親,眼下黃巾未滅,倒是有這閑工夫在這裏請我吃茶。”
劉岱也不在意王允的冷嘲熱諷,隻是點點頭,自顧自道:“漢室天下姓劉,可姓劉的那麽多,天塌下來,不是有個高的頂著呢嘛。”
王允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劉岱接著說道:“前兩日,我軍營中來了三個人,其中一人自稱中山靖王之後,聲稱願做我軍先鋒,擊殺黃巾蟻賊。”
“哦?”王允好奇道:“當真是中山靖王之後?”
劉岱冷笑道:“也許是,也許不是,誰在乎呢。”
說著,劉岱抿了一口茶湯後,接著道:“那三人,英武不凡,身手不俗,倒是能用。”
“那就恭喜公山老弟喜得三位猛將了!”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上前稟報道:
“將軍,昧水西岸烽煙傳信,黃巾軍已至!”
劉岱點點頭,站了起來,活動了一下胳膊,之前他的胳膊受了些傷,現在還沒怎麽好,天氣一陰冷,就隱隱作痛。
王允撫須道:“看來正如你那謀士所料,黃巾軍進口袋了。”
“去看看?”劉岱問道。
“安全嗎?上次跟著你去探查臨淄城防,差點被流矢傷到,老夫這條命差點就留在臨淄了。”
“上次隻是個意外,再說了,甕中捉鱉這種事,得有人在旁邊看著,不然就沒意思了;
放心吧,
就算真出現了意外,咱們再跑迴來就是了,多大點事兒啊!”
“哎。”
王允歎了口氣,站了起來。
臨走前,還將桌上的米糕揣在了袖兜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