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報童”提議被批準!


    “多層篩信”方式受表揚!


    “專用檔案室”申請...連門兒都沒有!


    辦公條件有限,自己克服困難!按張隊的說法,要不要去六國飯店給你小子專門租間套房?


    隨即便親自出馬,帶著郭秘書和新遷入京的《華北日報》、《北平解放日報》等七家報社溝通。辦公室裏,留給何金銀一個“爛攤子”。


    信山信海間,何金銀望著桌上的北平地圖開始寫寫畫畫...


    等郭秘書下午再迴來,辦公室內已然大變模樣。


    除了辦公桌靠窗擺放,多餘的桌椅全部不見。驟然“空曠”起來的地麵上,整齊碼放著各類信箱,標著不同編號。


    “南鑼鼓巷片區,甲三號信箱。”


    “冰窖胡同片區,丙七號信箱。”


    “...”


    有的信箱滿滿當當、有的信箱空空蕩蕩,他隨手從堆疊最多的信箱裏抽出兩封信,好巧不巧,舉報內容竟然相近。再看掛在牆上的地圖,已然用鉛筆密密麻麻的標注出大小幾十個九宮格。


    何金銀正快速翻閱著信件,還未察覺到他。看效率,一大箱舉報信,平日裏最快也要半天,此時“初篩”卻不過二十分鍾。


    等何金銀抬頭發現他的時候,就看到郭秘書正笑意盈盈的看著自己。


    “先別笑,您看看這些。今天新送來的兩箱信裏,有一條值得注意的消息!”


    顧不上寒暄,何金銀指著一遝舉報信:“十二封都是史家胡同一帶的居民舉報,我翻查了前陣子的登記表,也有七八封,大都是反應夜間經常看到陌生麵孔在附近活動...”


    郭秘書翻看著信件,神情逐漸嚴肅。


    “史家胡同!之前駐紮的是敵十九憲兵團部,這些憲兵罪孽深重,班長以上在緝捕之列、普通憲兵按反動對待,所以根本就沒打算遵照協議繳械!兩千多人化整為零、跑了個精光!好嘛,這是玩了一手燈下黑啊!”


    等這條消息匯報上去,兩人才得空聊起招募報童的事情來。


    “人數夠麽?”


    “不是不夠,相反,有點多!就拿《華北日報》來說,報社總共才三十人,合作的七家報房裏,沿街叫賣的報童共計有三百四十五人!”


    “七家報社,那就是兩千多人!這還不算沒有合作的其它報社...往後隻會越來越多,這飯...咱可怎麽管啊!”


    幾千名報童啊...這股力量一旦用好,相當於一隻奇兵!


    “糾察隊不是有自己的炊事員麽?”


    “各大隊都設有自己的炊事班,幾百上千人吃飯沒問題,但肯定優先保證隊員們的夥食。而且...總不能放報童們隨便進出駐點吧?”


    何金銀也有些傻眼,自己原以為也就幾百人...現在嘛,難怪郭秘書發愁。


    “經費...”


    郭秘書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小孩子能吃多少?如果集中管飯的話,往後司法街一到飯點,那就有熱鬧瞧嘍...倒也不怕兄弟單位們笑話,就是太明目張膽,不利於開展工作...如果有個大食堂,能同時管下這些孩子就好了...”


    何金銀第一時間竟然想到了何大清,當然不指望何大清親自出馬,但憑借他在勤行裏的關係,攏起一批人來...興許往後能給傻柱謀條不一樣的路子。


    司法街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離豐澤園所在的煤市街並不遠。


    聽聞來意的何大清麵色冷淡:“榮哥兒,好事兒你不想著我,賴事兒倒求到我頭上...”


    一旁的傻柱聞言著急:“爹,您怎麽就分不清好賴?分明就是榮哥兒照顧自己人!掙錢的買賣,不丟人!大鍋菜,您不來我來!又不是給大人物做席麵...”


    “有你說話的份麽!”


    何大清眉頭緊皺,足足抽了一根煙才開口拒絕:“榮哥兒,愛莫能助!這事忒掉份兒!不過你也別著急...我有個法子!”


    “您說。”


    “司法街和公安街以前都是衙門,有那二葷鋪、小飯館專門承接衙門夥食,到點送飯上門。大軍進城以後,你們的人買東西有中直供應部、吃飯也不輕易在外麵,這些二葷鋪就算是斷了炊,你可以直接上門去找他們...”


    何金銀眉頭緊皺:“價錢呢?”


    何大清嗤笑一聲:“知道什麽叫二葷鋪嗎?所謂‘二葷’,就是指爛肉和下水。正經館子裏瞧不上的糟頭肉、溝門子肉,還有心、肝、肚、肺、腸這些髒器,就是這些二葷鋪的當家菜式!主打一個價格低廉!”


    “更何況,伱們動輒就是上千人的夥食,價錢還能再往下壓...”


    要了幾家二葷鋪地址的何金銀匆匆迴返,留下傻柱仍舊嘟嘟囔囔埋怨著自己爹“抻著麵皮、拉不下臉”。煙霧繚繞間,何大清眯縫著雙眼,盯著何金銀離開的方向,久久不語。


    當晚,糾察隊就有捷報。


    根據何金銀篩選出來的信息,查抄出史家胡同藏匿有一處隱秘地下室。糾察隊包抄過去的時候,正趕上裏麵在開秘密集會,一網下去,抓了二十多散兵、十幾條長短槍,裏麵還有一位排長。


    根據這些人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一夜之間就被抓了一百多個化身潛藏的散兵,郭秘書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見了。


    報童的事情,經過前期的短暫混亂,逐漸形成了“報童引路、糾察抓人”的模式。熟悉糾察隊各個駐點的報童們就近報信,糾察隊隻要出動,幾乎從不走空。


    據後來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個報童一天最多能協助糾察抓到二十多個可疑分子!


    按照事後被采訪的一名報童的說法:“我們掙著報房的工錢、吃著二葷鋪油汪汪的飯、背後還有糾察隊照顧我們安全,誰都願意幹!”


    一時之間,北平城內潛伏下來的敵特、躲藏起來的散兵、惡行累累的黑幫,人人自危,走哪兒都覺著有人在背後盯著自己...


    糾察隊的戰績,一躍成為北平城三支治安隊伍中的最優!


    張隊看著“喜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別看咱老百姓平日裏不吭不哈的,其實什麽都知道!”


    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


    公安街公安大院內,氣壞了一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從北平圍城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川老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川老貓並收藏四合院:從北平圍城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