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征丁(2)
朱允熥趙寧兒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 作者:我祖父是朱元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誰掌握了運河,誰就掌握了中國。
這個秘密,忽必烈知道,大明太祖高皇帝也知道。
後世人把京杭大運河歸功於隋煬帝...但其實,修京杭大運河的是忽必烈。
原本的隋運河是彎的,而京杭大運河是直的。
而且京杭大運河做到了淮河黃河長江匯聚,可以通過水係水網掌握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近八個行省....用後世的話說,十個省的的控製權。
有了運河,衣冠南渡劃江而治就不好使了!
以前能擋住鮮卑人匈奴人女真人,現在擋不住蒙古人了。
帝王雄主坐鎮北京,選良將重兵沿運河南下,沿途重鎮摧枯拉朽。
忽必烈雄才大略,他也是幸運的,他有個中國曆史上最厲害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家郭守敬做幫手。
但他也是不幸的,他的子孫後代對於修建大運河是三心二意的.....蒙古人完全沒有行政能力,粗獷的統治結構下,使得運河成了貪官的盛宴,和不斷挑戰百姓底線的導火索...
修等於荒廢......
從忽必烈死到元朝滅亡,運河一直在荒廢.....
一直到原時空,大明朝永樂大帝重新疏通了京杭大運河。
那時代的人是幸運的,因為運河確實惠及無數百姓,使的華北平原,山東河南河北....江淮之地迅速恢複生機,安居樂業。
但他們也是不幸的...
因為後來,在中國大地上,少數民族之中,除了忽必烈之外又出現了一名雄才大略的雄主,皇太極。
而更為不幸的是,皇太極還培養出了和喜歡放牧的蒙古貴族們截然不同的,更具有執行力,治理能力,更加虛心學習的滿洲貴族集團.....
他們走著和忽必烈朱元璋當年相似的行軍路線....
吸取著大元大明兩個大帝國所有失敗的經驗....
長驅直入。
而後在乾隆時期,運河的作用達到了頂峰。
不可否認,那時的清帝國更為強盛....中國的財稅通過運河輻射到帝國的邊疆。
所以,準格爾才從民族變成了地名。
所以,大小金川才被平定。
所以,清軍才能翻越喜馬拉雅山,打到加德滿都。
所以,清軍才能在中亞暴走,讓哈薩克斯坦請求內附。
所以,乾隆才有實力對沙俄喊話,倘若不能答應博格達汗的要求,來年我中國必定大兵壓境....
~~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看穿了漕運的實質,所以才定都應天府。
若定都在北方,漕運修不修?
太祖高皇帝出身寒微,知道剛從天下大亂中走出來的百姓盼望著什麽?不可能再大興土木,征發民夫....那是破壞,不是生產!
而定都於應天府,也恰恰是利用了大運河漕運最大的反作用力,順流而下。
各省的財稅,江西湖北浙江順著長江就下來了。
河南山東,後世安徽江蘇等地的賦稅,也順著淮河黃河就下來了。
這也正是大明朝百官們,腹誹質疑乃至於做夢都咒罵的,朱允熥執意要遷都的原因。
經過近二十年的執政,朱允熥也在不斷的成長,同時也收到了許多教訓。
第一,越是難的事就越要現在做,拖不得。
第二,做對現在,對時代有利的事,就是對以後有利。
帝國遷都去北,並非完全的軍事行為。
正如後世人所猜測的,朱棣遷都北方是因為南京他站不住。
扯淡呢!
他篡位都篡了他站不住?
是帝國必須向北!
誠如朱允熥現在所見,必須通過這種國家式的開發,使北方各省富裕起來。
要知道漕運可不是從南往北,也是從北往南...
他沿途所經可以輻射之處,是海運暫時無法超越的...
帝國的軍事補給可以走海,對內的商業在現階段....
在沒有火車沒有高速公路的情況下,隻能走運河...
這對南方商貿重地而言也是好事....你的貨物可以北上了,多了買主了!
而對帝國而言,以朱允熥的一貫尿性,收稅呀!
帝國財政多了收入,百姓多了活路,而且還能更好的控製南方的基本盤....
是的,會有問題,一定會有預料不到的問題發生。
就好比曆史上大明末期的時候,有人提出走海不走漕,提高效率懲治貪腐.....有人就說什麽百萬漕工生計所係,一旦改之恐有民變.....
扯淡呢!
那是文官係統黨爭扯淡呢!
就好比張居正,他無比渴望改革漕運,絕對大力支持。
但他也不希望直接走海運。因為走海運,就要有海船,而造海船會使得他的家鄉子弟,江陵人太累!
而經過近二十年的執政,朱允熥得到的最真切的感悟就是,把現在做好比啥都強。
你他媽活了不了兩三百歲。
你也不是五百年不世出的天才....
不符合時代,也絕對不會造福後世。
漕運走海,京杭大運河也要開!
~~
“你這人,最大的缺點就是...”
朱允熥看著朱高熾,“凡事都喜歡點到為止.....喜歡給下麵留著餘地....你看,現在下麵人怕你嗎?分屬你的差事,出了這麽大的紕漏....”
“民亂?哼,石人一隻眼才過去多少年?河工的錢都敢克扣了,河工的口糧也敢以次充好啦?”
朱高熾被罵得抬不起頭來.....
他所接受的教育和朱允熥是一樣的,但也有著微小的差別。
對他而言,許多事是不能過分。不過分,他就可以抓大放小。你好我好大家好,畢竟事還是要下麵人去幹。
而朱允熥從老爺子那學的是,任何事隻要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最後就會變成瞎子聾子。
“臣慚愧,臣這就去親自去山東....”
“你不用去了....”朱允熥打斷他,開口道,“擬旨....讓戶部尚書李至剛掛欽差銜,督辦運河大工事宜....”
“這下....丟人丟大發了...”朱高熾心中暗道。
而邊上李景隆則在心中暗道,“好家夥,皇上這是不累死李以行那老犢子不罷休呀.....哈,當年皇上用他一會,他弄了一千多萬的軍費。還弄了十二家指定皇商,朝廷每年光是賣各種轉賣,就是一兩千萬的進項....”
“這一迴,他不拚了老命往死裏挖地三尺呀....嘿嘿,李老頭該呀,你朱胖子這迴也該....”
“還有你...”
驟然,皇帝的目光直接射向李景隆。
“臣在!”
就聽朱允熥冷笑道,“漕運總兵陳瑄奏,所需民夫缺口有三十二萬.....朕記得去年就已下文給安南高麗等處征丁!當時就是讓你負責,人呢?”
“他媽的無妄之災呀!我去年不是犯事了嗎.....”
心中暗道一句,但李景隆還是請罪,正色道,“此事是臣經手,但是....高麗自歸附我大明以來,連年抽丁....民間早有怨言...”
“安南蠻民桀驁不馴,抽丁太多也恐鬧起民變.....”
朱允熥冷哼,“兩處駐軍不下五萬....怕民變?吾軍刀不利乎?”
忽的,李景隆打了個哆嗦。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
這個秘密,忽必烈知道,大明太祖高皇帝也知道。
後世人把京杭大運河歸功於隋煬帝...但其實,修京杭大運河的是忽必烈。
原本的隋運河是彎的,而京杭大運河是直的。
而且京杭大運河做到了淮河黃河長江匯聚,可以通過水係水網掌握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近八個行省....用後世的話說,十個省的的控製權。
有了運河,衣冠南渡劃江而治就不好使了!
以前能擋住鮮卑人匈奴人女真人,現在擋不住蒙古人了。
帝王雄主坐鎮北京,選良將重兵沿運河南下,沿途重鎮摧枯拉朽。
忽必烈雄才大略,他也是幸運的,他有個中國曆史上最厲害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家郭守敬做幫手。
但他也是不幸的,他的子孫後代對於修建大運河是三心二意的.....蒙古人完全沒有行政能力,粗獷的統治結構下,使得運河成了貪官的盛宴,和不斷挑戰百姓底線的導火索...
修等於荒廢......
從忽必烈死到元朝滅亡,運河一直在荒廢.....
一直到原時空,大明朝永樂大帝重新疏通了京杭大運河。
那時代的人是幸運的,因為運河確實惠及無數百姓,使的華北平原,山東河南河北....江淮之地迅速恢複生機,安居樂業。
但他們也是不幸的...
因為後來,在中國大地上,少數民族之中,除了忽必烈之外又出現了一名雄才大略的雄主,皇太極。
而更為不幸的是,皇太極還培養出了和喜歡放牧的蒙古貴族們截然不同的,更具有執行力,治理能力,更加虛心學習的滿洲貴族集團.....
他們走著和忽必烈朱元璋當年相似的行軍路線....
吸取著大元大明兩個大帝國所有失敗的經驗....
長驅直入。
而後在乾隆時期,運河的作用達到了頂峰。
不可否認,那時的清帝國更為強盛....中國的財稅通過運河輻射到帝國的邊疆。
所以,準格爾才從民族變成了地名。
所以,大小金川才被平定。
所以,清軍才能翻越喜馬拉雅山,打到加德滿都。
所以,清軍才能在中亞暴走,讓哈薩克斯坦請求內附。
所以,乾隆才有實力對沙俄喊話,倘若不能答應博格達汗的要求,來年我中國必定大兵壓境....
~~
大明太祖高皇帝,也看穿了漕運的實質,所以才定都應天府。
若定都在北方,漕運修不修?
太祖高皇帝出身寒微,知道剛從天下大亂中走出來的百姓盼望著什麽?不可能再大興土木,征發民夫....那是破壞,不是生產!
而定都於應天府,也恰恰是利用了大運河漕運最大的反作用力,順流而下。
各省的財稅,江西湖北浙江順著長江就下來了。
河南山東,後世安徽江蘇等地的賦稅,也順著淮河黃河就下來了。
這也正是大明朝百官們,腹誹質疑乃至於做夢都咒罵的,朱允熥執意要遷都的原因。
經過近二十年的執政,朱允熥也在不斷的成長,同時也收到了許多教訓。
第一,越是難的事就越要現在做,拖不得。
第二,做對現在,對時代有利的事,就是對以後有利。
帝國遷都去北,並非完全的軍事行為。
正如後世人所猜測的,朱棣遷都北方是因為南京他站不住。
扯淡呢!
他篡位都篡了他站不住?
是帝國必須向北!
誠如朱允熥現在所見,必須通過這種國家式的開發,使北方各省富裕起來。
要知道漕運可不是從南往北,也是從北往南...
他沿途所經可以輻射之處,是海運暫時無法超越的...
帝國的軍事補給可以走海,對內的商業在現階段....
在沒有火車沒有高速公路的情況下,隻能走運河...
這對南方商貿重地而言也是好事....你的貨物可以北上了,多了買主了!
而對帝國而言,以朱允熥的一貫尿性,收稅呀!
帝國財政多了收入,百姓多了活路,而且還能更好的控製南方的基本盤....
是的,會有問題,一定會有預料不到的問題發生。
就好比曆史上大明末期的時候,有人提出走海不走漕,提高效率懲治貪腐.....有人就說什麽百萬漕工生計所係,一旦改之恐有民變.....
扯淡呢!
那是文官係統黨爭扯淡呢!
就好比張居正,他無比渴望改革漕運,絕對大力支持。
但他也不希望直接走海運。因為走海運,就要有海船,而造海船會使得他的家鄉子弟,江陵人太累!
而經過近二十年的執政,朱允熥得到的最真切的感悟就是,把現在做好比啥都強。
你他媽活了不了兩三百歲。
你也不是五百年不世出的天才....
不符合時代,也絕對不會造福後世。
漕運走海,京杭大運河也要開!
~~
“你這人,最大的缺點就是...”
朱允熥看著朱高熾,“凡事都喜歡點到為止.....喜歡給下麵留著餘地....你看,現在下麵人怕你嗎?分屬你的差事,出了這麽大的紕漏....”
“民亂?哼,石人一隻眼才過去多少年?河工的錢都敢克扣了,河工的口糧也敢以次充好啦?”
朱高熾被罵得抬不起頭來.....
他所接受的教育和朱允熥是一樣的,但也有著微小的差別。
對他而言,許多事是不能過分。不過分,他就可以抓大放小。你好我好大家好,畢竟事還是要下麵人去幹。
而朱允熥從老爺子那學的是,任何事隻要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最後就會變成瞎子聾子。
“臣慚愧,臣這就去親自去山東....”
“你不用去了....”朱允熥打斷他,開口道,“擬旨....讓戶部尚書李至剛掛欽差銜,督辦運河大工事宜....”
“這下....丟人丟大發了...”朱高熾心中暗道。
而邊上李景隆則在心中暗道,“好家夥,皇上這是不累死李以行那老犢子不罷休呀.....哈,當年皇上用他一會,他弄了一千多萬的軍費。還弄了十二家指定皇商,朝廷每年光是賣各種轉賣,就是一兩千萬的進項....”
“這一迴,他不拚了老命往死裏挖地三尺呀....嘿嘿,李老頭該呀,你朱胖子這迴也該....”
“還有你...”
驟然,皇帝的目光直接射向李景隆。
“臣在!”
就聽朱允熥冷笑道,“漕運總兵陳瑄奏,所需民夫缺口有三十二萬.....朕記得去年就已下文給安南高麗等處征丁!當時就是讓你負責,人呢?”
“他媽的無妄之災呀!我去年不是犯事了嗎.....”
心中暗道一句,但李景隆還是請罪,正色道,“此事是臣經手,但是....高麗自歸附我大明以來,連年抽丁....民間早有怨言...”
“安南蠻民桀驁不馴,抽丁太多也恐鬧起民變.....”
朱允熥冷哼,“兩處駐軍不下五萬....怕民變?吾軍刀不利乎?”
忽的,李景隆打了個哆嗦。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