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參見皇上!”


    君臣相見沒有在巍峨的奉天殿,而是就在這莊子田間的涼亭之中。左側是姹紫嫣紅的荷花池,身後是老爺子命人開墾出來,已經種了洪薯的坡田。


    “不必多禮了,又不是在朝堂上!”朱允熥微微抬手,在涼亭之中坐下,開口道,“一大早有什麽事急著見朕。”


    眾臣之中,老臣淩漢看看遠處的山坡,低聲道,“臣等聽說太皇上......”


    洪薯一事還尚未看到確鑿的產量,所以朝臣之中隻有寥寥數人知道,眼前這些臣子們還以為老爺子是心血來潮要到宮外來養老。


    “摔了一下,禦醫說無大礙,虛驚一場!”朱允熥雖說得輕鬆,但心中至今仍有些後怕。七十來歲的老頭了,一點小傷都足以致命。


    淩漢開口道,“皇上,臣有些話不知當不當說!”


    一聽這話,朱允熥就知道不是什麽好話,而且還是非說不可的話。


    隻聽得淩漢繼續道,“皇上純孝,但不可事事都隨著太上皇的性子。太上皇若想擺弄農事,宮裏邊大可以開墾出幾畝田來,不必非要在城外親曆親為。遠離宮城,若是真有什麽事,鞭長莫及呀!”


    “你也知道老爺子的脾氣,這話你別和朕說,你和老爺子說去!”朱允熥笑笑,“老人嘛,圖的就是一個舒心不是什麽虛禮兒,隻要皇爺爺他老人家在這住得高興,讓他住就是了!”


    “皇上此言差矣!”淩漢又道,“就如今日,您聽說太上皇摔了,便不顧朝會匆忙而來。臣鬥膽問一句,若是恰好趕上有軍國大事,臣等找不到皇上,是不是就給耽擱了?”


    “再者說,皇上居於宮乃千古不變之禮,您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外跑,是何道理?莫非皇上覺得紫禁城住膩了,想要另起一座宮城?”


    “若那樣,臣等是萬萬不敢奉詔!”


    朱允熥單手扶額,這老頭三言兩句就說到這個上頭了。在這些文官們看來,皇帝就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宮裏多生孩子少出來。淩漢這話也是在給朱允熥打預防針,言外之意您別總借著太上皇的由頭往外跑,更別想著外頭比宮裏好,動了修園子的念頭。


    “諸愛卿見朕何事?”朱允熥趕緊岔開話題,目光看向左督禦史楊靖,開口道,“楊愛卿,朕看你手裏捧了一堆的公文?”


    “皇上,這些都是z地官員彈劾叫屈的公文!”楊靖笑道。


    z地無小事,一方麵他是大明在東南數省之中最大的財稅來源地,二來也是推行攤丁入畝等新政阻力最大的地方。其實z地的麻煩早在洪武年間就有了,清查土地和人口,還有登基戶籍黃冊,此地總是變數頗多。


    不過當初改驛為郵,大興水陸商路卻格外積極。


    “又是彈劾誰?是鐵鉉還是景清?”朱允熥開口問道。


    楊靖笑笑,“迴皇上都不是,是彈劾韓克忠的!”


    “他才去了幾天就這麽多人彈劾?”朱允熥看楊靖手中那厚厚的一摞,笑道,“他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


    “皇上恕臣無禮!”楊靖把手中的文書放在桌上,然後拿起上麵一份公文,“這是錢塘縣令直接發來刑部和督察院的奏文,錢塘縣令奏,禦史韓克忠剛到浙地,不行撫慰紳之事,反而濫用酷刑......”


    朱允熥忽然開口打斷他,“說怎麽迴事,別念這些官麵文章。以後這種不說前因後果,上來就扣帽子的奏文,不必拿給朕看!”


    說著,頓了頓,“朕算不得什麽勤政之君,但一天的奏折也要看上一兩百份,凡涉及到某些需要出力,或者出力不討好的事。都是相互推諉,互相扣帽子甩鍋,錯誤都是旁人的,事都是有難度的,他們都是辛苦的!”


    “說正事三棍子打不出個屁來,可一涉及到他們腦袋上的官帽,比誰筆杆子都硬。”


    眾臣聞言一時間都不敢發聲,不知為何皇帝忽然把話引到這個上頭。大夥都知道,眼前這位皇帝,可從來都不是當初故太子那樣,溫文爾雅體諒臣子難處的君王。而是在某些方麵,刻薄程度甚至比太上皇還有過之。


    總之,看著一副賢良君主的派頭,實則最是不好伺候。


    倒是老臣淩漢笑道,“天下官員多是屍位素餐之輩,皇上若是和他們較真,便有生不完的閑氣!”


    這話讓朱允熥一笑,“你管這吏部,今年的吏部大考,要嚴謹些。起碼當大明朝,少些吃飯不幹活的!”說著,對楊靖繼續道,“你接著說!”


    “是!”楊靖麵容鄭重,“韓克忠剛到了z地,就馬不停蹄的開始巡查州府縣鄉,第一站就是錢塘縣。錢塘縣士紳本就對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新政不大滿意,聽聞皇上欽點的禦史到來,就前去告狀!”


    “第一迴錢塘士紳十五人,以吳氏為首去了縣衙,卻直接被韓克忠趕了出來。錢塘縣奏報,韓克忠當時不但沒見那些人,還放出話,再敢來縣城,以大不敬造反論處!”


    “當地士紳不服,覺得韓克忠是故意欺侮他們。後來韓克忠要去鄉下巡查之時,錢塘大小地主三十餘戶,佃戶四百多人,直接攔在韓克忠的轎子前,群情激憤非要韓克忠給個說法!”


    朱允熥麵色鐵青,後世人或許有個誤區總認為皇權時代官就是田,或許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確實如此。可對於士紳來說,甚至那些家裏有身上帶著功名讀書人的士紳之家來說,跟官府鬧事是家常便飯。


    一來法不責眾,二來他們吃準了沒哪個當官的,願意犧牲自己的清名背負上酷吏的罵名。


    “韓克忠怎麽做的?”朱允熥問道。


    “士紳們圍住韓克忠,卻知韓克忠身邊帶著衛所一個百戶的護衛,他當場下令直接抓了,有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楊靖繼續說道,“衛所官兵如狼似虎,直接把士紳和他們的佃戶都綁迴縣城。其中有幾家士紳身上帶著秀才的功名,韓克忠以禦史的名義,直接當場罷免,黜為白丁!”


    “領頭的士紳直接扒了衣裳,放在囚車中立在縣衙外枷鎖示眾!而且是在縣城示眾十天,然後再命差官拉著下鄉,示眾給百姓看!”


    “而且韓克忠出了一份公告,本禦史帶天子巡查z地,乃是為了新政而來。膽敢阻撓新政聚眾鬧事者,本官以尋釁之罪抓之絕不姑息,勿謂言之不預!”


    “並且,他還逼著各地的州府把治下的黃冊和魚鱗冊交出來,喲要跟布政司的比對。說敢有推諉者,以失職論處!”


    說到此處,楊靖笑笑,“總之韓克忠剛到z地,就鬧得沸沸揚揚雞犬不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允熥趙寧兒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祖父是朱元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祖父是朱元璋並收藏朱允熥趙寧兒全文免費閱讀完整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