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的意思是考進士,或者秀才?”狄仁傑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李佑。
秀才科考方略策,也就是計謀策略,有隋一朝,錄取秀才不過10人,唐代秀才科每次參加人數有一千人,最多錄取一二人,錄取難度之大,世所罕見。
進士科考時務策、帖經和雜文。帖經就是默寫經書;雜文寫規諫、告誡為主題的箴、銘,後又增考詩賦,唐詩由此興盛。每次歲舉,及第者不過30人《全唐詩》中有“桂樹隻生三十枝”,便是描寫考進士的情景。
麻蛋,這徒弟不上路啊!沒聽出師父話中的含義嗎?沒聽出師父不擅長四書五經嗎?李佑心裏暗罵。
“方略策和時務策,為師倒是擅長,隻是為師之策,曠古爍今,非有大智慧者難懂,非有大魄力者難行!”
“若李二在,或許你還有機會,憑此獲取進身之階。但為師算了一下,李二最多也就能活六、七年了,等你學有所成時,他早就入土為安了!後繼之君,魄力不足,你想有出頭之日,難,很難!”
李佑這話倒不是吹牛逼,後世網絡那麽發達,各種計謀策略和時務對策的帖子,網絡上比比皆是,隨便拿出幾個來,就能碾壓這個時代。
但這些策略、謀劃都超脫了時代,想要推行,需要君主威望和手腕足夠,還要官員配合,或許有成功的可能。
可惜,李世民還有六年的活頭,而李治上位後,威望不足,愣是被長孫無忌欺負了好幾年,李治肯定推行不了這些政策。
“……”狄仁傑聽了李佑的話,著實有些無語。
先不說自己的師父是不是擅長方略策和時務策,就把皇帝稱作李二之舉,就足以震撼狄仁傑。
“師父,您的意思是當今陛下隻能活六、七年了?”許久,狄仁傑開口說道。
“徒弟,你不知道,李二那人整天想著長生不老,那些方士就忽悠他嗑丹藥,可惜那些丹藥中含有大量汞,也就是水銀。這種東西吃多了,日積月累就會汞中毒!”李佑一副神神秘秘的說道,“算算日子,李二也就六、七年的命了!”
狄仁傑驚了,自己這個師父,居然連這種隱秘都知道,還能算出皇帝的死期,也太牛了吧?
“那師父怎麽知道後繼之君魄力不足?”狄仁傑想了想問道,“當今太子仁孝純深、豐姿岐嶷、聰明仁愛,深受陛下喜愛,群臣擁戴。”
為師怎麽知道?為師讀過史書,當然知道,李佑翻了翻白眼,但話不能這麽說,“李承乾身患足疾,不良於行,狂悖驕躁,不敬師長,早晚會被廢掉!”
“不可能,我父親說過,去年,陛下明旨天下,說太子乃家之塚嫡,國之儲兩。陛下不會廢除太子的!”對李佑這種驚世言論,狄仁傑壓根就不信。
去年,也就是貞觀十六年,魏王李泰完成了《括地誌》,唐太宗非常高興,接二連三地賞賜李泰,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
為了照顧太子李承乾的感受,李世民取消了太子出用國庫的限製,讓李承乾隨便拿。李承乾上表推辭,唐太宗明旨天下,"汝家之塚嫡,國之儲兩,故有斯命,以彰有殊”,順便還任命魏征為太子太師。
李世民這麽做,就是為了讓天下人知道,他絕不會廢掉承乾這個太子
“這事很快就會有定論,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不信,咱們就等著瞧!”李佑笑了笑。
李佑雖然不熟悉唐史,但一些主要大事件他還是知道的,比如李承乾被廢,就是因為李佑造反引發的。
曆史上,李佑起兵造反失敗後,在平叛過程中,意外發現太子李承乾意欲聯合漢王李元昌、大將侯君集等人,準備圖謀不軌,造反自立,事情敗露後李承乾被廢。
狄仁傑聽了李佑的話後,震驚不已。
如果李佑隻是說李承乾會被廢,狄仁傑或許還不信;但李佑連時間都說出來了,這就不由得不相信了!
“師父,如果太子被廢,那誰會成為新太子!”狄仁傑想了想,開口問道,“會是魏王嗎?”
“那個讀書讀傻了的癡肥兒,自以為看了幾本書,便視天下英雄如無物,還恃寵而驕,陰謀奪嫡。”李佑淡淡說道,“他要是上台,李承乾和李治必死無疑。李二本就是殺兄逼父上台,怎會容忍這種事再度發生?”
狄仁傑聽了之後,汗流如注,他二伯父狄知本還在魏王手底下幹活,李泰曾被任命為鄜州大都督,狄知本出任鄜州大都督府倉曹參軍。如果魏王倒台,他二伯有可能跟著遭殃。
“好了,這種朝廷大事,輪不到我們兩個土匪操心。”李佑沒看狄仁傑的表情,自顧自地說道,“我覺得你還是從明法、明字、明算、諸史、開元禮、童子、道舉裏麵選一項,比如明算,為師就比較擅長……”
明法科考律、令等知識;明字科考《說文》六帖,《字林》四貼,兼具書法;明算科考核算術,要求詳明術理;諸史科考曆史以《史記》、《漢書》、《後漢書》為主;開元禮考禮儀製度;童子科考《孝經》、《論語》,十歲以下,背誦十卷可授官,背誦七卷可授出身;道舉科考《老子》、《莊子》、《文子》、《列子》。
這些裏麵,除了算學,李佑都不懂……
李佑這話已經算是明示了,但狄仁傑卻兀自不知,怔了半晌之後,撇了撇嘴說道,“師父,算學乃是旁門小道而已,於治國治民無益……”
“滿嘴胡說八道,真是氣煞為師……!”李佑打斷了狄仁傑的話,對狄仁傑這種鄙視數學的態度,提出了嚴肅批評,“算學乃天地大道,蘊含人間至理,天不生算學,萬古如長夜!”
“師父,您有些言過其實了吧!儒學才是煌煌大日之大道,那算學最多也就是市井商人,稱斤算錢……”狄仁傑認為李佑在誇大其詞,就是想誘導他去學自己不想學的東西。
完犢子了,這孩子居然是個死腦筋!
李佑聽完狄仁傑的話,氣得差點吐血。
自己選的徒弟,含淚也得教好。
“仁傑,我給你出道題,你聽一下算學有沒有用!”李佑低頭想了想,說道,“假設洛陽百姓造反,朝廷任命你為主帥,讓你從長安帶兵十萬平叛。已知兩地相隔八百裏,大軍日行五十裏,朝廷預計平叛需要五十天,現在朝廷要征召民夫運糧,每個民夫可以背糧一百斤,士兵與民夫每日三餐,需吃糧三斤,為師問你,朝廷需要征召多少民夫?”
“……”聽了李佑的題目,狄仁傑直接被繞暈了,臉色漲得通紅。
李佑看到狄仁傑的囧樣,心中暗喜,但表麵還是正義凜然地說道,“十萬士兵之生死握於你手,身為主帥,你連這個都算不明白,還去打什麽仗?讓士兵餓死在半路上?或者像隋煬帝那樣,征發百萬民夫,徒徒靡費朝廷錢糧,引發民亂?”
被李佑一頓噴,狄仁傑站起來,撲通一下跪在李佑麵前,慚愧地說道,“師父,弟子錯了,徒兒願意隨師父學習算學之道!”
“哎,這才對嘛!”李佑奸計得逞,開心的笑了起來。
這屆學生真好騙呐!以後咱也是有徒弟的人了,李佑心中感慨。
終於收伏了狄仁傑,李佑很開心。
秀才科考方略策,也就是計謀策略,有隋一朝,錄取秀才不過10人,唐代秀才科每次參加人數有一千人,最多錄取一二人,錄取難度之大,世所罕見。
進士科考時務策、帖經和雜文。帖經就是默寫經書;雜文寫規諫、告誡為主題的箴、銘,後又增考詩賦,唐詩由此興盛。每次歲舉,及第者不過30人《全唐詩》中有“桂樹隻生三十枝”,便是描寫考進士的情景。
麻蛋,這徒弟不上路啊!沒聽出師父話中的含義嗎?沒聽出師父不擅長四書五經嗎?李佑心裏暗罵。
“方略策和時務策,為師倒是擅長,隻是為師之策,曠古爍今,非有大智慧者難懂,非有大魄力者難行!”
“若李二在,或許你還有機會,憑此獲取進身之階。但為師算了一下,李二最多也就能活六、七年了,等你學有所成時,他早就入土為安了!後繼之君,魄力不足,你想有出頭之日,難,很難!”
李佑這話倒不是吹牛逼,後世網絡那麽發達,各種計謀策略和時務對策的帖子,網絡上比比皆是,隨便拿出幾個來,就能碾壓這個時代。
但這些策略、謀劃都超脫了時代,想要推行,需要君主威望和手腕足夠,還要官員配合,或許有成功的可能。
可惜,李世民還有六年的活頭,而李治上位後,威望不足,愣是被長孫無忌欺負了好幾年,李治肯定推行不了這些政策。
“……”狄仁傑聽了李佑的話,著實有些無語。
先不說自己的師父是不是擅長方略策和時務策,就把皇帝稱作李二之舉,就足以震撼狄仁傑。
“師父,您的意思是當今陛下隻能活六、七年了?”許久,狄仁傑開口說道。
“徒弟,你不知道,李二那人整天想著長生不老,那些方士就忽悠他嗑丹藥,可惜那些丹藥中含有大量汞,也就是水銀。這種東西吃多了,日積月累就會汞中毒!”李佑一副神神秘秘的說道,“算算日子,李二也就六、七年的命了!”
狄仁傑驚了,自己這個師父,居然連這種隱秘都知道,還能算出皇帝的死期,也太牛了吧?
“那師父怎麽知道後繼之君魄力不足?”狄仁傑想了想問道,“當今太子仁孝純深、豐姿岐嶷、聰明仁愛,深受陛下喜愛,群臣擁戴。”
為師怎麽知道?為師讀過史書,當然知道,李佑翻了翻白眼,但話不能這麽說,“李承乾身患足疾,不良於行,狂悖驕躁,不敬師長,早晚會被廢掉!”
“不可能,我父親說過,去年,陛下明旨天下,說太子乃家之塚嫡,國之儲兩。陛下不會廢除太子的!”對李佑這種驚世言論,狄仁傑壓根就不信。
去年,也就是貞觀十六年,魏王李泰完成了《括地誌》,唐太宗非常高興,接二連三地賞賜李泰,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太子的規格。
為了照顧太子李承乾的感受,李世民取消了太子出用國庫的限製,讓李承乾隨便拿。李承乾上表推辭,唐太宗明旨天下,"汝家之塚嫡,國之儲兩,故有斯命,以彰有殊”,順便還任命魏征為太子太師。
李世民這麽做,就是為了讓天下人知道,他絕不會廢掉承乾這個太子
“這事很快就會有定論,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不信,咱們就等著瞧!”李佑笑了笑。
李佑雖然不熟悉唐史,但一些主要大事件他還是知道的,比如李承乾被廢,就是因為李佑造反引發的。
曆史上,李佑起兵造反失敗後,在平叛過程中,意外發現太子李承乾意欲聯合漢王李元昌、大將侯君集等人,準備圖謀不軌,造反自立,事情敗露後李承乾被廢。
狄仁傑聽了李佑的話後,震驚不已。
如果李佑隻是說李承乾會被廢,狄仁傑或許還不信;但李佑連時間都說出來了,這就不由得不相信了!
“師父,如果太子被廢,那誰會成為新太子!”狄仁傑想了想,開口問道,“會是魏王嗎?”
“那個讀書讀傻了的癡肥兒,自以為看了幾本書,便視天下英雄如無物,還恃寵而驕,陰謀奪嫡。”李佑淡淡說道,“他要是上台,李承乾和李治必死無疑。李二本就是殺兄逼父上台,怎會容忍這種事再度發生?”
狄仁傑聽了之後,汗流如注,他二伯父狄知本還在魏王手底下幹活,李泰曾被任命為鄜州大都督,狄知本出任鄜州大都督府倉曹參軍。如果魏王倒台,他二伯有可能跟著遭殃。
“好了,這種朝廷大事,輪不到我們兩個土匪操心。”李佑沒看狄仁傑的表情,自顧自地說道,“我覺得你還是從明法、明字、明算、諸史、開元禮、童子、道舉裏麵選一項,比如明算,為師就比較擅長……”
明法科考律、令等知識;明字科考《說文》六帖,《字林》四貼,兼具書法;明算科考核算術,要求詳明術理;諸史科考曆史以《史記》、《漢書》、《後漢書》為主;開元禮考禮儀製度;童子科考《孝經》、《論語》,十歲以下,背誦十卷可授官,背誦七卷可授出身;道舉科考《老子》、《莊子》、《文子》、《列子》。
這些裏麵,除了算學,李佑都不懂……
李佑這話已經算是明示了,但狄仁傑卻兀自不知,怔了半晌之後,撇了撇嘴說道,“師父,算學乃是旁門小道而已,於治國治民無益……”
“滿嘴胡說八道,真是氣煞為師……!”李佑打斷了狄仁傑的話,對狄仁傑這種鄙視數學的態度,提出了嚴肅批評,“算學乃天地大道,蘊含人間至理,天不生算學,萬古如長夜!”
“師父,您有些言過其實了吧!儒學才是煌煌大日之大道,那算學最多也就是市井商人,稱斤算錢……”狄仁傑認為李佑在誇大其詞,就是想誘導他去學自己不想學的東西。
完犢子了,這孩子居然是個死腦筋!
李佑聽完狄仁傑的話,氣得差點吐血。
自己選的徒弟,含淚也得教好。
“仁傑,我給你出道題,你聽一下算學有沒有用!”李佑低頭想了想,說道,“假設洛陽百姓造反,朝廷任命你為主帥,讓你從長安帶兵十萬平叛。已知兩地相隔八百裏,大軍日行五十裏,朝廷預計平叛需要五十天,現在朝廷要征召民夫運糧,每個民夫可以背糧一百斤,士兵與民夫每日三餐,需吃糧三斤,為師問你,朝廷需要征召多少民夫?”
“……”聽了李佑的題目,狄仁傑直接被繞暈了,臉色漲得通紅。
李佑看到狄仁傑的囧樣,心中暗喜,但表麵還是正義凜然地說道,“十萬士兵之生死握於你手,身為主帥,你連這個都算不明白,還去打什麽仗?讓士兵餓死在半路上?或者像隋煬帝那樣,征發百萬民夫,徒徒靡費朝廷錢糧,引發民亂?”
被李佑一頓噴,狄仁傑站起來,撲通一下跪在李佑麵前,慚愧地說道,“師父,弟子錯了,徒兒願意隨師父學習算學之道!”
“哎,這才對嘛!”李佑奸計得逞,開心的笑了起來。
這屆學生真好騙呐!以後咱也是有徒弟的人了,李佑心中感慨。
終於收伏了狄仁傑,李佑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