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玩意對大唐來說太高深了,沒必要。能有精準到克的砝碼,就已經非常厲害了,至於日常因為空氣腐蝕等原因導致的細微差距,這是不可避免的。
聽到李恪給出的大概換算,李世民大概換算了一下,就有些驚呆了,一艘船可以裝載一萬石貨物?!一套明光鎧大約35斤左右,豈不是說一艘這樣的海船就可以裝載三萬多套明光鎧?!
這個物資運送量遠遠超過了李世民的想象,這可比陸地運輸強多了。
“目前大唐的內河能開嗎?”李恪問道。
“空載可以,滿載不能,尖底帆船是海船,它的吃水線更深,內河無法支撐,但是運送貨物大約為萬石的船隻,如果采用傳統的平底造型,在運河是可以運輸的,采用明輪配合三角帆動力更強。”宇文林麵色恭敬的開口道。
(以上運河可行萬石船記載出自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居者養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間,開巷為圃,操駕之工數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歲一往來,其利甚溥,此則不啻載萬也。)
“我們現在說海船,如今是二月初,在今年的7月中旬前,也就是五個半月的時間,並且將位於渤海的大唐官方造船廠全全部交給你,並且調集悅來商行的大部分力量給你使用,你可以在附近想雇傭多少百姓雇傭多少百姓,不計成本,你能建造好幾艘這個規模的海船?”李恪也不廢話,而是直接問道。
之所以是7月中旬,是因為7月到10月阿拉伯和薩珊波斯之間的卡迪希亞戰役開始大約有3個月的時間,路途按照一個半月來計算,剩下的一個半月到了薩珊波斯,肯定是要跟對方交接的。
當然交接的人員可以提前出發,甚至現在就出發也可以。
但預留充足的時間是可以的。
“如果調集足夠的船隻,利用運河,從大唐各個區域運送木料到渤海,五個半月時間,算上現在的兩艘,臣最多可以再造四艘,因為渤海的造船廠隻有三個船塢,沒有現成船塢進行擴建的話,最多隻能再同時開工造一艘,人再多也沒用,不過如果時間不緊張的話,後續船塢倒是可以擴充,一個船塢的建造大約要一到一個半月。”
“殿下是需要遠洋嗎?”宇文林看著李恪問道。
“對!遠洋,走廣州通海夷道(大唐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稱唿),直接前往波斯,我可以提供完整的海圖,包括夜間白天皆可定位的相關工具。”李恪直接開口道。
宇文林的眼睛瞬間亮了,他直接抬起頭道:“殿下,臣強烈要求跟隨船隊一起行動。”
“不行,你還有很大的作用。”李恪搖了搖頭,直接就拒絕了,宇文林跟魯大強這些人不同,魯大強等這些工匠,可以說他們能夠成為大師級工匠,完全是用時間堆出來的,天賦或許有,但是並不多。
而宇文林不一樣,宇文林算是李恪遇到的,在古代真正有科學家氣質的人,他跟後世李恪在大學裏麵的研究生導師很像,而李恪的導師是那種真正國之棟梁的那種。
要麽人們說,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你在大學裏麵接觸到的導師,也許就是你人生的巔峰了。不了解的,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導師有多牛逼。
李恪讀書的時候也不知道,他也是研究生畢業了之後才逐步了解到自己導師有多牛逼的人。
而宇文林身上的氣質跟他老師就很像,比如這種直白簡單的交流方式,不是他不懂,而是他懶得學,因為在他看來,這種直白的交流方式是最高效的交流方式,可以避免浪費他的時間。
“殿下放心,我已經發現了幾個好苗子,我學到的東西大部分都可以將書稿給他留下,就算是我死了,殿下你也不會無人可用,但是我跟著船隊跑一趟的話,我也許更加能發現船隻的優勢和缺點,而且在船上我也不耽誤學習和研究,另外,我們是船隊一起行動,每艘船還有小船以及水密艙,不至於死。”宇文林拱了拱手道。
李恪徹底無語了,你說你一個研究人員跑什麽跑。
“這樣,我覺得你沒有必要跑到波斯去,一來一迴可能要半年時間,時間太長了,如果你想去海洋的話,可以就在渤海,東海,黃海等海域進行測試,發現問題隨時都可以靠岸調整,效率更高。”
“而且不是說造完這些船就不造了,造完這些船,整個船隊的建造工作不會停止,反而還會加大!”
“你的研究經費無上限。”李恪趕緊給宇文林畫餅子。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倒是沒問題。”宇文林想了想,他不是一定要去波斯,他隻是為了研究如何造船而已。
“那就這麽說定了,如果能維持六艘海船的話,船隊的配比你考慮一下,比如說專門安置人員的,還有專門運送貨物的,可以進行細節方麵的安排。”李恪開口道。
“我明白,尖底船的配重和倉位安排難度很高,您不說我也會考慮的。”宇文林直接點頭答應了下來,“不過殿下我還有個想法,如果是為了遠洋的話,我個人建議將鉚接技術也應用進來。這樣的話,可以加強船底龍骨的強度,在對抗風暴方麵也更加得心應手。”
“能行嗎?如果在傳遞覆蓋鐵皮的話,影響造船進度嗎?而且,覆蓋鐵皮的話,配重也要重新計算吧?”李恪猶豫了一下。
“殿下這就是不是你該考慮的事情了,這是我該考慮的,我肯定能夠保證能夠完工就行了!進度肯定不影響,但是我需要殿下您給我提供材料和相關技術!當然,也準備好錢!”宇文林那叫一個不客氣。
李恪:“……”
行,你是大佬你說了算。鉚接技術其實不難,當然肯定比不上後世的效率,但是在大唐來說,這玩意已經是非常先進了,畢竟一千多年後的現代航母上麵都還有鉚接件呢。
至於錢李恪根本不在乎,他不缺錢!
聽到李恪給出的大概換算,李世民大概換算了一下,就有些驚呆了,一艘船可以裝載一萬石貨物?!一套明光鎧大約35斤左右,豈不是說一艘這樣的海船就可以裝載三萬多套明光鎧?!
這個物資運送量遠遠超過了李世民的想象,這可比陸地運輸強多了。
“目前大唐的內河能開嗎?”李恪問道。
“空載可以,滿載不能,尖底帆船是海船,它的吃水線更深,內河無法支撐,但是運送貨物大約為萬石的船隻,如果采用傳統的平底造型,在運河是可以運輸的,采用明輪配合三角帆動力更強。”宇文林麵色恭敬的開口道。
(以上運河可行萬石船記載出自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居者養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間,開巷為圃,操駕之工數百,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歲一往來,其利甚溥,此則不啻載萬也。)
“我們現在說海船,如今是二月初,在今年的7月中旬前,也就是五個半月的時間,並且將位於渤海的大唐官方造船廠全全部交給你,並且調集悅來商行的大部分力量給你使用,你可以在附近想雇傭多少百姓雇傭多少百姓,不計成本,你能建造好幾艘這個規模的海船?”李恪也不廢話,而是直接問道。
之所以是7月中旬,是因為7月到10月阿拉伯和薩珊波斯之間的卡迪希亞戰役開始大約有3個月的時間,路途按照一個半月來計算,剩下的一個半月到了薩珊波斯,肯定是要跟對方交接的。
當然交接的人員可以提前出發,甚至現在就出發也可以。
但預留充足的時間是可以的。
“如果調集足夠的船隻,利用運河,從大唐各個區域運送木料到渤海,五個半月時間,算上現在的兩艘,臣最多可以再造四艘,因為渤海的造船廠隻有三個船塢,沒有現成船塢進行擴建的話,最多隻能再同時開工造一艘,人再多也沒用,不過如果時間不緊張的話,後續船塢倒是可以擴充,一個船塢的建造大約要一到一個半月。”
“殿下是需要遠洋嗎?”宇文林看著李恪問道。
“對!遠洋,走廣州通海夷道(大唐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稱唿),直接前往波斯,我可以提供完整的海圖,包括夜間白天皆可定位的相關工具。”李恪直接開口道。
宇文林的眼睛瞬間亮了,他直接抬起頭道:“殿下,臣強烈要求跟隨船隊一起行動。”
“不行,你還有很大的作用。”李恪搖了搖頭,直接就拒絕了,宇文林跟魯大強這些人不同,魯大強等這些工匠,可以說他們能夠成為大師級工匠,完全是用時間堆出來的,天賦或許有,但是並不多。
而宇文林不一樣,宇文林算是李恪遇到的,在古代真正有科學家氣質的人,他跟後世李恪在大學裏麵的研究生導師很像,而李恪的導師是那種真正國之棟梁的那種。
要麽人們說,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你在大學裏麵接觸到的導師,也許就是你人生的巔峰了。不了解的,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導師有多牛逼。
李恪讀書的時候也不知道,他也是研究生畢業了之後才逐步了解到自己導師有多牛逼的人。
而宇文林身上的氣質跟他老師就很像,比如這種直白簡單的交流方式,不是他不懂,而是他懶得學,因為在他看來,這種直白的交流方式是最高效的交流方式,可以避免浪費他的時間。
“殿下放心,我已經發現了幾個好苗子,我學到的東西大部分都可以將書稿給他留下,就算是我死了,殿下你也不會無人可用,但是我跟著船隊跑一趟的話,我也許更加能發現船隻的優勢和缺點,而且在船上我也不耽誤學習和研究,另外,我們是船隊一起行動,每艘船還有小船以及水密艙,不至於死。”宇文林拱了拱手道。
李恪徹底無語了,你說你一個研究人員跑什麽跑。
“這樣,我覺得你沒有必要跑到波斯去,一來一迴可能要半年時間,時間太長了,如果你想去海洋的話,可以就在渤海,東海,黃海等海域進行測試,發現問題隨時都可以靠岸調整,效率更高。”
“而且不是說造完這些船就不造了,造完這些船,整個船隊的建造工作不會停止,反而還會加大!”
“你的研究經費無上限。”李恪趕緊給宇文林畫餅子。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倒是沒問題。”宇文林想了想,他不是一定要去波斯,他隻是為了研究如何造船而已。
“那就這麽說定了,如果能維持六艘海船的話,船隊的配比你考慮一下,比如說專門安置人員的,還有專門運送貨物的,可以進行細節方麵的安排。”李恪開口道。
“我明白,尖底船的配重和倉位安排難度很高,您不說我也會考慮的。”宇文林直接點頭答應了下來,“不過殿下我還有個想法,如果是為了遠洋的話,我個人建議將鉚接技術也應用進來。這樣的話,可以加強船底龍骨的強度,在對抗風暴方麵也更加得心應手。”
“能行嗎?如果在傳遞覆蓋鐵皮的話,影響造船進度嗎?而且,覆蓋鐵皮的話,配重也要重新計算吧?”李恪猶豫了一下。
“殿下這就是不是你該考慮的事情了,這是我該考慮的,我肯定能夠保證能夠完工就行了!進度肯定不影響,但是我需要殿下您給我提供材料和相關技術!當然,也準備好錢!”宇文林那叫一個不客氣。
李恪:“……”
行,你是大佬你說了算。鉚接技術其實不難,當然肯定比不上後世的效率,但是在大唐來說,這玩意已經是非常先進了,畢竟一千多年後的現代航母上麵都還有鉚接件呢。
至於錢李恪根本不在乎,他不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