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內,三個人心情不一,房玄齡和魏征是被嚇到了,這一次不是誇張,而是真的被嚇到了。這把刀太狠了,狠得讓人猝不及防,而且直接捅到了世家門閥的心窩處。
隻能說,世家門閥現在該慶幸,這大唐周報不是全國發行,這要是全國發行,他們瞬間都得死!
而更讓他們二人覺得可怕的是,蜀王殿下事是當著所有人的麵做的,但是卻無人知道,蜀王殿下如何做到的,這不是陰謀,可以說是赤裸裸的陽謀。
就堂而皇之的放在這裏,任你研究任你看,但是你卻依然看不懂,也預防不住。
他們看完了第一天的文章,顯然就是這些文章在引導百姓,讓百姓自己思考,讓他們明白,那些蜀王的謠言是假的,然後第二天的文章則就變了。
比如蘭陵笑笑生這裏,隻提了一句話。
“大唐周報已淪為世家門閥之工具,從今日起不看,也不談。今日開寫一故事,《金瓶梅》的故事。”當然李恪不可能將原文搬運過來,他是照著原書然後進行了改良。
這個故事就出現一個叫鄭西門的人。看到這個姓氏,他們兩個人就想到了一個家族:滎陽鄭氏!蜀王殿下這是?
但這故事裏倒是說的這鄭西門隻是一個普通的豪門,達不到門閥世家那個級別,言語之前暗示他應該是一個旁係之類的。
故事還看不出什麽,但是寫的很有意思,但是就開局那一句話,如果單獨一句話不算什麽,但是你看看聯係昨天的內容。
就明白為什麽長安城的百姓會都不買大唐周報了。
顯然,蘭陵笑笑生已經影響了相當多的百姓,而且不僅僅是蘭陵笑笑生,旁邊這些人有的言辭激烈,有的委婉歎息,有的卻讓人們反思,居然還有幾張,是支持門閥時間的,是痛斥這些普通百姓不懂門閥世家的艱苦,不懂他們的苦心等等。
房玄齡和魏征也就是古代人,但凡有個現代人在這裏,就明白什麽叫一個腦殘粉頂一百個黑子。
他們雖然看不出來這個,但是卻看的出來這篇支持門閥世家的文章,在這個時期,在這個時候,發表在這種地方,會引來多少人的反感。
縱觀這些文章,隻要帶入一下,他們兩個人能聯想的到就是:拋磚引玉、借刀殺人、金蟬脫殼、擒賊擒王、反間計、李代桃僵、暗度陳倉、反客為主、欲擒故縱、無中生有、圍魏救趙、瞞天過海、連環計、苦肉計。
好家夥,光是這些文章結合形式所蘊含的套路,他們兩個人能聯想到至少三十六計裏麵十幾招。
看來,蜀王殿下說他兵法讀的不錯……真的不是吹牛啊,這可以稱之為已達化境了!要知道,兵法這東西,能讀到趙括那樣紙上談兵都不易,能將兵法融入到各個方麵的鬥爭當中,這已經不是天才來形容了。
李世民看著麵前的這些文章,心情很複雜。
他一直以為李恪被打倒了,一蹶不振,但是此刻的李世民卻突然發現,他看到自己這個兒子的另外一麵。至於這些手段到底是他還是他手下的謀臣做的,李世民根本不想後者。
李恪的人際關係極其簡單,就他手下的那些所謂謀臣,說的難聽點,讀書超過五年的都少。從小到大他得罪的大臣不隻多少,哪有人去投靠他。
但是眼前的這些東西卻讓李世民看到了另外一個李恪。
鋒芒畢露的李恪!
重點是,李世民看到了一種不同的結果,原來,門閥世家不是無敵的,也不是無解的,這僅僅是自己那個兒子隨手布置下的一招而已,這一招,他們吃的下嗎?!
這已經形成的滾滾大勢,無可阻擋。
原來這些門閥世家是如此的孱弱。
李世民的心裏突然湧起了萬丈豪情,我兒子都他媽能做到,我就不信我做不到。
“看出來什麽了嗎?”李世民問道。
房玄齡和魏征兩個人沉思了一下,他們知道李世民在問什麽,猶豫了一下,魏征才開口道:“臣現在才陡然驚覺,這月餘時間內,這些小字報上麵不斷爆出的蜀王殿下的黑料,恐怕也是蜀王殿下自己所為。”
“而這些招數,如果結合兵法的話,這一招,臣覺得乃欲擒故縱結合瞞天過海外加一招苦肉計。”
在場的三個人都是博學多才之人,魏征這麽一說大家也就理解了。
“似乎還不僅僅如此,兵法固然能一用,但這裏麵有一些東西,已經超脫了兵法的範疇,蜀王殿下對人心之把控,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就拿這謠言來說,大唐周報迴歸朝廷第一期發行之後,長安城多有流言,說蜀王殿下乃抄襲。”
“如若換一個人,必然是急於辯解,畢竟沒有人願意自己被潑髒水,但是蜀王殿下卻反其道而行之,非但沒有辯解,反而不斷的給自己編造新的謠言,並且將數量提升到一個誇張的地步。”
“這樣就導致了一個後果,蜀王殿下在百姓之間的名聲其實是非常不錯的,有許多百姓受到過蜀王殿下的恩惠,這部分百姓自然是要為蜀王殿下辯解的,但是他們肯定是辯解不過長安城之前洶湧的謠言。”
“所以這部分人必然是心裏憋著的,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讓這股力量被壓縮到了極致,而這個時候隻要稍微一引導,所有的謠言就會瞬間翻轉。”
“畢竟你要說一個人隻是在某個方麵壞,這是真的,但是你要說一個人將天下所有的壞事做絕,那至少有人一說,那大家瞬間恍然大悟,這根本不可能,畢竟蜀王殿下才17歲,那些謠言太誇張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完那麽多壞事。”房玄齡開口道。
“看的很透徹。”李世民點點頭。
“陛下您羞煞老臣了。跟蜀王殿下一比,老臣這是以結論推導過程當然容易,但是在開局之初就想好如此形式,甚至……在大唐周報發行之初,蜀王殿下恐怕就已經猜測到了門閥世家的反應。”房玄齡說到這個就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這是蜀王殿下做出來的計劃?有一說一,你讓他們整個大唐朝廷所有大臣一起討論,都未必能想的出來這個周密的計劃。
當然,他們也不知道,這些理論在後世也是無數人總結並完善出來的。
隻能說,世家門閥現在該慶幸,這大唐周報不是全國發行,這要是全國發行,他們瞬間都得死!
而更讓他們二人覺得可怕的是,蜀王殿下事是當著所有人的麵做的,但是卻無人知道,蜀王殿下如何做到的,這不是陰謀,可以說是赤裸裸的陽謀。
就堂而皇之的放在這裏,任你研究任你看,但是你卻依然看不懂,也預防不住。
他們看完了第一天的文章,顯然就是這些文章在引導百姓,讓百姓自己思考,讓他們明白,那些蜀王的謠言是假的,然後第二天的文章則就變了。
比如蘭陵笑笑生這裏,隻提了一句話。
“大唐周報已淪為世家門閥之工具,從今日起不看,也不談。今日開寫一故事,《金瓶梅》的故事。”當然李恪不可能將原文搬運過來,他是照著原書然後進行了改良。
這個故事就出現一個叫鄭西門的人。看到這個姓氏,他們兩個人就想到了一個家族:滎陽鄭氏!蜀王殿下這是?
但這故事裏倒是說的這鄭西門隻是一個普通的豪門,達不到門閥世家那個級別,言語之前暗示他應該是一個旁係之類的。
故事還看不出什麽,但是寫的很有意思,但是就開局那一句話,如果單獨一句話不算什麽,但是你看看聯係昨天的內容。
就明白為什麽長安城的百姓會都不買大唐周報了。
顯然,蘭陵笑笑生已經影響了相當多的百姓,而且不僅僅是蘭陵笑笑生,旁邊這些人有的言辭激烈,有的委婉歎息,有的卻讓人們反思,居然還有幾張,是支持門閥時間的,是痛斥這些普通百姓不懂門閥世家的艱苦,不懂他們的苦心等等。
房玄齡和魏征也就是古代人,但凡有個現代人在這裏,就明白什麽叫一個腦殘粉頂一百個黑子。
他們雖然看不出來這個,但是卻看的出來這篇支持門閥世家的文章,在這個時期,在這個時候,發表在這種地方,會引來多少人的反感。
縱觀這些文章,隻要帶入一下,他們兩個人能聯想的到就是:拋磚引玉、借刀殺人、金蟬脫殼、擒賊擒王、反間計、李代桃僵、暗度陳倉、反客為主、欲擒故縱、無中生有、圍魏救趙、瞞天過海、連環計、苦肉計。
好家夥,光是這些文章結合形式所蘊含的套路,他們兩個人能聯想到至少三十六計裏麵十幾招。
看來,蜀王殿下說他兵法讀的不錯……真的不是吹牛啊,這可以稱之為已達化境了!要知道,兵法這東西,能讀到趙括那樣紙上談兵都不易,能將兵法融入到各個方麵的鬥爭當中,這已經不是天才來形容了。
李世民看著麵前的這些文章,心情很複雜。
他一直以為李恪被打倒了,一蹶不振,但是此刻的李世民卻突然發現,他看到自己這個兒子的另外一麵。至於這些手段到底是他還是他手下的謀臣做的,李世民根本不想後者。
李恪的人際關係極其簡單,就他手下的那些所謂謀臣,說的難聽點,讀書超過五年的都少。從小到大他得罪的大臣不隻多少,哪有人去投靠他。
但是眼前的這些東西卻讓李世民看到了另外一個李恪。
鋒芒畢露的李恪!
重點是,李世民看到了一種不同的結果,原來,門閥世家不是無敵的,也不是無解的,這僅僅是自己那個兒子隨手布置下的一招而已,這一招,他們吃的下嗎?!
這已經形成的滾滾大勢,無可阻擋。
原來這些門閥世家是如此的孱弱。
李世民的心裏突然湧起了萬丈豪情,我兒子都他媽能做到,我就不信我做不到。
“看出來什麽了嗎?”李世民問道。
房玄齡和魏征兩個人沉思了一下,他們知道李世民在問什麽,猶豫了一下,魏征才開口道:“臣現在才陡然驚覺,這月餘時間內,這些小字報上麵不斷爆出的蜀王殿下的黑料,恐怕也是蜀王殿下自己所為。”
“而這些招數,如果結合兵法的話,這一招,臣覺得乃欲擒故縱結合瞞天過海外加一招苦肉計。”
在場的三個人都是博學多才之人,魏征這麽一說大家也就理解了。
“似乎還不僅僅如此,兵法固然能一用,但這裏麵有一些東西,已經超脫了兵法的範疇,蜀王殿下對人心之把控,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就拿這謠言來說,大唐周報迴歸朝廷第一期發行之後,長安城多有流言,說蜀王殿下乃抄襲。”
“如若換一個人,必然是急於辯解,畢竟沒有人願意自己被潑髒水,但是蜀王殿下卻反其道而行之,非但沒有辯解,反而不斷的給自己編造新的謠言,並且將數量提升到一個誇張的地步。”
“這樣就導致了一個後果,蜀王殿下在百姓之間的名聲其實是非常不錯的,有許多百姓受到過蜀王殿下的恩惠,這部分百姓自然是要為蜀王殿下辯解的,但是他們肯定是辯解不過長安城之前洶湧的謠言。”
“所以這部分人必然是心裏憋著的,一個月的時間,足以讓這股力量被壓縮到了極致,而這個時候隻要稍微一引導,所有的謠言就會瞬間翻轉。”
“畢竟你要說一個人隻是在某個方麵壞,這是真的,但是你要說一個人將天下所有的壞事做絕,那至少有人一說,那大家瞬間恍然大悟,這根本不可能,畢竟蜀王殿下才17歲,那些謠言太誇張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完那麽多壞事。”房玄齡開口道。
“看的很透徹。”李世民點點頭。
“陛下您羞煞老臣了。跟蜀王殿下一比,老臣這是以結論推導過程當然容易,但是在開局之初就想好如此形式,甚至……在大唐周報發行之初,蜀王殿下恐怕就已經猜測到了門閥世家的反應。”房玄齡說到這個就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這是蜀王殿下做出來的計劃?有一說一,你讓他們整個大唐朝廷所有大臣一起討論,都未必能想的出來這個周密的計劃。
當然,他們也不知道,這些理論在後世也是無數人總結並完善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