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歌曲:東風破(2)
都穿越了,誰還當導演呀 作者:年糕很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芒果台《歌王爭霸大賽》導演的金銘,對音樂隻能說一知半解。所以,在歌曲開頭的時候,他能分辨出那配樂不是吉他彈奏的,而是另一種樂器。但是具體的,他卻講不出來。
但是,作為專業歌手的顧安瀾,隻聽了這首歌的前奏,就已經把它用的全部樂器基本都聽出來了。
所以,她才會越聽越驚奇,越聽越詫異。
因為,她在這首歌裏麵,不僅聽到了二胡、古箏、琵琶這樣的本土樂器,更聽到了鋼琴、架子鼓、電子合成器等西方現代樂器。
最關鍵的是,這兩種樂器竟然融合的非常好,非常和諧,完全聽不出這幾種樂器在裏麵有什麽排斥的現象。
普通聽眾可能覺得這沒什麽,用什麽樂器不都一樣。
但是對於專業歌手的顧安瀾來說,就完全明白這有多麽的難得了。
要知道,西方樂器和本土樂器基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係,不論是音樂理論基礎還是文化內涵、審美觀念等方麵,兩者都相差太大了。
比如,本土樂器大多是基於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但是西方樂器是基於十二平均律,它們在節奏的和聲和複調方麵比本土樂器要複雜得多。
同時,在實際演奏中,本土樂器和西方樂器由於音色、音量和演奏方式都存在較大差異,如何使它們在音色上相互融合、在音量上相互平衡、在演奏節奏和風格上保持一致,對歌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也因此,目前的市場上,幾乎沒有在一整首歌同時使用本土樂器和西方樂器的歌曲。
將兩者融合嚐試的比較突出的,也隻是在某首歌的某一兩個小節中,加入一樣或兩樣本土的樂器,作為一種增添歌曲氛圍的樂器使用。
像《東風破》這樣,整首歌完全融合了本土和西方樂器的歌曲,顧安瀾之前就沒有聽過。
也因此,當《東風破》登場的時候,顧安瀾才表現的如此興奮。
越聽到後麵,顧安瀾的表情就越是驚奇。
因為她發現,無名之輩的這首《東風破》,並不隻是簡簡單單的將本土和西方樂器的簡單融合。它這分明是將本土和西方的曲風在進行嚐試融合。
他這首《東風破》,分明是想借助二胡、琵琶、揚琴等本土古典樂器為歌曲營造古風氛圍;同時,又在此基礎上,搭配電子合成器與現代節奏,營造西方的r&b曲風。
他這首歌,分明是想用本土古典音樂作為骨架,同時將西方流行音樂作為血肉。他這分明就是在嚐試構造一種全新的曲風!一種前所未有、既古典又時尚的曲風!
這簡直,太讓人震撼了!
他這首歌,也真的,太牛逼了吧!
不管他最後會不會成功,但是他能有這種想法,甚至讓這種想法最後付諸實現,顧安瀾覺得就已經非常欽佩了。
更何況,這首《東風破》,從開始到現在,好像就完全沒有一點不和諧的地方。
真的,無名之輩真的很有可能會融合成功!
顧安瀾相信,等會兒點評的時候,南音和駱賓一定會瘋狂的!
這簡直就是跨時代的融合!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 我牽著你走過”
“荒煙蔓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以鋼琴開頭,鍵入節奏超強的電子樂,而後引入古箏和琵琶,為歌曲增添古風韻味,更在後麵的間奏部分加入了二胡烘托,營造淒涼的感覺,再配合無名之輩特意壓低嗓音的演唱,讓琴聲、人聲自然融合,最後以二胡和鋼琴作為結尾,讓歌曲的層次感更加分明。
而無名之輩的演唱,不悲不喜,哀而不傷,有種緩緩傾瀉的寂寥感覺。這種演繹,讓聽者仿佛進入到時光隧道,來到歌手想為聽眾展示的畫卷中來。
在這個畫卷中,江南小鎮的小橋流水人家中,男子與女子自幼相識,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女子經常用琵琶為男子演奏一曲《東風破》,而男子每每駐足聆聽。
當兩人長大,男子終究還是要離開。女子盡管萬分不舍,但是也改變不了這一結局。最後的最後,男子最後一次牽著女子在籬笆外的古道上默默前行。一切盡在不言中。
分開後的多年,男子漂泊他鄉,卻一直想念之前的女子,時不時迴憶起當年的情景。但是,斯人已去,往事隻能迴味,再不複從前了……
電視機前,無名之輩的演唱已經結束了。
也正如顧安瀾所料的那樣,幾位點評嘉賓此刻已經瘋狂了起來。
“好歌!好歌!好歌!”
“酒暖迴憶思念瘦,這一句真的無敵了。喝酒嘛,就是容易微醺、微醉,這種狀態最容易勾起迴憶了。但是迴憶的那個人這時卻不在身邊,這思念不就愈發讓人消瘦嗎?”
“這是一首什麽歌?我可以肯定的說,這是一首創時代的歌曲!用咱們本土音樂作為骨架,借用西方流行音樂作為血肉,營造出一種既古典又時尚的感覺……”
“這首歌真的好,讓人完全能從旋律中聽出故事來,能從歌詞中讀出青澀的感覺來。聽歌的時候,我就感覺走入了江南古鎮之中,有個書生、有個女子、有失落、有迴憶、有不舍、有歎息……”
“這首歌的歌詞和之前的《相思賦予誰》一樣,都有明顯的古詩詞風味。不過,《相思賦予誰》引用的意象太多了,有點強行糅合的感覺。而這首歌就非常自然,感覺是《相思賦予誰》的升級版!”
“對對對,其實《東風破》這個歌名就非常的古風,東風破其實很像詞牌,但是,在宋詞中,隻有東風寒、破陣子,是沒有東風破這個詞牌的。但是東風破這個名字寫的就非常像詞牌了,而且它整首歌詞,感覺都是用詞牌的格式來寫的,這就非常厲害了!”
“這首歌絕對能引領國風的潮流,它將古典詩詞的韻味與現代流行音樂完美交融,甚至,我覺得它能開啟國風流行音樂的新篇章!”
“不不不,我覺得剛剛南音說的還不夠確切,這首歌我認為是一首完完全全符合三古三新的歌曲,三古即是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三新即是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
這是我們之前一直認為國風歌曲應該執行的標準,但是一直以來,國風歌曲都沒有實現。但是,在這首《東風破》中,我認為它完全遵照了這一標準!
這就是一首非常標準的國風歌曲!甚至都不能用國風,用新國風或者直接華國風可能比較合適,因為它和之前的那些國風歌曲完全不同……”
“無名之輩,我認為你是目前為止華人第一個把西方音樂和華語音樂包括國風歌曲融會貫通成為一體,而且自稱一派成熟成功的唯一一人!僅憑這一首歌,我認為你已經足以載入華語樂壇史冊……”
……
但是,作為專業歌手的顧安瀾,隻聽了這首歌的前奏,就已經把它用的全部樂器基本都聽出來了。
所以,她才會越聽越驚奇,越聽越詫異。
因為,她在這首歌裏麵,不僅聽到了二胡、古箏、琵琶這樣的本土樂器,更聽到了鋼琴、架子鼓、電子合成器等西方現代樂器。
最關鍵的是,這兩種樂器竟然融合的非常好,非常和諧,完全聽不出這幾種樂器在裏麵有什麽排斥的現象。
普通聽眾可能覺得這沒什麽,用什麽樂器不都一樣。
但是對於專業歌手的顧安瀾來說,就完全明白這有多麽的難得了。
要知道,西方樂器和本土樂器基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係,不論是音樂理論基礎還是文化內涵、審美觀念等方麵,兩者都相差太大了。
比如,本土樂器大多是基於五聲音階,即宮、商、角、徵、羽;但是西方樂器是基於十二平均律,它們在節奏的和聲和複調方麵比本土樂器要複雜得多。
同時,在實際演奏中,本土樂器和西方樂器由於音色、音量和演奏方式都存在較大差異,如何使它們在音色上相互融合、在音量上相互平衡、在演奏節奏和風格上保持一致,對歌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也因此,目前的市場上,幾乎沒有在一整首歌同時使用本土樂器和西方樂器的歌曲。
將兩者融合嚐試的比較突出的,也隻是在某首歌的某一兩個小節中,加入一樣或兩樣本土的樂器,作為一種增添歌曲氛圍的樂器使用。
像《東風破》這樣,整首歌完全融合了本土和西方樂器的歌曲,顧安瀾之前就沒有聽過。
也因此,當《東風破》登場的時候,顧安瀾才表現的如此興奮。
越聽到後麵,顧安瀾的表情就越是驚奇。
因為她發現,無名之輩的這首《東風破》,並不隻是簡簡單單的將本土和西方樂器的簡單融合。它這分明是將本土和西方的曲風在進行嚐試融合。
他這首《東風破》,分明是想借助二胡、琵琶、揚琴等本土古典樂器為歌曲營造古風氛圍;同時,又在此基礎上,搭配電子合成器與現代節奏,營造西方的r&b曲風。
他這首歌,分明是想用本土古典音樂作為骨架,同時將西方流行音樂作為血肉。他這分明就是在嚐試構造一種全新的曲風!一種前所未有、既古典又時尚的曲風!
這簡直,太讓人震撼了!
他這首歌,也真的,太牛逼了吧!
不管他最後會不會成功,但是他能有這種想法,甚至讓這種想法最後付諸實現,顧安瀾覺得就已經非常欽佩了。
更何況,這首《東風破》,從開始到現在,好像就完全沒有一點不和諧的地方。
真的,無名之輩真的很有可能會融合成功!
顧安瀾相信,等會兒點評的時候,南音和駱賓一定會瘋狂的!
這簡直就是跨時代的融合!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 我牽著你走過”
“荒煙蔓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以鋼琴開頭,鍵入節奏超強的電子樂,而後引入古箏和琵琶,為歌曲增添古風韻味,更在後麵的間奏部分加入了二胡烘托,營造淒涼的感覺,再配合無名之輩特意壓低嗓音的演唱,讓琴聲、人聲自然融合,最後以二胡和鋼琴作為結尾,讓歌曲的層次感更加分明。
而無名之輩的演唱,不悲不喜,哀而不傷,有種緩緩傾瀉的寂寥感覺。這種演繹,讓聽者仿佛進入到時光隧道,來到歌手想為聽眾展示的畫卷中來。
在這個畫卷中,江南小鎮的小橋流水人家中,男子與女子自幼相識,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女子經常用琵琶為男子演奏一曲《東風破》,而男子每每駐足聆聽。
當兩人長大,男子終究還是要離開。女子盡管萬分不舍,但是也改變不了這一結局。最後的最後,男子最後一次牽著女子在籬笆外的古道上默默前行。一切盡在不言中。
分開後的多年,男子漂泊他鄉,卻一直想念之前的女子,時不時迴憶起當年的情景。但是,斯人已去,往事隻能迴味,再不複從前了……
電視機前,無名之輩的演唱已經結束了。
也正如顧安瀾所料的那樣,幾位點評嘉賓此刻已經瘋狂了起來。
“好歌!好歌!好歌!”
“酒暖迴憶思念瘦,這一句真的無敵了。喝酒嘛,就是容易微醺、微醉,這種狀態最容易勾起迴憶了。但是迴憶的那個人這時卻不在身邊,這思念不就愈發讓人消瘦嗎?”
“這是一首什麽歌?我可以肯定的說,這是一首創時代的歌曲!用咱們本土音樂作為骨架,借用西方流行音樂作為血肉,營造出一種既古典又時尚的感覺……”
“這首歌真的好,讓人完全能從旋律中聽出故事來,能從歌詞中讀出青澀的感覺來。聽歌的時候,我就感覺走入了江南古鎮之中,有個書生、有個女子、有失落、有迴憶、有不舍、有歎息……”
“這首歌的歌詞和之前的《相思賦予誰》一樣,都有明顯的古詩詞風味。不過,《相思賦予誰》引用的意象太多了,有點強行糅合的感覺。而這首歌就非常自然,感覺是《相思賦予誰》的升級版!”
“對對對,其實《東風破》這個歌名就非常的古風,東風破其實很像詞牌,但是,在宋詞中,隻有東風寒、破陣子,是沒有東風破這個詞牌的。但是東風破這個名字寫的就非常像詞牌了,而且它整首歌詞,感覺都是用詞牌的格式來寫的,這就非常厲害了!”
“這首歌絕對能引領國風的潮流,它將古典詩詞的韻味與現代流行音樂完美交融,甚至,我覺得它能開啟國風流行音樂的新篇章!”
“不不不,我覺得剛剛南音說的還不夠確切,這首歌我認為是一首完完全全符合三古三新的歌曲,三古即是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三新即是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
這是我們之前一直認為國風歌曲應該執行的標準,但是一直以來,國風歌曲都沒有實現。但是,在這首《東風破》中,我認為它完全遵照了這一標準!
這就是一首非常標準的國風歌曲!甚至都不能用國風,用新國風或者直接華國風可能比較合適,因為它和之前的那些國風歌曲完全不同……”
“無名之輩,我認為你是目前為止華人第一個把西方音樂和華語音樂包括國風歌曲融會貫通成為一體,而且自稱一派成熟成功的唯一一人!僅憑這一首歌,我認為你已經足以載入華語樂壇史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