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仕山接手的公文越來越多,接觸到的領域也越多,遇到的人也越多。


    這些日子下來,不僅公文處理得越加得心應手,閱曆和人脈都是呈現幾何倍的增長。


    李仕山忍不住概括,這就是成為省委書記秘書的好處啊。


    這段日子,除了處理公文以外,就是跟在項成儒和洪華的後麵。


    在他們需要自己的時候,按照要求完成工作就行。


    日子過得簡單且充實。


    這天一大早,李仕山抱著昨天完成的公文來到了洪華的辦公室。


    他發現洪華的房門沒鎖,就知道他昨天又在單位熬了一夜。


    在這一點上,洪華對自己很是照顧。


    他就從來沒有讓自己熬過夜。


    給自己安排的工作也沒有太大的難度。


    似乎還是在給自己適應的時間。


    李仕山走進屋,把公文放在桌子上的時候,目光掃到了攤在桌麵的一份稿子。


    李仕山一眼就認出,這是自己起草的那份《漢南省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在這份稿子旁邊還放著一份閱批件,標題就是自己起草的那兩份稿子。


    隻不過,來文單位寫著省委辦公廳。


    李仕山有些吃驚,沒想到劉應超竟然率先完成了這兩份稿子的修改。


    要知道,這兩份稿子在他們政策調研室可是引起了巨大的爭論。


    一方認為:這兩份稿子寫得過於激進,不符合漢南省的現狀,容易造成下麵人的反抗情緒。


    另一方認為,這是一劑猛藥,對現在的漢南官場不失為一方良藥。


    兩方人馬爭論不休,思想都達不到統一,進展可以說是相當緩慢。


    李仕山很是好奇,劉應超把稿子改成什麽樣子了。


    也就在這時,洪華從小門走了迴來,隻不過看臉色似乎不是很高興。


    李仕山小心翼翼地站在旁邊,等著洪華指示。


    洪華看到李仕山指了指椅子,說道:“仕山,來了,坐下說。”


    說完他疲憊地坐在了椅子上,兩份文件遞給了李仕山。


    “這是劉應超他們改的稿子,你先看看。”


    “好的。”


    李仕山接過稿子就快速地瀏覽了起來,洪華則是靠在椅背上假寐。


    也就十幾分鍾,李仕山就看完了劉應超改的稿子。


    他的感覺隻能用一句話概括,“劉應超這是在找死。”


    不知道是說劉應超聰明了,還是傻。


    這兩份稿子內容,他改動得不是很大,集中在了“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這兩塊。


    監督檢查的相關條款改動了兩條。


    其一:“上級單位對下級單位每季度進行一次專項檢查,”改為了定期檢查。


    其二:“是否存在鋪張浪費作為幹部管理監督、選拔任用的依據”改為了“進行參考。”


    責任追究條款改動了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造成浪費的,根據情節輕重,由有關部門依照職責權限給予批評教育、責令作出檢查、誡勉談話、通報批評或者調離崗位、責令辭職、免職、降職等處理。”


    劉應超改為了“經本級黨委研究討論,給予適當的處罰。”


    別看他隻改了三條,卻對這兩個稿子的破壞力是巨大的。


    大家都是老江湖,都清楚一個道理。


    沒有監督、考核和處罰的政策,就是廢紙一張。


    這兩份稿子,哪怕前麵寫得再細,寫得再全,隻要監督和處罰沒有力度,下麵的人誰會放在心上。


    恐怕到時候,別說有人研讀了,就是當擦屁股紙都嫌硬。


    在李仕山看來,劉應超這是耍了一個滑頭,想上下都不得罪。


    隻不過這種方式,隻能讓項書記對他更不滿意。


    說不定就動了換掉他的念頭。


    李仕山搖了搖頭,放下稿子說到:“處長,我看完了。”


    洪華同時睜開了眼睛,問道:“看出什麽問題沒。”


    李仕山不禁思索地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洪華聽完後,很是認同地說道:“你說的沒錯,沒有處罰的政策,就是廢紙一張。書記準備拿著你的原稿,明天就去燕京匯報。”


    李仕山吃了一驚,“這麽著急嗎?都還沒有上常委會討論呢。”


    省委的政策上報燕京之前,還有四道流程要走。


    1.內部征求意見:在省委相關部門、下級黨委、政府廳局範圍內征求意見。


    2.外部征求意見:視情況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社會公眾或相關利益群體征求意見。


    3.合法性審查:由司法廳(局)或法律顧問對政策內容進行合法性審核,確保符合法律法規和上級政策。


    4.省委常委會審議:草案提交省委常委會會議討論,根據審議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重大政策可能需經省委全體會議審議。


    第五個步驟才是上報燕京備案。


    項書記直接跳過了前麵所有的流程,直接去燕京了。


    洪華歎口氣,“拖得已經夠久了,項書記等不及了。”


    李仕山略微思考了一下,就明白過來。


    這兩個稿子在他們部門都能引起如此大的爭議,要是放到常委會上討論,鬼知道會討論到什麽時候去了。


    劉應超的稿子改成這個樣子,估計是其他勢力集體的意誌。


    說不定,常委會討論一圈下來,真的就變成劉應超寫的這一版了。


    項書記是預料到了這種結果。


    一來,是不想拖延時間。


    如果再這麽拖下去,可能就會被其他省領先。


    二來,是想通過上麵直接拍板這件事,強行推行這兩個政策。


    “你再看看這個。”


    這時洪華的聲音響起,他從抽屜裏取出了好幾份複印件遞給了李仕山。


    李仕山拿過來一看,眉頭微微挑了挑。


    這是幾份舉報信的複印件,對於舉報的內容李仕山很熟悉。


    舉報的是交通廳副廳長胡著政在幾個工程項目招標上,利用職權收受賄賂的事情。


    李仕山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趙磊的手筆。


    隻不過讓他好奇的是,這幾封舉報信為什麽會是複印件。


    在看到最後兩頁的時候,李仕山明白過來了。


    他忍不住微微搖頭,心中暗歎,“劉應超已有取死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發愁的書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發愁的書簽並收藏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