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公務接待之殤
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 作者:發愁的書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華目光灼灼看著李仕山,“說吧,你這稿子哪裏來的?”
李仕山聽到這話,心裏念叨一句,“還能是哪裏來的,當然是白嫖未來的唄。”
這話他也就在心裏yy一下後,答:“我自己寫的唄。”
他當然不可能說,這兩份稿子是自己照抄後世出台的規定。
“你寫的?”洪華愣了一下。
他隨即反應過來,有些不解地問道:“你以前寫的?你怎麽會寫這東西?”
李仕山解釋道:“這兩份稿子,是我在黃嵐縣當辦公室副主任的時候寫的,是準備在黃嵐施行的政策。”
洪華聽出了這句話的異常之處,問道:“準備施行,那就是沒有施行了嘍。這是什麽原因?”
李仕山聽到洪華追問原因,眼神一下就暗淡下來,有些蕭索說道:“這兩個政策在拿到常委會討論的時候,幾乎遭到了除唐博川以外所有常委的反對”
說到這裏,李仕山眼前又浮現出了當初縣委常委會上的場景。
所有人同仇敵愾,苦口婆心地勸著唐博川和自己。
想到此處,李仕山搖了搖頭,哀歎道:“在當時的環境裏,這兩個政策還是太過超前了。
“如果我強行通過,不僅達不到應有效果,還把我和唐博川推到了眾人的對立麵,對今後的工作不利。我考慮再三所以就放棄了。”
洪華看到有些黯然神傷的李仕山,都能想象得到他當時所處的環境下,麵臨的壓力。
他給項成儒當了這麽多年秘書,公務接待上的事情接觸得不要太多。
他可是太清楚這裏麵的水有多深。
我們是禮儀之邦,待客之道那可就非常講究。
單位在公務接待上往往都是超高規格。
不管是上級來檢查,還是兄弟單位來考察,過來的人員絕對享受著貴賓級的待遇。
同樣,你去別的地方考察,也享受著對方給你的貴賓禮遇。
雖說每個地方的接待方式略有不同,但總歸一句話,絕對要讓你“不虛此行”。
隻不過代價就是公務接待的費用一年比一年多,幾乎沒有哪個單位接待費用不超預算的。
領導們心知肚明,也不會在這一塊去刁難任何人。
超出的部分,從別的口子上挪挪也就有了。
來年再增加預算就是了。
這也就導致了各個地方攀比之風盛行。
在這些浮華表麵的背後,則是更加看不見的利益關係。
站在官員的角度,公務接待對於任何人都沒有壞處,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
這也就是,哪怕當時唐博川已經完全掌控了黃嵐,鼎力支持,這兩個政策還是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因為他觸動了幾乎所有人的利益,不反對才怪。
洪華又仔細地把兩份稿子看了兩遍。
他又修正了五、六處的措辭後,遞還給了李仕山。
“你重新打印一份,然後跟著我去找書記。”
“我也去?”李仕山愣了下。
洪華瞪了一眼,“你寫的,你不去。萬一書記不滿意,你讓我背鍋啊。”
李仕山嘿嘿一笑,“您是領導,肯定要多擔當點。”
洪華沒好氣地擺擺手,“趕緊去改。”
“好嘞,領導。”李仕山應了一聲,屁顛屁顛地走了。
李仕山心裏很清楚,這是洪華又一次給自己在項書記麵前展現的機會。
十幾分鍾後。
“這麽快就寫好了?”
項成儒拿到稿子後的反應和洪華如出一轍。
隻不過這次,李仕山可不敢在省委書記麵前賣關子。
他將剛才對洪華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項成儒聽完後沒有說話,戴上了老花鏡,拿起稿子看了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洪華發現以往瀏覽文件速度飛快的書記,此刻看稿子的速度非常慢,甚至有些章節,書記手指放在每行下麵,逐行研究的地步。
要知道書記每天處理的公文是海量的,瀏覽文件的速度當然非常快。
要是如現在這樣,逐字逐句地看,恐怕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地看批公文,都批示不完。
如此反常的舉動,說明書記看進去了,而且非常重視。
半個小時後,項成儒看完了兩份稿子。
他摘下了老花鏡,一邊揉著發酸的眼睛,一邊問向洪華。
“洪秘書,你對這兩份稿子怎麽看。”
洪華略微思考了幾秒後,很是謹慎地說道:“李仕山寫的這兩份稿子,是他在黃嵐琢磨了很長時間,精雕細琢出來的,理論上說沒有任何問題。”
“理論上?”
項成儒睜開了眼睛,看著洪華笑罵了一句,“你也給玩起了文字遊戲了,實話實說。”
李仕山看到洪華咧嘴一笑,心想:“看來洪華也是高手啊。”
洪華剛才就是對項成儒耍了一個很低級的小心眼。
這種幾乎是一眼能看穿,無傷大雅的小把戲,是很能增進上下級之間感情的。
李仕山之前對洪華就這麽用過。
現在洪華也這樣對項成儒用。
隻能說明,在討領導歡心的功夫上,兩人功力相當。
洪華這時開始解釋起這句話的意思來。
“書記,正如李仕山剛才所說,他當時在黃嵐麵臨的處境,我同樣也會遇到。畢竟這牽扯到方方麵麵的利益,我擔心您麵對的壓力會很大。”
項成儒聽到這話,神色一凜,語氣異常嚴肅地說道:“洪秘書,你隻想到要麵臨的壓力,有沒有想過老百姓。”
“這兩項政策順利實施下去,能給地方政府節約多少開支,這些錢與其浪費在迎來送往,大吃大喝上,還不如多給老百姓辦幾件實事上。”
李仕山聽到這番話,不由得對項成儒肅然起敬起來。
隻不過他心裏有些歎息道:“既然這錢不用在公務接待上,想讓他們用在老百姓身上,恐怕也難啊。”
想想後世“八項規定”出台以後,有些地方變著花樣搞接待。
什麽礦泉水裏灌茅台,把五星級酒店的大廚請到機關食堂做菜等等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洪華有些羞愧地低下了頭,“書記,是我的覺悟不夠高,我反思。”
李仕山聽到這話,心裏念叨一句,“還能是哪裏來的,當然是白嫖未來的唄。”
這話他也就在心裏yy一下後,答:“我自己寫的唄。”
他當然不可能說,這兩份稿子是自己照抄後世出台的規定。
“你寫的?”洪華愣了一下。
他隨即反應過來,有些不解地問道:“你以前寫的?你怎麽會寫這東西?”
李仕山解釋道:“這兩份稿子,是我在黃嵐縣當辦公室副主任的時候寫的,是準備在黃嵐施行的政策。”
洪華聽出了這句話的異常之處,問道:“準備施行,那就是沒有施行了嘍。這是什麽原因?”
李仕山聽到洪華追問原因,眼神一下就暗淡下來,有些蕭索說道:“這兩個政策在拿到常委會討論的時候,幾乎遭到了除唐博川以外所有常委的反對”
說到這裏,李仕山眼前又浮現出了當初縣委常委會上的場景。
所有人同仇敵愾,苦口婆心地勸著唐博川和自己。
想到此處,李仕山搖了搖頭,哀歎道:“在當時的環境裏,這兩個政策還是太過超前了。
“如果我強行通過,不僅達不到應有效果,還把我和唐博川推到了眾人的對立麵,對今後的工作不利。我考慮再三所以就放棄了。”
洪華看到有些黯然神傷的李仕山,都能想象得到他當時所處的環境下,麵臨的壓力。
他給項成儒當了這麽多年秘書,公務接待上的事情接觸得不要太多。
他可是太清楚這裏麵的水有多深。
我們是禮儀之邦,待客之道那可就非常講究。
單位在公務接待上往往都是超高規格。
不管是上級來檢查,還是兄弟單位來考察,過來的人員絕對享受著貴賓級的待遇。
同樣,你去別的地方考察,也享受著對方給你的貴賓禮遇。
雖說每個地方的接待方式略有不同,但總歸一句話,絕對要讓你“不虛此行”。
隻不過代價就是公務接待的費用一年比一年多,幾乎沒有哪個單位接待費用不超預算的。
領導們心知肚明,也不會在這一塊去刁難任何人。
超出的部分,從別的口子上挪挪也就有了。
來年再增加預算就是了。
這也就導致了各個地方攀比之風盛行。
在這些浮華表麵的背後,則是更加看不見的利益關係。
站在官員的角度,公務接待對於任何人都沒有壞處,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
這也就是,哪怕當時唐博川已經完全掌控了黃嵐,鼎力支持,這兩個政策還是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
因為他觸動了幾乎所有人的利益,不反對才怪。
洪華又仔細地把兩份稿子看了兩遍。
他又修正了五、六處的措辭後,遞還給了李仕山。
“你重新打印一份,然後跟著我去找書記。”
“我也去?”李仕山愣了下。
洪華瞪了一眼,“你寫的,你不去。萬一書記不滿意,你讓我背鍋啊。”
李仕山嘿嘿一笑,“您是領導,肯定要多擔當點。”
洪華沒好氣地擺擺手,“趕緊去改。”
“好嘞,領導。”李仕山應了一聲,屁顛屁顛地走了。
李仕山心裏很清楚,這是洪華又一次給自己在項書記麵前展現的機會。
十幾分鍾後。
“這麽快就寫好了?”
項成儒拿到稿子後的反應和洪華如出一轍。
隻不過這次,李仕山可不敢在省委書記麵前賣關子。
他將剛才對洪華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項成儒聽完後沒有說話,戴上了老花鏡,拿起稿子看了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洪華發現以往瀏覽文件速度飛快的書記,此刻看稿子的速度非常慢,甚至有些章節,書記手指放在每行下麵,逐行研究的地步。
要知道書記每天處理的公文是海量的,瀏覽文件的速度當然非常快。
要是如現在這樣,逐字逐句地看,恐怕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地看批公文,都批示不完。
如此反常的舉動,說明書記看進去了,而且非常重視。
半個小時後,項成儒看完了兩份稿子。
他摘下了老花鏡,一邊揉著發酸的眼睛,一邊問向洪華。
“洪秘書,你對這兩份稿子怎麽看。”
洪華略微思考了幾秒後,很是謹慎地說道:“李仕山寫的這兩份稿子,是他在黃嵐琢磨了很長時間,精雕細琢出來的,理論上說沒有任何問題。”
“理論上?”
項成儒睜開了眼睛,看著洪華笑罵了一句,“你也給玩起了文字遊戲了,實話實說。”
李仕山看到洪華咧嘴一笑,心想:“看來洪華也是高手啊。”
洪華剛才就是對項成儒耍了一個很低級的小心眼。
這種幾乎是一眼能看穿,無傷大雅的小把戲,是很能增進上下級之間感情的。
李仕山之前對洪華就這麽用過。
現在洪華也這樣對項成儒用。
隻能說明,在討領導歡心的功夫上,兩人功力相當。
洪華這時開始解釋起這句話的意思來。
“書記,正如李仕山剛才所說,他當時在黃嵐麵臨的處境,我同樣也會遇到。畢竟這牽扯到方方麵麵的利益,我擔心您麵對的壓力會很大。”
項成儒聽到這話,神色一凜,語氣異常嚴肅地說道:“洪秘書,你隻想到要麵臨的壓力,有沒有想過老百姓。”
“這兩項政策順利實施下去,能給地方政府節約多少開支,這些錢與其浪費在迎來送往,大吃大喝上,還不如多給老百姓辦幾件實事上。”
李仕山聽到這番話,不由得對項成儒肅然起敬起來。
隻不過他心裏有些歎息道:“既然這錢不用在公務接待上,想讓他們用在老百姓身上,恐怕也難啊。”
想想後世“八項規定”出台以後,有些地方變著花樣搞接待。
什麽礦泉水裏灌茅台,把五星級酒店的大廚請到機關食堂做菜等等這樣的新聞,屢見不鮮。
洪華有些羞愧地低下了頭,“書記,是我的覺悟不夠高,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