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成儒看完了學生宿舍後,又去了學院的餐廳。


    這個時候已經到了飯點,餐廳裏全是正在就餐的學生。


    項成儒走到打飯的櫃台前,看到櫃台裏麵擺放著菜品至少二十幾種,很是滿意。


    他對著旁邊的人說道:“以前領導人就說過,在苦不能苦孩子,在窮不能窮教育。這一點上,歐陸學院就做得不錯。”


    李仕山看著琳琅滿目的菜色心裏很是明白,平日裏肯定連這個一半都達不到。


    看看餐廳裏吃飯的那些學生,一個個吃得是狼吞虎咽,雙眼放光。


    他也挺佩服陸延慶的細心,連餐廳的夥食問題都想到了。


    隻見項成儒看了一圈後,對著身後的秘書長說道:“秘書長,這也到飯點了,我們就嚐一嚐陸董事長學校的夥食如何。”


    “這~”劉應超遲疑了一下。


    他扭頭看向身後的開發區委書記歐進新和主任向思懷。


    這兩人的臉上的神色就很不好看了。


    在來之前,他們就主動邀請過,項書記就沒有正麵迴答。


    現在說要在這裏用餐,表達的意思已經足夠明顯了。


    項成儒見劉應超沒有吭聲,頗有意味地說道:“秘書長,這是看不上陸董事長學校的飯菜。”


    劉應超驚得一個激靈,連忙說道:“怎麽會呢,我是觸景生情。”


    說完這句,他也就思索了數秒,就解釋起來。


    “我這時想到自己上大學那會兒,正是國家困難的時期,就是窩窩頭都不夠吃,一到晚上就餓得厲害,隻能灌涼水充饑。”


    李仕山聽得真相對劉應超豎起大拇指,這反應速度絕對夠快,不愧是秘書長。


    劉應超說的應該是七十年代初的時候。


    那個年代正是大漂亮對我國進行經濟製裁,造成我國嚴重的物資短缺和經濟困難。


    李仕山也經常聽父親提起過,小時候家裏糧食不夠吃,就連紅薯都要精打細算。


    奶奶隻能天天熬紅薯葉加上少許的紅薯。


    說有一次父親放學,剛走到家附近,就看到奶奶又在熬紅薯葉,直接就蹲在原地嗷嗷大哭。


    直到現在,父親都不吃紅薯。


    國家這種情況也是到了1972年,偉大的袁院士培育出第一代雜交水稻才改變了現狀。


    1974年以後,全國大多數地區的農民已經能夠吃飽飯了。


    “餓肚子”那可是給上一代人怎麽也抹不去的迴憶。


    項成儒也被劉應超這話勾起了迴憶,歎口氣說道:“是啊,那個時候我正在農村當知青,日子是不好過啊。”


    “憶苦思甜”的氣氛也就一小會兒就過去了。


    項成儒讓洪華給自己打一份飯,他則是坐在了一名就餐學生的旁邊,詢問起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洪華端起一個餐盤,對著李仕山說道:“你去點一點那邊兩個,讓他們清楚書記的用意。”


    李仕山順著洪華的目光看去,隻見歐進新和向思懷還杵在不遠處,眉頭緊鎖似乎在商量著什麽。


    在他們身後,幾個開發區的官員們驚心膽顫地小心伺候著。


    生怕領導把怒火發泄到他們身上。


    李仕山很清楚這兩位在愁什麽。


    按照官場慣例,領導到地方視察,通常都會留下和當地官員吃個便飯。


    這也是在表達領導對基層幹部的關心。


    現在項書記一反常態,沒有留下來吃飯,這可就有些不妙了。


    這會引發外界對開發區的猜測。


    是不是項書記對開發區的領導班子有意見,還是說對開發區的書記或者主任有意見。


    如果真的對他們有意見,那傳到漢州市委的領導耳中,可就恐怖了。


    市委領導就會考慮,是不是要調整一下了。


    要是讓項書記先有了動作,那市委可就被動了。


    這就是官場。


    往往大領導一個異於往常的舉動,都可能引起地方官場不小的波動。


    如今這兩位就是擔心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李仕山很清楚他們兩位的擔心是多餘的。


    項書記對他們的不滿意,不是在工作上,而是這次接待上。


    在來調研之前,項書記就已經交代過,“這次考察一切從簡”。


    歐進新和向思懷必然是對這句話沒有放在心上。


    在漢南官場,招待領導吃飯那都是慣例。


    那一次領導下來視察,不是好吃好喝伺候著。


    他們認為項書記也隻是嘴上說說而已。


    真要是按照領導說的做,萬一領導不高興,覺得沒有受到尊重,那還不給他們兩個人記上一筆。


    反正往常接待領導都是這個“規矩”。


    按照“規矩”做,總不會錯。


    隻能說,這兩人犯了經驗主義錯誤。


    他們也不打探一下項書記如此高調地從燕京迴來,目的是什麽。


    那是要樹立自己的權威。


    權威怎麽來,那就是下屬不打折扣地執行他的命令。


    他的指令必須大於漢南的官場“規矩”。


    如果漢南的官員依舊抱著“規矩”大於“命令”的想法。


    那以後項書記的政令怎麽可能順利實施。


    這一次,項書記隻是小試牛刀。


    還是很給開發區領導的麵子,隻是側麵地敲定一下他們。


    洪華現在讓自己去點一點他們,就是要說明項書記的意圖。


    也是對其他官員釋放一個信號。


    項書記的命令,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必須不打折扣地執行。


    李仕山在腦海裏組織了一下語言後,就走到了歐進新和向思懷身旁。


    “兩位領導,還在談公事呢,要不先吃飯。”


    兩人聽到聲音,一轉身看見是李仕山,立刻就變得恭敬起來。


    剛才區委辦主任可是把剛才洪華的話說給他們兩個聽了。


    這位李處長在項書記那裏的地位可不低。


    現在他過來正是時候。


    歐進新看到李仕山就像是看到救星,帶著憂傷的語氣說道:“李處長,您來得正好,我們正在說吃飯的事情呢。”


    向思懷也立刻附和道:“李處長啊,是不是我們哪裏做得不到位,讓書記對你們有意見了。”


    李仕山淡淡一笑道:“書記有沒有意見我不知道,我猜兩位領導應該是沒有看清楚,省委對這次考察下達的通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發愁的書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發愁的書簽並收藏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