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認老鄉
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 作者:發愁的書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秘書長辦公室門前,李仕山習慣性地將襯衣往下拉拉平,讓自己的形象保持在最佳狀態。
秦嵐也是一個細心的人,等李仕山整理好衣服後,這才輕叩房門。
片刻後,房間裏傳來了“請進”的聲音。
秦嵐推開房門,李仕山一進屋就看見秘書長劉應超還在伏案批改文件。
他那油光鋥亮的腦門正對著自己自己,在陽光的照耀下似乎還泛著亮光。
這一看就是常年搞文字工作者的特征。
他們這些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頭禿空流淚。
前世李仕山要不是去援藏了幾年,脫離了繁重的文字工作,說不定頭發也掉得七七八八了。
劉應超的發型屬於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周圍稀疏的頭發拱衛著中間的盆地。
秦嵐上前一步,聲音清脆地說道:“秘書長,李仕山處長來了。”
劉應超沒有抬頭,手裏的筆也沒有停下。
他隻是伸出左手兩根已經被香煙熏得發黃的手指,點了一下辦公桌對麵的椅子說道:“先坐,我馬上就好。”
李仕山聞言選擇默默地坐在椅子上,並沒有說話。
領導還在工作的時候,你隻要安靜等著就行。
這個時候你不要發出任何聲響,更別向領導打招唿。
這些經驗,可都是別人不會輕易告訴你的事。
秦嵐給李仕山倒了一杯茶後,就默默地離開,輕輕地關好房門。
就這樣又過去了五、六分鍾,劉應超終於放下了手裏的鋼筆,抬起了頭。
這位省委大管家的麵容再一次浮現在李仕山的視線裏。
劉應超今年五十歲出頭,頭發非常稀疏,頭頂部分已經禿了,屬於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型。
劉應超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臉有些瘦,看起來很是斯文。
或許是常年和文字打交道的緣故,劉應超給人的感覺很儒雅,有一點大學裏教授的味道。
李仕山和劉應超之前有過一麵之緣的。
那還是李仕山還在雙龍鄉的時候,編寫的農村扶貧方案被魯俊敏看中,帶著他到省委向張廷和書記作報告。
當時自己率先采用ppt進行工作匯報的形式,驚豔了一眾省委常委,劉應超就在其中。
李仕山還記得劉應超和魯俊敏開玩笑說,要把自己調到省委辦公廳來。
也就在那個時候,自己和劉應超有了交集。
(注:具體見166章。)
李仕山見劉應超已經看向自己,恭敬地說道:“秘書長,好。”
“小李處長,好久沒見,上一次見到你,還是幾年前魯俊敏來做匯報的時候吧。”
劉應超臉上掛著善意的笑容,如和煦的春風,讓人很是舒服。
李仕山說道:“秘書長還能記得我,是我的榮幸。”
劉應超神色中帶著些許迴憶,“當然記得你了,你的那個ppt報告讓我記憶猶新。可以說是你改變了省委辦的匯報工作的形式哦。”
李仕山很是謙虛地說道:“秘書長繆讚了,我隻是愛瞎搗鼓而已。”
劉應超讚許道:“年輕人嘛,就是要有創新精神,也希望你能給我們這裏帶來朝氣。”
李仕山眼神浮現出一抹異樣,怎麽感覺劉應超這是話裏有話。
他說的“這裏”是指的省委?
還是在說省委辦公廳?
李仕山想到了剛才那言提到事情,自己很有可能會去綜合一處。
難道是項書記提前和他通過氣,這是來考察自己的?
目前掌握的信息還不足以支撐自己這個判斷。
在沒有弄清情況前,李仕山決定麵帶微笑就行了。
這也是溝通交流的一個技巧。
當你不明白對方話裏的意思的時候,千萬不要不懂裝懂,瞎說話。
這樣不僅糊弄不了對方,反而會顯得很愚蠢。
這個時候隻要保持微笑就足夠了。
這樣對方就會明白你沒有聽懂。
他也會采取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劉應超此時也接收到了李仕山的信號,隻是微微一笑,又換了一個話題。
“李仕山,你記得你是安江人吧。”
“是的,秘書長。”
“我是保康人,我們在這裏算是老鄉。”
話題聊到這裏,李仕山就愣住了。
他被“老鄉”這個詞難住了。
國人的文字博大精深,但也沒有這樣解釋的吧。
這是李仕山人生第一次遇到兩個本省人在本省認老鄉的。
如果說是在外省,同省人認個老鄉很正常,這裏不含江東人。
可這是在本省,自己和他又不是一個市的人,算哪門子老鄉。
是自己沒睡醒,還是劉超應吃錯藥了。
就算是為了拉近兩人之間的關係,也不是這麽拉的吧。
李仕山可不認為堂堂的省委秘書長,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那麽問題來了。
劉應超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這是一見麵就讓自己猜謎題嗎?
李仕山看到劉超應等著迴應的笑臉,他知道留給自己反應的時間不會太多。
李仕山此刻大腦快速地運轉。
他又迴憶了一遍劉超應的話,“我們在這裏算老鄉。”
李仕山一下就抓到了話裏的重點。
“這裏?”
之前他說自己給這裏帶來活力,大概率是指的省委辦公廳。
那麽,這次說的“這裏”,應該指的是省委了。
李仕山一下就想起來一件前塵往事。
那還是自己在市委辦的時候,招待一位從省委下來檢查的副主任科員。
在省委,隻要不犯錯,基本上四十歲之前混到主任科員還是沒問題的。
年紀已經四十多歲的他在省委隻是一個副主任科員,這就很不正常。
一起吃飯喝酒,這人喝得有點多,牢騷話也就出來了。
李仕山這才了解到一些省裏的情況。
說是本省人在省委和省政府非常難出頭。
究其原因就是在省委和省政府這些領導中,幾乎沒有本省人,就連廳級幹部裏麵,本省人占比也是非常少。
外省的領導更願意用外省的幹部,大部分重要崗位都被外省人占著,讓他們這些本省土著們苦不堪言。
李仕山此刻仔細一迴想,好像現在13名省委常委中,本省人隻有省長李鼎文和秘書長劉應超。
秦嵐也是一個細心的人,等李仕山整理好衣服後,這才輕叩房門。
片刻後,房間裏傳來了“請進”的聲音。
秦嵐推開房門,李仕山一進屋就看見秘書長劉應超還在伏案批改文件。
他那油光鋥亮的腦門正對著自己自己,在陽光的照耀下似乎還泛著亮光。
這一看就是常年搞文字工作者的特征。
他們這些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頭禿空流淚。
前世李仕山要不是去援藏了幾年,脫離了繁重的文字工作,說不定頭發也掉得七七八八了。
劉應超的發型屬於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周圍稀疏的頭發拱衛著中間的盆地。
秦嵐上前一步,聲音清脆地說道:“秘書長,李仕山處長來了。”
劉應超沒有抬頭,手裏的筆也沒有停下。
他隻是伸出左手兩根已經被香煙熏得發黃的手指,點了一下辦公桌對麵的椅子說道:“先坐,我馬上就好。”
李仕山聞言選擇默默地坐在椅子上,並沒有說話。
領導還在工作的時候,你隻要安靜等著就行。
這個時候你不要發出任何聲響,更別向領導打招唿。
這些經驗,可都是別人不會輕易告訴你的事。
秦嵐給李仕山倒了一杯茶後,就默默地離開,輕輕地關好房門。
就這樣又過去了五、六分鍾,劉應超終於放下了手裏的鋼筆,抬起了頭。
這位省委大管家的麵容再一次浮現在李仕山的視線裏。
劉應超今年五十歲出頭,頭發非常稀疏,頭頂部分已經禿了,屬於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型。
劉應超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臉有些瘦,看起來很是斯文。
或許是常年和文字打交道的緣故,劉應超給人的感覺很儒雅,有一點大學裏教授的味道。
李仕山和劉應超之前有過一麵之緣的。
那還是李仕山還在雙龍鄉的時候,編寫的農村扶貧方案被魯俊敏看中,帶著他到省委向張廷和書記作報告。
當時自己率先采用ppt進行工作匯報的形式,驚豔了一眾省委常委,劉應超就在其中。
李仕山還記得劉應超和魯俊敏開玩笑說,要把自己調到省委辦公廳來。
也就在那個時候,自己和劉應超有了交集。
(注:具體見166章。)
李仕山見劉應超已經看向自己,恭敬地說道:“秘書長,好。”
“小李處長,好久沒見,上一次見到你,還是幾年前魯俊敏來做匯報的時候吧。”
劉應超臉上掛著善意的笑容,如和煦的春風,讓人很是舒服。
李仕山說道:“秘書長還能記得我,是我的榮幸。”
劉應超神色中帶著些許迴憶,“當然記得你了,你的那個ppt報告讓我記憶猶新。可以說是你改變了省委辦的匯報工作的形式哦。”
李仕山很是謙虛地說道:“秘書長繆讚了,我隻是愛瞎搗鼓而已。”
劉應超讚許道:“年輕人嘛,就是要有創新精神,也希望你能給我們這裏帶來朝氣。”
李仕山眼神浮現出一抹異樣,怎麽感覺劉應超這是話裏有話。
他說的“這裏”是指的省委?
還是在說省委辦公廳?
李仕山想到了剛才那言提到事情,自己很有可能會去綜合一處。
難道是項書記提前和他通過氣,這是來考察自己的?
目前掌握的信息還不足以支撐自己這個判斷。
在沒有弄清情況前,李仕山決定麵帶微笑就行了。
這也是溝通交流的一個技巧。
當你不明白對方話裏的意思的時候,千萬不要不懂裝懂,瞎說話。
這樣不僅糊弄不了對方,反而會顯得很愚蠢。
這個時候隻要保持微笑就足夠了。
這樣對方就會明白你沒有聽懂。
他也會采取其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劉應超此時也接收到了李仕山的信號,隻是微微一笑,又換了一個話題。
“李仕山,你記得你是安江人吧。”
“是的,秘書長。”
“我是保康人,我們在這裏算是老鄉。”
話題聊到這裏,李仕山就愣住了。
他被“老鄉”這個詞難住了。
國人的文字博大精深,但也沒有這樣解釋的吧。
這是李仕山人生第一次遇到兩個本省人在本省認老鄉的。
如果說是在外省,同省人認個老鄉很正常,這裏不含江東人。
可這是在本省,自己和他又不是一個市的人,算哪門子老鄉。
是自己沒睡醒,還是劉超應吃錯藥了。
就算是為了拉近兩人之間的關係,也不是這麽拉的吧。
李仕山可不認為堂堂的省委秘書長,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那麽問題來了。
劉應超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這是一見麵就讓自己猜謎題嗎?
李仕山看到劉超應等著迴應的笑臉,他知道留給自己反應的時間不會太多。
李仕山此刻大腦快速地運轉。
他又迴憶了一遍劉超應的話,“我們在這裏算老鄉。”
李仕山一下就抓到了話裏的重點。
“這裏?”
之前他說自己給這裏帶來活力,大概率是指的省委辦公廳。
那麽,這次說的“這裏”,應該指的是省委了。
李仕山一下就想起來一件前塵往事。
那還是自己在市委辦的時候,招待一位從省委下來檢查的副主任科員。
在省委,隻要不犯錯,基本上四十歲之前混到主任科員還是沒問題的。
年紀已經四十多歲的他在省委隻是一個副主任科員,這就很不正常。
一起吃飯喝酒,這人喝得有點多,牢騷話也就出來了。
李仕山這才了解到一些省裏的情況。
說是本省人在省委和省政府非常難出頭。
究其原因就是在省委和省政府這些領導中,幾乎沒有本省人,就連廳級幹部裏麵,本省人占比也是非常少。
外省的領導更願意用外省的幹部,大部分重要崗位都被外省人占著,讓他們這些本省土著們苦不堪言。
李仕山此刻仔細一迴想,好像現在13名省委常委中,本省人隻有省長李鼎文和秘書長劉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