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機構改革
直上青雲:從高考落榜開始 作者:發愁的書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有人聽到這份任命都大吃一驚,幾乎所有黨委委員都換掉了,十五名副鎮長就留了兩個。
至於之前的黨委委員和副鎮長們,給他的交代隻有四個字“另有任用”。
在場的所有幹部都知道,這“另有任用”極大的可能就是不再任用。
這個時候,知道一些內幕和小道消息的人就會發現,新一屆的黨委成員超過半數都是和李仕山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那也就意味著,從此刻開始,李仕山直接掌控了鎮黨委會的控製權。
趙濤在念完任命後就離開了,李仕山將趙濤送上車以後,便返迴繼續召開大會。
他說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範衛兵涉嫌違紀被紀委帶走調查的事情。
雖然很多人看到上午範衛兵被人帶走的那一幕已經意識到了,可是親耳聽見還是唏噓不已。
同時也對李仕山的雷霆手段感到了一絲畏懼。
李仕山剛好借著這個機會,給在場的所有幹部上了一堂廉政教育課。
在議會的最後,李仕山著重強調了幹部的黨性、工作的積極性的問題。
對於那些屍位素餐、渾水摸魚的幹部一經發現全部下村駐村鍛煉。
這已經是李仕山能想到最嚴厲的處罰了。
要是放在私企,李仕山直接就可以讓這樣的人滾蛋。
可是這是在體製內,隻要這個人不犯錯,你就沒有任何辦法開除他,隻能下放。
這也就是人們口中的“穩定”,隻要你進入體製內,就不用擔心失業的問題。
大會開完後,李仕山緊接著就召開了鎮領導班子會議。
會議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工作分工,另一個就是機構改革的第二階段工作。
首先是工作分工。
李仕山將方案裏的五辦、一中心、一大隊進行了分工。
黨政辦公室作為鎮政府運作的核心部門,李仕山決定親自主抓;
黨建辦公室,主要負責黨組織建設,自然交給了黨委副書記薑浩欣;
經濟發展辦公室由常務副鎮長胡勇負責;
胡勇今年四十三歲,年富力強,可是李仕山非常看重的一人。
他以前當富強鄉黨委書記的時候,原則性極強,很富有正義感。
將財政和稅收交到他手上,李仕山很是放心。
民生服務辦公室由副鎮長周興泰負責;
這一塊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麽問題。
社會治理辦公室由紀委委員兼政法委員郝明負責;
這方麵本就是郝明的專業。
便民服務中心由副鎮長張曉剛負責;
綜合行政執法隊由副鎮長負責劉媛媛。
至於最後兩位則是組織部考察後推薦的。
這兩人的工作能力沒得說,而且本身很是潔身自好,這也是李仕山敢於任用的原因。
說完了分工後,接下來就是各辦公室的幹部選拔。
李仕山給出了一個正兩個副的編製。
至於人選由分管的副鎮長進行挑選,然後報黨委會討論。
幹部選拔結束之後,就是各科室的人員選拔。
李仕山也給出了主基調,那就是寧缺毋濫。
通過這次遴選,一定要把工作能力、責任心雙強的幹部選拔出來。
至於那些不合格的人員,全部安排駐村去扶貧。
李仕山後期還計劃實行一種動態的輪崗機製。
鎮裏的幹部考核不達標就下放去村裏扶貧。
村裏扶貧的幹部,如果幹出成績,經過評比擇優返迴鎮裏。
這樣一來就能形成良性循環,正麵引導。
這一波的機構改革交給了李清波作為總負責,薑浩欣協助。
薑浩欣早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沒有什麽表情變化。
至於李清波也隻能臉上泛起了一抹苦澀。
他現在的定位就是幹這種得罪人的活兒。
李仕山給出了一個月的期限,所有部門必須按時完成重組。
如此短的時間,這讓負責的副鎮長們都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李仕山看到眾人的表情,立馬就拋出甜頭。
“同誌們,這一次咱們鎮的機構改革是一次創新,也是一個契機。縣委高度重視我們的這次改革。”
“為此,縣長已經去市裏向魯俊敏書記進行專題匯報。”
“現在隻要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機構重組,做出成績,那我們就能早一點將經驗總結提交到魯書記麵前。”
“到時候,在座負責的同誌們的名字都會出現在報告中,你們也將會被領導記住。”
“說得再遠一點,隻要成績足夠出色,我向大家保證,省裏的領導都會認識我們。”
李仕山的這番話讓皺著眉頭的副鎮長們臉色一下就舒展開了,甚至開始激動起來。
他們是知道李仕山從來沒有說過假話,不想其他領導就知道畫餅。
那他說有就一定有。
這個時候,其他幾個沒有分管科室的黨委委員們,看著那些副鎮長們,眼神裏滿是羨慕。
這一次會議可以說是開得相當完美,幾個分管的副鎮長們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就在機構改革的第二階段,如火如荼地開展的時候,樺櫟鎮道路改造工程的招標工作也順利完成了。
中標單位是漢南省第二交通工程公司。
這是一家在省內排得上號的國有企業。
李仕山看過他們的資料,對這家公司還是很滿意的。
國企幹活,最起碼工程質量是有保證的。
道路改造工程開工對於鎮裏來說可是一件大事。
李仕山精心籌備了一場盛大的開工儀式。
在盛大的開工儀式現場,五彩斑斕的彩旗隨風輕揚,為這莊嚴的時刻增添了幾分喜慶與活力。
主席台下,施工隊伍整齊劃一。
每位工人都嚴格佩戴著安全帽,身著統一印製有漢南省第二交通工程公司醒目標誌的工作服。
遠遠望去,這支施工隊伍宛如一支訓練有素、專業精良的“建設鐵軍”。
主席台上,分別站著唐博川、熊智祥、孫焱、俞奇致、商繼章、溫垂淵、張伯翰,七位縣委領導。
這樣的規格對於一個鎮的道路改造工程來說,在黃嵐縣曆史中也是獨一份的。
在這些人中,最為震驚的還是這個項目的施工方負責人,方宇。
至於之前的黨委委員和副鎮長們,給他的交代隻有四個字“另有任用”。
在場的所有幹部都知道,這“另有任用”極大的可能就是不再任用。
這個時候,知道一些內幕和小道消息的人就會發現,新一屆的黨委成員超過半數都是和李仕山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那也就意味著,從此刻開始,李仕山直接掌控了鎮黨委會的控製權。
趙濤在念完任命後就離開了,李仕山將趙濤送上車以後,便返迴繼續召開大會。
他說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範衛兵涉嫌違紀被紀委帶走調查的事情。
雖然很多人看到上午範衛兵被人帶走的那一幕已經意識到了,可是親耳聽見還是唏噓不已。
同時也對李仕山的雷霆手段感到了一絲畏懼。
李仕山剛好借著這個機會,給在場的所有幹部上了一堂廉政教育課。
在議會的最後,李仕山著重強調了幹部的黨性、工作的積極性的問題。
對於那些屍位素餐、渾水摸魚的幹部一經發現全部下村駐村鍛煉。
這已經是李仕山能想到最嚴厲的處罰了。
要是放在私企,李仕山直接就可以讓這樣的人滾蛋。
可是這是在體製內,隻要這個人不犯錯,你就沒有任何辦法開除他,隻能下放。
這也就是人們口中的“穩定”,隻要你進入體製內,就不用擔心失業的問題。
大會開完後,李仕山緊接著就召開了鎮領導班子會議。
會議的主題有兩個,一個是工作分工,另一個就是機構改革的第二階段工作。
首先是工作分工。
李仕山將方案裏的五辦、一中心、一大隊進行了分工。
黨政辦公室作為鎮政府運作的核心部門,李仕山決定親自主抓;
黨建辦公室,主要負責黨組織建設,自然交給了黨委副書記薑浩欣;
經濟發展辦公室由常務副鎮長胡勇負責;
胡勇今年四十三歲,年富力強,可是李仕山非常看重的一人。
他以前當富強鄉黨委書記的時候,原則性極強,很富有正義感。
將財政和稅收交到他手上,李仕山很是放心。
民生服務辦公室由副鎮長周興泰負責;
這一塊對於他來說不是什麽問題。
社會治理辦公室由紀委委員兼政法委員郝明負責;
這方麵本就是郝明的專業。
便民服務中心由副鎮長張曉剛負責;
綜合行政執法隊由副鎮長負責劉媛媛。
至於最後兩位則是組織部考察後推薦的。
這兩人的工作能力沒得說,而且本身很是潔身自好,這也是李仕山敢於任用的原因。
說完了分工後,接下來就是各辦公室的幹部選拔。
李仕山給出了一個正兩個副的編製。
至於人選由分管的副鎮長進行挑選,然後報黨委會討論。
幹部選拔結束之後,就是各科室的人員選拔。
李仕山也給出了主基調,那就是寧缺毋濫。
通過這次遴選,一定要把工作能力、責任心雙強的幹部選拔出來。
至於那些不合格的人員,全部安排駐村去扶貧。
李仕山後期還計劃實行一種動態的輪崗機製。
鎮裏的幹部考核不達標就下放去村裏扶貧。
村裏扶貧的幹部,如果幹出成績,經過評比擇優返迴鎮裏。
這樣一來就能形成良性循環,正麵引導。
這一波的機構改革交給了李清波作為總負責,薑浩欣協助。
薑浩欣早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沒有什麽表情變化。
至於李清波也隻能臉上泛起了一抹苦澀。
他現在的定位就是幹這種得罪人的活兒。
李仕山給出了一個月的期限,所有部門必須按時完成重組。
如此短的時間,這讓負責的副鎮長們都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李仕山看到眾人的表情,立馬就拋出甜頭。
“同誌們,這一次咱們鎮的機構改革是一次創新,也是一個契機。縣委高度重視我們的這次改革。”
“為此,縣長已經去市裏向魯俊敏書記進行專題匯報。”
“現在隻要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機構重組,做出成績,那我們就能早一點將經驗總結提交到魯書記麵前。”
“到時候,在座負責的同誌們的名字都會出現在報告中,你們也將會被領導記住。”
“說得再遠一點,隻要成績足夠出色,我向大家保證,省裏的領導都會認識我們。”
李仕山的這番話讓皺著眉頭的副鎮長們臉色一下就舒展開了,甚至開始激動起來。
他們是知道李仕山從來沒有說過假話,不想其他領導就知道畫餅。
那他說有就一定有。
這個時候,其他幾個沒有分管科室的黨委委員們,看著那些副鎮長們,眼神裏滿是羨慕。
這一次會議可以說是開得相當完美,幾個分管的副鎮長們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中去。
就在機構改革的第二階段,如火如荼地開展的時候,樺櫟鎮道路改造工程的招標工作也順利完成了。
中標單位是漢南省第二交通工程公司。
這是一家在省內排得上號的國有企業。
李仕山看過他們的資料,對這家公司還是很滿意的。
國企幹活,最起碼工程質量是有保證的。
道路改造工程開工對於鎮裏來說可是一件大事。
李仕山精心籌備了一場盛大的開工儀式。
在盛大的開工儀式現場,五彩斑斕的彩旗隨風輕揚,為這莊嚴的時刻增添了幾分喜慶與活力。
主席台下,施工隊伍整齊劃一。
每位工人都嚴格佩戴著安全帽,身著統一印製有漢南省第二交通工程公司醒目標誌的工作服。
遠遠望去,這支施工隊伍宛如一支訓練有素、專業精良的“建設鐵軍”。
主席台上,分別站著唐博川、熊智祥、孫焱、俞奇致、商繼章、溫垂淵、張伯翰,七位縣委領導。
這樣的規格對於一個鎮的道路改造工程來說,在黃嵐縣曆史中也是獨一份的。
在這些人中,最為震驚的還是這個項目的施工方負責人,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