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在漠北設立都護府
折服大小喬,三國第一虎將 作者:迷惘的灰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在漠北設置一個州,或是都護府進行管理嗎?
對此,群臣都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這一次李靖征北,為大魏開疆拓土,征服了漠北諸部,的確是勞苦功高的。
這一年來,李靖帶著數萬魏軍鐵騎兵,先是翻越陰山,征服了拓拔鮮卑,又一路向西,擊破河西鮮卑、匈奴、唿得、堅昆、丁零諸部,飲馬北海(貝加爾湖),將北海變成了大魏的“內湖”。
漠北的疆域麵積那是相當大,從地圖上來看,比大魏現有的疆域麵積還大!
隻是,漠北地廣人稀,較為貧瘠,適合放牧,而不適合耕種。
要治理起來,那也是非常的麻煩!
“陛下。”
這個時候,王朗首先手持牙笏,站了出來,向秦牧進言道:“老臣認為,塞北苦寒,不毛之地,我大魏不應該要這種地方。”
“不論是置州管理,還是設置都護府管理,都不太妥當!”
“自前朝漢武帝以來,二百多年間,匈奴、烏桓等異族不斷內遷,原因何在?”
“其一,他們仰慕我中原王朝之強大,有臣服之心。”
“其二,塞北過於貧瘠,不適合生存。”
“在漢朝的時候,難道漢朝就沒有能力橫掃漠北,將漠北廣袤的土地據為己有嗎?不,漢朝有這個能力。”
“為何曆代漢朝天子都沒有這麽做?”
“老臣認為,原因在於治理漠北的成本太高,得不償失!”
“想當年漢宣帝設置西域都護府,是因為匈奴仍盤據在天山以北,不斷侵擾西域諸國,而西域諸國不能抵禦,這才選擇臣服漢朝。”
“應西域諸國之邀,漢朝這才設置了西域都護府,把西域納入到漢朝的版圖當中。”
“但,西域是東西方重要的商路(絲綢之路),每日來往的客商絡繹不絕,光是收取關稅、商稅,沿途諸國都能賺得盆滿缽滿,漢朝也有利可圖。”
“有這樣的原因在,西域都護府才能成立。”
頓了一下,王朗又道:“現如今,漠北之地有什麽?”
“那裏不是草原便是荒漠,貧瘠之所,不毛之地,人口還少。”
“最重要的是漠北的胡虜桀驁不馴,不服王化,時常發生叛亂。”
“若要在漠北設置都護府或州郡管理,我大魏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要派遣多少官吏?要屯駐多少兵馬?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請陛下三思!”
王朗說著,就朝著秦牧跪了下來。
他所言,不無道理。
大魏要治理漠北的成本太高了。
得不償失!
曆朝曆代,有著雄心壯誌的皇帝,無不以開疆拓土為殊榮。
武將們也以“封狼居胥”為最高榮譽。
但,為什麽從古到今,都沒有任何一個中原王朝將漠北據為己有?
哦不,有一個,那就是唐朝!
唐朝在漠北設立了北庭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
隻不過隨著盛唐時代的結束,這兩個都護府也不複存在了!
隨著王朗的話音一落,陳登也跟著出列道:“陛下,微臣認為,王大人所言極是。”
“這一次太尉大人為朝廷,為我大魏征服了漠北諸部,漠北已經平定,各胡虜盡皆來降。”
“料想他們不敢再有叛亂之心了!”
“陛下何不按照以往的慣例,封賞安撫胡人諸部,讓他們進貢兵丁、戰馬、牛羊,而不必大動幹戈?”
“臣附議!”
“得到一個漠北,並無益處,反而壞處多多!”
“請陛下明鑒!”
群臣都紛紛站了出來,讚同了王朗、陳登的主張。
秦牧坐在龍椅之上,掃視了一周,隻見偌大的朝堂上,竟然有半數以上的大臣,認為大魏不應該對漠北建立統治。
那樣是得不償失的。
難道,這些大臣並沒有血性嗎?
並沒有“野心”嗎?
不,不是。
在他們看來,使用羈縻政策,管理塞外的胡人諸部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畢竟以胡人的秉性,時降時叛,如果大魏在漠北進行直接統治的話,會被叛亂的胡人搞得不勝其煩,損失慘重的。
一個地盤,如果打下來不治理,說得過去嗎?
而大魏如果要治理漠北,成本太高,可能不是現在的大魏帝國能承受得起的。
“陛下,微臣認為不妥!”
關鍵時刻,還是尚書令房玄齡站了出來。
房玄齡慨然道:“諸位!誠然,我們之前的最初目的,是想將塞外的胡虜打服了,打怕了,讓他們幾十年之內,都不敢隨便再起叛亂,牧馬南下。”
“但,現在太尉大人為國家社稷,為陛下打下了這一片大大的疆土,如何能再舍棄出去?”
“為征服漠北草原,為征服那些桀驁不馴的胡虜,我大魏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錢糧馬具的消耗且不說,將士們也死傷了不少。”
“他們浴血沙場,為的是什麽?不正是為了後世兒孫,不正是為了幽州、並州之地的百姓,不再遭受胡人侵害之苦嗎?”
“對於胡人的秉性,想必諸位心知肚明。”
“胡人反複無常,如同惡犬一般,在主人強大的時候,他們自然能俯首稱臣,願為驅使,而一旦主人變弱了,他們就會撲上來,想在主人身上撕咬一口!”
“匈奴的冒頓,鮮卑的檀石槐都曾先後統一漠北。”
“匈奴、鮮卑由此成為漢朝的心腹大敵,使邊境的軍民深受其害,這樣血淋淋的例子還少嗎?”
“現在漠北諸部分裂,所以容易被我大魏所破,而一旦草原上出現了強主,統一了漠北,則當何如?”
頓了一下,房玄齡振振有詞的道:“單純的迫使胡人臣服,他們遲早會反叛。”
“這不是貽害無窮嗎?”
“陛下,微臣主張在漠北設立一個或兩個都護府,先進行初步管理。”
“承認諸部首領的地位,但他們必須要聽從我大魏的號令,聽從陛下的號令。如有不從者,殺!”
“如有反叛者,舉族夷滅!”
隨著房玄齡的發言,王猛、華歆、陳宮、沮授、田豐等大臣,也都深表讚同。
對此,群臣都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這一次李靖征北,為大魏開疆拓土,征服了漠北諸部,的確是勞苦功高的。
這一年來,李靖帶著數萬魏軍鐵騎兵,先是翻越陰山,征服了拓拔鮮卑,又一路向西,擊破河西鮮卑、匈奴、唿得、堅昆、丁零諸部,飲馬北海(貝加爾湖),將北海變成了大魏的“內湖”。
漠北的疆域麵積那是相當大,從地圖上來看,比大魏現有的疆域麵積還大!
隻是,漠北地廣人稀,較為貧瘠,適合放牧,而不適合耕種。
要治理起來,那也是非常的麻煩!
“陛下。”
這個時候,王朗首先手持牙笏,站了出來,向秦牧進言道:“老臣認為,塞北苦寒,不毛之地,我大魏不應該要這種地方。”
“不論是置州管理,還是設置都護府管理,都不太妥當!”
“自前朝漢武帝以來,二百多年間,匈奴、烏桓等異族不斷內遷,原因何在?”
“其一,他們仰慕我中原王朝之強大,有臣服之心。”
“其二,塞北過於貧瘠,不適合生存。”
“在漢朝的時候,難道漢朝就沒有能力橫掃漠北,將漠北廣袤的土地據為己有嗎?不,漢朝有這個能力。”
“為何曆代漢朝天子都沒有這麽做?”
“老臣認為,原因在於治理漠北的成本太高,得不償失!”
“想當年漢宣帝設置西域都護府,是因為匈奴仍盤據在天山以北,不斷侵擾西域諸國,而西域諸國不能抵禦,這才選擇臣服漢朝。”
“應西域諸國之邀,漢朝這才設置了西域都護府,把西域納入到漢朝的版圖當中。”
“但,西域是東西方重要的商路(絲綢之路),每日來往的客商絡繹不絕,光是收取關稅、商稅,沿途諸國都能賺得盆滿缽滿,漢朝也有利可圖。”
“有這樣的原因在,西域都護府才能成立。”
頓了一下,王朗又道:“現如今,漠北之地有什麽?”
“那裏不是草原便是荒漠,貧瘠之所,不毛之地,人口還少。”
“最重要的是漠北的胡虜桀驁不馴,不服王化,時常發生叛亂。”
“若要在漠北設置都護府或州郡管理,我大魏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要派遣多少官吏?要屯駐多少兵馬?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請陛下三思!”
王朗說著,就朝著秦牧跪了下來。
他所言,不無道理。
大魏要治理漠北的成本太高了。
得不償失!
曆朝曆代,有著雄心壯誌的皇帝,無不以開疆拓土為殊榮。
武將們也以“封狼居胥”為最高榮譽。
但,為什麽從古到今,都沒有任何一個中原王朝將漠北據為己有?
哦不,有一個,那就是唐朝!
唐朝在漠北設立了北庭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
隻不過隨著盛唐時代的結束,這兩個都護府也不複存在了!
隨著王朗的話音一落,陳登也跟著出列道:“陛下,微臣認為,王大人所言極是。”
“這一次太尉大人為朝廷,為我大魏征服了漠北諸部,漠北已經平定,各胡虜盡皆來降。”
“料想他們不敢再有叛亂之心了!”
“陛下何不按照以往的慣例,封賞安撫胡人諸部,讓他們進貢兵丁、戰馬、牛羊,而不必大動幹戈?”
“臣附議!”
“得到一個漠北,並無益處,反而壞處多多!”
“請陛下明鑒!”
群臣都紛紛站了出來,讚同了王朗、陳登的主張。
秦牧坐在龍椅之上,掃視了一周,隻見偌大的朝堂上,竟然有半數以上的大臣,認為大魏不應該對漠北建立統治。
那樣是得不償失的。
難道,這些大臣並沒有血性嗎?
並沒有“野心”嗎?
不,不是。
在他們看來,使用羈縻政策,管理塞外的胡人諸部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畢竟以胡人的秉性,時降時叛,如果大魏在漠北進行直接統治的話,會被叛亂的胡人搞得不勝其煩,損失慘重的。
一個地盤,如果打下來不治理,說得過去嗎?
而大魏如果要治理漠北,成本太高,可能不是現在的大魏帝國能承受得起的。
“陛下,微臣認為不妥!”
關鍵時刻,還是尚書令房玄齡站了出來。
房玄齡慨然道:“諸位!誠然,我們之前的最初目的,是想將塞外的胡虜打服了,打怕了,讓他們幾十年之內,都不敢隨便再起叛亂,牧馬南下。”
“但,現在太尉大人為國家社稷,為陛下打下了這一片大大的疆土,如何能再舍棄出去?”
“為征服漠北草原,為征服那些桀驁不馴的胡虜,我大魏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錢糧馬具的消耗且不說,將士們也死傷了不少。”
“他們浴血沙場,為的是什麽?不正是為了後世兒孫,不正是為了幽州、並州之地的百姓,不再遭受胡人侵害之苦嗎?”
“對於胡人的秉性,想必諸位心知肚明。”
“胡人反複無常,如同惡犬一般,在主人強大的時候,他們自然能俯首稱臣,願為驅使,而一旦主人變弱了,他們就會撲上來,想在主人身上撕咬一口!”
“匈奴的冒頓,鮮卑的檀石槐都曾先後統一漠北。”
“匈奴、鮮卑由此成為漢朝的心腹大敵,使邊境的軍民深受其害,這樣血淋淋的例子還少嗎?”
“現在漠北諸部分裂,所以容易被我大魏所破,而一旦草原上出現了強主,統一了漠北,則當何如?”
頓了一下,房玄齡振振有詞的道:“單純的迫使胡人臣服,他們遲早會反叛。”
“這不是貽害無窮嗎?”
“陛下,微臣主張在漠北設立一個或兩個都護府,先進行初步管理。”
“承認諸部首領的地位,但他們必須要聽從我大魏的號令,聽從陛下的號令。如有不從者,殺!”
“如有反叛者,舉族夷滅!”
隨著房玄齡的發言,王猛、華歆、陳宮、沮授、田豐等大臣,也都深表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