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好命的劉大耳
折服大小喬,三國第一虎將 作者:迷惘的灰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
這時,刑部尚書沮授站了起身,朝著陛台之上的秦牧行禮道:“現在荊州的形勢對於劉表而言,已經危如累卵。”
“若劉表不敵劉備,荊州諸郡恐將易主。”
“劉備一代梟雄,其帳下又有諸葛亮、關羽、張飛、李嚴這樣的謀臣大將,帶甲十萬,他已經成了氣候。”
“若使劉備再奪得荊州,以為根基,微臣唯恐國無寧日,中原諸州郡將遭到劉備之侵襲!”
頓了一下,沮授又道:“有鑒於此,微臣認為,朝廷可以發兵南征,趁著荊州雙劉大戰之際,一舉破了荊襄,收複千裏之地!”
沮授的話音一落,諸如張遼、徐晃、呂蒙、陸遜等大將,都紛紛請戰。
對此,房玄齡則是提出了反對意見。
“不可!”
房玄齡朝著秦牧躬身行禮道:“陛下,與民生息,現在乃是我大魏之國策,怎可朝令夕改?”
“如若發兵南征荊州,非動輒大戰而不可。”
“大戰一旦開啟,農事生產難免遭受破壞,被耽擱延誤。”
“請恕微臣直言,沒有二十萬精兵強將,朝廷無法攻滅劉備、劉表,無法盡收荊州諸郡矣!”
聞言,還不等秦牧說話,沮授就反駁道:“房相此言差矣!”
“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劉備、劉表戰於江陵,荊州起了內訌,這對朝廷而言,簡直是天賜良機!”
“倘若對此良機置之不理,日後想輕取荊州,殊非易事啊!”
房玄齡搖了搖頭道:“沮大人,劉備的複仇大軍,攻勢如此迅猛,入了荊州,猶入無人之境也。”
“以我看,荊州的雙劉之戰,未必會陷入鏖戰。”
“恰恰相反,荊州的戰事可能會迅速結束,屆時朝廷的大軍適才集結起來,還未至南陽,劉表、劉備二人的大戰就分出了勝負,如之奈何?”
“這……”
沮授一時間,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這個時候,田豐手持牙笏站了出來,反駁了房玄齡的一番話。
“房相,你雖也是算無遺策,但,你又是如何得知,荊州的雙劉之戰,會迅速分出勝負?”
“倘若雙劉大戰陷入鏖戰,僵持不下的話,朝廷毫無準備,豈非是坐失了良機?”
房玄齡慢悠悠的道:“田大人,別忘了劉表在襄陽尚且屯兵三萬,未有動作。這說明什麽?”
“這……”
田豐遲疑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
其實,劉表所擁有的兵力,仍是非劉備所能比擬的。
襄陽還有三萬荊州軍,尚未被劉表調遣。
這就說明,劉表對劉備,仍留有餘地,而且還是在防著秦牧發兵南下。
“陛下。”
房玄齡又向秦牧進言道:“我大魏之國策,仍是以休養生息為主,不宜動輒大戰也。”
“微臣認為,不管江陵之戰,是劉表勝出,還是劉備勝出,朝廷都應該坐山觀虎鬥,不必插手其中。”
“請陛下三思!”
“好。”
秦牧微微頷首,似乎是認同了房玄齡的這一說法。
……
下了大朝會之後,秦牧又在滋德殿中,召集了房玄齡、劉伯溫、王猛、賈詡、陳宮、田豐、沮授前來商議對策。
朝堂之上,人多嘴雜的,可能會將一些機密大事泄露出去,所以秦牧有必要防患於未然。
等到群臣落座之後,秦牧這才環視一周,看著在座的大臣後,緩聲道:“諸位,不瞞你們說,朕認為,劉表很有可能會率部向劉備歸降。”
“什麽?”
聽到這話,房玄齡、陳宮等大臣不禁勃然變色。
沮授瞪著眼睛道:“陛下,這不可能吧?”
“劉備的複仇大軍,雖師出有名,勢如破竹,但劉表也並非軟柿子。”
“劉表麾下仍有十餘萬可戰之兵,又坐擁江陵堅城,豈會不戰而降?”
秦牧淡淡的笑道:“公與,你還是不太了解劉表。”
“劉表此人,跟昔日的陶謙,頗為相似。”
“陶謙能讓徐州,何故劉表不能讓荊州?”
“這……”
沮授搖了搖頭,苦笑道:“陛下,微臣認為,此事的可能性仍是不大。”
“劉表的所作所為,在很多地方的確跟陶謙類似。”
“然,劉表當年單騎入荊,以一己之力收服荊襄諸眾,以至於有今時今日之成就,他便不缺膽魄,也非陶謙所能比擬的。”
“現在劉表也不是山窮水盡,他何故降了劉備?”
聞言,秦牧語重心長的道:“公與,別忘了,劉表的大限將至。”
“如今荊州人心喪亂,他若死,劉琮能鎮得住眾人嗎?”
群臣都不由得麵麵相覷,信服了秦牧的這一說法。
畢竟,當年陶謙對劉備三讓徐州,也是此等緣故。
兒子不成器,不堪大任,又是在危難之際,劉表要是想保全身後之名,以及自己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把荊州作為人情,送給劉備,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沮授歎氣道:“陛下,若是如此,恐怕誰也阻止不了劉備崛起。”
“劉備,也將成為我等的心腹大患。”
秦牧雲淡風輕的笑道:“劉備想輕取荊州,朕說什麽都不能答應。”
“這……”
“不知道陛下意欲何為?”
“朕已經派了紀綱秘密前往荊州,策反蔡瑁、張允等人。就算拿不下荊州,得到荊州重鎮襄陽,以及劉表的數萬荊州兵,也算是聊勝於無。”
原來,秦牧早有打算!
群臣都表示歎服不已。
……
荊州,江陵城外。
“咚!咚!咚!”
沉悶而又充滿肅殺之氣的戰鼓聲響徹雲霄,嘹亮了整個曠野。
“殺!殺!殺!”
喊殺聲彌散在天地之間。
旌旗蔽日,槍矛如林。
劉備的十萬複仇大軍,就橫陳在了江陵城外,蓄勢待發。
他們組成了若幹個氣勢磅礴的方陣,大聲嘶吼著,駭人的聲勢讓城頭上的楚軍將士,感到震顫不已。
原本劉備帳下的巴郡兵、江夏兵就十萬人,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鎮守各處城池,以備不測。
而在劉備起兵之後,那是一路勢如破竹,沿途各處城池盡皆望風披靡,加入了劉備的複仇大軍當中。
甚至於一些世家大族還紛紛向劉備資助錢糧兵馬,這就導致劉大耳的兵將跟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了。
這時,刑部尚書沮授站了起身,朝著陛台之上的秦牧行禮道:“現在荊州的形勢對於劉表而言,已經危如累卵。”
“若劉表不敵劉備,荊州諸郡恐將易主。”
“劉備一代梟雄,其帳下又有諸葛亮、關羽、張飛、李嚴這樣的謀臣大將,帶甲十萬,他已經成了氣候。”
“若使劉備再奪得荊州,以為根基,微臣唯恐國無寧日,中原諸州郡將遭到劉備之侵襲!”
頓了一下,沮授又道:“有鑒於此,微臣認為,朝廷可以發兵南征,趁著荊州雙劉大戰之際,一舉破了荊襄,收複千裏之地!”
沮授的話音一落,諸如張遼、徐晃、呂蒙、陸遜等大將,都紛紛請戰。
對此,房玄齡則是提出了反對意見。
“不可!”
房玄齡朝著秦牧躬身行禮道:“陛下,與民生息,現在乃是我大魏之國策,怎可朝令夕改?”
“如若發兵南征荊州,非動輒大戰而不可。”
“大戰一旦開啟,農事生產難免遭受破壞,被耽擱延誤。”
“請恕微臣直言,沒有二十萬精兵強將,朝廷無法攻滅劉備、劉表,無法盡收荊州諸郡矣!”
聞言,還不等秦牧說話,沮授就反駁道:“房相此言差矣!”
“正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劉備、劉表戰於江陵,荊州起了內訌,這對朝廷而言,簡直是天賜良機!”
“倘若對此良機置之不理,日後想輕取荊州,殊非易事啊!”
房玄齡搖了搖頭道:“沮大人,劉備的複仇大軍,攻勢如此迅猛,入了荊州,猶入無人之境也。”
“以我看,荊州的雙劉之戰,未必會陷入鏖戰。”
“恰恰相反,荊州的戰事可能會迅速結束,屆時朝廷的大軍適才集結起來,還未至南陽,劉表、劉備二人的大戰就分出了勝負,如之奈何?”
“這……”
沮授一時間,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這個時候,田豐手持牙笏站了出來,反駁了房玄齡的一番話。
“房相,你雖也是算無遺策,但,你又是如何得知,荊州的雙劉之戰,會迅速分出勝負?”
“倘若雙劉大戰陷入鏖戰,僵持不下的話,朝廷毫無準備,豈非是坐失了良機?”
房玄齡慢悠悠的道:“田大人,別忘了劉表在襄陽尚且屯兵三萬,未有動作。這說明什麽?”
“這……”
田豐遲疑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
其實,劉表所擁有的兵力,仍是非劉備所能比擬的。
襄陽還有三萬荊州軍,尚未被劉表調遣。
這就說明,劉表對劉備,仍留有餘地,而且還是在防著秦牧發兵南下。
“陛下。”
房玄齡又向秦牧進言道:“我大魏之國策,仍是以休養生息為主,不宜動輒大戰也。”
“微臣認為,不管江陵之戰,是劉表勝出,還是劉備勝出,朝廷都應該坐山觀虎鬥,不必插手其中。”
“請陛下三思!”
“好。”
秦牧微微頷首,似乎是認同了房玄齡的這一說法。
……
下了大朝會之後,秦牧又在滋德殿中,召集了房玄齡、劉伯溫、王猛、賈詡、陳宮、田豐、沮授前來商議對策。
朝堂之上,人多嘴雜的,可能會將一些機密大事泄露出去,所以秦牧有必要防患於未然。
等到群臣落座之後,秦牧這才環視一周,看著在座的大臣後,緩聲道:“諸位,不瞞你們說,朕認為,劉表很有可能會率部向劉備歸降。”
“什麽?”
聽到這話,房玄齡、陳宮等大臣不禁勃然變色。
沮授瞪著眼睛道:“陛下,這不可能吧?”
“劉備的複仇大軍,雖師出有名,勢如破竹,但劉表也並非軟柿子。”
“劉表麾下仍有十餘萬可戰之兵,又坐擁江陵堅城,豈會不戰而降?”
秦牧淡淡的笑道:“公與,你還是不太了解劉表。”
“劉表此人,跟昔日的陶謙,頗為相似。”
“陶謙能讓徐州,何故劉表不能讓荊州?”
“這……”
沮授搖了搖頭,苦笑道:“陛下,微臣認為,此事的可能性仍是不大。”
“劉表的所作所為,在很多地方的確跟陶謙類似。”
“然,劉表當年單騎入荊,以一己之力收服荊襄諸眾,以至於有今時今日之成就,他便不缺膽魄,也非陶謙所能比擬的。”
“現在劉表也不是山窮水盡,他何故降了劉備?”
聞言,秦牧語重心長的道:“公與,別忘了,劉表的大限將至。”
“如今荊州人心喪亂,他若死,劉琮能鎮得住眾人嗎?”
群臣都不由得麵麵相覷,信服了秦牧的這一說法。
畢竟,當年陶謙對劉備三讓徐州,也是此等緣故。
兒子不成器,不堪大任,又是在危難之際,劉表要是想保全身後之名,以及自己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把荊州作為人情,送給劉備,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沮授歎氣道:“陛下,若是如此,恐怕誰也阻止不了劉備崛起。”
“劉備,也將成為我等的心腹大患。”
秦牧雲淡風輕的笑道:“劉備想輕取荊州,朕說什麽都不能答應。”
“這……”
“不知道陛下意欲何為?”
“朕已經派了紀綱秘密前往荊州,策反蔡瑁、張允等人。就算拿不下荊州,得到荊州重鎮襄陽,以及劉表的數萬荊州兵,也算是聊勝於無。”
原來,秦牧早有打算!
群臣都表示歎服不已。
……
荊州,江陵城外。
“咚!咚!咚!”
沉悶而又充滿肅殺之氣的戰鼓聲響徹雲霄,嘹亮了整個曠野。
“殺!殺!殺!”
喊殺聲彌散在天地之間。
旌旗蔽日,槍矛如林。
劉備的十萬複仇大軍,就橫陳在了江陵城外,蓄勢待發。
他們組成了若幹個氣勢磅礴的方陣,大聲嘶吼著,駭人的聲勢讓城頭上的楚軍將士,感到震顫不已。
原本劉備帳下的巴郡兵、江夏兵就十萬人,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鎮守各處城池,以備不測。
而在劉備起兵之後,那是一路勢如破竹,沿途各處城池盡皆望風披靡,加入了劉備的複仇大軍當中。
甚至於一些世家大族還紛紛向劉備資助錢糧兵馬,這就導致劉大耳的兵將跟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