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赤帝之子,秦氏一族起源
折服大小喬,三國第一虎將 作者:迷惘的灰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知太後傳召臣前來,所為何事?”
秦牧問了一句。
伏壽則是沉吟片刻之後,目光深邃的看著秦牧,緩聲道:“魏王,近日來我大漢各地紛紛出現祥瑞。”
“如地生甘泉,有靈龜負書,麒麟出沒等等,不勝枚舉。”
“朝中大臣更是以此為由,上書勸諫哀家和陛下,說這些祥瑞,都是在預示著天數有變,神奇更易,天命歸於魏王你。”
“不知道魏王對此,作何感想?”
伏壽偷瞄了一下秦牧臉上的神色。
隻見秦牧是麵不改色,淡淡的說道:“太後,各地出現的種種祥瑞,是何預兆,臣也不得而知。”
“至於說天命歸於我秦牧……那是虛妄之言,還請太後切勿放在心上。”
聽到這話的伏壽,隻是搖了搖頭道:“魏王,其實你不必跟哀家說假話。”
“古往今來,這天下豈有萬世一係的王朝?”
“古代的夏啟建立夏朝之後,公天下變為家天下,接著夏桀失國,成湯代之,建立殷商。”
“又過了五百多年,商紂王無道,人心喪亂,所以武王伐紂,開啟了國祚長達八百年的王朝。”
“春秋戰國亂悠悠,這天下最後被秦王嬴政統一。”
“隻可惜秦朝因嬴政而興,也因嬴政而敗,落得二世而亡的結局。”
頓了一下,伏壽又道:“我朝太祖高皇帝,起於亂世,誅暴秦,滅項羽,亡群雄,並疆土,終於使分裂的疆土,再次恢複了大一統。”
“時至今日,大漢國祚長達了四百年之久,期間起起落落,或盛或衰。”
“既有文帝、景帝、武帝、光武帝這樣的明君雄主,也有桓帝、靈帝這樣的昏君庸主。”
“先帝承繼祖宗之基業,有滅賊興漢之決心,奈何不得天時,所誌未從而中道崩殂矣。”
“現在皇帝還小,不諳世事,全賴魏王扶持。”
“若魏王你果真有匡扶漢室之心,何不還政於天子,還政於漢室,以表明心跡?”
聞言,秦牧笑了笑,語重心長的道:“太後,如果你這次找寡人來,是為說服寡人還政於天子,還政於漢室的話,還請免談,免開尊口。”
“正所謂主少國疑,而今陛下不過衝齡之年,無法服眾,就算寡人將軍政大事歸還天子,他如何親政?”
“再者說,我秦牧不是一個人,我要對滿朝的公卿百官負責,要對三軍將士負責,要對天下人負責。”
“就算寡人想還政於天子,寡人能答應,其餘文臣武將,怕是也不會答應的。”
“太後,你懂嗎?”
家人們,誰懂啊?
對於秦牧的這一番說辭,伏壽不禁低下了頭,沉默不語。
實際上,誰都知曉,各地出現祥瑞的事情,不是秦牧幹的。
而是秦牧麾下的那些朝臣官吏在背後推波助瀾,想借助輿論的壓力。
迫使皇帝劉馮禪位,也讓秦牧能順理成章的禦極稱帝,開創一個新的朝代。
誠如秦牧所言,時至今日,即便秦牧想把大權歸還給漢室,交還到天子手中,其他人也是不會答應的。
因為,這樣一來,他們以後都免不了要遭到漢室的逐個清算。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霍光了。
隨著霍光一死,不止是身死族滅,就連曾經為他賣命的那些人,不是遭到處死,就是被流放戍邊。
如果早知道會是這樣的下場,當初他們又何必為霍光賣命?
“唉!”
伏壽幽幽地歎了口氣,向秦牧詢問道:“魏王,你能不能跟哀家說一句心裏話。”
“魏王你,究竟有無代漢自立之心?”
秦牧輕笑一聲道:“若寡人說自己沒有這種心思,那是假的,太後你也不會相信。”
聞言,伏壽點了點頭。
她知道秦牧代漢自立,那是遲早的事情。
不過,伏壽現在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自己和皇帝劉馮以後要何去何從了。
“魏王,若真到了那一天,不知道你會如何對待天子和哀家?”
秦牧睥睨了一眼伏壽,緩聲道:“太後,請你放心。”
“若陛下能安分守己,寡人會一輩子善待他。”
“秦氏和劉氏,將休戚與共。”
“好。”
伏壽原本懸著的那一顆心,終於是放了下來。
說到底,漢室對秦牧也不是沒有功勞的。
……
秦牧離開皇宮之後,又迴到了自己的魏王府。
這時,劉伯溫和陳宮前來覲見。
三人各自落座之後,陳宮向秦牧進言道:“大王,微臣跟伯溫商量了一下,有一件事,臣等想請大王決斷。”
“但說無妨。”
“大王可有族譜?”
“族譜?”
秦牧愣了一下。
族譜這東西,秦牧怎麽可能有?
他原本就是穿越者,孑然一身來到這個漢末亂世,哪兒來的族譜?
別的且不說,除了秦牧的那些兒女,跟秦牧有血緣關係的直係血親,壓根兒就沒有。
前世的秦牧,出身秦氏一族,每逢清明節前後,族裏都會舉行祭祖活動,幾萬人祭祖,盛況空前。
族譜這種東西倒是有,隻是秦牧沒有那種資曆上族譜……
家譜?
修訂版本算不算?
“寡人並無族譜。”
秦牧說了一句大實話。
“那大王你知曉自己的祖上是誰嗎?”
“寡人連族譜都沒有,又如何追根溯源。”
頓了一下,秦牧似乎是想到了什麽事情,眯著眼睛問道:“公台,你們該不會是想給寡人追根溯源,修訂一部族譜吧?”
“正是。”
陳宮點了點頭道:“大王,你雖起於微末,往上追溯幾代祖宗,都是籍籍無名的人物。”
“然,大王而今身份尊貴,將臨萬乘之尊,祖上豈能不顯赫?”
“如當年的太祖高皇帝,以布衣之身而有天下,他未發跡之前,不過是一個泗水亭亭長。”
“高皇帝的祖上也不一般,應該是侍奉夏朝天子孔甲,學習禦龍之術的劉累。”
“在先秦之時,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僅限於貴族,奴隸甚至是普通人連最基本的姓氏都沒有,故稱‘賤民’……”
“由此可知,高皇帝的祖上也闊綽過,不然何以有劉姓?”
“隻不過為了攀龍附鳳,高皇帝當年斬白蛇起義之時,世人皆稱他為赤帝之子。”
秦牧問了一句。
伏壽則是沉吟片刻之後,目光深邃的看著秦牧,緩聲道:“魏王,近日來我大漢各地紛紛出現祥瑞。”
“如地生甘泉,有靈龜負書,麒麟出沒等等,不勝枚舉。”
“朝中大臣更是以此為由,上書勸諫哀家和陛下,說這些祥瑞,都是在預示著天數有變,神奇更易,天命歸於魏王你。”
“不知道魏王對此,作何感想?”
伏壽偷瞄了一下秦牧臉上的神色。
隻見秦牧是麵不改色,淡淡的說道:“太後,各地出現的種種祥瑞,是何預兆,臣也不得而知。”
“至於說天命歸於我秦牧……那是虛妄之言,還請太後切勿放在心上。”
聽到這話的伏壽,隻是搖了搖頭道:“魏王,其實你不必跟哀家說假話。”
“古往今來,這天下豈有萬世一係的王朝?”
“古代的夏啟建立夏朝之後,公天下變為家天下,接著夏桀失國,成湯代之,建立殷商。”
“又過了五百多年,商紂王無道,人心喪亂,所以武王伐紂,開啟了國祚長達八百年的王朝。”
“春秋戰國亂悠悠,這天下最後被秦王嬴政統一。”
“隻可惜秦朝因嬴政而興,也因嬴政而敗,落得二世而亡的結局。”
頓了一下,伏壽又道:“我朝太祖高皇帝,起於亂世,誅暴秦,滅項羽,亡群雄,並疆土,終於使分裂的疆土,再次恢複了大一統。”
“時至今日,大漢國祚長達了四百年之久,期間起起落落,或盛或衰。”
“既有文帝、景帝、武帝、光武帝這樣的明君雄主,也有桓帝、靈帝這樣的昏君庸主。”
“先帝承繼祖宗之基業,有滅賊興漢之決心,奈何不得天時,所誌未從而中道崩殂矣。”
“現在皇帝還小,不諳世事,全賴魏王扶持。”
“若魏王你果真有匡扶漢室之心,何不還政於天子,還政於漢室,以表明心跡?”
聞言,秦牧笑了笑,語重心長的道:“太後,如果你這次找寡人來,是為說服寡人還政於天子,還政於漢室的話,還請免談,免開尊口。”
“正所謂主少國疑,而今陛下不過衝齡之年,無法服眾,就算寡人將軍政大事歸還天子,他如何親政?”
“再者說,我秦牧不是一個人,我要對滿朝的公卿百官負責,要對三軍將士負責,要對天下人負責。”
“就算寡人想還政於天子,寡人能答應,其餘文臣武將,怕是也不會答應的。”
“太後,你懂嗎?”
家人們,誰懂啊?
對於秦牧的這一番說辭,伏壽不禁低下了頭,沉默不語。
實際上,誰都知曉,各地出現祥瑞的事情,不是秦牧幹的。
而是秦牧麾下的那些朝臣官吏在背後推波助瀾,想借助輿論的壓力。
迫使皇帝劉馮禪位,也讓秦牧能順理成章的禦極稱帝,開創一個新的朝代。
誠如秦牧所言,時至今日,即便秦牧想把大權歸還給漢室,交還到天子手中,其他人也是不會答應的。
因為,這樣一來,他們以後都免不了要遭到漢室的逐個清算。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霍光了。
隨著霍光一死,不止是身死族滅,就連曾經為他賣命的那些人,不是遭到處死,就是被流放戍邊。
如果早知道會是這樣的下場,當初他們又何必為霍光賣命?
“唉!”
伏壽幽幽地歎了口氣,向秦牧詢問道:“魏王,你能不能跟哀家說一句心裏話。”
“魏王你,究竟有無代漢自立之心?”
秦牧輕笑一聲道:“若寡人說自己沒有這種心思,那是假的,太後你也不會相信。”
聞言,伏壽點了點頭。
她知道秦牧代漢自立,那是遲早的事情。
不過,伏壽現在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自己和皇帝劉馮以後要何去何從了。
“魏王,若真到了那一天,不知道你會如何對待天子和哀家?”
秦牧睥睨了一眼伏壽,緩聲道:“太後,請你放心。”
“若陛下能安分守己,寡人會一輩子善待他。”
“秦氏和劉氏,將休戚與共。”
“好。”
伏壽原本懸著的那一顆心,終於是放了下來。
說到底,漢室對秦牧也不是沒有功勞的。
……
秦牧離開皇宮之後,又迴到了自己的魏王府。
這時,劉伯溫和陳宮前來覲見。
三人各自落座之後,陳宮向秦牧進言道:“大王,微臣跟伯溫商量了一下,有一件事,臣等想請大王決斷。”
“但說無妨。”
“大王可有族譜?”
“族譜?”
秦牧愣了一下。
族譜這東西,秦牧怎麽可能有?
他原本就是穿越者,孑然一身來到這個漢末亂世,哪兒來的族譜?
別的且不說,除了秦牧的那些兒女,跟秦牧有血緣關係的直係血親,壓根兒就沒有。
前世的秦牧,出身秦氏一族,每逢清明節前後,族裏都會舉行祭祖活動,幾萬人祭祖,盛況空前。
族譜這種東西倒是有,隻是秦牧沒有那種資曆上族譜……
家譜?
修訂版本算不算?
“寡人並無族譜。”
秦牧說了一句大實話。
“那大王你知曉自己的祖上是誰嗎?”
“寡人連族譜都沒有,又如何追根溯源。”
頓了一下,秦牧似乎是想到了什麽事情,眯著眼睛問道:“公台,你們該不會是想給寡人追根溯源,修訂一部族譜吧?”
“正是。”
陳宮點了點頭道:“大王,你雖起於微末,往上追溯幾代祖宗,都是籍籍無名的人物。”
“然,大王而今身份尊貴,將臨萬乘之尊,祖上豈能不顯赫?”
“如當年的太祖高皇帝,以布衣之身而有天下,他未發跡之前,不過是一個泗水亭亭長。”
“高皇帝的祖上也不一般,應該是侍奉夏朝天子孔甲,學習禦龍之術的劉累。”
“在先秦之時,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僅限於貴族,奴隸甚至是普通人連最基本的姓氏都沒有,故稱‘賤民’……”
“由此可知,高皇帝的祖上也闊綽過,不然何以有劉姓?”
“隻不過為了攀龍附鳳,高皇帝當年斬白蛇起義之時,世人皆稱他為赤帝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