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宗元剛剛從京都趕了利州,此地已入荊楚地界,但尚在邊緣。這座嘉陵江畔的小城,是隴南和漢中進入蜀地的必經之地,所以地方雖小,人來人往倒很熱鬧。
數月來,這位總舵主的心情可謂經曆了跌宕起伏。當初宋澤拋下眾人孤身前往範陽營救魔女之時,寇宗元並不在場,他遠在京都漕幫總舵中處理事務,是幾天後才接到了景彧八百裏加急的消息,立時間驚愕萬分,直感到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很難想象會有人做出這樣的選擇,在一切形勢大好的時候,拋棄一切,自尋死路,去做一件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
他不禁在第一時間深深懷疑起了宋澤的腦子,懷疑自己壓根兒是看走了眼,什麽虛懷若穀、大智若愚,此人根本就是蠢,是缺根筋,是愚不可及!
他在屋子裏來迴踱步,腦袋裏隻有一個疑問:“這還算是個正常人嗎?該不會從頭到尾都是個瘋子吧!”
想想也對啊...尋常人,哪怕骨骼清奇、天賦異稟,是個練武的奇才,恐怕也難入懷珠老人法眼,二十多年了,江湖中多少青年才俊試圖拜在他老人家門下,他何曾多看一眼?
這位宋仁兄倒好,渾身上下看不出一點過人的資質,卻獨獨得到江懷珠青眼,看他年紀輕輕就有這一身深厚的修為,說是江懷珠將自己畢生所練的功力都直接傳給了他,也不為過。
這該是多深的倚重,他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如何做到?
所以...他一定不是普通人,若說天賦,這便是他的天賦,他一定有常人理解不了也想象不到的本事——一種極致的瘋癲...
迴想和宋澤相識以來的過程,自己也是這般不知不覺就被他收服了,心甘情願被他驅使,為他做事,甚至真心想幫他,真心想看他成事——試問自己在江湖上摸爬滾打這麽多年,有多久沒有對人真誠以待了?
這個人,就是有這種莫名的魔力。
寇宗元胡思亂想了好一陣,心緒漸漸平穩下來,恢複了冷靜。
先不論這宋澤是真聖人還是假道學,現如今自己和漕幫的利益都和他密切捆綁,可以說是一條船上的人。西北十一個門派聲勢浩大地南下直奔巫山而來,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
可以想見,如今大半個江湖都在作壁上觀,都在等著看這件事要如何收場——西北和西南,兩座武林仙山之間的對決,究竟孰勝孰敗?
這一場對決,大約可以決定武林未來許多年的走向。而自己和漕幫已經上船了,和西北諸門派一樣,全數押寶在靈山身上,現在潰逃不僅會淪為笑柄,還極有可能遭到巫山的清算。
所以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穩住心神,不僅漕幫不能後退,還要防止另外十個門派因為膽怯而做猢猻散。
他們所有人必須按照宋澤吩咐的,原地待命,等他辦完了私事掉頭迴來,再圖後計,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於是寇宗元迅速理清了思路,發出一連串指令進行部署安排。
首先要在漕幫內部封鎖消息,並授意各門派盡量延遲消息外泄的時間——如果能拖到洛辰兮被救之後,甚至可以完全不承認宋澤與此事有關,如此便能令二人劃清界限。
除此之外,就是要盡力維持住各門派的態勢,不能內部生亂。那位巫山派的新任掌門早已聲名在外,極是個厲害的人物,斷不能讓他早早嗅出端倪。
所以他們這些人不能完全原地不動,必須繼續向蜀中推進,才符合常理。
然而推進的速度也不能太快,一則不曉得宋澤要花多少功夫,二則也怕刺激了巫山,反而弄巧成拙。這其中的分寸把握,必須要由他親自來指揮。
於是寇宗元給景彧迴了一封八百裏加急的信,自己簡單交代了一下幫裏事務,也連夜趕往隴南。
有漕幫總舵主坐鎮,聚集在隴南的眾人果然安分了下來。漕幫一直充當著聯結西北各門派和靈山之間的紐帶,寇宗元本人幾乎就是宋澤的分身,淩溯、郭藹等人素來聽從他的吩咐,馬堡主又是宋澤的擁躉,有這幾位的護持,寇宗元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穩住了局麵。
接下來的事情有條不紊,在漕幫的部署下,各門派緩慢推進,並漸漸逸散成一個扇形,對荊楚地界形成了一個半包圍的態勢。
這一步足足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這期間,蜀中門派依舊沒有動靜,巫山也未見有何備戰的跡象,隻是關於這位楚掌門的桃色傳聞越來越多了。
據說他在幽禁了神女之後,日日在神女峰上飲酒作樂,和起雲峰的那個女弟子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二人幾乎成了連體嬰,楚南風連召集各峰掌峰人議事時都要帶著她,緊緊跟在身邊,當著眾人的麵便你儂我儂,情意綿綿,令人咋舌。
寇宗元不禁有些疑惑,為何事到臨頭,這位楚掌門還有此等閑情逸致?
連景彧也忍不住發問:“都說這楚南風如何機敏、如何聰明,怎得行事如此不分輕重?先前看他以雷霆手段收服了各峰,也震懾住了蜀中各門派,莫不是就此覺得高枕無憂了,便開始放縱?”
寇宗元緩緩搖頭,他自然不信楚南風是這般淺薄的人,但也確實想不出何以如此。
“咱們都快進入蜀地了,還形成圍困之勢,他此時早該派些人手出來摸清敵情,哪怕是搶先出手也不為過...他怎麽會放任事態發展,貽誤戰機呢?”景彧喃喃說道,“就好像...他有意放著咱們不管,給咱們時間似的。”
“你說什麽?”寇宗元眉頭一皺,心頭疑雲更盛,這楚南風究竟想幹什麽?
不過景彧的話倒也提醒了他,該派些人手去打探一下宋澤那邊的情況了。這位仁兄在救出洛辰兮之後曾派人迴來傳信報了平安,又說了他們如今的位置,是一個隱在群山之中的小村落,由易偐和竹影日夜保護。
這迴景彧親自帶人前往,詢問了洛辰兮的情況,得知宋澤還需要留在此地至少一個月。
寇宗元原本是很沉得住氣的,畢竟現在局麵可控。但變故卻來得很突然,京都漕幫總舵忽然傳來消息,幾個分舵主未經召喚也沒有請示,就紛紛悄悄地到了京都,還私下聚會,仿佛在商討什麽大事。
又過了十幾日,這些分舵主的親信幫眾也陸續匯集到了京都,看來必定有所圖謀。
寇宗元按下怒氣,將眼下的事再次交給景彧,自己星夜趕迴京都總舵。
不久,即傳來漕幫走馬換將的消息,黃河上遊幾個分舵的舵主都以僭越之名被論罪處置,手下幫眾受到清洗,換去了一半人馬。
事情暫時平息了,但寇宗元的臉色很是難看。西北越來越不穩定了,必須敦促宋澤盡快歸位,早早了解了蜀中的事。有靈山派的威儀在,漕幫在西北地界才更有說話的資格。
於是乎,寇宗元決定親自去一趟那個小山村,把宋澤從世外桃源裏拽出來,告訴他事情已經刻不容緩,他必須履行給諸門派的承諾了。
數月來,這位總舵主的心情可謂經曆了跌宕起伏。當初宋澤拋下眾人孤身前往範陽營救魔女之時,寇宗元並不在場,他遠在京都漕幫總舵中處理事務,是幾天後才接到了景彧八百裏加急的消息,立時間驚愕萬分,直感到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很難想象會有人做出這樣的選擇,在一切形勢大好的時候,拋棄一切,自尋死路,去做一件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
他不禁在第一時間深深懷疑起了宋澤的腦子,懷疑自己壓根兒是看走了眼,什麽虛懷若穀、大智若愚,此人根本就是蠢,是缺根筋,是愚不可及!
他在屋子裏來迴踱步,腦袋裏隻有一個疑問:“這還算是個正常人嗎?該不會從頭到尾都是個瘋子吧!”
想想也對啊...尋常人,哪怕骨骼清奇、天賦異稟,是個練武的奇才,恐怕也難入懷珠老人法眼,二十多年了,江湖中多少青年才俊試圖拜在他老人家門下,他何曾多看一眼?
這位宋仁兄倒好,渾身上下看不出一點過人的資質,卻獨獨得到江懷珠青眼,看他年紀輕輕就有這一身深厚的修為,說是江懷珠將自己畢生所練的功力都直接傳給了他,也不為過。
這該是多深的倚重,他一個普普通通的年輕人,如何做到?
所以...他一定不是普通人,若說天賦,這便是他的天賦,他一定有常人理解不了也想象不到的本事——一種極致的瘋癲...
迴想和宋澤相識以來的過程,自己也是這般不知不覺就被他收服了,心甘情願被他驅使,為他做事,甚至真心想幫他,真心想看他成事——試問自己在江湖上摸爬滾打這麽多年,有多久沒有對人真誠以待了?
這個人,就是有這種莫名的魔力。
寇宗元胡思亂想了好一陣,心緒漸漸平穩下來,恢複了冷靜。
先不論這宋澤是真聖人還是假道學,現如今自己和漕幫的利益都和他密切捆綁,可以說是一條船上的人。西北十一個門派聲勢浩大地南下直奔巫山而來,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
可以想見,如今大半個江湖都在作壁上觀,都在等著看這件事要如何收場——西北和西南,兩座武林仙山之間的對決,究竟孰勝孰敗?
這一場對決,大約可以決定武林未來許多年的走向。而自己和漕幫已經上船了,和西北諸門派一樣,全數押寶在靈山身上,現在潰逃不僅會淪為笑柄,還極有可能遭到巫山的清算。
所以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穩住心神,不僅漕幫不能後退,還要防止另外十個門派因為膽怯而做猢猻散。
他們所有人必須按照宋澤吩咐的,原地待命,等他辦完了私事掉頭迴來,再圖後計,這是最穩妥的辦法。
於是寇宗元迅速理清了思路,發出一連串指令進行部署安排。
首先要在漕幫內部封鎖消息,並授意各門派盡量延遲消息外泄的時間——如果能拖到洛辰兮被救之後,甚至可以完全不承認宋澤與此事有關,如此便能令二人劃清界限。
除此之外,就是要盡力維持住各門派的態勢,不能內部生亂。那位巫山派的新任掌門早已聲名在外,極是個厲害的人物,斷不能讓他早早嗅出端倪。
所以他們這些人不能完全原地不動,必須繼續向蜀中推進,才符合常理。
然而推進的速度也不能太快,一則不曉得宋澤要花多少功夫,二則也怕刺激了巫山,反而弄巧成拙。這其中的分寸把握,必須要由他親自來指揮。
於是寇宗元給景彧迴了一封八百裏加急的信,自己簡單交代了一下幫裏事務,也連夜趕往隴南。
有漕幫總舵主坐鎮,聚集在隴南的眾人果然安分了下來。漕幫一直充當著聯結西北各門派和靈山之間的紐帶,寇宗元本人幾乎就是宋澤的分身,淩溯、郭藹等人素來聽從他的吩咐,馬堡主又是宋澤的擁躉,有這幾位的護持,寇宗元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穩住了局麵。
接下來的事情有條不紊,在漕幫的部署下,各門派緩慢推進,並漸漸逸散成一個扇形,對荊楚地界形成了一個半包圍的態勢。
這一步足足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這期間,蜀中門派依舊沒有動靜,巫山也未見有何備戰的跡象,隻是關於這位楚掌門的桃色傳聞越來越多了。
據說他在幽禁了神女之後,日日在神女峰上飲酒作樂,和起雲峰的那個女弟子如膠似漆、形影不離。
二人幾乎成了連體嬰,楚南風連召集各峰掌峰人議事時都要帶著她,緊緊跟在身邊,當著眾人的麵便你儂我儂,情意綿綿,令人咋舌。
寇宗元不禁有些疑惑,為何事到臨頭,這位楚掌門還有此等閑情逸致?
連景彧也忍不住發問:“都說這楚南風如何機敏、如何聰明,怎得行事如此不分輕重?先前看他以雷霆手段收服了各峰,也震懾住了蜀中各門派,莫不是就此覺得高枕無憂了,便開始放縱?”
寇宗元緩緩搖頭,他自然不信楚南風是這般淺薄的人,但也確實想不出何以如此。
“咱們都快進入蜀地了,還形成圍困之勢,他此時早該派些人手出來摸清敵情,哪怕是搶先出手也不為過...他怎麽會放任事態發展,貽誤戰機呢?”景彧喃喃說道,“就好像...他有意放著咱們不管,給咱們時間似的。”
“你說什麽?”寇宗元眉頭一皺,心頭疑雲更盛,這楚南風究竟想幹什麽?
不過景彧的話倒也提醒了他,該派些人手去打探一下宋澤那邊的情況了。這位仁兄在救出洛辰兮之後曾派人迴來傳信報了平安,又說了他們如今的位置,是一個隱在群山之中的小村落,由易偐和竹影日夜保護。
這迴景彧親自帶人前往,詢問了洛辰兮的情況,得知宋澤還需要留在此地至少一個月。
寇宗元原本是很沉得住氣的,畢竟現在局麵可控。但變故卻來得很突然,京都漕幫總舵忽然傳來消息,幾個分舵主未經召喚也沒有請示,就紛紛悄悄地到了京都,還私下聚會,仿佛在商討什麽大事。
又過了十幾日,這些分舵主的親信幫眾也陸續匯集到了京都,看來必定有所圖謀。
寇宗元按下怒氣,將眼下的事再次交給景彧,自己星夜趕迴京都總舵。
不久,即傳來漕幫走馬換將的消息,黃河上遊幾個分舵的舵主都以僭越之名被論罪處置,手下幫眾受到清洗,換去了一半人馬。
事情暫時平息了,但寇宗元的臉色很是難看。西北越來越不穩定了,必須敦促宋澤盡快歸位,早早了解了蜀中的事。有靈山派的威儀在,漕幫在西北地界才更有說話的資格。
於是乎,寇宗元決定親自去一趟那個小山村,把宋澤從世外桃源裏拽出來,告訴他事情已經刻不容緩,他必須履行給諸門派的承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