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人心會變?有時候想分,有時候想合呢?時至今日,我們應該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則是變。全球化表示人類即將趨於統合,國際化代表世界將會有某種程度的統一。從時勢的演化來推論,現在正是合的時期。因為科技發展,毀滅性的武器太過厲害,人類已經沒有戰爭的本錢,大家有鑒於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統一的方向而努力!
1蓖ㄏ顯隱秩序規則:一陰一陽之謂道
天下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有一個道理存在。大到宇宙的廣大,小至昆蟲的微細,無不如此。事物易見而有跡,道理卻是難知而無形。一般人隻看重有形有跡的事物,殊不知最終的決定力量,實際上來自看不見的道理,我們把它稱為“看不見的手”。這一隻看不見的手,並不是人所能夠控製的,卻成為人人所共同行走的大道。
這一隻看不見的手,先使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素不相識的漢子聚合在一起。借著張飛和關羽的智勇武藝、劉備的謙卑勸阻,促成了三人的因義結盟,依年齡結為生死兄弟。他們的義氣,感動天地。但是,他們的誓言,卻種下了不幸的禍端。那一句“雖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共同心願,在人間傳為美談,老天爺聽起來,確實十分不以為然。從人心的角度來看,表示三人都沒有二心。然而站在道心的立場,顯然是一種私欲,而不是公心。這三個人仍待時間的考驗,有機會成就大事,卻並無把握。
何皇後的兄長何進將軍,心中常懷有除掉十常侍的大恨,這一隻看不見的手,先讓他有機會擁立劉辯登上皇帝大位,再使何太後出麵為十常侍求情,才想出號召四方英雄豪傑,帶兵進京除去宦黨的計策。於是引狼入室,把西涼刺史董卓引進京城。十常侍狗急跳牆,殺了何進。董卓趁亂殺入內宮,東漢末年的宦官勢力,因此徹底滅亡。
董卓仗著軍多勢大,鬧得京城內外惶恐不安。這一隻看不見的手,為了使他早日毀滅,安排李肅說服呂布殺丁原,拜董卓為義父。大家拿他沒有辦法,曹操自願以呈獻寶刀為名刺殺董卓,令大家十分感動。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實際上是一件好事。這一隻看不見的手,有意借董卓的通緝,來抬高曹操的身份,以便號召有誌氣的英雄豪傑。果然陳宮第一個響應,辭掉現成的縣令不做,情願追隨曹操,共同為未來而奮鬥。
一提起曹操,有些人就罵他是一代奸雄。有些人在指責之餘,又覺得其不無可人之處,至少稱得上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宦官家庭,被很多人看不起,卻能夠在軍閥興風作亂中,登上政治舞台,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給曹操機會,表示上天是公正的。他在何進召集外將進京時,表示反對,看到袁紹據河北,誌滿意足的樣子,相當不以為然,後來又首倡義師,聲討董卓。這些都是高明的舉動,在當時至為難得。
可惜夜宿伯奢家,錯殺七八個人。還要明知故犯,一劍砍下呂翁的頭,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的狂言,注定他一生奔波勞累,終究無法安定天下。這一隻看不見的手,不得不保持活動,在許多人的身上遊走,而不敢固定落在某一個人身上。
這一隻看不見的手,神本位的人,喜歡把它稱為神,認為神高高在上,成為人們的主宰,必須信仰它、服從它、崇拜它。我們中華民族,相信人本位,認為人隻要敬天、事天、順天,凡事按照自然規律,便可以擁有高度的自主權,充分發揮我們的創造性和自由意誌,成為萬物之靈。我們喜歡用天、上天、老天,甚至於稱老天爺,來代表自然的規律,顯得格外親切而自然。
現代科學家,把有形有跡、看得見的現象,稱為顯秩序;而將無形無跡、看不見的變化,稱為隱秩序。實際上也不過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現代詮釋,和《易經》所揭示的自然哲理十分契合。這一隻看不見的手,既沒有必然性,也不是偶然性。前者出現在“真命天子”身上,非他莫屬,也非他不可,就算真的具有這種必然性,結果也不盡相同,可見仍然含有相當的偶然性。後者指“群雄相爭”看誰最後能夠勝出。即使充滿了偶然性,最後推究起來,也有其必然性,似乎一開始便注定某人一定占上風,其他的人,無非都在配合而已。我們最好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合起來想,不要分開來看,才比較容易看出端倪,做出正確判斷。隱秩序不像顯秩序那樣具有組織和規矩,它所依賴的,是心意相通,彼此的觀念相近,十分有默契。它的彈性極大,好像十分鬆散,以致被視為缺乏彈性。我們常說“心中有一把尺”,便是指這種隱秩序而言。現代過分重視顯秩序,把原有的這一把尺給丟掉了。愈來愈多的人,秉持“隻要不犯法,什麽事情都可以做”的想法,品德愈來愈差。
《三國演義》頗能兼顧顯秩序和隱秩序,把某些隱而不現的部分,也描述出來。我們在時間上,取得安全距離;在立場上,又擁有更為客觀的優勢。所以對於這一隻看不見的手,能做出更多的揣測。旁觀者總比當時那麽多人物的當局者,要清醒得多。當然,免不了很多事後諸葛亮式的陳述,還請大家多多海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笨辭逄煜麓笫疲骸胺誌帽睾希合久必分”的規律
《三國演義》第一迴,劈頭便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告訴我們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為。分久了,人心想著要合,天下就統一了;合久了,產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協調,人心急著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來是自然的趨勢,我們稱為天意;但實際上是人為的,取決於人心。周末七國紛爭,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統一,所以並入於秦。秦朝焚書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秦滅引起楚漢紛爭,又造成西漢的統一。彼時天下大亂,三國鼎立,暗示大家最後也會統一。
為什麽人心會變?有時候想分,有時候想合呢?時至今日,我們應該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則是變。全球化表示人類即將趨於統合,國際化代表世界將會有某種程度的統一。從時勢的演化來推論,現在正是合的時期。因為科技發展,毀滅性的武器太過厲害,人類已經沒有戰爭的本錢,大家有鑒於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統一的方向而努力!
最重要的是:合的時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時候,應該製造合的氣氛。合久必分,表示合的時候,已經種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積月累,終於爆發成分的局麵。分久必合,同樣表示分的時候,必須產生很多合的緣由,才會在時機成熟時,統合在一起。而這種種,都在於人為。所以人心的變化才是至關重要的。《三國演義》開始於公元184年,當時人心思亂,盜賊蜂起。中原和邊境地區,爆發了黃巾起義,摧殘了東漢王朝,這才產生很多曲折的情節。
我們從中國的曆史來看,百姓渴望統一遠大於分。這和西方曆史的分大於合,呈現不一樣的心態,也影響了東西不同種族對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古老中國,農民發展出一套農業灌溉係統。農民必須和睦相處,以便共同用心,並且確保沒有人動歪腦筋搞鬼。西方文化則根植於希臘,他們有較多的自力經營農地、種植葡萄和橄欖,就像個別的商人那樣,可以獨自完成任務。因此,凡事以個人為主,隨時保持競爭的心態。東方人多,社會互動比較複雜,必須更加注意別人的反應。西方人稀少,社會互動相對地單純,所以個體性強。甚至於日常生活、觀念和態度也不一樣。譬如吃飯,中國人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個人合在一起,各取所需。西方人則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幹擾。分合之間的選擇,東西方顯然有差異。
但是,分了以後要合,往往訴諸武力。換句話說,打到統一為止。而合了之後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打來打去,倒黴的是老百姓,跟著打,卻不知道為什麽。三國時代,由於王室不振,中央集權弱得控製不了地方勢力。如果以西方的觀點,幹脆各自獨立,也就算了。但是在中國人看來,別人起來就是叛亂,非加以剿滅不可。自己出麵則是為了保護皇室朝廷,正氣凜然。在這種情況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特別高漲。中華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發展,其實有賴於這種合的精神力量。
3被平砥鷚宓木示:朝綱不振,民心思變
任何行動,都需要正當的理由,才能夠號召大眾,產生力量。張角兄弟,既沒有良好的學曆,又沒有什麽社會地位,要想起義,真是談何容易!因此巧立名目,等待時機,往往成為有心人的共同策略,這叫做守時待命。
守時方麵,桓帝禁錮善類,相信宦官,已經種下太監弄權的禍端。靈帝年幼,由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同輔佐。於是官僚與宦官鬥爭,宦官居於上風,十大太監朋比為奸,稱為十常侍。各種不祥征兆紛紛出現,起義時機已到。
待命方麵,張角入山采藥,遇仙人授以太平要術。能唿風喚雨,為人治病。於是自號太平道人,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號召,用“甲子”做代號。百姓參與行動的,多達四五十萬。人人頭裹黃巾,被朝廷稱為“黃巾賊”。
曆來改朝換代,或者合而又分,都是由於朝綱不振。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這才人心思變,引起各種動亂。當時的情況,正是如此。難怪黃巾起義,勢力愈來愈浩大。
說起來,當皇帝也實在不容易。相信官僚,宰相也會造反;相信宦官,太監就會弄權;相信外戚,皇後的家人就趁機胡作非為。采取中央集權,大家認為太過霸道,導致秦朝突然滅亡。漢代采取地方分權,又造成各地的軍閥勢力。黃巾起義,正好給這些地方勢力找到正當的借口,表麵上是朝廷需要,實際上是趁機擴展自己的勢力。一旦到了相當的程度,那就挾天子以令諸侯。《三國演義》從桓、靈二帝的亂源和黃巾起義的導火線說起,實在是事出必有因。
堯禪位給舜,舜把王位禮讓給禹,這種大家引以為榮的優良禪讓方式,為什麽傳不下去?為什麽一定要由公天下變為私天下,然後大家雖群情激憤,卻又無可奈何呢?
因為堯傳位給舜,舜並沒有把堯全家殺死,沒有采取斬草除根的方式永絕後患。倘若當年舜起了邪惡的念頭,把堯的家人處死,大概舜自己也不敢禪讓於禹,而禹也不知道應該怎麽辦才妥當。可見,傳位的人和繼位的人,要把傳承工作做好,雙方都有很大的責任。
一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十分關心,接任的人是誰?是自己人,那就比較安心。至少不會被掀舊賬,並且加以抹黑,否則弄得離職之後,還不得安寧。任何職位,都會處心積慮,千方百計,想要安排自己人繼位。說不定離開以後,還可以為舊人講講話,繼續發揮影響力。何況皇室權力年限大,哪裏肯輕易放過,拱手讓給別人?
就算坐轎的想下來,抬轎的也大多不肯罷休,非抬不可,而且一定要抬這一家人,目的無非是要保存既得的利益。漢桓帝寵信宦官,即使他自己想禪讓給天下的賢士,以仿效堯舜所為,宦官也不肯從命。弄權的人,嚐過權力的滋味,總是至死才不得不放手。靈帝號稱為靈,卻顯得很不靈光。往後的皇帝,更是愈來愈不像話。
1蓖ㄏ顯隱秩序規則:一陰一陽之謂道
天下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有一個道理存在。大到宇宙的廣大,小至昆蟲的微細,無不如此。事物易見而有跡,道理卻是難知而無形。一般人隻看重有形有跡的事物,殊不知最終的決定力量,實際上來自看不見的道理,我們把它稱為“看不見的手”。這一隻看不見的手,並不是人所能夠控製的,卻成為人人所共同行走的大道。
這一隻看不見的手,先使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素不相識的漢子聚合在一起。借著張飛和關羽的智勇武藝、劉備的謙卑勸阻,促成了三人的因義結盟,依年齡結為生死兄弟。他們的義氣,感動天地。但是,他們的誓言,卻種下了不幸的禍端。那一句“雖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共同心願,在人間傳為美談,老天爺聽起來,確實十分不以為然。從人心的角度來看,表示三人都沒有二心。然而站在道心的立場,顯然是一種私欲,而不是公心。這三個人仍待時間的考驗,有機會成就大事,卻並無把握。
何皇後的兄長何進將軍,心中常懷有除掉十常侍的大恨,這一隻看不見的手,先讓他有機會擁立劉辯登上皇帝大位,再使何太後出麵為十常侍求情,才想出號召四方英雄豪傑,帶兵進京除去宦黨的計策。於是引狼入室,把西涼刺史董卓引進京城。十常侍狗急跳牆,殺了何進。董卓趁亂殺入內宮,東漢末年的宦官勢力,因此徹底滅亡。
董卓仗著軍多勢大,鬧得京城內外惶恐不安。這一隻看不見的手,為了使他早日毀滅,安排李肅說服呂布殺丁原,拜董卓為義父。大家拿他沒有辦法,曹操自願以呈獻寶刀為名刺殺董卓,令大家十分感動。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實際上是一件好事。這一隻看不見的手,有意借董卓的通緝,來抬高曹操的身份,以便號召有誌氣的英雄豪傑。果然陳宮第一個響應,辭掉現成的縣令不做,情願追隨曹操,共同為未來而奮鬥。
一提起曹操,有些人就罵他是一代奸雄。有些人在指責之餘,又覺得其不無可人之處,至少稱得上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宦官家庭,被很多人看不起,卻能夠在軍閥興風作亂中,登上政治舞台,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給曹操機會,表示上天是公正的。他在何進召集外將進京時,表示反對,看到袁紹據河北,誌滿意足的樣子,相當不以為然,後來又首倡義師,聲討董卓。這些都是高明的舉動,在當時至為難得。
可惜夜宿伯奢家,錯殺七八個人。還要明知故犯,一劍砍下呂翁的頭,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的狂言,注定他一生奔波勞累,終究無法安定天下。這一隻看不見的手,不得不保持活動,在許多人的身上遊走,而不敢固定落在某一個人身上。
這一隻看不見的手,神本位的人,喜歡把它稱為神,認為神高高在上,成為人們的主宰,必須信仰它、服從它、崇拜它。我們中華民族,相信人本位,認為人隻要敬天、事天、順天,凡事按照自然規律,便可以擁有高度的自主權,充分發揮我們的創造性和自由意誌,成為萬物之靈。我們喜歡用天、上天、老天,甚至於稱老天爺,來代表自然的規律,顯得格外親切而自然。
現代科學家,把有形有跡、看得見的現象,稱為顯秩序;而將無形無跡、看不見的變化,稱為隱秩序。實際上也不過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現代詮釋,和《易經》所揭示的自然哲理十分契合。這一隻看不見的手,既沒有必然性,也不是偶然性。前者出現在“真命天子”身上,非他莫屬,也非他不可,就算真的具有這種必然性,結果也不盡相同,可見仍然含有相當的偶然性。後者指“群雄相爭”看誰最後能夠勝出。即使充滿了偶然性,最後推究起來,也有其必然性,似乎一開始便注定某人一定占上風,其他的人,無非都在配合而已。我們最好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合起來想,不要分開來看,才比較容易看出端倪,做出正確判斷。隱秩序不像顯秩序那樣具有組織和規矩,它所依賴的,是心意相通,彼此的觀念相近,十分有默契。它的彈性極大,好像十分鬆散,以致被視為缺乏彈性。我們常說“心中有一把尺”,便是指這種隱秩序而言。現代過分重視顯秩序,把原有的這一把尺給丟掉了。愈來愈多的人,秉持“隻要不犯法,什麽事情都可以做”的想法,品德愈來愈差。
《三國演義》頗能兼顧顯秩序和隱秩序,把某些隱而不現的部分,也描述出來。我們在時間上,取得安全距離;在立場上,又擁有更為客觀的優勢。所以對於這一隻看不見的手,能做出更多的揣測。旁觀者總比當時那麽多人物的當局者,要清醒得多。當然,免不了很多事後諸葛亮式的陳述,還請大家多多海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笨辭逄煜麓笫疲骸胺誌帽睾希合久必分”的規律
《三國演義》第一迴,劈頭便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告訴我們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為。分久了,人心想著要合,天下就統一了;合久了,產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協調,人心急著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來是自然的趨勢,我們稱為天意;但實際上是人為的,取決於人心。周末七國紛爭,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統一,所以並入於秦。秦朝焚書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秦滅引起楚漢紛爭,又造成西漢的統一。彼時天下大亂,三國鼎立,暗示大家最後也會統一。
為什麽人心會變?有時候想分,有時候想合呢?時至今日,我們應該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則是變。全球化表示人類即將趨於統合,國際化代表世界將會有某種程度的統一。從時勢的演化來推論,現在正是合的時期。因為科技發展,毀滅性的武器太過厲害,人類已經沒有戰爭的本錢,大家有鑒於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統一的方向而努力!
最重要的是:合的時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時候,應該製造合的氣氛。合久必分,表示合的時候,已經種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積月累,終於爆發成分的局麵。分久必合,同樣表示分的時候,必須產生很多合的緣由,才會在時機成熟時,統合在一起。而這種種,都在於人為。所以人心的變化才是至關重要的。《三國演義》開始於公元184年,當時人心思亂,盜賊蜂起。中原和邊境地區,爆發了黃巾起義,摧殘了東漢王朝,這才產生很多曲折的情節。
我們從中國的曆史來看,百姓渴望統一遠大於分。這和西方曆史的分大於合,呈現不一樣的心態,也影響了東西不同種族對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古老中國,農民發展出一套農業灌溉係統。農民必須和睦相處,以便共同用心,並且確保沒有人動歪腦筋搞鬼。西方文化則根植於希臘,他們有較多的自力經營農地、種植葡萄和橄欖,就像個別的商人那樣,可以獨自完成任務。因此,凡事以個人為主,隨時保持競爭的心態。東方人多,社會互動比較複雜,必須更加注意別人的反應。西方人稀少,社會互動相對地單純,所以個體性強。甚至於日常生活、觀念和態度也不一樣。譬如吃飯,中國人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個人合在一起,各取所需。西方人則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幹擾。分合之間的選擇,東西方顯然有差異。
但是,分了以後要合,往往訴諸武力。換句話說,打到統一為止。而合了之後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打來打去,倒黴的是老百姓,跟著打,卻不知道為什麽。三國時代,由於王室不振,中央集權弱得控製不了地方勢力。如果以西方的觀點,幹脆各自獨立,也就算了。但是在中國人看來,別人起來就是叛亂,非加以剿滅不可。自己出麵則是為了保護皇室朝廷,正氣凜然。在這種情況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特別高漲。中華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發展,其實有賴於這種合的精神力量。
3被平砥鷚宓木示:朝綱不振,民心思變
任何行動,都需要正當的理由,才能夠號召大眾,產生力量。張角兄弟,既沒有良好的學曆,又沒有什麽社會地位,要想起義,真是談何容易!因此巧立名目,等待時機,往往成為有心人的共同策略,這叫做守時待命。
守時方麵,桓帝禁錮善類,相信宦官,已經種下太監弄權的禍端。靈帝年幼,由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同輔佐。於是官僚與宦官鬥爭,宦官居於上風,十大太監朋比為奸,稱為十常侍。各種不祥征兆紛紛出現,起義時機已到。
待命方麵,張角入山采藥,遇仙人授以太平要術。能唿風喚雨,為人治病。於是自號太平道人,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號召,用“甲子”做代號。百姓參與行動的,多達四五十萬。人人頭裹黃巾,被朝廷稱為“黃巾賊”。
曆來改朝換代,或者合而又分,都是由於朝綱不振。老百姓不能安居樂業,這才人心思變,引起各種動亂。當時的情況,正是如此。難怪黃巾起義,勢力愈來愈浩大。
說起來,當皇帝也實在不容易。相信官僚,宰相也會造反;相信宦官,太監就會弄權;相信外戚,皇後的家人就趁機胡作非為。采取中央集權,大家認為太過霸道,導致秦朝突然滅亡。漢代采取地方分權,又造成各地的軍閥勢力。黃巾起義,正好給這些地方勢力找到正當的借口,表麵上是朝廷需要,實際上是趁機擴展自己的勢力。一旦到了相當的程度,那就挾天子以令諸侯。《三國演義》從桓、靈二帝的亂源和黃巾起義的導火線說起,實在是事出必有因。
堯禪位給舜,舜把王位禮讓給禹,這種大家引以為榮的優良禪讓方式,為什麽傳不下去?為什麽一定要由公天下變為私天下,然後大家雖群情激憤,卻又無可奈何呢?
因為堯傳位給舜,舜並沒有把堯全家殺死,沒有采取斬草除根的方式永絕後患。倘若當年舜起了邪惡的念頭,把堯的家人處死,大概舜自己也不敢禪讓於禹,而禹也不知道應該怎麽辦才妥當。可見,傳位的人和繼位的人,要把傳承工作做好,雙方都有很大的責任。
一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十分關心,接任的人是誰?是自己人,那就比較安心。至少不會被掀舊賬,並且加以抹黑,否則弄得離職之後,還不得安寧。任何職位,都會處心積慮,千方百計,想要安排自己人繼位。說不定離開以後,還可以為舊人講講話,繼續發揮影響力。何況皇室權力年限大,哪裏肯輕易放過,拱手讓給別人?
就算坐轎的想下來,抬轎的也大多不肯罷休,非抬不可,而且一定要抬這一家人,目的無非是要保存既得的利益。漢桓帝寵信宦官,即使他自己想禪讓給天下的賢士,以仿效堯舜所為,宦官也不肯從命。弄權的人,嚐過權力的滋味,總是至死才不得不放手。靈帝號稱為靈,卻顯得很不靈光。往後的皇帝,更是愈來愈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