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

    領導自我強大的修養之道

    第一節修身做人,做仁德厚道的管理

    如

    今企業最提倡的是仁德管理,這是一種獨特感人的領導藝術。一個人一生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相比之下成就還是次要的。有些時候人才更青睞於為厚道的老板打工,而大家也非常擁護“親民”的領導。仁義經營是體現管理者領導力的最佳表現形式,因為很多人寧願通過品德來看一個人的貢獻,而不是他的才能。

    劉備三讓徐州:仁義之名是最好的廣告

    曹操發兵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自知曹操兵多勢大,難以抵擋。接受糜竺的建議,寫信向孔融求救。孔融字文舉,山東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孫,自小聰明敏捷,表現出奇異的才能。二十八歲時,便擔任北海郡守,甚得民心。

    孔融與陶謙的交情深厚,但是要和曹操對抗,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想起劉備,委請太史慈代為致意。劉備很高興孔融居然知道他,滿口答應,向公孫瓚借兵前來支援。陶謙見劉備儀表軒昂,語言豁達,十分欣賞。他令糜竺取出徐州官印,要將徐州讓給劉備,表示自己年邁無能,情願讓賢。劉備惶恐地說明,此來完全是幫忙性質,絕無並吞的意思,否則皇天不佑!

    劉備向公孫瓚借兵時,公孫瓚問他與曹操無仇,為什麽這樣熱心。劉備說孔融為義而幫助陶謙,自己既已口頭承諾,便不敢失信。為信為義,豈能奪人城池?

    陶謙再三謙讓,劉備就是不肯接受。我們不妨以小人之心來度劉備的君子之腹,分析一下。他不是一直想創業嗎?如今現成的地盤居然不要,是不是由於曹操想要,他才不敢要?因為如果他答應下來,曹操就會轉移目標,絕不放過他。這樣一來,豈不是白要?還會增加麻煩。心裏再想要,也應該以不要為上策。不要才不致亂要。不要權利,隻盡義務,使劉備的聲望大大提高。劉備寫信給曹操勸和,曹操當然聽不進去,大罵劉備何人,也敢如此勸他。不料呂布受到陳宮的勸說,攻打曹操的大本營兗州。曹操覺得情勢不妙,聽了郭嘉的話,賣個順水人情給劉備,曹兵退去。

    劉備的舉動,使陶謙更加敬重劉備。他請來了好幾位見證人,推劉備上座,一定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說:“孔融邀我共救徐州,是為了正義。如今無緣無故據而有之,天下將以劉備為無義之人呀!”

    糜竺、陳登是陶謙的左右手,同聲勸劉備不要推辭,表明陶謙讓徐州是出於真心真意。孔融也說“今日之事,天與不取,悔不可追”。劉備堅持不肯接受,隻答應屯兵小沛,以保徐州。張飛對劉備說:“又不是我們強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讓,何必苦苦推辭?”

    張飛的話當然頗有道理。三兄弟辛苦奔走為的是什麽,還不是尋找一個根據地,然後逐漸求發展?如今難得的機會,為什麽要放棄?想不到劉備嚴厲地說:“汝等欲陷我於不義耶?”劉備不好意思對其他人說出這樣的重話,借著張飛小弟自家人有話直說,表白自己的真誠心態。如果他這麽做是假的,那他就是十足的偽君子,連曹操這樣的真小人還不如;倘若是真的要推讓,便非常了不起,值得我們尊敬。劉備這麽做到底是真是假?必須再往後看才能看清楚。

    不久陶謙病危,要劉備可憐漢家城池,接受徐州官印,並且推薦孫乾、糜竺相助。劉備始終不肯,陶謙以手指心而死。劉備不得已暫管徐州,後來又讓給呂布,自己仍然屯兵小沛。這才換來呂布的轅門射戟,把袁術派來的大將紀靈弄得左右為難。但是呂布哪裏守得住徐州?到頭來也是一場空。

    應該得到的東西,得到以後,還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還不是等於沒有?劉備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讓徐州。因此,仁義之名,遠播各地,實在收獲頗大。

    領導力箴言

    我們有時會聽到有人說:“憑他那種德行也想管我嗎?”其言外之意就是,他首先要管好自己才能管我!中國人十分重視德行,認為隻有品德優秀的人才有資格管理別人。

    智慧的領導方式,是直指人心的,能夠讓員工樂於接受、願意追隨。這種領導技巧叫化解,像水一樣遁於無形,比起生硬的解決不知高明多少倍。劉備再三推讓徐州,得了人心,又為自己的仁義做了非常到位的宣傳,還是非常明智而正確的。收了徐州也是未必能守住,與其如此不如宣揚一下自己的仁義之名。

    中國文化向來重視“仁”與“義”。孔子論道,大抵是以仁為主,仁就是愛。員工的人性,要以關懷、關心、珍惜、愛心來感化。仁必須合義,關心、關懷、珍惜、真情、愛心都應該合理,不可以過分,以免造成溺愛、濫情的惡果。因為仁如果不合於義,則愛之很可能足以害之,可見徒仁不足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必待有合於義,而後始能保其有益而無損。我們中國人不崇拜英雄豪傑,隻崇拜仁人誌士,這是不一樣的。就是你有善心,但是你要知道如何把它表現得合理。合理不合理,最好先用禮俗、製度來加以規範。

    “義”是正當性,正當與否是一迴事,而組織成員接受不接受,則是更為重要的一迴事。孔子說:“苟誌於仁矣,無惡也。”人如果有仁心,則大公無私,便能夠明辨是非,所以“仁”為“義”本,孔子更由義推到仁。孟子說“居仁由義”,以“仁”為“人心”,“義”為“人路”。組織成員立有“道心”,則其態度行為必力求正當,而凡是合理的,也就由肯定而欣然接受。所以,領導幹部要先以仁義之心收服員工,之後才能讓員工欣然聽令於自己,這是領導的藝術。

    曹操殺呂伯奢:敏感多疑失人心

    司徒王允假裝做壽,要大家設法殺董卓。曹操說不需要大家費心,私下向王允索取了七星寶刀,親自到宰相府殺董卓。正好董卓想睡個午覺,曹操心想良機不可失,把寶刀拿出來,正欲行刺,不料被董卓看到,曹操趕快說自己是要獻刀。

    曹操謀殺不成,逃出城外,想潛迴故鄉譙郡,再作打算。沿途幸遇中牟縣令陳宮,他認為曹操是忠義之士,願意棄官陪同曹操逃走。到了成皋地方,路過曹操父親結拜兄弟呂伯奢的家門。曹操看天色已晚,便同陳宮一起借住呂家。呂伯奢告訴曹操朝廷到處懸掛文書要捉拿曹操,並說曹操父親已離開家鄉到他處暫避。呂伯奢很高興地留兩人住下,向陳宮說家中沒有好酒,要出去買酒,便匆匆騎著驢子出去了。

    曹操和陳宮疲累不堪,躺在床上休息。忽然聽到莊後有磨刀的聲音,這引起曹操的懷疑。認為呂伯奢不是至親,很可能出賣他。為安全起見,與陳宮聯手將呂家男女八口全都殺死。這才發現廚房內有一頭豬被捆縛著,呂家是為了殺豬請客才磨刀。陳宮想:曹操疑心太重,誤殺這麽多好人。兩人逃出呂家,走不到兩裏路,看見呂伯奢驢鞍前懸著兩瓶酒,手裏還拿著果菜,問曹操為什麽離去。曹操揮起劍來把呂伯奢也殺死了。

    陳宮說剛才是誤殺,現在卻明知故犯,實在是大不義。曹操忽然冒出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狠話。曹操這樣,固然心裏十分痛快,卻禍害終生。大家從此以不義之人來看待他。不管他多麽禮賢下士,多麽愛才如命,多麽率性從事,都被這個不良形象完全淹沒掉。足證一句話可以興邦也可能亡國,何況區區一個人?曹操一時痛快,換來無窮禍患。相信他事後想想,也會傷心後悔。我們從他後來的轉變,不敢輕易說出狂妄的話可以知道,他多少有一些節製,可以想見他心中之悔恨。

    隔不了幾天,陳宮便心生害怕,認為這樣狠心的人,必須把他殺掉。轉念一想,自己為了國家的利益才跟他逃走,殺之不義。於是連夜離開,投奔他處去了。

    曹操醒來,不見陳宮蹤影,也不敢久留。趕忙迴到家鄉,招募義勇,準備號召各地方派係,群起討伐董卓。彼此以大義為旗幟,和董卓展開激烈的爭戰。

    呂伯奢全家慘遭殺害,其實是曹操多疑、殘暴,呂伯奢不夠謹慎、不能設身處地多想想所造成的。呂伯奢把曹操收留下來,有東西吃就好了,何必殺豬還要出外買好酒?真的要去,也應該親自告訴曹操,而不是告訴陳宮。自古以來,好人早死,多半原因即在好人問心無愧,便疏忽了防人之心,以致受到禍害。大家普遍認為老天不長眼睛,不知道保護好人,其實好人自己也有很大的責任。天助自助者,凡事要自己小心,上天才可能保佑。呂伯奢的一片好心和警告曹操被到處懸賞捉拿的氣氛並不調和:要磨刀殺豬,也應該告訴曹操,因為他彼時有如驚弓之鳥,怎麽會不起疑心呢?

    領導力箴言

    陳宮離開曹操,一是因為曹操敏感多疑,二是他也從曹操的言行看出曹操是個不講義氣的人。西方人不太相信義氣,他們覺得義氣非常不靠譜,他們重法律,凡事都簽合同,按約定進行。而有些中國企業沒有合同時合作得很好,要簽合同時,反而出現裂痕。因為中國人簽字的時候是很謹慎的,害怕簽字以後對自己不利,所以簽字前必定要求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對方也是如此想法,這樣二者就起衝突了。

    三國時代有那麽多英雄人物,最受景仰的是關羽,因為關羽最講義氣,而中國人特別重視義氣。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俠義之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當我有難的時候,尋求你的幫助,你還要定契約,還要調查,那我還尋求你的幫助做什麽?

    以前的商幫在這方麵做得很好,彼此聯係,加深了解,增強信任。而且一人有困難,不需要開口,別人就會主動幫助,借錢不要借據都沒有關係,這樣何事不能成功?

    因此,領導者應該學著信任員工,關鍵時刻員工才能夠提供及時的幫助和支持,而不是像陳宮一樣離開。

    劉備摔阿鬥:人性化領導魅力大

    劉備一生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充分信任部屬,能夠放手讓大家發揮潛力。也就是把眾人的成就看成自己的成就,真正表現出“成功不必在我”的偉大胸襟,令人敬佩。新野失守,在逃亡途中,部將糜芳受傷,向劉備報告“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劉備完全不相信。張飛在旁煽動,劉備還是堅定地說“子龍必不棄我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這種態度,其實對他最為有利。如果趙雲真的棄他而去,大家聽了劉備的話,一定對趙雲更不諒解:主公那麽信任他,居然如此不講道義。若是趙雲並無反叛的企圖,將來知道劉備十分信任他,勢必更竭盡全力。無論如何,大家對劉備的好感,都會因而增加。假定劉備一聽到報告,便怒斥趙雲為不義之徒,甚至說出老早料定有這麽一天的話來,劉備的仁義便成為虛名。不久趙雲迴來,發現劉備的假仁假義,恐怕真的有一天會棄他而去。可見上司對下屬的信任非常重要。

    趙雲當然不可能投靠曹操,他和諸葛亮一樣慎擇明主,自然知所進退。他費盡苦心,冒著性命的危險,好不容易把甘夫人從沙場中救了出來,迴頭還救糜竺一命,奪取兩匹馬,請甘夫人上馬,送她迴長阪坡。張飛聽說趙雲投奔曹操而去,十分憤怒,看見趙雲,大聲責問他:“為何反我哥哥?”趙雲說正在尋覓主母和小主人,便折迴去繼續尋找。糜夫人身受重傷,為了不拖累趙雲,把阿鬥放在地上,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趙雲恐曹軍盜屍,便將土牆推倒,掩蓋枯井,將阿鬥抱在懷中,殺退眾軍將,突破重圍。曹操正在景山頂上觀戰,看見趙雲如此神勇,驚為虎將。下令務必生擒,不許放冷箭,想不到因而救了趙雲和阿鬥。從此常山趙子龍聲名大噪。

    劉備與眾人在樹下,趙雲懷抱阿鬥,下得馬來,雙手把阿鬥捧給劉備。這時候劉備的反應是普天下想得人心的首領都應該用心學習的。他雙手長得比常人要長,據說雙手下垂,長可過膝。所以把阿鬥接過來,順手放下去,就好像擲在地上一樣,不麵對趙雲,卻對這個不會聽話的孩子大聲地說:“為了你這個孩子,害我差一點折損一員大將。”相信趙雲聽了,心裏一定牢牢記住:“下一次阿鬥有難,務必盡心盡力救他。”雖然嘴巴上講“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心裏卻堅定地告訴自己:這樣的領導者,為他戰死也值得。其他同人,也都敬佩劉備的人品,堅決地服從他的領導。

    領導力箴言

    對於趙雲,如果劉備不以關懷為導向,改為工作導向,接過阿鬥,第一句話便是“快拿小鬼驚風散”,認為救阿鬥的命要緊,其他的事情慢慢再說。相信趙雲失望之餘,也會暗自決定:以後阿鬥的事情,交由小鬼驚風散去處理,我保命要緊,不再如此冒險了。其他同人,也會覺得心灰意冷:這樣的領導,用不著為他拚命,太沒有人情味了。中西文化的差異,在這種地方最為明顯。中華民族的關懷導向,遠比西方文化所重視的工作導向,要有情有義得多,更合乎人性化的管理。

    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得人心。古人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昌,都是至理名言。身為領導者,能夠包容多少人,就可以帶出多少人的團隊,而且彼此如一家人一樣,合作默契,這是成功的開始。

    那具體什麽叫作“心”呢?這裏的心不是指你身上跳動的器官,那是心髒。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用心的人,我們的心在哪裏?

    古人常說,顛倒心。顛倒就叫心,什麽意思?當你想事情的時候,你想完好的一麵後又想了壞的一麵,這就是顛倒,你的“心”就體現出來了。隻想好的一麵,那是一廂情願,是不用心。同時又想壞的一麵,這就是用心的表現。

    公司能不能經營得好,要看員工有沒有齊心協力,是不是一條心。把員工變成家人,讓所有員工都把公司當成第二個家,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因為天底下隻有一家人才是一條心。職業經理人在管理水平上或許更勝一籌,但是在“心”上,他永遠比不過家人,隻有家人才會全心投入,當然這裏不排除有一些別有居心的“家人”。

    張鬆投劉備:領導者的品德修養最重要

    益州牧劉璋,曾殺漢寧太守張魯的母親及弟弟。曹操南下受阻,打算改取漢中。張魯與弟張衡,商議趁機攻占益州。消息傳來,劉璋大為恐慌。他的別駕從事張鬆認為劉備是曹操的真正敵人,不如把他請來,讓他去攻打張魯。漢中一破,益州的力量增強,就不必害怕曹操。劉璋大喜,派張鬆為代表,歡迎劉備入蜀。張鬆收拾金珠錦綺,先赴許都一探虛實。

    張鬆來到許都,求見曹操。不料曹操自破馬超以後,十分得意。每日除飲宴外,無事少出。張鬆等了三天,還要賄賂左右近侍,這才得見。曹操開口便問他為什麽這幾年都未見進貢。張鬆迴說路途艱難,又有賊寇。曹操拂袖而起,轉入後堂。主簿楊修和張鬆舌辯半天,你來我往,更加增強張鬆的信心,必須舍曹操而請劉備。

    劉備因曹操南下而獲得荊州,現在又將因曹操而得到進入四川的機會。曹操最害怕劉備開拓勢力,卻陰錯陽差給了劉備很大的助益。豈不是恩生於害,而害生於恩?曹操若是知道這樣的後果,會不會改變主意?恐怕隻有他自己才知道。

    世間的事原本就牽一發而動全身。牽這一發,由人決定,全身要怎麽動,則由那隻看不見的手決定。到底是天從人願,還是事與願違?就要看這個主要人物的品德修養。張鬆可以投劉備,也可以投曹操,他所想的,不過是立下一樁功勞。最後舍曹操而就劉備,則是這兩人的品德不同所造成的結果。

    領導力箴言

    “修己”的意思,是修煉自己,而不是改變他人。有人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變別人。這種錯誤的方向,浪費了很多管理成本。領導若是一心一意想要改變員工,員工就會保持高度警覺,不是全力抗拒,便是表麵接受,陽奉陰違。領導不如用心改變自己,讓員工受到良好的感應,自動地改變自己,更為快速有效。

    用高壓的政策,要求員工改變,並不符合安人的要求,也不符合人性化管理,員工會以不合理為由,加以抗拒。

    領導先修己,感化員工也自動修己。雙方都主動修身養性,自然更加合理。人人自求合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外國有很多科學的管理理論,但是沒有一個理論提到修己安人,這是一種中國特色的原則。因為領導自己不能修身養性,就領導不好任何人。中國人的眼睛喜歡往上看,領導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中國人的眼睛。如果領導的所作所為沒有人在意,就表示領導的職位較低。當領導的職位越來越高以後,領導講的話,會有人幫他散播出去;他做的動作,會有人添油加醋地模仿。

    因此作為一個領導,一定要以身作則。以身作則不是要求領導的技術領先,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說樣樣做表率,那也是錯誤的。以身作則專指德行方麵,比如,講信用,處理事情謹慎,對人誠懇,等等。

    領導要讓員工覺得,麵對這樣的領導,他們不忍心騙,這樣領導就成功了。領導越不信任員工,員工就越有可能做對不起領導的事,有句話叫作“管得越嚴出紕漏越大”,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你既然怕我騙你,那我就騙你好了,很多人都會有這種心理。

    有個企業老板跟我說過,他經營了十幾年,沒有一個員工跳槽,因為他根本就沒管過員工,而是做到讓員工看到他就覺得不好意思欺騙他,所以他的員工都兢兢業業。這就是成功的領導。

    中國人都是很有良心的,如果領導的德行不夠,員工就會認為:像他這樣的領導,我對他講良心幹什麽?下麵這件事是我在一個企業親眼所見的:有一個工人看到自來水龍頭沒關嚴,他本來想過去把水龍頭擰緊,但是轉念一想,卻把水龍頭開得更大了。他說:“我本來想關上水龍頭,但一想到我們老板的所作所為,我就改變主意了。”

    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出修己安人的重要性。中國人隻有“安”的時候,才會盡心盡力,各負其責,將自己所有的長處都發揮出來;當中國人“不安”的時候,就開始動“歪”腦筋了,因為自己要生存。因此,領導的品德修養對一個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劉備取蜀地:誠信是最有力的工具

    劉璋聽說劉備率軍來援,親自到涪城相迎。張鬆與法正、龐統商議,要劉備在宴席中殺劉璋,蜀地唾手可得。劉備則堅持劉璋既為同宗,又誠心相待,不同意如此。龐統再三相勸,劉備還是以“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決不可行”為由,堅決不依。但是,法正和龐統認為機不可失,叫魏延登堂舞劍,要伺機殺劉璋。劉備大驚,喝令即刻停止。劉璋歸寨後,還是不相信眾將的勸說而相信劉備,忽聞張魯來犯葭萌關,於是請劉備前往拒敵。哪裏知道劉備到了葭萌關,並不進兵打張魯,卻廣施恩惠,以收民心,這才引起劉璋的懷疑,從此對他嚴加提防。

    純粹從軍事的立場來看,劉備酒席間殺劉璋,可以省去不少事情。然而,如此一來,劉備便和曹操沒有什麽區別。何況劉璋一死,劉備的信用喪失,蜀地人士必然奮力抵抗。劉備不接受徐州,反而得到荊州。如今麵對劉璋,同樣是同宗兄弟,當然依樣畫葫蘆,以期獲得更好的成果。劉璋如果對劉備深信不疑,劉備不論仁義是真是假,都不方便翻臉。劉璋對劉備生疑,使劉備毀書發怒,先取涪城然後攻取成都,且看似合情合理。龐統的計策,屬於先急後緩,殺劉璋很快,要取蜀土卻會很緩慢,而且會陷劉備於不義。

    領導力箴言

    北宋政治家司馬光說:“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保國。”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曆來重視誠實守信的道德修養。“誠信”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源遠流長。打開曆史長冊,關於誠實守信的記載信手拈來。《春秋左氏傳》裏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這樣的表述。管子曾言:“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說講誠信,是天下行為準則的關鍵。《周易》言“人之所助者,信也”;明朝馮夢龍《東周列國誌》有言“信者,國之寶也,民之所憑也”。可見,誠信在古人心目中的位置多麽重要,古代的聖賢哲人一直把誠信作為一項崇高的美德加以頌揚。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許諾和重諾的傳統。而言必信,行必果,不論是對一個人,還是對一個國家,都是至關重要的。在三國中,劉備的方式是先仁至義盡,再翻臉無情,是先緩後急。下決心取涪城,要經過一段時間。但是接下去的進展,應該比較順利。凡事緩急、先後、輕重,隻在一念之間。作出決定的時候,誰也料想不到後果如何,所以還是以仁義、信用為重比較務實。

    第二節正心安人,成為團隊的核心

    領

    導實行管理是需要感情的,以心交心的領導策略看起來更加人性化,也更有利於團隊上下精誠團結,同心協力。當然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樹立自己作為領導的管理威信——隻要自己一聲令下,身邊的人就絕無二話地貫徹執行。這真的是一門很高超的管理藝術,隻要領導時常懷有一顆重義守信之心,就必然可以成為眾人心服口服的核心人物。

    桃園結義:誌同道合團隊穩

    劉備自我介紹:“我本漢室宗親。”張飛自稱“頗有資財”,關羽又剛好“逃難江湖”。他們心中有一種默契,要聯合起來,幹出一番大事。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桃園三結義發揮了很大作用。

    劉備字玄德,幼年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家境清寒,以編織草席、販賣草鞋為生。由於祖先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劉備常覺得自己有破賊安民、維護漢室的責任。因此熱衷於結交天下義士,並不太專心讀書。

    他很會看人。看到關羽和張飛的武藝高強,心想若是具有共同的理想,密切合作,應當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幹出一番大事,於是與他們結拜為異姓兄弟。

    劉備先認識張飛,張飛有一些資財,可以拿出來招募鄉勇,而且誌同道合,願意同舉大事。關羽原本是外地人,因為在家鄉殺了惡霸,逃難在外,才和劉備、張飛認識。三人愈談愈投機,既然有意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百姓,當然要結拜為兄弟,發誓齊心一致。他們都願意跟著劉備這位大哥幹出一番大事業。

    我們奉勸各位,少動這種腦筋為妙。當今社會,各種組織已經相當繁多而且周密,用不著這種方式。萬一找錯了對象,怎麽辦?朋友之間,可以采取謹慎的態度,逐漸加深彼此的認識,拉近彼此的距離,但是結拜這種事情,最好能夠避免,以策安全。特別是現代社會,變動性很大,誰也料不到以後會變成什麽樣子。多交一些朋友,少動結拜的腦筋,應該是良好的態度。

    當然,劉備會這樣做,有其特殊原因,分述如下。

    劉備為皇族後代,從小存有做皇帝的夢想。可惜幼年喪父,家境貧窮,到了28歲,仍然以販賣草席為生。幸好他15歲時,便開始遊學,在漢末名臣盧植處學習。劉備既有偉大的抱負,又有識人的能力,看到關羽、張飛這樣的人才,當然不肯輕易放過。雖然劉備當時沒有什麽名位,卻也隱約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風度。所以,抓住良好機會,劉備一開口便獲得兩人的迴應。

    劉備待人誠懇,聰明機警,十分受人歡迎,以他這種人中英雄,來號召關羽和張飛,成功率很高。因為關羽最喜歡讀《春秋》,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豪俠。而張飛聲若巨鍾,很喜歡以武會友。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彼此的能量和頻率都十分相近。當時桃園中花開正盛,社會又有聚合人才的需要。劉備看出天時、地利、人和三種條件俱全,自然提出結義的唿籲。

    但是,正因為這是十分特殊的事例,所以流傳至今,仍然為人津津樂道。如果自古以來的異姓結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視劉、關、張結義了。“義”這個字,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非常不簡單。並不是一時興起,便可以隨便結義的。

    領導力箴言

    企業的規模再大,也不過是少數人的結合。行政組織再龐大,真正可以左右大局的,隻有那極少數的首腦人物。要求合理應變,其實隻有一個十分簡單的要訣,可以說放諸世界而皆準,突破時空的限製,那就是我們常說的:親賢臣而遠小人。也就是自古流傳迄今,代代都被一再重複強調的:親賢遠佞。

    諸葛亮對後主劉禪的建議,在《出師表》上說得十分清楚:“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

    誌同道合,是組織的首要條件。烏合之眾,就算看起來黑壓壓一大堆人頭,也隻是各懷鬼胎,各有不同的利害標準,稍有風吹草動,即如鳥獸散去,並不算是組織。

    組織文化,便是組織成員賴以結合聚集的“道”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獨特的品質。各種組織,各有不同的道。所以同道,並不限定於正道。邪道結合,同樣是誌同道合,卻顯然與正道相背。

    這裏所說的道,當然專指正道而言。什麽叫作正道?就是一切依天理,憑良心所走出來的途徑,所做出來的決策以及所堅持貫徹出來的成果。

    千人諾諾不如一人諤諤,人多未必意見就好。流行的道不一定是正道,而傳統更不代表故舊得必須丟棄。可見民主隻是政界人士的一種口號,企業管理民主化則多是嘴上說說、實際上行不通的東西。

    創業之初,以誌同道合的少數人為夥伴。組織擴大之際,以組織文化來吸引聞風而來的同道。這樣的組織,必能欣欣向榮,不斷茁壯成長。

    誌同道合的積極表現,在於能夠委曲求全地達成一致的協議,找出合理的應變措施。

    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三結義是最好的組織形態。三人共同塑造組織文化,這才吸引趙雲、黃忠等人才樂於投入。這些誌同道合的人創造了蜀國。創造出當時的大變局,則是這些誌同道合的人士,適時合理應變,所締造的豐碩果實。

    但是,從三顧茅廬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三結義的兄弟對同一事件的看法也有相當大的分歧。在劉備心目中,諸葛亮是安天下的奇才,而在關羽心中,諸葛亮不過徒有虛名,張飛更把諸葛亮看成一般村夫。員工不了解幹部的心思,幹部不明白老板的想法,乃是常見的事實。

    管理需要倫理的配合,在這種情況下,顯得格外分明。劉備適時製止兩位弟弟的無理,合理地應變,順利地完成不尋常的求才舉動。

    組織內有人能夠拍板定案,才有決策之可言。若是紛紛擾擾,七嘴八舌,今天決定了明天還可以翻案,哪裏有什麽應變的力量?拍板定案的決策者要擁有最後裁決權,在誌同道合的組織成員中,是不可或缺的首腦。

    老板可以自己充當決策者,也可以委任他人來代為決策。劉備請到諸葛亮以後,自己認為如魚得水,把一切決策權都委之於他。曹操就不一樣,他自己作決定,從不假手他人。他所信任的人,如郭嘉、程昱,不過充當可靠的助手,從來沒有決策權。

    曹操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劉備的集團參與作風,都是誌同道合的組織可以采取的應變方式。在一般人心中,劉備的能力雖然看似不智不勇,卻能夠借眾人才的力量,表現出真智和大勇。就連自視甚高、驕傲成性的曹操,在劉備十分倒黴的日子裏,也看出“當世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誌同道合隻是合理應變的基礎,重視倫理,建立共識,才能夠在遇到變動時,尋找出合理的平衡點。

    中國式管理的三大特色:以人為主、因道結合、依理應變。不但可以因人而異、因道而異,而且同樣的人員和理念,還能夠因時因地合理調整,以求製宜。

    呂布投奔董卓:謹慎對待有才無德的成員

    現代人離三國時代非常久遠,很不容易想象當時的情景,加上現代人把跳槽看成正常的現象,所以才以呂布為例,來說明跳槽的負麵影響。實際上,談《三國演義》,應該以人物的品德誌節為中心。曆來評論三國風雲人物,大概都不會褒獎呂布,原因就在於人們認為他不是正直誠實的人,品德很不好。

    有才能而無品德的人,注定一生不會有好結果。這種說法,現代人大多不相信,所以社會才會這麽錯亂。通過我們長期觀察,時至今日,這個道理仍然適用。以呂布為鑒,是我們的建議。作為領導者,意念真誠,心自然就能夠端正。誠信的重點在一個“正“字。隻有先端正了自己的心,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呂布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後來他又得到董卓的愛馬赤兔,更是英雄配良駒,為什麽搞得後人不願意提起他的名字呢?原來他年輕的時候,認荊州刺史丁原為義父,追隨丁原作戰,建立了很多戰功。和董卓對陣時,殺得董卓大敗,引起董卓的驚奇和恐懼。於是由呂布的同鄉李肅出麵勸說呂布,希望他改投董卓的陣營。李肅為什麽敢於承擔這樣的重任?因為他素知呂布有勇無謀,又見利忘義,於是建議董卓以赤兔良馬,加上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這些厚利引誘呂布。這和今天的公司,以高職高薪,配以名車、豪宅,要人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是同樣的情況。所不同的是,丁原和董卓這兩家公司,前者是老字號,一切合法,而後者則是不合法的仿製品工廠,當然不能夠隨便攜帶公司的秘方,為利而跳槽。

    結果,呂布為了獲得董卓的重視,竟然把丁原殺死,提著丁原的首級前往請功,並且一見麵就認董卓為義父,更是令人覺得無恥至極。財關固然難過,也不致為財而不仁不義到這種地步,難怪後世的人不肯提他。

    赤兔馬是名馬,呂布應該想到董卓為什麽舍得給他。他聽從虎賁中郎李肅的片麵之言,說什麽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又說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日久必成大業。他也不想想賣主求榮,已經為人唾棄,居然還殺主求榮,而且馬上改變原本以董卓為叛賊的觀念,認董卓為義父,足見其完全不知道“義”是什麽。

    董卓要呂布,不過是為了廢少帝改立陳留王,自己可以完全操控大局。他本來也舍不得赤兔馬,經不起李肅“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馬”的勸告,才答應送給呂布。董卓舍馬,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呂布為馬殺主,是毀掉自己的前程。成也赤兔,敗也赤兔。這一句話將來應在關羽身上,也是同樣的狀況。赤兔終竟是馬,好壞全看騎馬的人,不能把責任推在馬身上。

    如果呂布稍微改變一下,赤兔馬照收,投董卓不幹,將來騎著赤兔馬鬥董卓,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恐怕我們也不會認同他的做法。因為我們評斷一個人,不會就赤兔馬這一個案來論定,而是大多采取綜合的考量,從一個人的生涯曆程,來看這個人的品德修養,然後再行評論。關羽赤兔馬照收,投曹操不幹,騎著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我們把他捧得天高。換成呂布,我們一定把他罵成貪取不義、光收禮不辦事的小人,仍然是無恥至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領導力箴言

    作為領導者,意念真誠,心自然就能夠端正。誠信的重點在一個“正”字。《大學》指出:有所忿怒、有所恐懼、有所好樂、有所又換的時候,新舊不得其正。一旦領導者的內心,過分忿怒、有所恐懼、有多好樂、有所憂患的時候,心就不得其正。一旦領導者的內心,過分忿怒、恐懼、貪圖或者憂慮,就會造成心不在焉的現象,因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做出來的計劃,就會十分偏差而不可行。忿怒、恐懼、貪圖、憂慮都是常見的情緒,必須適當加以節製,使其發而中節,才能正心。

    心端正了行事才能端正。我們常聽人說:“那個人心術不正,品德敗壞。”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心術端正、品德高尚比什麽都重要。人們認為品德不好但才能很高的人危害更大,因為他們更有能力作惡。

    作為一個領導者在用人選人和自身修行方麵,一定要格外注意品德修養。

    劉備放徐庶:安人措施需要及時調整

    劉備是個稱職的領導,“情、理、法”兼顧得當。合乎中庸之道的管理,稱為中道管理,目標是追求恰到好處,以便安人。依照“老天爺賦予人的本性”之道來管理,最合乎人性的需要,所以是人性化的管理。

    徐母殉節,是謀士程昱的詭計。神仙打鼓,有時候也會出錯。徐庶再高明,這件事情突然發生,也使得他方寸大亂。偏偏孫乾勸告劉備,必須留住徐庶,以免為曹操重用而危害我方。還說什麽徐庶不去,徐母必為曹操所害,徐母一死,徐庶就會力攻曹操為母報仇。說得很有道理,劉備一句也聽不進去,所以也沒有辦法冷靜地分析利害得失。徐庶一片孝心,劉備仁德為先,兩人一廂情願地認為徐庶到許昌,徐母便能得救。劉備大方地祝福徐庶善事新主,以成功名。徐庶則發誓終生不設一謀,使曹操白忙一場。兩人仁至義盡,但徐母仍自殺殉節。

    一個人應該用理智來指導感情,不應該以感情考慮事情。由徐母殉節這件事情可以明白這個道理。劉備和徐庶都冷靜下來,相信會進一步推論出後來水鏡所說的:徐庶不去,徐母還可以存活;徐庶一去,徐母必定殉節。

    這件事劉備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徐庶是孝子,一心一意求去是必然的。但劉備應該冷靜地為他分析,幫助他用理智指引感情。

    最不應該的,還是孫乾,說一些反效果的話。難怪水鏡說他不過是白麵書生,並非濟世之才。跟著劉備那麽久,那麽近,居然不了解劉備。

    領導力箴言

    劉備想讓徐庶為己所用,那麽就要讓他安心地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但是,情況卻隨時發生著改變。雖然徐庶也願意為劉備匡扶漢室出力,但卻受製於曹操對其母的控製,這是劉備沒有想到的。劉備知道徐庶是個大孝子,卻沒有理智、冷靜地考慮一下其母的為人。最後,劉備為了成全徐庶的孝心,保證徐母的安全,讓徐庶去曹操陣營,但還是沒能保護徐母。

    可見,安人的目標是固定的,但是安人的狀況則是變化的,必須隨著當時的人、事、地、物來衡量,采取不同的安人措施,才能見效。中國人被誤認為“做事不講原則”,“凡事五分鍾熱度”,其實是“有原則卻必須權宜態度”“一陣子不改變卻無效果”的表現所引起的誤解。

    安人的原則不變,安人的措施必須隨時空而調整。安人就是要把部分“合”起來,“合”成一個整體,而且促成“整體大於部分和”的成功。透過“己安”和“人安”,來合成“人安己安”的和諧。安人的曆程,便是“有開心的交心,結交新人而共同關心,然後產生同心”的一連串“心”的變化,所以對中國人來說,管理是“心連心”的過程,而安人則是“心連心”的結果,應無疑義。因此不管什麽時候安人都要從實際出發,做切實可行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劉備的決策沒有能夠和徐庶、徐母連心,所以才失去了徐庶這員大將。

    劉備攜民渡江:以人為本才能成大事

    長期以來很多人都說中國人很被動,其實不然。中國人很喜歡主動,隻有不會領導的人才會把所有的人都領導成被動的,而且使自己非常辛苦;會領導的人不僅能讓大家都變得自動自發,而且自己也會因為無為而輕鬆愉快。劉備正是抓住了這個重要規律。

    諸葛亮建議,曹操大軍當前,樊城守不住,不如去襄陽暫住,再作打算。劉備說百姓相隨已久,實在不忍心棄他們而去。諸葛亮表示不妨公告:願意留下來的,自便;想要一起走的,同去。想不到百姓的反應竟然是寧願死,也要追隨劉備。扶老攜幼,哭聲不斷。劉備在船上,看見這種悲慘的景象,大為悲傷。為了他一人,使百姓遭此大難,活著又有什麽意思?他想要投江而死,幸好左右及時阻止。大家聽到這個消息,更是痛哭不止。

    劉備投江的動機究竟如何,唯有他自己知道。我們無法,也不應該加以猜測。因為說來說去,都找不到證據,豈不等於白說?劉備來到襄陽,劉琮不敢見他。蔡瑁令軍士亂箭射下,魏延大罵蔡瑁賣主,砍死守門將士,大開城門,歡迎劉備入城。文聘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造亂。劉備說他本來想保護百姓,現在兩下軍兵自己打自己,反而害民,決定不入襄陽,改走江陵。眾將建議暫棄百姓,先行為上。劉備哭著說: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這樣一路看來,劉備應該是真心愛民才對。由此可見,他和曹操相比較更顯得仁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領導力箴言

    曹操靠天時,孫權靠地利,劉備靠民心。中國的管理思想,以儒家為主流。而孔子論道,大抵以仁為主,仁就是愛。員工的人性,要以關懷、關心、珍惜、真情、愛心來組織和感化,而這些都應該合理,不可以過分,以免造成濫情的惡果。

    “仁”引申為安人之道,隻有愛心的管理,人才能安。管理的一切措施,均以“安人”為衡量標準,能安才做,不能安便不要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安人,隻要人不安,其他的其實都不太管用。使員工由不安而安,是領導者最主要的責任。因此,安人之道是管理成敗的先決條件。每一個人,隻有合理地將心比心,設身處地,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才能產生合理的規範、製度。

    管理合理化,要從管理人性化而來,人人都能安,才是真正的合理。事實上,管理是離不開人情的。空喊製度而未能合理,即是“惡法”。標榜合理卻不能為同人力挺,便是未得人心,大概有違人情。所以如何“安人”,才是管理的最終目標。“安”就是“大家好”,領導者以“大家好”的“公心”來感應員工,員工有了“大家好”的意識,才能有好心情,對於一切“理”“法”,自然接納。管理人性化,其實就是合乎人“情”的管理。

    人性化與合理化是製度化順利有效的基礎,領導者不重視人性化而追求製度化,乃是“舍本逐末”。孔子說:“克己複禮為仁。”領導者“克己”(去私)“複禮”(循理),便是返顯“仁心”。具有“仁心”的領導者,在創立、修訂與執行製度時,員工才會信服。

    趙雲一生的啟示:老實人不會永遠吃虧

    趙雲隻有忠心而沒有私心,智勇兼備。可能是他幾番敢於直言,傷了劉備的麵子,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對趙雲承受的不公平待遇,很多人都認為是他跟劉備的關係不夠導致的,這固然無可厚非,卻也有些人覺得憤憤不平,為他抱屈。老實人不吃虧,我們應該有信心才對。

    趙雲字子龍,常山人。黃巾之亂時聚集鄉裏勇士,協助當地的軍閥公孫瓚。劉備和公孫瓚都是名師盧植的弟子,徐州牧陶謙商請劉備救援時,公孫瓚借給他兩千馬步兵,劉備指名借了趙子龍一起出征。

    陶謙讓徐州,劉備堅持不受。留駐小沛時,趙雲因兄長亡故,請假迴鄉奔喪。劉備和他執手告別,流淚不舍。趙雲十分感動,向劉備保證一定迴來追隨他。

    劉、關、張三人失散,在古城會合。趙雲也來相投,說公孫瓚不聽人言,以致兵敗自焚。袁紹屢次相招,趙雲看他也不是會用人的人,所以並未前往。從此終生相隨劉備,功勞不在關、張之下。新野兵敗,趙雲單騎救阿鬥,孫夫人要帶阿鬥迴江東,也是趙雲截江救主。他對劉家的貢獻,實在很大。攻打漢中時,他與黃忠的表現,令劉備讚歎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死後,更追隨諸葛亮北伐,全師而退,沒有絲毫損失。但是,他所獲得的獎賞,遠不如關羽和張飛。劉備稱帝時,封張飛為西鄉侯、黃忠為關內侯。趙雲一直到死後,才由劉禪追諡為順平侯。這當中的差距,實在令人難以想象。

    當然,以劉、關、張的關係,加上關羽和張飛的脾氣,使劉備不敢重賞和加封趙雲,也是主要的原因。

    趙雲的一生,至少帶給我們三大啟示,分述如下:

    第一,上天疼愛老實人,老實人最後一定不會吃虧。

    我們常覺得老實人吃虧,趙雲是一個特別顯著的案例。大家都知道他好,卻由於他老實而對他不公平,這樣合理嗎?其實,從隱秩序的角度來看,是合理的。因為不吃虧,或不願意吃虧,怎麽能夠證明是老實人呢?趙雲的高明,在於善擇明主。但是,劉備有了關羽、張飛,他如果不老實,不能委曲求全,哪裏容得下他?生前不封侯,死後追諡,對後世的影響又有什麽不同?上天經過嚴苛的考驗,確定其為老實必然給予公平的待遇。我們要看長遠一些才好。

    第二,老實人也要學習溝通技巧,不能過分直言。

    趙雲的直言性格,對他十分不利。諸葛亮先安排他和劉備一起過江,成親後劉備把荊州忘得一幹淨,不想迴家。趙雲一番直言,劉備心中著實不痛快。劉備入川,孫夫人在荊州,劉備把趙雲留下來,便是看準他能夠直言對付孫夫人。老實人吃虧,看起來自己也有相當責任。多學習一些溝通技巧,應該可以少吃一點虧。過分直言,對方看上去,便是你心中不敬,必須避免。

    第三,公道自在人心,後世會給老實人高度的評價。

    後世的人,讀曆史,看演義,對各種人物,自然有所評價。對於趙雲,幾乎都是異口同聲加以稱讚。看到曹操接受徐庶的建議,要生擒趙雲,因而下令軍中不得亂放箭,才使趙雲順利逃脫,覺得大快人心。對徐庶的人在曹營心在漢,同樣欽敬。盡管在當時,趙雲並沒有得到很大的利益和好處,後世的人對他都是十分欽佩的,對他的高度評價流傳了千百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領導力箴言

    說得通俗一點,守本分就是搞清楚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

    一個人很熱心好不好?好!“就是多管閑事!這麽熱心幹嗎?”可是一個人不熱心又要挨罵了:“隻顧自己,本位主義。”做人真的很難:你去幫別人忙就是多管閑事,不幫別人忙就是你不樂於助人。

    一個人本分顧到了,之後就什麽都不管,對不對?也不對!作為一個中國人,千萬記住:把本職工作做完,還要熱心幫助別人,這才叫作本分。把事情做完,其他事不管了,那不可以;本分沒有做好,就拚命去幫助別人,也不對。一個人隻要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就沒有權力去幫助別人。如果那樣做,就是你想討好、想邀功,就是你有不良企圖。

    所以,我們慢慢可以感覺到,人隻要一動,就會有人議論,甚至是非議。有人會想,這個人不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專門去幫助別人,肯定有什麽不良企圖,要不然怎麽會這樣?另外一種情況是,這個人隻顧自己,對別人的事情漠不關心。

    因此,自己的職責是不是確實完成好了,也需要有所判斷。

    而且守本分,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你可以大膽地守,大膽地做。而幫助別人要很謹慎。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得很好。

    沒有人敢幫采購員買東西。“哎呀,今天采購不在,我來代理吧。”你真的這樣做了,所有的人都會懷疑你:想拿迴扣了。

    另外,如果有人提議:“我們公司去青島旅遊好不好?”如果你馬上讚成:“很好,很好,我表姐在旅行社。”所有人都會懷疑你:又想撈一筆。如果你表姐是在旅行社工作的,你不主動講,大家找到你,你要說:“這種事情找別人,不要找我表姐。”大家一定要找她,你隻好勉為其難,叫她來做。這樣,就不會有人懷疑你。

    所以,“瓜田李下”很重要。太熱心的人總是被人家懷疑是有道理的。如果你采取推、拖、拉的辦法,推到最後,大家都會認為這樣做沒有問題,自己人好商量。任何事情一定要做到人家沒話講,你就成功了。

    第三節掌控情緒,沉穩包容成大事

    忍

    耐力是一個領導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作為一個領導者,不但要胸懷寬廣,具備寬廣的容忍胸懷,還要擁有承受屈辱,保持理性的大局觀念。因為在這個決策的位置上,如果不能忍一時的氣憤,終將造成莫大的失敗,所以作為領導者無論如何都要把持住這份穩重。

    劉備征東:領導不可意氣用事

    化悲憤為力量的意思,是把悲憤的情緒,轉化成為正義的力量。荊州原本是劉表的地盤,曹操大舉南下,造成赤壁之戰,劉備才有機會占據荊州的一部分。如果早在劉表去世時,劉備便以堂叔的身份,輔助劉表的大兒子劉琦,仍然表奏劉琦為荊州牧,就不會產生“借”荊州這種懸案,就會少了許多無謂的爭執。後來劉備自領益州牧,也應該居於孫劉聯盟的君子協定,把荊州的一部分歸還給孫權。孫劉就會繼續保持友好關係,也不致產生東吳偷襲關羽的悲劇。東西兩路北伐的計劃,說不定就會順利完成。劉備那時候再和孫權好好商量,說不定形勢好一些,就能夠整合孫權的力量,共同匡複漢室,達成原先的理想。

    現在時過境遷,既然最不想看見的事情已經發生,再來想這些事情,也沒有實質意義。劉備身負重大使命,在關鍵時刻,理應保持高度的冷靜,聆聽各方麵的不同意見,以尋求當前最為合理的決策。即使張飛咆哮公堂,相當情緒化,也應該以領導者和大哥雙重身份,曉以大義,要張飛冷靜下來,這說不定可以救張飛一命。在這種情況下,不論先北伐或先東征,由於具有充分的共識,大家精誠團結,萬眾一心,必然有更大的把握,爭取到最後的勝利。可惜劉備憑一時的意氣,連諸葛亮、趙雲的真心話都聽不進去。但是劉備並沒有悔意,這足以證明他的堅決——先東征再北伐,意誌堅定。

    領導力箴言

    在領導力中,情緒管理聽起來好像很複雜,好像無從琢磨,其實不然,情緒管理隻有一條規則而已。即當人觀念正確的時候,人的情緒就很穩定;人被很多不正確的觀念影響,結果就會導致自己的情緒不穩定。比如說情緒是誰來主管?有的人會說是別人讓自己生氣,夢幻使自己痛苦,事情使自己傷腦筋,唯獨不說自己是自己的主人這個責任。

    隻要把觀念搞清楚,有很多事情就化解掉了。比如說員工到公司裏去上班,發現他的領導對同事很好,但是對他不好,這時候他會表現得很不服氣,表現得很委屈,甚至開始鬧事。結果,領導越來越不理他,因為他這樣的行為就證明了領導的觀點是對的。他如果調整一下觀念,覺得領導是在暗示自己有些事情做錯了,或者沒有做得更好,那他會自己調整一下,這時,領導對他的看法就會改變了,就不會給他臉色看了。

    正所謂凡事適可而止,中國人不喜歡當麵罵人,但是會給別人臉色看。給臉色看和擺架子是完全不一樣的,擺架子叫“臭架子”,給別人臉色看是尊重別人的意思。攻擊不能排泄情緒,摔東西不能解決問題,但是有這種意識以後,人會動不動就摔東西,控製不了自己。人比較容易控製有意識的部分,而很難控製潛意識的部分。但是潛意識的部分,其實比有意識的部分要多得多,和冰山一樣,冰山能看到的隻是上麵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都隱藏在水麵以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曾仕強說三國領導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仕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仕強並收藏曾仕強說三國領導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