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領導是團隊管理的核心

    第一節全盤思考,領導要有大局觀

    荀

    子說:“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一個角落不能代表全體。所以領導者要為自己樹立整體觀,不能強調某一種導向,以免走入一隅。領導者若想在內心形成這種管理整體的概念,就應該以理念導向來統合各種導向。理念導向,就是以管理大道來引領管理,它們是全麵的、整合的,是不可分割的。

    三國分分合合:把握大局才能正確決策

    《三國演義》第一迴,劈頭便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告訴我們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為。分久了,人心想著要合,天下就統一了;合久了,產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協調,人心急著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來是自然的趨勢,我們稱之為天意;但實際上是人為的,取決於人心。戰國末期七國紛爭,弄得民不聊生,百姓盼望早日統一,所以並入於秦。秦朝滅亡引起楚漢紛爭,又造成西漢的統一。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三國鼎立,卻暗示著最後也會統一。

    最重要的是:合的時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時候,應該製造合的氣氛。合久必分,表示合的時候,已經種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積月累,終於爆發為分的局麵。分久必合,同樣表示分的時候,必須產生很多合的緣由,才會在時機成熟時統合在一起。而這種種,都在於人為。所以人心的變化才是至關重要的。《三國演義》開始於公元184年,當時人心思亂,盜賊蜂起。各地爆發的黃巾起義,打擊了東漢王朝,這才產生後來很多曲折的故事。

    我們從中國的曆史來看,百姓渴望統一遠大於分裂。這和西方曆史的分大於合呈現出不一樣的心態,也影響了東西不同文化對事物的不同理解。

    在古老中國,農民發展出一套農業灌溉係統。大家必須和睦相處,以便共同用心,並且確保沒有人動歪腦筋搞鬼。西方文化則根植於希臘,希臘人有較多的自由經營農地、種植葡萄和橄欖,就像個別商人那樣,可以獨自完成任務。因此,凡事以個人為主,隨時保持競爭的心態。東方人多,社會互動比較複雜,必須更加注意別人的反應。西方人少,社會互動相對單純,所以個體性強。甚至於日常生活、觀念和態度也不一樣。譬如吃飯,中國人是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個人坐在一起,各取所需。西方人則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幹擾。分合之間的選擇,東西方顯然有差異。

    但是,分了以後要合,往往會訴諸武力。換句話說,打到統一為止。而合了之後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打來打去,倒黴的是老百姓,老百姓跟著打,卻不知道為什麽打。三國時代,由於王室不振,中央弱得控製不了地方勢力。如果以西方的觀點,這種情況下,幹脆各自獨立也就算了。但是在中國人看來,獨立就是叛亂,非加以剿滅不可。誰出麵剿滅叛亂誰就是保護皇室朝廷,正氣凜然。在這種情況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特別高漲。中華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發展,其實有賴於這種合的精神力量。

    時至今日,我們應該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則是變。全球化表示人類即將趨於統合,國際化代表世界將會有某種程度的統一。從時勢的演化來推論,現在正是合的時期。因為科技發展,毀滅性的武器太過厲害,人類已經沒有了戰爭的本錢,鑒於此,人心思合,朝統一的方向而努力!

    領導力箴言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有言:“道可道,非常道。”中國式的領導經營理念綜合起來就是一個“道”字。道是對應著時在變的,而且有“常道”,就有“非常道”,我們所看到的往往都是“非常道”。“常道”在人腦海裏,是看不見的。如果一個領導連“常道”都沒有,也看不清時局的變化,就和基層員工一樣,整天坐在那裏,那就叫隨著潮流起起伏伏,是沒什麽了不起的。事實上,一個領導趕不上時代的潮流,摸不清時局的脈搏,是不能前進的。如果一個領導者隻會隨波逐流,那他早晚也會被這個時代淘汰。

    “道”字就好比一個大局,一時間很難看清楚。在時代潮流中,領導者一方麵要順應市場,應對萬變;另一方麵也要根據變幻莫測的時局,開拓新局麵。因此,看清大道時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必然規律,順時而動,隨需而變,作出正確的分析和決策,是領導者必不可少的大局觀念。

    劉備信水鏡:頭腦清醒才能抓住機會

    人的一生當中,總有某些轉折點,表示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如果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握時機,調整方向,做好合理的調整,那就叫作幸運。劉備的一生,桃園三結義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遇見水鏡先生,又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荊州的時候,劉備接到情報,知道蔡瑁設計害他,當時東、南、北三個方向都有軍馬把守,隻有西門可以逃走。他趕緊拉著的盧馬,飛身上馬,加鞭而出。行不多遠,一條大溪攔住去路,而蔡瑁已經引軍從後麵趕來。在前有檀溪、後有追兵的危急情況下,劉備躍馬檀溪,死裏逃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正常的情況下,的盧馬不可能飛躍檀溪。但在情急之下,此馬竟然如有神助,幫助主人逃過一劫。驚魂甫定中,劉備看到了騎牛的牧童,聽到了短笛的聲音。牧童騎牛吹笛子,在鄉村是常態,劉備卻感歎道“吾不如也”,這是他當時的心情產生的反應。牧童認識劉備,使劉備大為吃驚,又因為在受驚的狀態下,所以劉備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後來牧童說他之所以認識劉備,是因為他師父水鏡先生說劉備是個英雄,於是,他帶劉備去見水鏡先生。劉備跟著牧童去見水鏡先生的時候,聽見了優美的琴聲。水鏡先生正在彈琴,劉備不讓人通報站在外麵專心聽琴,水鏡先生忽然停止彈琴,走了出來,說是從琴聲中知道有英雄來訪。這是不是故弄玄虛?誰也不知道。水鏡先生當然有很高的修養,甚至也能夠未卜先知。此時此地的劉備更容易相信水鏡先生的話,這也是由於心理上的期待。

    水鏡先生把握難得的機會,告訴劉備,應該趕快向奇才求助,才能成就大業;並且向劉備推薦了臥龍、鳳雛,使劉備一改以往的觀念,誠心誠意地尋求高人輔助。桃園三結義後,劉、關、張三人結成誌同道合的聯盟。劉備有了武將卻尚沒有主持大局、統籌謀劃的軍師,所以當水鏡先生向他推薦臥龍和鳳雛的時候,他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這是劉備集團發展壯大的正確方向。劉備明晰了正確的方向,最後終於請出了諸葛亮,所以說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點。作為領導者,劉備在剛剛經過生死大劫後能夠冷靜下來,保持清醒的頭腦,聽取、接受他人的意見,明晰正確的方向,這是難能可貴的。

    劉備為人謙虛,很低調,這是他能夠領導眾多強將人才的關鍵一點。一個有成見、有主見的人,是不容易學到東西的。隻有把腦袋放空,腦海空空的時候,才能裝進新的東西。領導不固執,便會十分謙虛地請教有關專家的意見,以冷靜的態度,依據安人的目標,來達成正確而有效的決策。

    領導力箴言

    領導必須先有清醒的頭腦,才能在現代的環境中,找出合乎自己要求的管理大道。頭腦不清楚,再明確、再具體的管理製度和方法都會被用得淩亂而模糊。頭腦清楚,再虛的近乎空洞的管理大“道”,也會看得透徹,自成明顯的係統。同樣一句話,頭腦清醒的人,一下就聽懂了,覺得很簡單明了;頭腦不清醒的人,怎麽聽也聽不懂,那你有什麽辦法?此外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內容,那就是領導最好能夠時刻保持一種自我歸零的狀態,以便自己可以時刻站在從頭出發的起點上。領導隻有先把自己放空,才能將別人最正確的東西聽進去,做下去。

    第二節統籌全麵,領導要明確團隊理念

    諸葛亮細解隆中對策:理念導向是管理大道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而諸葛亮早在未出山之前,就從戰略上,對全局做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並已做好了天下布局的計劃。因此,諸葛亮才會在跟劉備分析當時的形勢,以及站在劉備的立場,為他作出未來的整體規劃時,能一下說到劉備心裏,使他自然而然地接受自己的建議。因為他們對談的地點在隆中,所以大家都稱諸葛亮的這些建議為隆中對策。

    諸葛亮首先指出:曹操打敗袁紹之後,已經擁有百萬軍隊,又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適合與他正麵衝突。

    接著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地勢險要而民心歸附,可以與他合作,也很難搶他們的地盤。

    然後才針對劉備說有一塊土地,好像是上天特別留下來給他使用的。那就是荊州和益州,領域也不小。

    劉備雖然胸懷大誌,卻對天下大勢並不十分了解。剛開始他以為曹操打不得,孫權不能打,自己已經毫無希望,不免有一些傷感。忽然聽到還有荊州和益州,不覺眼前一亮,連忙請教如果這樣的話,要怎樣規劃才有發展。

    諸葛亮暫停一下,想知道劉備的反應如何。若是劉備隻想擁有荊、益兩州,造成三國鼎立,便餘願已足,他實在沒有必要下山,做這種沒有意義的事情。三分天下,隻是一種手段、一個過程,不應該是目標。幸好劉備也這樣想,諸葛亮才提出三國鼎立之後的遠程規劃,主要有兩點。

    第一,聯吳抗曹,這是基本策略,不能輕易改變。

    第二,待時機成熟,分東、西兩路北伐。東路由荊州出發、西路由益州出發,使曹操不得不分散兵力。如果孫權再加兵支援,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才是遠程的目標。

    在短短幾分鍾之內,諸葛亮把曹操和孫權的勢力和地盤,進行了明確地歸納,指出荊州和益州才是劉備的用武之地。三分天下,曹操靠天時,孫權占地利,劉備必須善用人和。說得完整具體,劉備非常興奮,隻提出了一點疑問:荊州劉表、益州劉璋,說起來都是漢室宗親,他怎麽忍心搶奪這些地方?諸葛亮三言兩語就把這個問題說得十分透徹,這讓劉備更加安心。

    如果不能在三五分鍾之內把一件事情說清楚,就表示對於事情的根本還不能充分掌握,這時候說來說去,也隻是在枝枝節節上麵兜圈子。再複雜的事情,也要在三五分鍾之內說明白,才顯得抓住了根本,有充分的把握。諸葛亮若是囉囉唆唆,講個沒完沒了,恐怕劉備也聽不進去。說不定敷衍一下,客套邀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一客氣,也就不勉強。三顧茅廬的結局,就成為空歡喜一場。

    預測未來,隻可以說出大方向,不適合涉及細節。因為變數太多,過程很可能難以預料,說多了反而不準。但是大方向不會改變,隻要看得準,說出來就不會錯,便是料事如神。隆中對策把今後天下的大方向說得十分明確。劉備是局中人,心裏更明白,諸葛亮所說的,勢在必行。隻是以往自己進退無據,才浪費了這麽多時間。諸葛亮帶著完整的戰略,又與劉備事先建立共識,準備妥當,又在劉備誠意相邀的禮遇下出山,可以說是戲未上演先轟動!

    領導力箴言

    一個領導者要對管理有整體的概念,並以理念導向來統合各種導向。理念導向,就是以管理大道來引領管理,它們是全麵的、整合的,是不可分割的。縱觀大局,倘若領導者可以將理念導向作為自己管理行動的基石,那必然會在不久的將來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劉備能夠率領蜀漢集團,取得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霸業,離不開諸葛亮隆中對策的戰略分析和大局統籌。可惜後來基本策略有所改變,後半段的規劃更是無法完成。但樹立一個整體的戰略理念,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領導者必須先定關係全局的戰略方針,將未來整個行動的大方向了然於心,才能更好地運籌帷幄,統掌全局。

    赤壁之戰:有大智慧是領導者必備

    赤壁之戰,對劉備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倘若孫權降曹,劉備很快就會被曹操消滅。就算孫劉聯合起來,要戰勝曹操,又談何容易?因此諸葛亮不得不裝神弄鬼,竭盡所能,務求聯吳成功。赤壁勝曹,奠定了劉備之後發展的基礎。

    實際上,當時的劉備由於關羽斬顏良,不得不向袁紹獻計南連劉表,借故離開袁紹,趕忙投靠荊州。劉表對劉備,表麵上很客氣,還說要把荊州讓給劉備,內心則十分猜疑,對劉備很不放心。曹操聽說劉備屯兵新野,便出師南征。這時候劉表已死,次子劉琮繼位,索性歸順了曹操。劉備且戰且退,兵微將寡,已經是十分危急。可以說生死存亡,就在赤壁這一戰役。

    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曹操一再上當,百萬雄兵頃刻化為灰燼。劉備趁機占領南郡、長沙、零陵、桂陽等地,總算有了一些地盤,勉強稱得上鼎足而立,三分天下。但是,和曹操、孫權相比,仍然是最為弱小的勢力。就算如此,畢竟順利完成了隆中對策的第一步。對劉備來說,可以說是有生以來首次站穩腳跟。

    我們常說人有旦夕禍福,劉備這次喜出望外,更能充分體會這種感覺。不過事在人為,如果不是諸葛亮竭盡心力,豈能有這樣的成果?以人為本的中華文化可貴處即在於有人才有事。

    如果說官渡之戰,使曹操以寡勝眾,氣勢大增。那麽赤壁之戰,劉備同樣以寡勝眾,大增氣勢。赤壁之戰比官渡之戰的作用更加重大,從此天下三分。作為一個領導者,在作出決策之前,一定要廣泛地搜集意見,一旦決策既定,就要果斷堅決,勇往直前。雖然可以邊做邊調整,但方向應是不能變的,目標堅定,隻是包容各種變數,隨著需要而改變,絕非猶豫不定,躊躇不決。

    領導力箴言

    領導者的素質,主要在於大智大慧。大智指“具有解決決策問題的知識”,而大慧則指“能夠聰敏地看清事實的真相以及相關的德行”。兩者合在一起,成為我們常說的“道”。荀子在《天論篇》中明白指出:“萬物為道一偏,一物為萬物一偏,愚者為一物一偏,而自以為知道,無知也。”其意為萬物者都不過是道的一偏,一物更是萬物的一偏。而愚者所見,又是一物的一偏,這時候如果認為自己是知道的,那就是一無所知了。道是大智,應該把所有事物合在一起看,合在一起想。

    可惜像慎子、老子、墨子、宋子這些已經十分了不起的人,有時候還會陷入一偏之見。荀子說:“慎子有見於後,無見於先;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信;墨子有見於齊,無見於畸;宋子有見於少,無見於多。”慎子即慎到,主張隨後而不必爭先,因為他隻看到後的一麵,卻沒有看見先的一麵。老子提倡守柔,不敢為天下先,隻看到屈的一麵,忽略了伸的一麵。墨子兼愛,沒有尊卑的差等,顯然隻看到齊的一麵,沒有注意到畸而不齊的一麵。宋子即宋鈃,隻見到欲少的一麵,忽視欲多的一麵。荀子批評有後無先,則群眾無門路可循;有屈無伸,則貴賤無所分別;有齊無畸,則政令無從施行;有少無多,則群眾無由成化。這些都是自以為是而不知曉更有大道的存在。他在《解蔽篇》中提出“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的觀念,認為道雖有體有常,卻其變難盡,這些一麵之見,不過代表道的一偏、一隅,不足以涵蓋道的整體;持有一偏之見,便成為曲知之人。

    曲知之人,其智慧有所偏重,往往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今天稱之為“專家”。專家決策,依荀子的見解,內以亂於己,外以欺於人,造成上以蔽下、下以蔽上的蔽塞之禍,實在危險萬分。領導若是僅僅“站在我的專業判斷”來做決策,恐怕禍患無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古以來,有大將的職位,卻缺乏大將之才的,必定死於非命。有大將的才能,卻得不到大將的職位的,才能不可能得到發揮。領導者應該珍惜既有的職位,好好發揮自己的大智大慧,時時以無知來啟發大家的有知,以無能來激發大家的有能,以無才來展現大才,使所有決策,都能集眾人之智,麵麵俱到而無所偏頗。依據這樣的決策,定出來的計劃,自然可行而有效。

    第三節合縱聯盟,明辨利弊

    斯

    蒂芬·m.沃爾特在《聯盟的起源》一書中提到:“在任何競爭性的體係中,能夠爭取到盟友都是一種極其有價值的資源。相反,引起其他方聯合起來反對自己者,則處於明顯不利的地位。”團隊在做好了自身的內部管理之後,要想進一步地做大做強,就應該利用外部的資源和夥伴,采用“合縱連橫”的策略來有效地分擔和降低參與市場競爭的風險。但聯盟雖有利,也要意識到現實隱患的存在。與外部附屬團隊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要把握“度”,既強調“眾生平等”,又合理地融入“親疏有別”。對外部附屬團隊不能隨便地建立起高度的信任,因為風險很大,而應該通過不斷的考驗以確定其可以信任和合作的層次,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曹操推選袁紹任盟主:以退為進更能占據有利形勢

    刺殺董卓失敗後,曹操冒險逃迴家鄉,募集義軍討伐董卓。曹操打的是忠義的牌。大家深恐遠離這一塊招牌,便會被說成反忠義,所以前來響應的各路人馬,無不爭先恐後,熱烈參與。既然組成聯合陣線,當然需要盟主,以別於烏合之眾。大家聚集在一起,總該有人擔任這一個職務,來統一步調,指揮全體的行動,並作出必要的決策。

    曹操那時刺殺董卓未成,隻剩下這一條路可走,哪裏敢自告奮勇擔任盟主?就算真的有意,大家也不會讚成。因為在場的人物論年資、論勢力、論身份,都輪不到曹操。他提名袁紹,說袁紹是漢朝名將的後裔,應該擔任盟主。袁紹當然很高興,打心裏喜歡當這個盟主。但是,按照道理,依據慣例,他必須再三推辭表示禮讓,然後大家都認為非他莫屬,這才勉強答應。袁紹因此當眾宣示“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接著指派袁術總督糧草,同意長沙太守孫堅擔任先鋒,殺向汜水關。

    現代的選舉方式,產生了很多弊端和笑話。其實,中國古代的推舉方式更為方便而有效。因為它不致由於選舉而造成派係,又能在和諧中產生領袖。大家都有麵子,豈不是更好?如果加上良好的配套,應該可以成為現代選舉的另一種方式,值得大家考慮和運用。

    袁紹四世三公,出身世家。家庭有勢力,兄弟加起來更有力。曹操是聰明人,知道自己不夠分量,不敢妄想,卻也明白順水人情的重要性。反正袁紹一定會當選,為什麽不爭取做第一個推薦他的人呢?所以曹操不等其他人發言,立即推舉袁紹。

    袁紹如果不孚眾望,大家就會另行推舉他人,甚至懷疑曹操虛情假意,認為他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所以才出麵把袁紹推舉出來。當然,曹操心裏有數,在場的人裏以袁紹最為適當,但是袁紹並不是理想的領導人。所以在袁紹宣誓就職之後,曹操馬上借著喝酒裝瘋的機會,向袁紹進言“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因為曹操和袁紹是老同事,深知袁紹為人矜驕自負,並無真才實學,不脫富家子弟的習氣。袁紹在何進要清除宦官,不被何太後同意的時候,建議何進召董卓入朝那件事情,就做得十分不妥當。

    但因為聯盟裏沒有合適的人才,百般無奈,也隻好推舉袁紹,至少這樣,在袁紹心中,曹操可以占有更大的分量。將來曹操提建議,應該更容易被采納。果然大家熱烈響應,可能也都是別無選擇。

    烏合之眾,如果首領再有私心,加上缺乏實力,結果會如何?可想而知。這一次大同盟,由袁紹擔任盟主,已經看出沒有什麽作用。不過是各路人馬聚集在一起,使董卓更加猖狂,如此而已!但也正因為這樣,才會造成董卓的淒慘結局。所以不論成敗,也都對破除董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幾次失敗之後,把對手推到最高峰,讓他居高而危,掉落下來,這也是一種策略。

    領導力箴言

    曹操逃出去以後,就開始招兵買馬,聯絡各路諸侯一起清除董卓的勢力,推舉袁紹當了聯軍統帥。這是他非常聰明的地方,更證明他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如果他自己當統帥,年紀輕輕,實力又單薄,大家憑什麽要聽命於他?很可能誰也不服他。讓袁紹當盟主是曹操以退為進的一種策略,袁紹當了盟主,對推舉他的曹操十分信任,曹操自然占據了最有利的位置。曹操表麵上推舉袁紹,實際上他知道袁紹遲早會失敗,到時候得利的人還是自己。隻不過,無奈當時自己處於劣勢地位,隻得委曲求全。

    世界就是這麽現實,優勢的人不先說,劣勢的人隻好說;優勢的人不做,劣勢的人不得不做;優勢的人希望行動,劣勢的人就會行動;優勢的人不用指示你要盡力,劣勢的人必然盡力。中國人主張:形勢比人強。領導不用權,卻應該努力創造有利的形勢,使自己能夠及時占據好位置,使員工自動自發,在不知不覺中尊重領導者的權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領導者喜歡用權,員工一心等待授權,結果都很不愉快。其實我們都知道,人很難改變別人,也很不容易改變自己。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知己知彼。知彼不易,知己更難。知了之後還要進一步建立有利的形勢。形勢隨時在改變,所以領導者的形態也應該因時製宜,不可執一不變,這便是孔子所說的:無可無不可。

    既然如此,處於劣勢的時候不妨像曹操一樣,根據形勢做一些讓步。但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過任何機會,要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位置,然後作出最有利的行動。也就是說勢單力薄的時候你可以做發起人,但不要當頭兒。

    孫劉聯盟:敵人的敵人是聯盟首選

    曆史告訴我們,隻要領導得好,中國人非常合作;如果領導得不好,就會四分五裂。中國人的個性就是這樣,合起來合得很牢固,分開來也分得很徹底。

    曹操的遠程目標是平天下。這是我國曆史上,有遠大誌向的人士所共同擁有的願望。曹操自官渡之戰以寡勝眾以來,聲勢日益壯大。荀攸見劉備投奔江夏,唯恐他與東吳聯盟,建議曹操邀約孫權共擒劉備,平分荊州。曹操大喜,一麵遣使赴東吳;一麵點齊馬步水軍八十三萬,詐稱一百萬,水陸並進,直奔東吳而來。

    孫權接受魯肅的意見,以吊喪為名,向劉備打聽軍情。魯肅與諸葛亮見麵,力邀其過江向孫權表明聯合抗曹的決心。

    魯肅,字子敬,早年喪父,侍母至孝。他的家產豐厚,經常散財濟貧。周瑜有一次缺糧,聽說魯肅家存米六千斛,前往求助,魯肅一口氣答應把一半借給他,慷慨之至。他平生喜好擊劍騎射,又善於策劃。孫權繼承父兄大業時,周瑜鄭重地把他推薦給孫權。孫權和他商談軍國大事,到了晚上還同榻抵足而臥,問魯肅,今後要怎麽做。魯肅認為漢室不可能複興,曹操也不可能完全被消滅,最好是先剿除黃祖,進伐劉表,據守長江險要,以圖天下。孫權大喜,一切照他的計劃而行。魯肅接著推薦博學多才的諸葛瑾,也就是諸葛亮的兄長,孫權拜之為上賓。這樣孫權就組成了堅強的核心團隊,得以與曹操爭天下,建立帝業。

    魯肅和諸葛亮,具有北定中原的共同理想,所以一見如故,十分投機。兩人也有不同之處,魯肅料定曹操必然篡位,漢室不保,所以鼓勵孫權自己稱帝,以統一天下。諸葛亮則心存漢室,因此看重劉備的皇親血統,希望他以荊、益兩州為基地,北伐中原。兩人的觀念大同小異,卻又一個牢不可破的共同點,便是雙方聯合抗曹。

    諸葛亮來到東吳,不免與群儒舌戰一番。因為文人相輕,武將更是永不認輸,對諸葛亮如此盛名,當然心中不服。諸葛亮麵對眾人,有問必答,而且聲勢驚人。他事前對各人已有深入了解,自然能夠應付自如。

    諸葛亮針對孫權愛麵子的個性,不顧魯肅的勸阻,誇大曹軍的陣容。一方麵建議孫權歸順曹操,一方麵卻堅定劉備不降的決心。孫權很不高興,向魯肅抱怨“孔明欺吾太甚”。魯肅說諸葛亮是故意以言詞相激,實際上有良好的策略,孫權趕快再請諸葛亮敘話,虛心請教。諸葛亮用同樣的態度來刺激周瑜,促使周瑜主戰,加強孫權的信心。

    諸葛亮聯吳製曹的策略獲得孫權的支持,當然是劉備當時最有利的方式。周瑜知道諸葛亮的大才,請諸葛瑾勸告兄弟,離開劉備,到東吳共同效力。諸葛亮不肯,周瑜心生恨意,存心要殺諸葛亮。嫉妒心的可怕,在周瑜身上表現得格外強烈。孫權受到周瑜的影響,勢必不利於劉備和諸葛亮。

    領導力箴言

    所謂聯盟,說的就是合作,隻有大家一起協同合作,組織上才能更有力量。在一個行業內,如果隻是依靠一個企業自身的力量將行業鏈條上遊、中遊、下遊的事情全部做完是不太現實的,這樣的做大不僅對資源和管理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時也易造成顧此失彼的狀況。所以要大帶中、中帶小,分中有合,表麵上是分,本質上是合。

    有人曾經大力主張,中小企業要設法加以合並,組成大企業,以增強競爭力。然而,事實證明,麵臨21世紀快速變化的環境,企業規模大,應變力反而較小,對於適應環境所做的調整,其彈性遠不如中小企業那麽靈活,加上合並前後的種種問題很不容易克服,因而,合並不如合作。

    西方人一直以來都桎梏於“二分法”,而中國人則對“分”與“合”有著獨到的理解和認識。作為中國式團隊的領導者,不應該把自己企業裏麵的人才視為“內人”,把企業以外的都叫“外人”,這始終是“分”的觀念。實際上,應該通過內部的外人以及外部的一些內人來實現內外的溝通,形式上雖然是不同的企業,實際上是同一個團隊,隨時可分,隨時可合,這樣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既保持靈活性又便於調整。

    聯盟合作的對象,就算理念十分相近,畢竟各有各的立場,各有各的苦衷,難免有不協調、不配合的現象。從某種角度來說,“求全”便是“合作”,一個個體能力有限,無法求全,必須多個個體同心協力,同理合作才能求全。大家為了利益走到一起,謀求的就是實現自我強大的目的。假如大家可以善用中國人的“以讓代爭”,柔中帶剛,彼此為實現共同目標,各自機動調整,權宜應變,自然會獲得整體的配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葛亮草船借箭:聯盟共同利益需用心維護

    諸葛亮過江來到東吳尋求合作,周瑜心懷嫉妒,決意殺了諸葛亮,以絕後患。他故意問諸葛亮,水路交兵,以哪一種兵器為優先。諸葛亮心中有數,裝得一本正經:“以弓箭為先。”周瑜趁機表示,軍中急需十萬支箭,請先生監製。諸葛亮還是裝得很像,拜問何時要用。周瑜說十天之內,諸葛亮居然滿口答應。魯肅是老實人,急得要命。諸葛亮要他救命,魯肅居然罵他自取其禍,真是可愛!

    諸葛亮對天文地理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知道不日之內必有濃霧。曹操人生地不熟,又不熟悉水性,不敢在濃霧中出戰。諸葛亮如果以船隻逼近,偽裝進攻,曹操必定箭如雨發,不敢停息。於是不用費力,便能夠借得十萬支箭。但是,這樣一來,周瑜必然更加氣憤,也更為嫉妒,很可能不擇手段,非置諸葛亮於死地不可。諸葛亮並不是故意賣弄才華,使自己陷入險境。隻是周瑜這樣的人,不能讓他看不起,否則無法合作。這才不得不承擔風險,采取如此措施來換取共同的利益。應該做的事,絕對不推辭;不應該做的事,再有利也不能做,這才是做人的基本條件。

    工作有很多人會做,不一定樣樣都要自己親自去做。讓別人做,並不代表自己偷懶。諸葛亮借箭,說明一個問題可以有好幾種解決方案。自己做十萬支箭,費時費力又費神。不如向有箭的人借,一下子就湊齊了。問題是怎麽借,向誰借,什麽時候借,有沒有把握,這些才是我們要學的。

    領導力箴言

    我們不可否認諸葛亮是個奇才,年輕而精明能幹、頭腦清晰、效率極高的奇才。這樣的奇才並不多見。由於奇才表現出色,使得組織人人自危,從奇才身上所得到的往往無法彌補其他同人所失去的。

    在孫劉聯盟上諸葛亮和周瑜絕對都是功不可沒的,但由於是各為其主,思路必然不在一個軌道上。即便在同一組織內,大家的想法也很不一致。各人有一套主張,而且都言之有理。這種情況,對於喜歡講道理、怎樣講都有理的中國人,更是一人一義,十人十義,意見相當有分歧,非常不容易整合。盡管他們二人總是各說各的話,但是心裏卻都很清楚彼此的真實意思。

    從合作的角度來說,雙方完全可以同心協力、一致對外,這就是組織的力量。現在很多企業存在的問題是有組織,但卻沒有組織力。其實有沒有組織力完全是領導的問題,因為中國人絕對可以團結、絕對可以一致對外、絕對可以和而不同,也絕對可以成全。但往往在合作中雙方會出現互出難題的情況。

    諸葛亮草船借箭顯示了自己的才華,讓心生嫉妒的周瑜更加記恨他。但他必須冒這個險,以實現合作,獲取共同利益的目標。麵對周瑜十天造十萬支箭的刁難,諸葛亮“以小敬大”,萬事退讓一步,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將心比心,以設身處地的態度好好商量,達到了長久合作的目的。其實合作就是為了求全,以此來賺得屬於自己的利益。彼此為實現共同目標,各自機動調整,權衡應變,才能最終獲得整體的配合,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做的是沒有錯誤的。

    瑜亮合作:對抗強敵須放下私心芥蒂

    周瑜,字公瑾,由於智勇兼備,二十四歲時便出任建威中郎將。當時程普是江東資格最老的武將,大家尊稱其為程公,相對地便稱周瑜為周郎。孫策取荊州,以周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孫策和周瑜成為喬玄的女婿,在當時傳為佳話。周瑜精通音律,每聽唱歌奏樂,都能聽出錯誤的地方。他的《長河吟》,被諸葛亮彈得幽雅深刻,令他十分不安,決心要和諸葛亮一決生死。

    其實,周瑜的內心,並不是妒忌諸葛亮的才華。魯肅原來是袁術的部屬,因為得不到重用而萌生去意。周瑜打聽到魯肅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趕快把魯肅的母親接過來,然後全力說動魯肅來歸附。他不但為孫權增添了一位賢才,而且在臨終時,還極力推薦魯肅。孫權接受他的建議,讓魯肅繼任都督。

    他大肚能容魯肅,卻千方百計要迫害諸葛亮,這是什麽道理?我們從他初次和諸葛亮見麵,便請諸葛亮的兄長,同在東吳任職的諸葛瑾前來商議“令弟諸葛亮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劉備”來看,相信諸葛亮若是和魯肅一樣,能夠棄劉備而事東吳,他也會像對待魯肅那樣,善待諸葛亮,說不定向孫權推薦,以諸葛亮為都督,也很有可能。

    周瑜最大的錯誤,在於不懂得對方安穩自己才能安穩的道理,以為東吳可以獨力抗拒曹操,而不需要外力的幫助。倘若他和諸葛亮一樣,知道隻有兩家聯合在一起,才有足夠的力量來抗曹,相信他對諸葛亮的態度就會比較理性,不致如此偏激。包容、厚待諸葛亮,對東吳和周瑜本人,都有好處。

    諸葛亮為了聯吳抗曹,抬高劉備集團的聲勢,必須和周瑜打交道。因為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東吳的軍事,周瑜的作用可以說舉足輕重。諸葛亮知道他年輕氣盛,采取請將不如激將的策略,果然激得周瑜勃然大怒,被孫權封為大都督,並親授佩劍,誓與曹操決一死戰。

    有一些話,按照交淺不言深的道理,諸葛亮原本不應該說的。現在因為共同的利害,加上時間十分緊急,不得不說出來,以致引起周瑜的疑慮。心想諸葛亮這麽厲害,為劉備所用,將來必為江東大患,幾次都動腦筋要殺諸葛亮。

    當然,從長遠看,孫權和劉備遲早要一爭高下,這一點孫權心裏十分明白。他和諸葛亮都知道:曹操不喜歡的人裏呂布、劉表、袁紹、袁術,都已經滅亡,隻剩下劉備和孫權,曹操不可能放過他們。不過兩人聯合抗曹,恐怕也是權宜之計,將來兩雄相爭,看來也避免不了。周瑜大概就是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急於除掉諸葛亮。

    實際上凡事都需要有個過程,許多事情真的是欲速則不達,急不來的。周瑜如果作出階段性的計劃,先和諸葛亮合作,以後再做其他的盤算,他們的關係是不是會緩和一些?我相信他也想到了這一點。隻是一向十分順利的人,往往不會顧慮那麽多,而是認為事不宜遲,不如當機立斷,在劉備還沒有站穩之前,殺掉諸葛亮,以免劉備勢大,諸葛亮更難以應付,於是想做就做,甚至不和孫權商量,便決定下毒手。他一定沒有想到,自己反而被活活氣死。

    領導力箴言

    周瑜和諸葛亮二人立場不同,有一定的差異性。實際上,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彼此不同的“差異性”,我們把它叫作“分別差異”。差異就是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善於管理的人,能夠把“不同”的心和力結合在一起,產生“和”的力量。小人同而不和,不善於管理的人,隻在表麵上要求大家服從,似乎“同”到沒有意見上的差異,卻始終發揮不出“和”的實力,應該視為“不和”。

    烹調的時候,用水來煮水,煮來煮去,還是開水。彈琴的時候,總是重複一個音調,聽起來必然單調乏味。同樣的“人”群集在一起,如果大家一模一樣,絲毫沒有差異,我們識別起來,勢必十分困難。反之,用水煮蛋,可能煮出可口的蛋花湯;配合各種不同的音調,可能彈奏出動聽的樂曲;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才有可能“和”成一個整體。

    《荀子·王製篇》指出:“人何以能群?曰:分。”人的力量沒有牛那麽大,行走起來不像馬那樣快,而牛馬反為人所用,主要是因為人能夠合群,有“組織”的概念,而牛馬則無。但是人為什麽能夠合群呢?答案是人有“分”的念頭,知道彼此“不同”,而非完全相同。

    管理的曆程,著重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也就是“有矛盾時加以調和,沒有矛盾時製造若幹矛盾”,使相同的產生某些差異,而讓差異的趨於相同。

    周瑜並不知道自己和諸葛亮的關係是合則有利,分即有害。我們認為周瑜遇見諸葛亮,唯一的辦法就是和他誠心合作,暗地裏像魯肅那樣,多向諸葛亮學習,以增進自己的實力。至少在可見的未來,雙方合作的必要性很大,還不至於翻臉無情。

    假如大家都能夠退讓一步,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思考,凡事將心比心,以設身處地的態度好好商量,就能最終達到長久合作的安定局麵。別人安定了,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在安定和強大自己。希望組織同人同心協力,領導必須使大家對整體目標相當關心。而要使大家關心整體目標,又非讓大家彼此交心不可。要求大家交心,第一步則是設法使大家開心。這樣來說,安人的曆程,便是“由開心而交心,借交心而共同關心,然後產生同心”的一連串“心”的變化,所以對中國人來說,管理是“心連心”的過程,而安人則是“心連心”的結果,應無疑義。

    華容道巧放曹操:相互製衡才能共同生存

    赤壁一戰,曹操敗逃。諸葛亮安排了幾路人馬攔截曹操,在最後一關華容道上關羽念及舊情放過了曹操。說曹操命不該絕,完全是站在無形無跡的立場來看的。若是采取有形有跡的觀點,那就是這個時候還不能讓曹操死掉。因為在這種曹軍慘敗、孫吳得意揚揚的關鍵時刻,讓曹操死在關羽手中,曹操的部屬一定會把矛頭對準劉備,說不定會和孫權聯合起來,那樣,劉備就完了。

    因此,站在劉備的立場,絕對不能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殺死曹操。諸葛亮故意不派趙雲或張飛去守華容道,因為曹操要是落在這兩位大將手中非死不可,那就不妙了。

    曹操在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後堅決要離他而去的時候,心裏也著實掙紮了一陣子。他反複思索,不讓關羽離開,以關羽的神勇,簡直做不到;讓關羽離開,又實在不情願。所以他避不見麵,故意不給關羽發通行證,使關羽隻能過五關斬六將,欠下曹操很大的人情。最後曹操還指派張遼勸退了夏侯惇,送一個大人情給關羽。曹操何嚐不知道,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自己難免有一天要栽在關羽手中,所以趁早讓關羽欠下自己一大堆人情,將來必要時,說不定能夠救自己一命。曹操和諸葛亮對關羽都十分了解。可以說兩人合演了一出華容道大戲,使關羽有情有義地表現一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關羽當然要放走曹操,否則大家對他的忠義就不會那麽推崇。對劉備忠心是一迴事,還曹操人情,也是合乎義理的表現。何況如果關羽一刀砍下曹操的首級,接下來諸葛亮就必須承擔劉備敗亡的重大責任。“三國”演義,勢必提早結束。劉備的壯誌,諸葛亮下山,都將會毫無意義。無論有形跡、無形跡,關羽這一次放走曹操,都合乎道義。

    許多人看到這裏,都替關羽惋惜,認為他失去了滅曹的大好時機。其實,就因為他放過了曹操,他才很了不起,這絕不是婦人之仁,而是從大局出發——曹操殺不得。站在劉備的立場,絕對不能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殺死曹操。如果那時把曹操殺了,劉備也就沒有前途了,孫權會把曹操的人馬收編過來,順便把劉備也滅掉。所以,那個時候,是不能讓曹操死的。有時候,適當培養幾個敵人,才是生存之道。

    領導力箴言

    競爭對手從另一個角度說,就是領導的老師,領導應該善於向敵人學習。領導要是承認自己不如人家,就達到了海闊天空的境界,總想著“我一定要把你幹掉”,很可能是最後對方沒有死,領導就先死了。

    所以很多事情要從大局來衡量,不要隻看眼前利益。現在很多人隻能看到眼前利益,看不見大局,不知相互製衡才能彼此生存的道理,是多麽的危險。

    孫劉聯姻:心機各異難以長久合作

    孫權受周瑜的影響,非要把諸葛亮製伏不可。聽說劉備沒了甘夫人後,兩人商議,假意將孫權妹妹許配給劉備,把他騙過江東來,看諸葛亮如何迴應。他們的目標是讓諸葛亮以荊州換迴劉備。諸葛亮見東吳特使呂範到來,便已識破來意。建議劉備將計就計,既要得孫權的妹妹,又要保住荊州。劉備覺得太過冒險,猶疑不決。諸葛亮叫孫乾與呂範同往江東,傳達兩府合婚的意願,並且預先定下三條計策,要趙雲陪同劉備,一起過江完成婚事。

    劉備與趙雲、孫乾取快船十隻,隨行五百人,依計而行。首先拜訪喬國老,使國太出麵,逼使孫權弄假成真,真把妹妹嫁給劉備,完成了一樁政治婚姻。

    孫權妹妹自幼習武,婚後常與劉備舞劍為樂。劉備畢竟是男人,有名有利有勢之後,最難過的便是美人關。與孫權妹妹成婚後,竟然把荊州大事忘得一幹二淨。孫權接受周瑜意見,撥款修整東府,廣栽花木,請劉備與妹妹居住。又增侍女數十人,並贈送金玉錦綺好玩的東西。劉備果然被聲色所迷,完全不想迴荊州。幸好趙雲遵照諸葛亮的錦囊妙計,虛報荊州危急,劉備才和夫人返迴荊州。

    孫權和周瑜聽說劉備夫婦要迴荊州,氣急敗壞。屢次加派追兵,無論如何也要把他們追迴來。趙雲依照第三計,懇請孫夫人親自抵擋追兵。劉備吃盡苦頭才返迴荊州。周瑜不死心,親自趕到江邊。諸葛亮前來接應劉備,喝令軍士大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把周瑜氣得大叫一聲,倒在船上,不省人事。

    政治人物,常常喜歡借著結成親家,以增強實力,或交換利益。這一樁婚事,原本是一場騙局。孫權事先連母親都沒有稟報,認為把劉備騙過江東,神不知鬼不覺地結束他的生命就行了,當然不需要讓國太知道。諸葛亮算準了這一招,第一計就是上岸後,隨行五百軍士全部披紅掛彩,到處傳播劉備入贅東吳的消息,使城中人們紛紛口耳相傳。並且拜訪喬國老,贈送名貴禮品。喬國老是孫策和周瑜的嶽丈,和孫府交情甚深。心想如此大事,自己竟然完全不知,還是從劉備口中得到的消息,實在沒有麵子。於是專程求見孫權母親吳國太,一方麵賀喜,一方麵抱怨不通知他老人家,想不到吳國太竟然也不知道。諸葛亮這一招完全是抓住人性的弱點。喬國老沒麵子,必然會找國太,自己的女兒要出嫁,做母親的竟然不知道,吳國太惱羞成怒,立即把孫權喊來,大罵孫權。一連串的演變,俱在諸葛亮的掌握之中。對孫權和周瑜來講,卻是樣樣生意外的變化,弄得手忙腳亂,完全亂了陣法。結果自然是諸葛亮妙計比周瑜高明。果真周瑜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氣死也是活該。把領導者的妹妹當作工具,大施美人計,也虧周瑜想得出來。而孫權身為兄長,也配合行使這個計策,難怪吳國太氣憤至極,反而促成這一樁原本虛假的婚事。

    如果真的結成親家,對孫劉聯盟有助益那也不錯,偏偏周瑜不甘受辱,一再設法破壞雙方的合作。

    按照常理,周瑜不敢以孫權的妹妹為賭注,諸葛亮也不應該要劉備冒這麽大的危險。但是,孫權和劉備的戰略高度,畢竟不如周瑜和諸葛亮。孫權隻知道聯盟,周瑜指出困住劉備的大好時機,他也把握不住。劉備不了解彼此的矛盾,身入險地而不自知。幸虧諸葛亮及時挽救,才得以脫離險境。周瑜的建議,孫權欣然接受,卻由於事先家人的協調工作沒有做好,而功虧一簣。諸葛亮原先諫阻劉備答應這門親事,劉備不聽,諸葛亮不得已才提出三個錦囊之計,要趙雲依計行事。當時劉備對諸葛亮的意見已經有一些不尊重。君臣之間,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投緣。五分鍾熱度,看來到處都是這樣。

    權力使人腐化,對孫權和劉備來說,都是難以避免的事實。周瑜和諸葛亮表現得愈好,孫權和劉備的內心,不見得愈愉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關係充滿了矛盾。以周瑜和諸葛亮這樣的智慧與才能,好不容易才遇上孫權和劉備這樣的好領導,表麵上看十分和諧,實際內心不見得沒有一點矛盾。

    領導力箴言

    古人的話,千真萬確,有根有據,但是不能全信。中華文化本身充滿了矛盾,一方麵說禮讓為先,一方麵說當仁不讓,那到底要不要讓?答案隻有一個,你自己看著辦。中國人最厲害的是同時講兩句互相矛盾的話,人心不同,各如其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東西總是摸不透,現在連中國人自己都不能洞悉。

    所以中國人在講東的時候,想到西;當講到西的時候,想到東。隻有將正反兩方麵整合起來、兼容並蓄,才可以找到合力點。中國人說“事無不可對人言”,又說“逢人隻說三分話”。這非常矛盾,需要在坦白和保留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對張三保留七分,隻講三分;對李四保留三分,要講七分。隨時隨地因人而異,這是高度的藝術。

    作為一個領導者,雖然嘴巴裏講要對內外企業一視同仁,大家團結一致共謀利益,心裏卻要始終想著差別對待。這就要求核心領導在剛開始管理外部企業時要一視同仁,但在一視同仁的同時,考驗每一個員工,要差別對待。至於如何差別對待,不是領導主觀決定的,而是要經過多方麵的考量。表現好的可以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表現不好的就要督促其改善;有異心的,要對其多加防範。

    孫劉兩家聯姻表麵上是為了鞏固合作關係,實際上也是各懷心機,充滿了矛盾。孫權把親妹妹嫁給劉備,實際上是他自己的主張,目的在於加強孫劉聯盟。周瑜隻是趁劉備迎親時,建議囚禁劉備,使之與關羽、張飛分離,以便分別擊破。劉備完全沒有想到這一層,自己身陷險地而渾然不覺。幸虧諸葛亮及時挽救他,他才得以脫離險境,迴到荊州。兩個團隊,由於人員層次不同,心機也是各不一樣,其中的複雜關係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看來,不管是領導與員工之間還是領導與領導之間,大概除了忠誠和關愛之外,更需要一些技巧,才有辦法長期相處而彼此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並非科學,而是高度的藝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曾仕強說三國領導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仕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仕強並收藏曾仕強說三國領導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