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曾國藩的識人絕活曾國藩識人、用人方麵都很有成就。所謂“識人”就是知人,“用人”也就是善任。郭嵩燾為他作墓誌銘,說他“以美化教育人材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俞樾稱他“尤善相士,其所識拔者,名臣名將,指不勝屈”。左宗棠則為他寫挽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而據《清史稿》記載,曾國藩“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薦拔者,不可勝數。一見輒品目其材,悉當”。從這些評價中不難看出,說曾國藩
“識人用人皆有成”一點也不為過。
其實作為領導,真的隻需做好“識人用人”這四個字就夠了,其他都不是你的事。可是現在如果你在台灣當“交通部長”,別人還會質詢你“台灣最快的火車是什麽?”你還得迴答,這不是很奇怪嗎?如果我當“交通部長”,不管誰質詢我台灣最快的火車是什麽,我肯定會說:“這個問題請你問‘鐵路局長’,那是他的事。”但是沒有人敢說這種話,因為我們現在的標準、原則就不對,所以亂成一團。你如果說這種話,社會就會批評你失職,你不親民,你推卸責任,等等。職位那麽高的官員,卻要整天管這些芝麻大的小事情,那大事誰來管呢?就沒有人管了。標準一亂,整個社會是上不了軌道的,所以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把觀念轉變過來。
一個老板隻有兩件事情要做:第一,把場子做大,讓每個人都有升遷的希望;第二,讓跟自己的人都有飯吃。這就夠了,其他沒有你的事。每個人都有份,這個份就是責任,大家都要明確自己的責任是什麽,你該做的你就去做,你不該做的就給別人做。
什麽叫“有成”?千萬記住,為公家做事做出成就的才能叫有成。古往今來都是一心為公的人才會留名,而為私的人,往往很快就被遺忘了。人活一世,大都希望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真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第一節曾國藩的識人之樂
任何一位偉大的人物都會有受爭議的地方,因為見仁見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樣。如果每一個人都說你是壞人,那你一定是壞人,可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說你是好人,你就不一定是好人。後麵這句話是很重要的。什麽叫好人?就是壞人一定要說你壞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好人。一個人,如果沒有人把你當敵人,那就表示你大概沒有什麽分量,你如果有一點分量,就一定會有人把你當敵人。因此如果有人批評你,你也不必太介意。
對於曾國藩,有很多有爭論的地方。可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這一部分,是大家都一致認同和敬佩的,那就是他的眼睛很厲害,他看人很準。一個人怎麽樣,將來會怎麽樣,他都能直截了當地說出來,這叫什麽?這叫識人的功夫。要知道,要想煉成這個功夫,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國藩說他本人有“三樂”:讀書聲出金石,一樂也;宏獎人才,誘人日進,二樂也;勤勞而後憩息,三樂也。很多當領導的人會出於私心想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願提拔人才,或者至多把提拔人才、培養人才當作自己的職責或責任來履行,很少有人能有自願提拔和培養人才的覺悟,更別說把它當成一大樂趣了。這其中的差距與具體原因,在此我們就不多加贅述了。我們這裏著重要關注的是,從客觀角度來講,為何要知人?為何要識人?
一、製勝根本在人
曾國藩說:“製勝之根本,在人才不在器。”“器”就是指設備、機器或者方法、過程。但是我們現在不是這樣,現在完全顛倒過來了,現在“重器不重人”,整天都在談什麽研發、材料、方法、製度,就是不講人,根本完全本末倒置了。曾國藩深深感覺到,要做一番事業,單打獨鬥是肯定不行的,必須要有一班誌同道合的人一起打拚。所以他知道,人才是很重要的。
二、先識別後培養
“要培育人才,必先識別人才。”曾國藩看一個人,首先要看他活不活得久,“如果活不久還栽培他幹什麽”,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這叫投入與產出不相符。不能太短命,可以說是投入與產出成正比甚至產出大於投入的基本前提與保證。但是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這個人值不值得培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個人是不是一隻“潛力股”。這個人身上必須要有能讓你下決心在他身上“下注”或者投入的特質,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最後得不償失了。
三、識人乃臣之責
為國識拔人才是大臣的責任。老實說,光這句話,就值得我們現代人琢磨很久。現在很多領導,如果他不打壓人才,不埋沒人才,就謝天謝地
了。不怕人才提拔上來之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並出於一片公心誠心舉薦,甚至還悉心培育,這就需要非凡的度量和胸懷。曾國藩既然會把“宏獎人才,誘人日進”視為君子一樂,就說明他的氣度是真的,不是裝出來的,更不是勉強的,而是完全自願和發自內心的。
四、識人才能用人
隻有先識人,然後才能用人,因為用錯人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千錯萬錯都沒有用錯人嚴重。機器壞了還可以修,可以換,可是人一旦出問題,就會非常麻煩,並不是更換所能解決的。人是善變的,尤其人心更難捉摸,隨時隨地都可能會變,所以你必須要知道該怎樣防範,怎樣誘導。在這一點上,曆史上最為高明的,唐太宗可以算一位。唐太宗身邊有兩個重要的靈魂人物,一個叫房玄齡,一個叫杜如晦。一個姓房,一個姓杜,這不就是在告訴我們要“防堵”嗎?事先要預防,事後呢?事情一旦發生了就要馬上圍堵,不能讓它再繼續壞下去。
我們如果將諸葛亮和曾國藩作一下比較,就會很清楚地知道曾國藩比諸葛亮更了不起的地方在哪裏。曾國藩培養出了很多人才,而諸葛亮卻沒有。諸葛亮臨終的時候,阿鬥派人去問他:“百年之後,誰可任大事?”他說了兩個人之後,等來人再問時,“不答,眾人一看,已去”。因為他“遍觀諸將,無人可授”,最後隻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可是曾國藩就截然不同,他培養出一大批人才,當時響當當的人才大部分都是他推薦的,李鴻章、胡林翼、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哪個不是他培養的?甚至左連宗棠也是他推薦的。他一看到一個人,經大致考察之後覺得可以,就會毫不保留地加以推薦,一心為公,全心全意為國識別和培養棟梁之才,最終成就了中興大業。
第二節識人哪有那麽難
那麽,曾國藩是通過哪些途徑,使用哪些方法學會識人的呢?總的來說,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識人務必要先修己。曾國藩如若沒有早年長時間的紮實積澱,沒有常年的進德修業,提高自身修養與境界,那他斷不會具備為時人乃至後人所稱頌的識人用人、知人善任的上層功夫。
1.勤讀史書
“勤讀”不是指一遍又一遍的讀。你就算讀到倒背如流,也不一定有用。勤讀的主要含義是要能舉一反三。孔子收學生是沒有地位高低、貧富貴賤這些門檻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教無類”。但是有一種人他是不要的,就是舉一不能反三的人。這種人的特點就是教一樣,就隻知道一樣,不能觸類旁通。這樣的人,孔子不教,這是他的標準與原則。
有很多人說中國人很重視曆史,我不讚成。中華民族雖然有很悠久的曆史,但是我們並不是真正重視曆史。我們很重視曆史意識,但是我們不重視曆史,很多人根本連中國曆史上的朝代順序都記不清。因為我們很清楚,曆史大部分是假的,所以不能全信,不能過於聽信曆史書中的說法。但是曆史裏麵蘊藏的道理卻是真的,是不會變的。試問有幾個人看過《三國誌》?我想肯定沒幾個,我們大多數人寧可看《三國演義》,也不看《三國誌》。《三國誌》和《三國演義》最大的區別在哪裏?前者為紀傳體史學名著,取材精審,對史實加以認真考訂和慎重選擇,而後者則是曆史小說,是對曆史的戲說與演繹,偏重於揭示曆史事實中所蘊藏的道理與啟示。
曾國藩在大量閱讀史書以及思考總結的過程中,懂得了很多關於識人用人的道理。
他發現古往今來有大作為的人,才智多半隻發揮了三成,有七成沒得以充分利用。究其原因,可以說其領導是最大的障礙。這句話很多領導是不愛聽的,但事實上,領導成為下屬做事情的絆腳石的情況非常多。因為領導的幹預或阻礙,下屬本來想做的,不敢做;本來要做的,不讓做、不能做了。可是很多領導卻並不這樣覺得,甚至完全渾然不覺,而且他們自己也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存在。
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人,君子會變成小人,小人也能變成君子。所以曾國藩最後得出結論:“今日能知人、能曉事者,即為君子。”
“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為要義。”如何選擇助手?地緣、血緣、業緣都很重要,但也不能排斥外緣。湘軍將帥多為湖南人,此為地緣。兒女親家或門生故吏關係較深,此為血緣。同行業有共同目標者,即為業緣。
但是要想知人,一定要先知己。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沒有辦法知人的。知人難,知己則更加難上加難。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罩門(武術用語,練金鍾罩、鐵布衫一類外功的人,身上總會有一兩處功夫練不到的地方),所以會很難完全了解自己,這是每個人都會麵對的問題,也是每個人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
我講中國式管理講了這麽多年,很多人就是完全不看,因為他們先入為主,認為“中國式”就是亂七八糟的。他們不看就是他們自己的事,與別人沒有關係,也沒有誰強迫他們看。但是有些人什麽都好,就是差一個“中國式”。
有一家公司,他們的老板非常好,他的下屬知道他就缺“中國式”這部分的修養,所以再三跟我商量,問我能不能在他們有活動的時候過去,然後來個出其不意,和他們老板見一麵,麵對麵地談一談。
還有一個人,剛從國外迴來,擔任著一個很重要的職務。他爸爸就跟他說:“你去跟曾教授談一談。”可是他自己不明白為什麽要跟我談。我就知道他什麽都好,就是有一個問題:中華民族的風土人情他不懂。可是我跟他講,他卻完全聽不進去,結果過了三個月又迴美國去了。因為他完全按他自己的那一套在中國根本就行不通。他當副總,就把公文基本上都給批了,很少給總經理看,他自己心裏想的是:“這是我的責任啊,我能批就批,減少你的負擔這難道不好嗎?”可是總經理心裏想的卻是:“我批公文已經批習慣了,結果你一來,連公文都不給我看了,是想把我架空嗎?”所以就把他踢走了。可以這麽說,凡是當老板當得很辛苦的人,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缺少“中國式”這一部分修養。
2.自省己過
曾國藩反省後對自己說:“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要盡量使自己不急不躁,頭腦始終保持清醒才能保持安靜。心急如火,性烈如馬,怎能識得了人呢?
“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氣。”否則盛氣淩人,就很容易招來禍患。前麵說過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也是年輕氣盛,罵過很多人,因而也就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後麵有十年走得異常艱辛。
“傲為兇德,惰為衰氣,二者皆敗家之道。”接下來這句話尤為重要。“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所以都敗得很快。看到這裏,大家都要自我檢討一下,如果你家很有錢,你就要小心,你的子弟千萬不能驕,如果你官做得很大,那麽你的子弟就一定不能傲,否則就很容易出事。因為驕傲、愛自誇的人通常都比較急功近利,自誇最後對自己不會有好處,驕傲自滿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災難。
“禍從口出,必須慎言”,幾乎所有的禍患都是我們自己所說的話招來的,因此說話必須非常謹慎,無論行還是言,都需要三思。
“凡做一事,便要全副精神專注,首尾不懈。”專注是成功的必備品質,有專注,才會有效率。做事最忌有頭無尾、有始無終,隻有首尾不懈、一氣嗬成,才能快速達到目標。“人而無恆,終生一無所成。”理想、抱負,其實很多人都有。但是大部分人的夢想最終往往都化為了泡影,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恆心。笑到最後,最終獲得成功的人通常不是一開始最有優勢的人,而往往是持之以恆,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人。但是要做到保持恆心、堅持不懈,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這也隻能靠自己,別人是無能為力的。
“古來英傑,非有一種剛強之氣,萬不能成大事也。”君子最忌懦弱無剛。為人剛強倔強,做事有原則者,才易受人信賴。但又不可過剛,過於剛強就是剛愎自用了,而剛愎自用的人是不討人喜歡,也難以有進步的。所以必須把握好這其中的度,盡量做到剛柔相濟才行。
對人對事對物,為求更好的生存發展,都需要更多思慮。這裏我不用“思考”,而用“思慮”。現代人都喜歡用思考,“考”跟“慮”有什麽不同呢?考慮、考慮,“考”是沒有心的,“慮”是有心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用心,不用心是難以成功的。
此外,還要學會忍耐,但是有一點必須清楚,並不是一味忍耐、無底線地忍耐,而是該忍則忍,不該忍則不忍。凡事都有限度,對於這點,自己要心中有數。記住,這個世界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認識你的人,一種是不認識你的人。如果一個人認識你,他還看不起你,還不能接受你,那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大家沒有緣分,那就各走各的路,各自沒有一點關係;如果一個人不認識你,他批評誰跟你又有什麽關係呢?嘴巴長在他身上,他愛怎麽講是他的事,你就讓他批評好了,你根本不用聽他的。所以都跟你沒有關係,那你還用介意什麽呢?如果你能有這樣的修養,那麽包容度就會變大,你的忍辱功也會變強。
3.識人為公
最後一點,一切為公,所謂“識人為己用,不如為公用”。“合眾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一個人會來投入某個陣營,都是各懷“鬼”胎,各有不同的希望,各有私心的,你不能要求人沒有私心,因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想讓他為公做事情,你就同時必須盡量滿足他的要求與欲望,而不是一味要求他隻能為公不能為私,那是做不到的,那是唱高調。
“萬人同心,生死不棄。”曾國藩要求他的軍隊必須“唿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太平軍有誓不相棄之死黨,吾官兵亦當有誓不相棄之死黨”,他培養出來的很多人,最後也都做到了生死不棄,非常感人,也非常難得。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整個軍隊具有極強的凝聚力,而這往往與領導者獨特而強烈的個人魅力是分不開的。
第三節看人究竟看什麽
左宗棠奏請朝廷下令全國大臣學習曾國藩的知人之明,單憑這一點,就能想見曾國藩識人知人有多高明。他的一雙眼睛,具有無比的穿透力,就好比現在的x光,基本上任何人在他麵前都會被一覽無遺。但是他看人的功夫也是練出來的,並不是天生的。
1.有無獨立之誌
曾國藩看人首先看什麽呢?看這個人有沒有獨立之誌,在大事上是否有自主判斷力,能否獨當一麵。而且不僅要能獨當一麵,還要能夠聚集眾人的力量。一個領導最要緊的不是自己在做事,而是要讓跟自己的人都能好好做事,這點才是最關鍵的。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獨立之誌,一個很直觀的方法是看他是否聽話,怎麽聽話,以及聽話聽到什麽程度。我們中國人很有意思,一方麵說“你聽話,對你是不利的”,一方麵又說“你不聽話,對你是有害的”。像這種話如果你聽不懂,那最好就不要研究中國人的學問。一個人如果太聽話,就容易變成“奴才”。你對老板服服帖帖,老板一定把你當“奴才”。所以經常有人很生氣地跟我說,“我們老板怎麽那麽跋扈,好像我是他的奴才一樣”。我就對他說:“誰叫你那麽聽話呢?”他說“那我就不聽話”,可是不聽話就叫叛逆,叛逆就要被除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數,有足夠的判斷力,能清楚把握其中的界限。中國人是最懂得品質管理的人,其核心就是牢牢抓住上下限,然後由此就產生三個字,叫作“差不多”。聽話聽到差不多,不聽話不聽到差不多,守規矩守到差不多。中國人在這當中找出的一條路,就叫“不真不假”。“我絕對不騙人,但是我經常不說實在話”,這是外國人根本弄不懂也弄不明白的道理。如果曾國藩不守規矩,我們就不必學他,但是如果曾國藩太守規矩,他又很可能活不到62歲就死了。有些時候如果你完全死守規矩,不懂得靈活變通,你就會無路可走,甚至隻有死路一條,尤其是在與最高統治者打交道、周旋的過程中。
所以,曾國藩才一次又一次地原諒左宗棠。左宗棠隻比曾國藩小1歲,曾國藩成為大學士的時候,左宗棠也已經是總督了,但是按照清朝的慣例,總督拜見大學士的時候要自稱學生,左宗棠就很不服氣。他就跟曾國藩商量說:“我們能不能破下例,我跟你在一塊兒的時候可不可以不自稱學生?”結果曾國藩很爽快地就答應了。曾國藩對別人可能不一定會有這麽大的容忍度,可是他對左宗棠就不一樣,就是因為他看上了左宗棠身上有一股不可動搖之氣,也就是堅定的意誌。
其實曾國藩自己同樣也具有獨立的意誌。
曾國藩50歲的時候,一般來說,一個人到了50歲應該已經很成熟圓滑了,但是大家看看他是怎麽表現的。當時他正帶兵攻打安慶,這時候太平軍把江浙一帶都攻占下來了。江浙一帶是最富裕,也是稅收最多的地方,所以朝廷非常著急,鹹豐皇帝就命曾國藩撤出安慶,保浙複蘇,認為先把這個富裕的區域收迴來比較要緊。但是曾國藩沒有聽皇帝的,他在大事上還是會堅持己見。曾國藩可以隨便抗命嗎?當然不可以,可是曾國藩熟讀曆史,所以他知道“我現在如果不先把安慶攻下來,去收複江浙是收複不了的”,什麽道理?就是我們前麵講過的,從北方打南方比較容易,勝算比較高,而從南方去反攻北方就會非常困難,多半是會失敗的,這是實際的地理條件造成的。所以他就對皇帝說,“現在要我放棄安慶去打江浙,將來最終結果是不會好的,請再給我點時間,等我把安慶打下來之後,我很快就會收複江浙”。最後結果如何?最後皇帝還是聽他的了。作為臣子,要忠君當然沒錯,但也不能百依百順,一味言聽計從,因為最後打敗仗的責任還是得由臣子來承擔。
所以一個人與上級打交道,主要不是服從不服從的問題,而是自己有沒有能力堅持的問題。你堅持到最後是對的,你就要堅持,你怎麽能不堅持呢?比如你跟老板說一個人很講信用,老板卻馬上說“不可能,他肯定沒信用”,然後你就點頭。那麽,老板一看你前後的表現,肯定會認為最沒有信用的就是你,“你剛剛還說他有信用,我一說他沒有信用,你就馬上相信我,可見你根本就連自己都說服不了,那我怎麽能相信你?”但是現在很多人就不懂這一點。我年輕的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跟老板說這個人有信用,老板也會說這個人沒有信用,可是我心裏清楚老板不一定知道,所以我就告訴他,我去銀行查過,這個人確實有信用。老板還是說:
“啊,這不能完全信。”我就給他看打印出來的記錄,最後他就相信我了。你要讓別人相信你,你首先得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有底氣,然後在這種信心下堅持,別人才可能最終被你說服。
我經常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從外邊進來就說:“啊,外麵有一條蛇水桶那麽粗。”如果你聽了會什麽反應?隻要是中國人就一定會說:“哪有蛇那麽粗?”那個人連忙說:“怎麽沒有?起碼碗那麽粗。”別人又說:“不可能。”他就囁嚅道:“怎、怎麽不可能?有棍子那麽粗。”這樣被連唬三次,最後就縮得像蚯蚓了。這就是中國人最拿手的,尤其在閑聊的時候往往更愛說大話。那你能聽到什麽話就信嗎?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懂這些。總以為聽話就好,聽話可不見得好,但是也不能不聽話。可是如果跟年輕人這樣說,他們還是聽不懂,那有什麽辦法?年輕人還是要深入社會多曆練,慢慢去體驗、去積累,進而參透其中的道理,然後才能漸漸走向成熟。所以一句話,你有幾分把握,就要有幾分堅持。這跟聽話不聽話是沒有關係的。
光有誌還不行,還得立對方向,要是好誌向才行。其實中國人最好的誌向就是為公不為私。但是有一點我需要在這裏強調一下,真正自私的人都是不自私的人。為什麽這麽說?自私的人最後都是達不到自私的目的的,所以這裏的“不自私”,不是動機上的不想自私,而是結果上的不能自私、自私不了。
2.有無過人膽識
立好誌之後,還要有膽識。“要能自己拿定主意,就必須有膽識,能因時、因地、因人、因事作出合理應變。”我們今天也會談各種“識”,比如見識、膽識、知識、常識,其實和古人講的不太一樣。古人所謂的“膽識”,包括了前麵所有這些,它們合起來就是膽識,膽識是綜合性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其他這些“識”,是根本談不上有膽識的。沒有知識,你敢有膽識嗎?沒有常識,你談什麽膽識?沒有見識,你有膽識又有什麽用?而且最終的考驗也是“膽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膽識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行事果斷,能果斷決策。因此要“博采眾議,不主觀武斷”,也“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現代人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愛以自我為中心,動不動就說“我負責”。你負什麽責?你有什麽能耐負責?你現在嘴上說說,到時候人就閃了,不管也不顧了,所以說這種話是沒有用的。一定要能“果敢決斷,不草率、不魯莽”。曾國藩也曾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他42歲在家守母喪的時候,就曾經患得患失,不肯出來率領湘軍,怕出來之後別人會罵他不孝,最後差點喪失機會,不過他會這樣擔心也難免,也屬人之常情。因此一個人不能太堅持自己,否則就叫“剛愎自用”,但是也不能太軟弱,否則就是猶豫不定。怎麽把握好中間的度,取得平衡,就需要自己去悟、去體會。
所以一個人當然有必要考察時機,考察當時的形勢,但是最要緊的還是要有判斷力。現代人的判斷力是很差的,七判斷八錯。要想能準確判斷,至少要做到“知己知彼”,方有可能“百戰百勝”。
由此,想必大家也不難看出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麽。自然是“識見”,也就是合理的應變力。過度守法的民族是沒有應變力的,因為法是死的,而且要修法非常困難,修法過程中會有各種勢力、各種利益群體幹涉。在美國或歐洲一些國家,有很多法案,討論前是一定通過,討論後呢?慢慢來,到最後,就不了了之了。不通過就是不通過,你再有理想又能有什麽用?這些幕後勢力當然會把他們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會去理會你所謂的理想。
3.有無持久恆心
第一,你要有意誌。第二,你要有膽識。第三,你還要有恆。什麽叫“有恆”?就是要專心,要長期堅持,而不能有始無終、有頭無尾,有頭無尾是最糟糕的,但也是最常見的。偶爾一次堅持,偶爾一次表現出應變力是很容易的,但是能長期這樣做,卻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一點也可以說是把成功者與普通人區分開來的最大原因。
第四節哪種人才合你意
什麽叫“人才”?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把會賺錢的人叫人才,會打籃球的人叫人才。曾國藩卻說,心存仁義、肩負重任的人,才有資格叫人才。一個人的人格表現在,他為大眾做了哪些事情,而不是他為自己爭了多大名譽,得了多少利益。這兩個判斷標準明顯一個是為公,一個是為私,我想這是我們現代人應該感到羞愧,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反省的地方。對於人才,有很多種分類方法,其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分類,是以才德為標準的四等人才。
1.四等人才
第一等人才,有德有才。這種人很難找到,不得已就隻好求第二等人才,有德無才者。這就是為什麽在中國經常是沒有才的人居高位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一等人才,有德有才的人當然最好,大家肯定都會承認,也會比較心服口服。
可是如果沒有第一等的人才呢?那就隻好退而求其次,選有德無才者。所以很多老板會說:“我寧可招可靠的人,沒有才,還可以訓練,這相對比較容易。凡是能夠在企業界實施的方法,沒有一件是高深莫測的。生產技術一般都比較簡單,因為如果它不夠簡單就沒有辦法量產,沒辦法量產,那它就隻能待在實驗室裏,不能廣泛運用。實驗室裏麵的生產技術是可以很複雜的,但是如果要放到生產線上量產,就必須很簡單,要能一下就學會。所以年輕人如果看到有些企業說要什麽專業人才,也不要害怕,因為這些技術一般都會比較容易學,不會很難。但是要品德好就很難,而要把品德原本不好的改好,就更難。無才的人在中間,有才的人在兩端,有才者要麽是第一等,要麽是最後一等,這其中的決定性因素就是道德,是否有道德、有德行,是否能以德服人。
第三等人才,無德無才。第四等人才,無德有才。同樣無德者,無才勝有才。所以很多老板會更傾向於用無才者,而非有才者。最可怕的就是無德有才的人,這種人很有才能,但是沒有品德。我問過很多老板為什麽第三等和第四等人才要這樣排,同樣無德的人,應該有才的人比較好才是。他說:“我告訴你,如果我用第四等人,一旦他整我,我就垮了;但是如果我用第三等人,就算他整我,我也不會垮,至少沒有那麽容易垮,因為他沒有能力,實力不夠。所以同樣無德,同樣不可靠,我寧可用沒有能力的人,這樣還比較安全,我也比較不容易被害。”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那麽才能對於他而言,就很可能成為“幫兇”,這種情況下,有才能者會比無才能者更具破壞性,會帶來更嚴重的災難。
2.三類人才
曾國藩對於人才也有獨特的分類方法,他把人才分成三類,而且他都會做上特定的記號以示區分。
(1)聞可
聽別人說可以或者不錯的人,有人推薦或稱讚的人。一個人既然能有很好的口碑,名聲在外的話,那必定有其過人之處。但也不排除謠傳或者別人認為有才而自己卻並不覺得有才的情況,因此還得自己親眼見了之後再作進一步判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見可
他親自看了之後覺得可以用的人,確切地說是經過麵試和考查後認為可用的人。這種人可以說是通過了初步麵試,而且算是比較保險,也就是對於“他是人才”這一判斷的失誤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3)聞否
聽別人說不能用的人,連別人看了都普遍覺得不好,不能用,名聲不好的人,肯定要麽劣跡斑斑,要麽按我的人才標準判斷屬無一處之長的人。這類人與貪而無恥、刻薄害民以及好色的人,一起被列入黑名單。但是,其實如若仔細一想,別人說不能用,也不排除存在惡意誹謗或刻意打壓的情況,所以對別人的評價也不能輕易完全相信,也該抱著審慎客觀的態度才行。
凡是有人求見,曾國藩都會立即騰出時間與之見麵,通常他都會注視對方很長一段時間但卻一言不發,等來人走之後他就馬上記錄下其言語、氣象,然後與其相貌進行對照。曾國藩就是這樣慢慢積累出豐富精準的看人識人經驗的,所以要練就一身識人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切都得靠自己辛勤不懈的耕耘。
但是,如果隻會識人,不會用人也沒有用,那就隻能去掛牌當看相的。知人還要善任,與善任相比,知人還相對比較容易,因為人往往沒有那個度量,尤其是身為領導者,往往恨不得把所有功勞都歸到自己身上,這是用人大忌,要全心舉薦、培養人才也就更加難上加難。而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更容易喪失獲得更大成就的機會。作為領導,隻有把功勞讓出來,才可能帶出很多人才來,才可能“桃李滿天下”。但說是這麽說,道理大家都明白,真要做到,卻是非常難的,因為這需要你有足夠高的涵養,以及足夠高的境界。
“識人用人皆有成”一點也不為過。
其實作為領導,真的隻需做好“識人用人”這四個字就夠了,其他都不是你的事。可是現在如果你在台灣當“交通部長”,別人還會質詢你“台灣最快的火車是什麽?”你還得迴答,這不是很奇怪嗎?如果我當“交通部長”,不管誰質詢我台灣最快的火車是什麽,我肯定會說:“這個問題請你問‘鐵路局長’,那是他的事。”但是沒有人敢說這種話,因為我們現在的標準、原則就不對,所以亂成一團。你如果說這種話,社會就會批評你失職,你不親民,你推卸責任,等等。職位那麽高的官員,卻要整天管這些芝麻大的小事情,那大事誰來管呢?就沒有人管了。標準一亂,整個社會是上不了軌道的,所以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把觀念轉變過來。
一個老板隻有兩件事情要做:第一,把場子做大,讓每個人都有升遷的希望;第二,讓跟自己的人都有飯吃。這就夠了,其他沒有你的事。每個人都有份,這個份就是責任,大家都要明確自己的責任是什麽,你該做的你就去做,你不該做的就給別人做。
什麽叫“有成”?千萬記住,為公家做事做出成就的才能叫有成。古往今來都是一心為公的人才會留名,而為私的人,往往很快就被遺忘了。人活一世,大都希望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真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第一節曾國藩的識人之樂
任何一位偉大的人物都會有受爭議的地方,因為見仁見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太一樣。如果每一個人都說你是壞人,那你一定是壞人,可是如果每一個人都說你是好人,你就不一定是好人。後麵這句話是很重要的。什麽叫好人?就是壞人一定要說你壞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好人。一個人,如果沒有人把你當敵人,那就表示你大概沒有什麽分量,你如果有一點分量,就一定會有人把你當敵人。因此如果有人批評你,你也不必太介意。
對於曾國藩,有很多有爭論的地方。可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這一部分,是大家都一致認同和敬佩的,那就是他的眼睛很厲害,他看人很準。一個人怎麽樣,將來會怎麽樣,他都能直截了當地說出來,這叫什麽?這叫識人的功夫。要知道,要想煉成這個功夫,是非常不容易的。
曾國藩說他本人有“三樂”:讀書聲出金石,一樂也;宏獎人才,誘人日進,二樂也;勤勞而後憩息,三樂也。很多當領導的人會出於私心想保住自己的位置,而不願提拔人才,或者至多把提拔人才、培養人才當作自己的職責或責任來履行,很少有人能有自願提拔和培養人才的覺悟,更別說把它當成一大樂趣了。這其中的差距與具體原因,在此我們就不多加贅述了。我們這裏著重要關注的是,從客觀角度來講,為何要知人?為何要識人?
一、製勝根本在人
曾國藩說:“製勝之根本,在人才不在器。”“器”就是指設備、機器或者方法、過程。但是我們現在不是這樣,現在完全顛倒過來了,現在“重器不重人”,整天都在談什麽研發、材料、方法、製度,就是不講人,根本完全本末倒置了。曾國藩深深感覺到,要做一番事業,單打獨鬥是肯定不行的,必須要有一班誌同道合的人一起打拚。所以他知道,人才是很重要的。
二、先識別後培養
“要培育人才,必先識別人才。”曾國藩看一個人,首先要看他活不活得久,“如果活不久還栽培他幹什麽”,用我們現在的話說,這叫投入與產出不相符。不能太短命,可以說是投入與產出成正比甚至產出大於投入的基本前提與保證。但是最重要的當然還是這個人值不值得培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個人是不是一隻“潛力股”。這個人身上必須要有能讓你下決心在他身上“下注”或者投入的特質,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最後得不償失了。
三、識人乃臣之責
為國識拔人才是大臣的責任。老實說,光這句話,就值得我們現代人琢磨很久。現在很多領導,如果他不打壓人才,不埋沒人才,就謝天謝地
了。不怕人才提拔上來之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並出於一片公心誠心舉薦,甚至還悉心培育,這就需要非凡的度量和胸懷。曾國藩既然會把“宏獎人才,誘人日進”視為君子一樂,就說明他的氣度是真的,不是裝出來的,更不是勉強的,而是完全自願和發自內心的。
四、識人才能用人
隻有先識人,然後才能用人,因為用錯人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千錯萬錯都沒有用錯人嚴重。機器壞了還可以修,可以換,可是人一旦出問題,就會非常麻煩,並不是更換所能解決的。人是善變的,尤其人心更難捉摸,隨時隨地都可能會變,所以你必須要知道該怎樣防範,怎樣誘導。在這一點上,曆史上最為高明的,唐太宗可以算一位。唐太宗身邊有兩個重要的靈魂人物,一個叫房玄齡,一個叫杜如晦。一個姓房,一個姓杜,這不就是在告訴我們要“防堵”嗎?事先要預防,事後呢?事情一旦發生了就要馬上圍堵,不能讓它再繼續壞下去。
我們如果將諸葛亮和曾國藩作一下比較,就會很清楚地知道曾國藩比諸葛亮更了不起的地方在哪裏。曾國藩培養出了很多人才,而諸葛亮卻沒有。諸葛亮臨終的時候,阿鬥派人去問他:“百年之後,誰可任大事?”他說了兩個人之後,等來人再問時,“不答,眾人一看,已去”。因為他“遍觀諸將,無人可授”,最後隻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可是曾國藩就截然不同,他培養出一大批人才,當時響當當的人才大部分都是他推薦的,李鴻章、胡林翼、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哪個不是他培養的?甚至左連宗棠也是他推薦的。他一看到一個人,經大致考察之後覺得可以,就會毫不保留地加以推薦,一心為公,全心全意為國識別和培養棟梁之才,最終成就了中興大業。
第二節識人哪有那麽難
那麽,曾國藩是通過哪些途徑,使用哪些方法學會識人的呢?總的來說,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識人務必要先修己。曾國藩如若沒有早年長時間的紮實積澱,沒有常年的進德修業,提高自身修養與境界,那他斷不會具備為時人乃至後人所稱頌的識人用人、知人善任的上層功夫。
1.勤讀史書
“勤讀”不是指一遍又一遍的讀。你就算讀到倒背如流,也不一定有用。勤讀的主要含義是要能舉一反三。孔子收學生是沒有地位高低、貧富貴賤這些門檻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教無類”。但是有一種人他是不要的,就是舉一不能反三的人。這種人的特點就是教一樣,就隻知道一樣,不能觸類旁通。這樣的人,孔子不教,這是他的標準與原則。
有很多人說中國人很重視曆史,我不讚成。中華民族雖然有很悠久的曆史,但是我們並不是真正重視曆史。我們很重視曆史意識,但是我們不重視曆史,很多人根本連中國曆史上的朝代順序都記不清。因為我們很清楚,曆史大部分是假的,所以不能全信,不能過於聽信曆史書中的說法。但是曆史裏麵蘊藏的道理卻是真的,是不會變的。試問有幾個人看過《三國誌》?我想肯定沒幾個,我們大多數人寧可看《三國演義》,也不看《三國誌》。《三國誌》和《三國演義》最大的區別在哪裏?前者為紀傳體史學名著,取材精審,對史實加以認真考訂和慎重選擇,而後者則是曆史小說,是對曆史的戲說與演繹,偏重於揭示曆史事實中所蘊藏的道理與啟示。
曾國藩在大量閱讀史書以及思考總結的過程中,懂得了很多關於識人用人的道理。
他發現古往今來有大作為的人,才智多半隻發揮了三成,有七成沒得以充分利用。究其原因,可以說其領導是最大的障礙。這句話很多領導是不愛聽的,但事實上,領導成為下屬做事情的絆腳石的情況非常多。因為領導的幹預或阻礙,下屬本來想做的,不敢做;本來要做的,不讓做、不能做了。可是很多領導卻並不這樣覺得,甚至完全渾然不覺,而且他們自己也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存在。
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人,君子會變成小人,小人也能變成君子。所以曾國藩最後得出結論:“今日能知人、能曉事者,即為君子。”
“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為要義。”如何選擇助手?地緣、血緣、業緣都很重要,但也不能排斥外緣。湘軍將帥多為湖南人,此為地緣。兒女親家或門生故吏關係較深,此為血緣。同行業有共同目標者,即為業緣。
但是要想知人,一定要先知己。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沒有辦法知人的。知人難,知己則更加難上加難。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罩門(武術用語,練金鍾罩、鐵布衫一類外功的人,身上總會有一兩處功夫練不到的地方),所以會很難完全了解自己,這是每個人都會麵對的問題,也是每個人必須努力克服的問題。
我講中國式管理講了這麽多年,很多人就是完全不看,因為他們先入為主,認為“中國式”就是亂七八糟的。他們不看就是他們自己的事,與別人沒有關係,也沒有誰強迫他們看。但是有些人什麽都好,就是差一個“中國式”。
有一家公司,他們的老板非常好,他的下屬知道他就缺“中國式”這部分的修養,所以再三跟我商量,問我能不能在他們有活動的時候過去,然後來個出其不意,和他們老板見一麵,麵對麵地談一談。
還有一個人,剛從國外迴來,擔任著一個很重要的職務。他爸爸就跟他說:“你去跟曾教授談一談。”可是他自己不明白為什麽要跟我談。我就知道他什麽都好,就是有一個問題:中華民族的風土人情他不懂。可是我跟他講,他卻完全聽不進去,結果過了三個月又迴美國去了。因為他完全按他自己的那一套在中國根本就行不通。他當副總,就把公文基本上都給批了,很少給總經理看,他自己心裏想的是:“這是我的責任啊,我能批就批,減少你的負擔這難道不好嗎?”可是總經理心裏想的卻是:“我批公文已經批習慣了,結果你一來,連公文都不給我看了,是想把我架空嗎?”所以就把他踢走了。可以這麽說,凡是當老板當得很辛苦的人,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缺少“中國式”這一部分修養。
2.自省己過
曾國藩反省後對自己說:“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要盡量使自己不急不躁,頭腦始終保持清醒才能保持安靜。心急如火,性烈如馬,怎能識得了人呢?
“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氣。”否則盛氣淩人,就很容易招來禍患。前麵說過曾國藩年輕的時候也是年輕氣盛,罵過很多人,因而也就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後麵有十年走得異常艱辛。
“傲為兇德,惰為衰氣,二者皆敗家之道。”接下來這句話尤為重要。“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所以都敗得很快。看到這裏,大家都要自我檢討一下,如果你家很有錢,你就要小心,你的子弟千萬不能驕,如果你官做得很大,那麽你的子弟就一定不能傲,否則就很容易出事。因為驕傲、愛自誇的人通常都比較急功近利,自誇最後對自己不會有好處,驕傲自滿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災難。
“禍從口出,必須慎言”,幾乎所有的禍患都是我們自己所說的話招來的,因此說話必須非常謹慎,無論行還是言,都需要三思。
“凡做一事,便要全副精神專注,首尾不懈。”專注是成功的必備品質,有專注,才會有效率。做事最忌有頭無尾、有始無終,隻有首尾不懈、一氣嗬成,才能快速達到目標。“人而無恆,終生一無所成。”理想、抱負,其實很多人都有。但是大部分人的夢想最終往往都化為了泡影,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恆心。笑到最後,最終獲得成功的人通常不是一開始最有優勢的人,而往往是持之以恆,咬定青山不放鬆的人。但是要做到保持恆心、堅持不懈,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這也隻能靠自己,別人是無能為力的。
“古來英傑,非有一種剛強之氣,萬不能成大事也。”君子最忌懦弱無剛。為人剛強倔強,做事有原則者,才易受人信賴。但又不可過剛,過於剛強就是剛愎自用了,而剛愎自用的人是不討人喜歡,也難以有進步的。所以必須把握好這其中的度,盡量做到剛柔相濟才行。
對人對事對物,為求更好的生存發展,都需要更多思慮。這裏我不用“思考”,而用“思慮”。現代人都喜歡用思考,“考”跟“慮”有什麽不同呢?考慮、考慮,“考”是沒有心的,“慮”是有心的。做任何事情,一定要用心,不用心是難以成功的。
此外,還要學會忍耐,但是有一點必須清楚,並不是一味忍耐、無底線地忍耐,而是該忍則忍,不該忍則不忍。凡事都有限度,對於這點,自己要心中有數。記住,這個世界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認識你的人,一種是不認識你的人。如果一個人認識你,他還看不起你,還不能接受你,那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大家沒有緣分,那就各走各的路,各自沒有一點關係;如果一個人不認識你,他批評誰跟你又有什麽關係呢?嘴巴長在他身上,他愛怎麽講是他的事,你就讓他批評好了,你根本不用聽他的。所以都跟你沒有關係,那你還用介意什麽呢?如果你能有這樣的修養,那麽包容度就會變大,你的忍辱功也會變強。
3.識人為公
最後一點,一切為公,所謂“識人為己用,不如為公用”。“合眾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一個人會來投入某個陣營,都是各懷“鬼”胎,各有不同的希望,各有私心的,你不能要求人沒有私心,因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想讓他為公做事情,你就同時必須盡量滿足他的要求與欲望,而不是一味要求他隻能為公不能為私,那是做不到的,那是唱高調。
“萬人同心,生死不棄。”曾國藩要求他的軍隊必須“唿吸相顧,痛癢相關,赴火同行,蹈湯同往,勝則舉杯酒以讓功,敗則出死力以相救。太平軍有誓不相棄之死黨,吾官兵亦當有誓不相棄之死黨”,他培養出來的很多人,最後也都做到了生死不棄,非常感人,也非常難得。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整個軍隊具有極強的凝聚力,而這往往與領導者獨特而強烈的個人魅力是分不開的。
第三節看人究竟看什麽
左宗棠奏請朝廷下令全國大臣學習曾國藩的知人之明,單憑這一點,就能想見曾國藩識人知人有多高明。他的一雙眼睛,具有無比的穿透力,就好比現在的x光,基本上任何人在他麵前都會被一覽無遺。但是他看人的功夫也是練出來的,並不是天生的。
1.有無獨立之誌
曾國藩看人首先看什麽呢?看這個人有沒有獨立之誌,在大事上是否有自主判斷力,能否獨當一麵。而且不僅要能獨當一麵,還要能夠聚集眾人的力量。一個領導最要緊的不是自己在做事,而是要讓跟自己的人都能好好做事,這點才是最關鍵的。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獨立之誌,一個很直觀的方法是看他是否聽話,怎麽聽話,以及聽話聽到什麽程度。我們中國人很有意思,一方麵說“你聽話,對你是不利的”,一方麵又說“你不聽話,對你是有害的”。像這種話如果你聽不懂,那最好就不要研究中國人的學問。一個人如果太聽話,就容易變成“奴才”。你對老板服服帖帖,老板一定把你當“奴才”。所以經常有人很生氣地跟我說,“我們老板怎麽那麽跋扈,好像我是他的奴才一樣”。我就對他說:“誰叫你那麽聽話呢?”他說“那我就不聽話”,可是不聽話就叫叛逆,叛逆就要被除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數,有足夠的判斷力,能清楚把握其中的界限。中國人是最懂得品質管理的人,其核心就是牢牢抓住上下限,然後由此就產生三個字,叫作“差不多”。聽話聽到差不多,不聽話不聽到差不多,守規矩守到差不多。中國人在這當中找出的一條路,就叫“不真不假”。“我絕對不騙人,但是我經常不說實在話”,這是外國人根本弄不懂也弄不明白的道理。如果曾國藩不守規矩,我們就不必學他,但是如果曾國藩太守規矩,他又很可能活不到62歲就死了。有些時候如果你完全死守規矩,不懂得靈活變通,你就會無路可走,甚至隻有死路一條,尤其是在與最高統治者打交道、周旋的過程中。
所以,曾國藩才一次又一次地原諒左宗棠。左宗棠隻比曾國藩小1歲,曾國藩成為大學士的時候,左宗棠也已經是總督了,但是按照清朝的慣例,總督拜見大學士的時候要自稱學生,左宗棠就很不服氣。他就跟曾國藩商量說:“我們能不能破下例,我跟你在一塊兒的時候可不可以不自稱學生?”結果曾國藩很爽快地就答應了。曾國藩對別人可能不一定會有這麽大的容忍度,可是他對左宗棠就不一樣,就是因為他看上了左宗棠身上有一股不可動搖之氣,也就是堅定的意誌。
其實曾國藩自己同樣也具有獨立的意誌。
曾國藩50歲的時候,一般來說,一個人到了50歲應該已經很成熟圓滑了,但是大家看看他是怎麽表現的。當時他正帶兵攻打安慶,這時候太平軍把江浙一帶都攻占下來了。江浙一帶是最富裕,也是稅收最多的地方,所以朝廷非常著急,鹹豐皇帝就命曾國藩撤出安慶,保浙複蘇,認為先把這個富裕的區域收迴來比較要緊。但是曾國藩沒有聽皇帝的,他在大事上還是會堅持己見。曾國藩可以隨便抗命嗎?當然不可以,可是曾國藩熟讀曆史,所以他知道“我現在如果不先把安慶攻下來,去收複江浙是收複不了的”,什麽道理?就是我們前麵講過的,從北方打南方比較容易,勝算比較高,而從南方去反攻北方就會非常困難,多半是會失敗的,這是實際的地理條件造成的。所以他就對皇帝說,“現在要我放棄安慶去打江浙,將來最終結果是不會好的,請再給我點時間,等我把安慶打下來之後,我很快就會收複江浙”。最後結果如何?最後皇帝還是聽他的了。作為臣子,要忠君當然沒錯,但也不能百依百順,一味言聽計從,因為最後打敗仗的責任還是得由臣子來承擔。
所以一個人與上級打交道,主要不是服從不服從的問題,而是自己有沒有能力堅持的問題。你堅持到最後是對的,你就要堅持,你怎麽能不堅持呢?比如你跟老板說一個人很講信用,老板卻馬上說“不可能,他肯定沒信用”,然後你就點頭。那麽,老板一看你前後的表現,肯定會認為最沒有信用的就是你,“你剛剛還說他有信用,我一說他沒有信用,你就馬上相信我,可見你根本就連自己都說服不了,那我怎麽能相信你?”但是現在很多人就不懂這一點。我年輕的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跟老板說這個人有信用,老板也會說這個人沒有信用,可是我心裏清楚老板不一定知道,所以我就告訴他,我去銀行查過,這個人確實有信用。老板還是說:
“啊,這不能完全信。”我就給他看打印出來的記錄,最後他就相信我了。你要讓別人相信你,你首先得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有底氣,然後在這種信心下堅持,別人才可能最終被你說服。
我經常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從外邊進來就說:“啊,外麵有一條蛇水桶那麽粗。”如果你聽了會什麽反應?隻要是中國人就一定會說:“哪有蛇那麽粗?”那個人連忙說:“怎麽沒有?起碼碗那麽粗。”別人又說:“不可能。”他就囁嚅道:“怎、怎麽不可能?有棍子那麽粗。”這樣被連唬三次,最後就縮得像蚯蚓了。這就是中國人最拿手的,尤其在閑聊的時候往往更愛說大話。那你能聽到什麽話就信嗎?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懂這些。總以為聽話就好,聽話可不見得好,但是也不能不聽話。可是如果跟年輕人這樣說,他們還是聽不懂,那有什麽辦法?年輕人還是要深入社會多曆練,慢慢去體驗、去積累,進而參透其中的道理,然後才能漸漸走向成熟。所以一句話,你有幾分把握,就要有幾分堅持。這跟聽話不聽話是沒有關係的。
光有誌還不行,還得立對方向,要是好誌向才行。其實中國人最好的誌向就是為公不為私。但是有一點我需要在這裏強調一下,真正自私的人都是不自私的人。為什麽這麽說?自私的人最後都是達不到自私的目的的,所以這裏的“不自私”,不是動機上的不想自私,而是結果上的不能自私、自私不了。
2.有無過人膽識
立好誌之後,還要有膽識。“要能自己拿定主意,就必須有膽識,能因時、因地、因人、因事作出合理應變。”我們今天也會談各種“識”,比如見識、膽識、知識、常識,其實和古人講的不太一樣。古人所謂的“膽識”,包括了前麵所有這些,它們合起來就是膽識,膽識是綜合性的。一個人如果沒有其他這些“識”,是根本談不上有膽識的。沒有知識,你敢有膽識嗎?沒有常識,你談什麽膽識?沒有見識,你有膽識又有什麽用?而且最終的考驗也是“膽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膽識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行事果斷,能果斷決策。因此要“博采眾議,不主觀武斷”,也“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現代人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愛以自我為中心,動不動就說“我負責”。你負什麽責?你有什麽能耐負責?你現在嘴上說說,到時候人就閃了,不管也不顧了,所以說這種話是沒有用的。一定要能“果敢決斷,不草率、不魯莽”。曾國藩也曾經“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他42歲在家守母喪的時候,就曾經患得患失,不肯出來率領湘軍,怕出來之後別人會罵他不孝,最後差點喪失機會,不過他會這樣擔心也難免,也屬人之常情。因此一個人不能太堅持自己,否則就叫“剛愎自用”,但是也不能太軟弱,否則就是猶豫不定。怎麽把握好中間的度,取得平衡,就需要自己去悟、去體會。
所以一個人當然有必要考察時機,考察當時的形勢,但是最要緊的還是要有判斷力。現代人的判斷力是很差的,七判斷八錯。要想能準確判斷,至少要做到“知己知彼”,方有可能“百戰百勝”。
由此,想必大家也不難看出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麽。自然是“識見”,也就是合理的應變力。過度守法的民族是沒有應變力的,因為法是死的,而且要修法非常困難,修法過程中會有各種勢力、各種利益群體幹涉。在美國或歐洲一些國家,有很多法案,討論前是一定通過,討論後呢?慢慢來,到最後,就不了了之了。不通過就是不通過,你再有理想又能有什麽用?這些幕後勢力當然會把他們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會去理會你所謂的理想。
3.有無持久恆心
第一,你要有意誌。第二,你要有膽識。第三,你還要有恆。什麽叫“有恆”?就是要專心,要長期堅持,而不能有始無終、有頭無尾,有頭無尾是最糟糕的,但也是最常見的。偶爾一次堅持,偶爾一次表現出應變力是很容易的,但是能長期這樣做,卻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一點也可以說是把成功者與普通人區分開來的最大原因。
第四節哪種人才合你意
什麽叫“人才”?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把會賺錢的人叫人才,會打籃球的人叫人才。曾國藩卻說,心存仁義、肩負重任的人,才有資格叫人才。一個人的人格表現在,他為大眾做了哪些事情,而不是他為自己爭了多大名譽,得了多少利益。這兩個判斷標準明顯一個是為公,一個是為私,我想這是我們現代人應該感到羞愧,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反省的地方。對於人才,有很多種分類方法,其中比較普遍的一種分類,是以才德為標準的四等人才。
1.四等人才
第一等人才,有德有才。這種人很難找到,不得已就隻好求第二等人才,有德無才者。這就是為什麽在中國經常是沒有才的人居高位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一等人才,有德有才的人當然最好,大家肯定都會承認,也會比較心服口服。
可是如果沒有第一等的人才呢?那就隻好退而求其次,選有德無才者。所以很多老板會說:“我寧可招可靠的人,沒有才,還可以訓練,這相對比較容易。凡是能夠在企業界實施的方法,沒有一件是高深莫測的。生產技術一般都比較簡單,因為如果它不夠簡單就沒有辦法量產,沒辦法量產,那它就隻能待在實驗室裏,不能廣泛運用。實驗室裏麵的生產技術是可以很複雜的,但是如果要放到生產線上量產,就必須很簡單,要能一下就學會。所以年輕人如果看到有些企業說要什麽專業人才,也不要害怕,因為這些技術一般都會比較容易學,不會很難。但是要品德好就很難,而要把品德原本不好的改好,就更難。無才的人在中間,有才的人在兩端,有才者要麽是第一等,要麽是最後一等,這其中的決定性因素就是道德,是否有道德、有德行,是否能以德服人。
第三等人才,無德無才。第四等人才,無德有才。同樣無德者,無才勝有才。所以很多老板會更傾向於用無才者,而非有才者。最可怕的就是無德有才的人,這種人很有才能,但是沒有品德。我問過很多老板為什麽第三等和第四等人才要這樣排,同樣無德的人,應該有才的人比較好才是。他說:“我告訴你,如果我用第四等人,一旦他整我,我就垮了;但是如果我用第三等人,就算他整我,我也不會垮,至少沒有那麽容易垮,因為他沒有能力,實力不夠。所以同樣無德,同樣不可靠,我寧可用沒有能力的人,這樣還比較安全,我也比較不容易被害。”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那麽才能對於他而言,就很可能成為“幫兇”,這種情況下,有才能者會比無才能者更具破壞性,會帶來更嚴重的災難。
2.三類人才
曾國藩對於人才也有獨特的分類方法,他把人才分成三類,而且他都會做上特定的記號以示區分。
(1)聞可
聽別人說可以或者不錯的人,有人推薦或稱讚的人。一個人既然能有很好的口碑,名聲在外的話,那必定有其過人之處。但也不排除謠傳或者別人認為有才而自己卻並不覺得有才的情況,因此還得自己親眼見了之後再作進一步判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見可
他親自看了之後覺得可以用的人,確切地說是經過麵試和考查後認為可用的人。這種人可以說是通過了初步麵試,而且算是比較保險,也就是對於“他是人才”這一判斷的失誤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3)聞否
聽別人說不能用的人,連別人看了都普遍覺得不好,不能用,名聲不好的人,肯定要麽劣跡斑斑,要麽按我的人才標準判斷屬無一處之長的人。這類人與貪而無恥、刻薄害民以及好色的人,一起被列入黑名單。但是,其實如若仔細一想,別人說不能用,也不排除存在惡意誹謗或刻意打壓的情況,所以對別人的評價也不能輕易完全相信,也該抱著審慎客觀的態度才行。
凡是有人求見,曾國藩都會立即騰出時間與之見麵,通常他都會注視對方很長一段時間但卻一言不發,等來人走之後他就馬上記錄下其言語、氣象,然後與其相貌進行對照。曾國藩就是這樣慢慢積累出豐富精準的看人識人經驗的,所以要練就一身識人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切都得靠自己辛勤不懈的耕耘。
但是,如果隻會識人,不會用人也沒有用,那就隻能去掛牌當看相的。知人還要善任,與善任相比,知人還相對比較容易,因為人往往沒有那個度量,尤其是身為領導者,往往恨不得把所有功勞都歸到自己身上,這是用人大忌,要全心舉薦、培養人才也就更加難上加難。而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更容易喪失獲得更大成就的機會。作為領導,隻有把功勞讓出來,才可能帶出很多人才來,才可能“桃李滿天下”。但說是這麽說,道理大家都明白,真要做到,卻是非常難的,因為這需要你有足夠高的涵養,以及足夠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