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理智來指導情緒
情緒的奧秘:曾仕強告訴你不生氣的活法 作者:曾仕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章用理智來指導情緒現代人有很多選擇。選擇力大,情緒不穩造成的破壞就大,所以,人們應當用理智來指導情緒。
第一節現代人具有極大選擇力
選擇力大,情緒不穩造成的破壞就大
在沒有人類的時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然界決定的,但是有了人類以後,就不太一樣了,因為人有創造性,有高度的自作主張的能力。人們一方麵依賴自然,另一方麵也會有很多自己的意見,中國人稱其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要協調,要有共同的目標。但是科學發達以後,人類“人定勝天”的欲望和信念越來越強,似乎已經可以掌控整個世界。
人類有創造力,但是人類的破壞力往往比創造力更強。以前人們會有“天災人禍”的觀念,但現在幾乎沒有天災,基本都是人禍:氣候的變化、空氣的汙染、環境的破壞,很多都是人為的。所以,當大家說到“人定勝天”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因為現代人已經有非常大的破壞力。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很大方便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因為它隨時可以把整個地球毀滅掉。
比如在古代打一次仗,最多折損幾十萬兵力;但是現在都是高科技了,假如一個按鈕按下去,幾百萬人就可能在瞬間被毀滅。所以現代人一定要小心,時代是不一樣的。
在這種人的能量特別強大的時代,每一個人都需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否則你可能無意之間就闖了大禍。以前情緒不穩定所造成的破壞不會太大,現在情緒不穩定所造成的破壞力非常大。所以,管理情緒在現代來講比以前更重要。
用理智來指導情緒
在管理情緒這個問題上,大家應該記住四個字——慎始善終。因為慎始都不一定能夠善終,如果不慎始那就更糟糕了。而慎始善終是中國非常古老的觀念,現代人如果要應用,就要稍微進行調整和改變。
人不可能完全理性
大家首先要認定人是相當不理性的,每一個人都有缺點。有些人很喜歡“完美”,但是完美主義者其實是不切實際的。一個人如果自己很追求完美,那他的一生肯定會痛苦不堪;他如果要求別人完美,就會發現沒有一個人是對勁的,所有人都很討厭。因為人不可能完美,如果非要求別人完美,那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俗話說“人無完人”,什麽是“完人”?我認為,“完人”就是把人做完了、要死了,人隻有死才完美,沒有死以前一定是有缺點的。一個人要包容別人的缺點,而不是指責別人的缺點——你不可能改變那些缺點。
用“格物致知”來指導感情
人們要用自己的理智來指導自己的情緒,這是《大學》裏麵所講的“格物致知”。什麽叫作格物致知?就是要注重科學。很多人都覺得中國的儒家對科學不是很重視,尤其有人說《周易》是妨礙中國科學發展的,這都是不正確的。中國人是非常重視科學的,格物致知就是說:人把事情搞清楚,就會得到充分的知識,然後用這種理性來指導自己的情緒和感情。一個人隻要很理性,他的情緒一定是很正常的,但是人不可能時刻都理性,人不可能每時、每事都理性,因為人無完人,法無良法。
先格物致知,然後得到一些知識,再用這些知識很理性地指導自己的感情,這就叫作自律。所謂自律就是自己管自己。中國人是非常不喜歡被人管的,一開口就是“你管那麽多幹什麽”“你少管我”。中國人對管理天生有一些抗拒,但是學習西方管理的時候,人們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人不要別人管是好現象,但是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管好,因為隻有自己管好自己的人,才有資格不被別人管。
為什麽說管理情緒如此重要呢?因為人非聖賢,都會犯錯。現在如果你一犯錯就覺得自己見不得人了,那你就不要做人了;但是也不能說錯就錯到底,那也是不理性、不合理的。
對情緒要謀定而後動
中國人心中有別人的存在,並且了解別人的感受,他們會反複思考,然後才做出反應,所以中國人是很謹慎、很周到的。大家最好要養成習慣,即盡量不要立即反應,一個人一定要謀定而後動,對情緒也是這樣,千萬不要草率。想一想自己的觀點對不對,你把它調整得合理,然後做出適當的反應,就不會出差錯了,而不是現在什麽都要的“快、快、快”。
電視給人們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現在大家要特別小心電視節目的內容。電視節目是教育用的,不是娛樂用的,可是現在卻是娛樂重於教化,裏麵有很多不適合小孩子看的內容。但是,小孩子是沒有選擇能力的,他看到什麽就會記住什麽,所以做父母的要善用理性的選擇能力,替小孩子選擇可以看的電視節目,而不是讓他自己去選擇。在這個問題上,美國人比中國人處理得好,他們把遙控器的按鈕設計得十分複雜,小孩子自己開不了電視。中國人也應該充分地用自己的理性,盡可能地讓小孩子不要出差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節人們經常無意識地選擇
人們一直都在做選擇
人們一直都在做選擇,隻不過自己沒有感覺到,因為那是無意識的選擇。一位婦女,常常頭痛,但是醫生檢查不出她有什麽毛病,因為不是生理因素讓她頭痛,而是她最近離婚了,又不好意思告訴別人自己離婚了或者說為什麽離婚,所以她就“選擇”了頭痛來發泄情緒。像這種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比如很多人選擇胃痛來逃避工作,選擇頭痛來避免說他不情願說出來的話,甚至選擇自殺來逃避別人的言論。這些都是人們自己選擇的,即人會胃痛是自己選擇的,會頭痛也是自己願意的。
長期以來,人們希望發泄自己的情緒,但是發泄的渠道是什麽,大家又搞不清楚,所以,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生氣、打人、自暴自棄或者是酗酒。一個人如果很坦然地說最近剛離婚,他就不會頭痛;他不敢講,又怕別人知道,好像每個人看他的樣子都不對勁,他就會用頭痛來逃避現實。其實,人的一切事情都不是別人在做決定,而是自己在做決定。
有的人會失敗,是因為他選擇了失敗;有的人會成功,是因為他選擇了成功。在人們麵前,有好幾種選擇:一種是很順利就成功,另一種是經過波折、經過磨煉才成功;一種是經過波折、經過磨煉卻失敗,另一種是剛開始就失敗了。
有人去拜神,他會說:神呀,一定要保佑我這次出門一切平安,不會遭遇到任何意外。但是,他的心裏會發出另外一個信息,說:不可能的,人那麽多,車那麽多,神根本沒有辦法控製。他會否定自己。一個人想成功的時候,如果總是否定自己,說:以我的能力可能嗎?以我的運氣做得到嗎?那他就把自己成功的選擇否定掉了,很可能永遠不會成功。
嘴巴的能量絕對低於心的能量,真正的用心就是動腦筋,就是意識。有些人嘴上說要成功,但心裏想的都是失敗,說“成功”的人的壓力往往很大,因為他怕失敗後遭人恥笑。所以最後之所以失敗,就是自己把自己搞失敗了,和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最好是有意識地選擇
人們要對別人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不能白活一輩子。就算有前世、今生或者輪迴,這輩子也是無可取代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今生今世,否則對不起自己。大家要用有意識的選擇來取代無意識的選擇。人們要有新的價值觀,要認識新的危機,培養新的能力。
比如說人們接受罪行,但是不接受罪犯。具體而言,大家不能因為一個人一次的錯誤,就全盤否定他以前做過的事情,但是偏偏有人經常這樣做。難道一個人不能犯錯嗎?孔子說得很清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子要求的不是不犯錯,而是不要重複地犯錯,即“不二過”。做錯了,汲取教訓,以後絕不再犯就行了。但是現在,如果一個人偷了一次東西,以後所有人丟東西,都會說是他偷的,這是很冤枉人的。
案例
某人最喜歡的一把斧子不見了,於是他想到一定是有人偷了,就到左右鄰居那裏想看看到底是誰偷了他的斧子。結果他看每個人都很可疑,都像偷他斧子的人。後來他迴到家,找到了那把斧子,然後當他再到鄰居家裏時,又覺得每個人都不像小偷,都很可愛。
這個人的反應是很主觀的,當一個人懷疑另一個人的時候,他越看越覺得另一個人像自己想的那個樣子。大家不能夠因為某個人做錯一件事情,就把他劃定為壞人。特別是做家長的,不能認為孩子犯一次錯誤就會成為壞孩子,就會無藥可救。孩子有很多優點,不能隻憑一件事情去判斷他的好壞。
新的選擇能力很重要
通過學習增強選擇能力
在當今社會,選擇能力越來越重要。每個人的機會都很多,隻是大家不會選擇而已。什麽叫作不幸?就是因為選擇錯誤。一個男人看到很多女人,可他為什麽專挑這個女人和自己結婚呢?他有很多的機會,但是他選擇了這個女人,如果兩個人一輩子不幸福,他隻能怪自己當初沒有選擇正確的結婚對象。
所以中國人強調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就是這個道理。新的時代更要門當戶對,愛情是沒有條件的,但是婚姻一定是有條件的。如果婚姻沒有條件,那這兩個人可能很快就會離婚,而且有人離婚也會養成習慣,離第一次,離第二次……沒有離過婚的人則沒有這個習慣。
人們今天都很重視培訓,這是好現象,但是要培訓什麽,許多人都很茫然。其實,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人提高自己的選擇能力。但是現在很多人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從講師那裏學了一套迴來就用。大家應該知道,講師講的都是一般性的現象和方法,不會特別針對個人,聽講的人怎麽能不加選擇就全盤套用呢?而且講師對學員不夠了解,又怎麽可能會給學員做決定呢?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權利替任何人做任何決定,哪怕是家長都不可以決定孩子的一切。
重新審視原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家要找一個時間,把自己原來的觀念整理一下,不然自己的一些正確想法會被現實的生活磨滅掉。就像有些人家裏的抽屜,很多年都沒有整理了,結果東西都被壓壞了。還比如有人喜歡漂亮的信紙和信封,但是買迴來舍不得用,就放在抽屜裏,十年以後拿出來一看,已經泛黃不能用了,這就是糟蹋了好東西。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壞的東西,糟蹋好的東西。其實,人的大腦就像個抽屜,從小到大,各種各樣的觀念被填充進去,但是很多人從來沒有整理過,那裏麵肯定是亂七八糟的。為什麽有些人很矛盾,自我相衝突,理不出一個頭緒來?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整理過自己的大腦。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抽屜”拉開,把所有觀念都倒出來,然後看看每個觀念還合不合現在的要求,合的放進去,不合的就丟掉,把原來的情緒負債該還的還,不必還的就丟掉。人的一生最要緊的就是要時時刻刻都有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時時刻刻都“自新”。
學習調整自己的觀念
一個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活到老學到老的目的,就是要常常改變自己的觀念。現在,很多人都害怕把自己的子女交給上一輩的人來帶,但是如果沒有老一輩人的幫忙,他們自己也照顧不過來。這是個矛盾,隻能想辦法去調試:年輕人不能要求老一代人改變觀念,除非他自己願意。
一個人年紀大了以後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成為家裏的“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種是成為家裏的“賊”,因為老而不死就叫賊。老人如果總用老觀念給大家增加麻煩,他就是“賊”;反之,如果他經常更新觀念,能夠現代化,為年輕人所歡迎,他就是“寶”。
做父母的也不要在子女麵前去批評自己的上一輩,因為孩子將來會照樣批評你——這是最好的以身作則。父母要告訴子女:奶奶是很疼你的,但是她疼你的方式和我們疼你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你要有不同的選擇。
人類正在有意識地演化
人類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差
21世紀的人類和前20個世紀的人類是截然不同的。過去人類重在繁殖,重在生存,因為生活條件實在太差,人類的科技不足以解決自身的問題,所以人類把求生當作第一需求;現在,人類已經能應付生存問題了,他們更注重提升生存質量。比如在空調房裏麵,人是沒有權利抽煙的,因為在一個密閉的空間,空氣流通不暢,如果抽煙,會使空氣質量進一步下降,影響人的唿吸,進而影響健康。
現在很多人為了使生活更舒適,導致適應能力越來越差。以前沒有電風扇,人們照樣過日子;以前沒有空調,也照樣過日子。但是現在有了電風扇人們還覺得熱,有了空調也不行。人類的彈性變得越來越小,適應能力越來越差,這是退步而不是進步。
以前把中國人隨便丟在哪裏,他都活得下去,現在開始有條件了,沒有電不行,沒有空調不行,沒有暖氣不行,變成了有條件的生存。以前沒有電燈,點蠟燭;沒有電梯,走下來。但是現在,假如沒有電的話,有的人就迴不了家,因為他可能住在33樓,即使能爬上
去,也可能累得走不下來了。
案例
很多美國人都喜歡一個星期去超市采購一次東西,所以他們的冰箱非常大,有的人家裏甚至有兩個大冰箱,裏麵塞滿了夠他們一個星期食用的東西。假如遇上停電這種事情,冰箱裏的東西就會全部壞掉,所以,他們隻能再去買些幹冰迴來,把食物暫時保存一段時間。
人類要尊重自然
人類要充分地尊重自然,特別是那些有能力改造自然的人,更需要尊重自然,需要順應自然的法則去創造。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在亂
變。比如水龍頭,就是為了讓大家方便開、方便關、方便用水的,但現在很多水龍頭都需要讓人擺弄半天,甚至有時擺弄半天也開不開,最後水噴出來,弄得人全身都濕漉漉的。
我曾經去一個地方旅遊,住在一家觀光酒店裏,這家酒店客房裏的水龍頭右邊是冷水,左邊是熱水,當我每次開熱水開關時,都會
“嘩”一下出特別多的冷水,為此這個老板每個月都要多花1/10的水費。這就不是創新,而是亂變。
現在的很多產品都是在亂變,變到很多人不知道怎麽去用它們。這是尊重消費者嗎?不是,這是虐待消費者。人們可以創新,但不能亂變;可以有意識,但是不能想怎麽做就怎麽做。人們要尊重現實,並且有前瞻性,這樣才叫作創造。既不能拋開以前的東西不管,弄一個全新的;也不能永遠不變,墨守成規,那樣就太保守了,人類不會進步。
所謂合理,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開發出新的東西來,不能完全照舊,也不能完全出新,因為大家很難去接受一個與原來的東西沒有任何相似點的新產品。人們應該尊重原有的基礎,然後引導出新的東西,這是需要人們共同努力的。
現代人有的地方是進步,有的地方是退步;退步的要把它改正過來,進步的要加以規範。這樣,大家的情緒就會很穩定,然後過得自由自在。不管賺不賺錢,都很有尊嚴;不管有沒有成功,都很有價值。
第一節現代人具有極大選擇力
選擇力大,情緒不穩造成的破壞就大
在沒有人類的時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自然界決定的,但是有了人類以後,就不太一樣了,因為人有創造性,有高度的自作主張的能力。人們一方麵依賴自然,另一方麵也會有很多自己的意見,中國人稱其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要協調,要有共同的目標。但是科學發達以後,人類“人定勝天”的欲望和信念越來越強,似乎已經可以掌控整個世界。
人類有創造力,但是人類的破壞力往往比創造力更強。以前人們會有“天災人禍”的觀念,但現在幾乎沒有天災,基本都是人禍:氣候的變化、空氣的汙染、環境的破壞,很多都是人為的。所以,當大家說到“人定勝天”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因為現代人已經有非常大的破壞力。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很大方便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威脅,因為它隨時可以把整個地球毀滅掉。
比如在古代打一次仗,最多折損幾十萬兵力;但是現在都是高科技了,假如一個按鈕按下去,幾百萬人就可能在瞬間被毀滅。所以現代人一定要小心,時代是不一樣的。
在這種人的能量特別強大的時代,每一個人都需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否則你可能無意之間就闖了大禍。以前情緒不穩定所造成的破壞不會太大,現在情緒不穩定所造成的破壞力非常大。所以,管理情緒在現代來講比以前更重要。
用理智來指導情緒
在管理情緒這個問題上,大家應該記住四個字——慎始善終。因為慎始都不一定能夠善終,如果不慎始那就更糟糕了。而慎始善終是中國非常古老的觀念,現代人如果要應用,就要稍微進行調整和改變。
人不可能完全理性
大家首先要認定人是相當不理性的,每一個人都有缺點。有些人很喜歡“完美”,但是完美主義者其實是不切實際的。一個人如果自己很追求完美,那他的一生肯定會痛苦不堪;他如果要求別人完美,就會發現沒有一個人是對勁的,所有人都很討厭。因為人不可能完美,如果非要求別人完美,那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俗話說“人無完人”,什麽是“完人”?我認為,“完人”就是把人做完了、要死了,人隻有死才完美,沒有死以前一定是有缺點的。一個人要包容別人的缺點,而不是指責別人的缺點——你不可能改變那些缺點。
用“格物致知”來指導感情
人們要用自己的理智來指導自己的情緒,這是《大學》裏麵所講的“格物致知”。什麽叫作格物致知?就是要注重科學。很多人都覺得中國的儒家對科學不是很重視,尤其有人說《周易》是妨礙中國科學發展的,這都是不正確的。中國人是非常重視科學的,格物致知就是說:人把事情搞清楚,就會得到充分的知識,然後用這種理性來指導自己的情緒和感情。一個人隻要很理性,他的情緒一定是很正常的,但是人不可能時刻都理性,人不可能每時、每事都理性,因為人無完人,法無良法。
先格物致知,然後得到一些知識,再用這些知識很理性地指導自己的感情,這就叫作自律。所謂自律就是自己管自己。中國人是非常不喜歡被人管的,一開口就是“你管那麽多幹什麽”“你少管我”。中國人對管理天生有一些抗拒,但是學習西方管理的時候,人們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人不要別人管是好現象,但是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管好,因為隻有自己管好自己的人,才有資格不被別人管。
為什麽說管理情緒如此重要呢?因為人非聖賢,都會犯錯。現在如果你一犯錯就覺得自己見不得人了,那你就不要做人了;但是也不能說錯就錯到底,那也是不理性、不合理的。
對情緒要謀定而後動
中國人心中有別人的存在,並且了解別人的感受,他們會反複思考,然後才做出反應,所以中國人是很謹慎、很周到的。大家最好要養成習慣,即盡量不要立即反應,一個人一定要謀定而後動,對情緒也是這樣,千萬不要草率。想一想自己的觀點對不對,你把它調整得合理,然後做出適當的反應,就不會出差錯了,而不是現在什麽都要的“快、快、快”。
電視給人們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現在大家要特別小心電視節目的內容。電視節目是教育用的,不是娛樂用的,可是現在卻是娛樂重於教化,裏麵有很多不適合小孩子看的內容。但是,小孩子是沒有選擇能力的,他看到什麽就會記住什麽,所以做父母的要善用理性的選擇能力,替小孩子選擇可以看的電視節目,而不是讓他自己去選擇。在這個問題上,美國人比中國人處理得好,他們把遙控器的按鈕設計得十分複雜,小孩子自己開不了電視。中國人也應該充分地用自己的理性,盡可能地讓小孩子不要出差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節人們經常無意識地選擇
人們一直都在做選擇
人們一直都在做選擇,隻不過自己沒有感覺到,因為那是無意識的選擇。一位婦女,常常頭痛,但是醫生檢查不出她有什麽毛病,因為不是生理因素讓她頭痛,而是她最近離婚了,又不好意思告訴別人自己離婚了或者說為什麽離婚,所以她就“選擇”了頭痛來發泄情緒。像這種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是經常發生的,比如很多人選擇胃痛來逃避工作,選擇頭痛來避免說他不情願說出來的話,甚至選擇自殺來逃避別人的言論。這些都是人們自己選擇的,即人會胃痛是自己選擇的,會頭痛也是自己願意的。
長期以來,人們希望發泄自己的情緒,但是發泄的渠道是什麽,大家又搞不清楚,所以,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生氣、打人、自暴自棄或者是酗酒。一個人如果很坦然地說最近剛離婚,他就不會頭痛;他不敢講,又怕別人知道,好像每個人看他的樣子都不對勁,他就會用頭痛來逃避現實。其實,人的一切事情都不是別人在做決定,而是自己在做決定。
有的人會失敗,是因為他選擇了失敗;有的人會成功,是因為他選擇了成功。在人們麵前,有好幾種選擇:一種是很順利就成功,另一種是經過波折、經過磨煉才成功;一種是經過波折、經過磨煉卻失敗,另一種是剛開始就失敗了。
有人去拜神,他會說:神呀,一定要保佑我這次出門一切平安,不會遭遇到任何意外。但是,他的心裏會發出另外一個信息,說:不可能的,人那麽多,車那麽多,神根本沒有辦法控製。他會否定自己。一個人想成功的時候,如果總是否定自己,說:以我的能力可能嗎?以我的運氣做得到嗎?那他就把自己成功的選擇否定掉了,很可能永遠不會成功。
嘴巴的能量絕對低於心的能量,真正的用心就是動腦筋,就是意識。有些人嘴上說要成功,但心裏想的都是失敗,說“成功”的人的壓力往往很大,因為他怕失敗後遭人恥笑。所以最後之所以失敗,就是自己把自己搞失敗了,和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最好是有意識地選擇
人們要對別人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不能白活一輩子。就算有前世、今生或者輪迴,這輩子也是無可取代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今生今世,否則對不起自己。大家要用有意識的選擇來取代無意識的選擇。人們要有新的價值觀,要認識新的危機,培養新的能力。
比如說人們接受罪行,但是不接受罪犯。具體而言,大家不能因為一個人一次的錯誤,就全盤否定他以前做過的事情,但是偏偏有人經常這樣做。難道一個人不能犯錯嗎?孔子說得很清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孔子要求的不是不犯錯,而是不要重複地犯錯,即“不二過”。做錯了,汲取教訓,以後絕不再犯就行了。但是現在,如果一個人偷了一次東西,以後所有人丟東西,都會說是他偷的,這是很冤枉人的。
案例
某人最喜歡的一把斧子不見了,於是他想到一定是有人偷了,就到左右鄰居那裏想看看到底是誰偷了他的斧子。結果他看每個人都很可疑,都像偷他斧子的人。後來他迴到家,找到了那把斧子,然後當他再到鄰居家裏時,又覺得每個人都不像小偷,都很可愛。
這個人的反應是很主觀的,當一個人懷疑另一個人的時候,他越看越覺得另一個人像自己想的那個樣子。大家不能夠因為某個人做錯一件事情,就把他劃定為壞人。特別是做家長的,不能認為孩子犯一次錯誤就會成為壞孩子,就會無藥可救。孩子有很多優點,不能隻憑一件事情去判斷他的好壞。
新的選擇能力很重要
通過學習增強選擇能力
在當今社會,選擇能力越來越重要。每個人的機會都很多,隻是大家不會選擇而已。什麽叫作不幸?就是因為選擇錯誤。一個男人看到很多女人,可他為什麽專挑這個女人和自己結婚呢?他有很多的機會,但是他選擇了這個女人,如果兩個人一輩子不幸福,他隻能怪自己當初沒有選擇正確的結婚對象。
所以中國人強調婚姻一定要門當戶對,就是這個道理。新的時代更要門當戶對,愛情是沒有條件的,但是婚姻一定是有條件的。如果婚姻沒有條件,那這兩個人可能很快就會離婚,而且有人離婚也會養成習慣,離第一次,離第二次……沒有離過婚的人則沒有這個習慣。
人們今天都很重視培訓,這是好現象,但是要培訓什麽,許多人都很茫然。其實,培訓的主要目的就是讓人提高自己的選擇能力。但是現在很多人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從講師那裏學了一套迴來就用。大家應該知道,講師講的都是一般性的現象和方法,不會特別針對個人,聽講的人怎麽能不加選擇就全盤套用呢?而且講師對學員不夠了解,又怎麽可能會給學員做決定呢?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權利替任何人做任何決定,哪怕是家長都不可以決定孩子的一切。
重新審視原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大家要找一個時間,把自己原來的觀念整理一下,不然自己的一些正確想法會被現實的生活磨滅掉。就像有些人家裏的抽屜,很多年都沒有整理了,結果東西都被壓壞了。還比如有人喜歡漂亮的信紙和信封,但是買迴來舍不得用,就放在抽屜裏,十年以後拿出來一看,已經泛黃不能用了,這就是糟蹋了好東西。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壞的東西,糟蹋好的東西。其實,人的大腦就像個抽屜,從小到大,各種各樣的觀念被填充進去,但是很多人從來沒有整理過,那裏麵肯定是亂七八糟的。為什麽有些人很矛盾,自我相衝突,理不出一個頭緒來?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整理過自己的大腦。
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抽屜”拉開,把所有觀念都倒出來,然後看看每個觀念還合不合現在的要求,合的放進去,不合的就丟掉,把原來的情緒負債該還的還,不必還的就丟掉。人的一生最要緊的就是要時時刻刻都有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時時刻刻都“自新”。
學習調整自己的觀念
一個人活到老就要學到老,活到老學到老的目的,就是要常常改變自己的觀念。現在,很多人都害怕把自己的子女交給上一輩的人來帶,但是如果沒有老一輩人的幫忙,他們自己也照顧不過來。這是個矛盾,隻能想辦法去調試:年輕人不能要求老一代人改變觀念,除非他自己願意。
一個人年紀大了以後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成為家裏的“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種是成為家裏的“賊”,因為老而不死就叫賊。老人如果總用老觀念給大家增加麻煩,他就是“賊”;反之,如果他經常更新觀念,能夠現代化,為年輕人所歡迎,他就是“寶”。
做父母的也不要在子女麵前去批評自己的上一輩,因為孩子將來會照樣批評你——這是最好的以身作則。父母要告訴子女:奶奶是很疼你的,但是她疼你的方式和我們疼你的方式是不一樣的,你要有不同的選擇。
人類正在有意識地演化
人類的適應能力越來越差
21世紀的人類和前20個世紀的人類是截然不同的。過去人類重在繁殖,重在生存,因為生活條件實在太差,人類的科技不足以解決自身的問題,所以人類把求生當作第一需求;現在,人類已經能應付生存問題了,他們更注重提升生存質量。比如在空調房裏麵,人是沒有權利抽煙的,因為在一個密閉的空間,空氣流通不暢,如果抽煙,會使空氣質量進一步下降,影響人的唿吸,進而影響健康。
現在很多人為了使生活更舒適,導致適應能力越來越差。以前沒有電風扇,人們照樣過日子;以前沒有空調,也照樣過日子。但是現在有了電風扇人們還覺得熱,有了空調也不行。人類的彈性變得越來越小,適應能力越來越差,這是退步而不是進步。
以前把中國人隨便丟在哪裏,他都活得下去,現在開始有條件了,沒有電不行,沒有空調不行,沒有暖氣不行,變成了有條件的生存。以前沒有電燈,點蠟燭;沒有電梯,走下來。但是現在,假如沒有電的話,有的人就迴不了家,因為他可能住在33樓,即使能爬上
去,也可能累得走不下來了。
案例
很多美國人都喜歡一個星期去超市采購一次東西,所以他們的冰箱非常大,有的人家裏甚至有兩個大冰箱,裏麵塞滿了夠他們一個星期食用的東西。假如遇上停電這種事情,冰箱裏的東西就會全部壞掉,所以,他們隻能再去買些幹冰迴來,把食物暫時保存一段時間。
人類要尊重自然
人類要充分地尊重自然,特別是那些有能力改造自然的人,更需要尊重自然,需要順應自然的法則去創造。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在亂
變。比如水龍頭,就是為了讓大家方便開、方便關、方便用水的,但現在很多水龍頭都需要讓人擺弄半天,甚至有時擺弄半天也開不開,最後水噴出來,弄得人全身都濕漉漉的。
我曾經去一個地方旅遊,住在一家觀光酒店裏,這家酒店客房裏的水龍頭右邊是冷水,左邊是熱水,當我每次開熱水開關時,都會
“嘩”一下出特別多的冷水,為此這個老板每個月都要多花1/10的水費。這就不是創新,而是亂變。
現在的很多產品都是在亂變,變到很多人不知道怎麽去用它們。這是尊重消費者嗎?不是,這是虐待消費者。人們可以創新,但不能亂變;可以有意識,但是不能想怎麽做就怎麽做。人們要尊重現實,並且有前瞻性,這樣才叫作創造。既不能拋開以前的東西不管,弄一個全新的;也不能永遠不變,墨守成規,那樣就太保守了,人類不會進步。
所謂合理,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開發出新的東西來,不能完全照舊,也不能完全出新,因為大家很難去接受一個與原來的東西沒有任何相似點的新產品。人們應該尊重原有的基礎,然後引導出新的東西,這是需要人們共同努力的。
現代人有的地方是進步,有的地方是退步;退步的要把它改正過來,進步的要加以規範。這樣,大家的情緒就會很穩定,然後過得自由自在。不管賺不賺錢,都很有尊嚴;不管有沒有成功,都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