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當了總裁,若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寧可不擴大規模,設法以機械化,自動化來增加生產或促進勞務,也不可以盲目找人,等於安置了—些定時炸彈在自己身旁,終究身受其害。
天並不幫助所有的人,天隻幫助那些自助的人。自助的人,成功時會感謝天,失敗時會檢討自己。不知自助或不能自助的人,成功時自吹自擂,失敗時埋怨老天。
總裁隻能夠聘用自助的員工。自助的員工,成功時會感謝總裁,遇到挫折時會反省檢討。不能自助的員工,工作順利時趾高氣揚,遭遇困難時怨天尤人。
公司要形成一種氣氛,隻幫助自助的人,以鼓勵大家自動自發。總裁應該堅持原則,一切讓員工自動自發。這也是一般公司最欠缺的東西。
下屬自動才不會覺得承受壓力
一般公司,總裁喜歡顯示天威難測,讓員工不敢不“總裁取向”,時常用心揣摩總裁的心意,因而覺得工作壓力很大。總裁取向使得員工無法自動自發,因為總裁高高在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員工惟恐不能生存,勢必服從總裁之命或順總裁之意,絲毫不敢加入自己的意見。在這種惟總裁之命是從的情況下,哪裏可能自動自發?
總裁嘴巴上民主,實際上專製,員工就不敢自動自發。蔣夢麟先生比較中國人和日本人的異同,特別指出日本人“最大的美德就是擁護領袖,服從命令”;而中國人卻由於“沒有世襲的統治階級,除了相當於貴族的士大夫階級之外,也沒有貴族階級,要使這遼闊的國度裏的人民萬眾一心,必須仰仗老百姓之間的學者領袖來驅策督導”。所以“現代日本是統治階級建立起來的,現代中國係平民百姓所締造。在日本當一個領袖要容易得多,他可以任意獨裁,他要人民做什麽,人民就會做什麽;在中國當一個領袖,卻必須教育人民,而且真正地領導人民。這是一種遠為困難的才能,也必須具備超人的才智創造能力。”
當日本人的總裁比較容易,因為日本“封建製度廢除的時間甚短,故封建精神在明治時代仍然存在”,做中國人的總裁比較困難,中國早在西曆紀元以前,就已經廢除封建製度了。
不過,中國人未必真正喜歡美國式的民主,弄得沒大沒小,總裁不像總裁。中國人的民主,是“以民為主,但是老百姓應該懂得尊敬領導者,感謝他的德政”。
如果不是“德政”,當然用不著感謝,甚至還可以群起而攻之,把他扯下台來。若是德政,大家再不感謝,那算是人嗎?以德服人,實在是中國總裁必須走的途徑。
日本人學到中國人的“忠”,卻學不到中國人的“恕”。日本人顯得心胸狹窄,隻知道堅持自己的立場,從不考慮別人的觀點,使得日本人不可能成為國際舞台上真正的領袖。
中國人的“恕”道,使我們懂得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觀點,有些人認為中國人過分懦弱,實際上是不了解“以柔克剛”的道理。
民主是互相尊重,但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總裁不必擺出權威,員工自然會讓總裁三分。隻要是他自願的,他就沒有壓力,就會自動自發地敬重總裁。
設法讓員工自動是總裁最大的功力
萬物自然生長,是一種自動自發的表現。人為萬物之靈,懂得的道理比萬物多,所以知道感謝天。
員工自動自發把工作做好,如果懂得道理,就會感謝總裁,為大家提供正確的工作方向,以及良好的工作環境。員工自動自發,不但沒有工作壓力,而且不覺得來自總裁方麵的壓力,自然身心俱感愉快,因而十分感謝。事實上,是“感謝”的心情使得員工身心愉快,而不是“工作”或“酬勞”所能夠完全取代的。
但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乃是大多數人所經曆過的慘痛教訓。並不是單憑三兩句話,說什麽“多做不錯,少做才錯,不做大錯”,便可以改變的事實。員工心裏明白,嘴巴可以喊“不做大錯”,行動上卻死守“不做不錯”的鐵律,能推就推,推不掉便拖。
一推一拖之間,上麵的命令下來了。這時依照命令辦事,做到什麽地步算什麽,哪裏有什麽成效可言?
總裁慎選員工,一開始就塑造自動自發的氣氛,讓大家發覺在這個環境中,隻有自動自發才能夠共存共榮。那麽,大家便不會坐等命令,養成推、拖、拉到
不能解決問題的壞習慣。
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絕對不是天的做法。人那麽多,天要是一個一個去推,推到什麽時候?人愈來愈多,天勢必愈來愈累。天從來不推,人才會自動自發。
總裁喜歡發號施令,大家就會等待命令。總裁具備一些技巧,也就是熟悉“情、理、法”的運作,從“情”入手,導引員工自動做出合“理”的事,員工就自動了。所有製度、法規,當做行動的參考腹案,大家互相尊重,很有麵子地自動依理而行,這才是中國人所喜歡的民主。可惜我們長久以來,一直被誤導。以為美國式的民主,才值得仿效。殊不知中國人的觀點,另有一番用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授權大家便能負責
中國人不輕言授權
很多人喜歡講“授權”,而且講得頭頭是道、條條有理。總裁聽了之後,決心授權。可是一授下去,苦惱跟著接踵而宋。因為“有權的人,往往有弄權的傾向”,如今總裁自己不弄權,把權授下去,卻讓別人去弄權,怎麽算也劃不來。
就算有權的人自己不存心弄權,下屬也會挖空心思,來製造弄權的機會,以便從中取利。不見得有權的人都是不正當的,卻往往不正當得連自己也不覺察有
什麽不正當的地方,因為利害攸關的下屬,會粉飾太平,包裝得好像什麽都十分正當。
聰明的總裁,不可輕言授權。把權分授出去,看出不對勁的時候,再收迴來,經常弄得大家很不愉快,而且減少自己對授權的信心,使自己更加專製而趨於獨裁。
總裁自己抓住權柄,把責任分授下去,叫做“分層負責”而非“分層授權”,這樣才能放心,也永遠不會發生“授出來又收迴去”的不良後果,使大家不至於反感。本來就沒有授,當然不可能收,也不必收。各層主管不必有權,隻要克盡責任,不失責,也不越權,實在是最為理想的狀態。總裁最害怕的,是下屬失責或者越權。失責指“應該做而未做”,越權即“不應該做而做”。總裁授權,下屬就可能越權;總裁不賦予責任,下屬便可能失責。如今不授權而賦予責任,下屬才可能既不越權,也不失責,成為總裁相當放心的好下屬。
授權並沒有什麽不好,隻是權授出去,下屬便覺得自己有權決定,可以不必按照總裁的旨意,卻大可依據自己的想法。於是三天兩頭,做出和總裁意見相左的決策。總裁一忍再忍,終於忍無可忍。明的不好講,便暗地裏尋思整人的辦法。有的是明升暗降,有的是借口加罪,有的是設法刁難,有的是冷嘲熱諷,反正有的是辦法,非整得下屬不敢擅用所授的權,否則絕不停息。這種嘴巴上授權,實質上牽製的做法,不如不授權卻隻賦予責任,宋得表裏一致。
不授權對主管有很多好處
總裁授權給主管,表麵上主管才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在所授權限內快速做出決策,以爭取時效。但是,伴隨而來的苦惱,則是下屬往往要求主管做出某些超越授權範圍的裁定。主管如果表示這種要求,已經超出自己的權限,下屬不是要求破例,便是化整為零,把大的分割成為小的,以符合主管的權限。主管遇到這些要求,起初可能嚴正地加以拒絕,畢竟他和下屬朝夕相處,一次、兩次拒絕,也可能導致第三次的順應下屬的要求,以致自己不經意或無意地逾越了權限。沒有事的時候,大家十分愉快。一旦東窗事發,主管根本無法辯解,自己為什麽要越權裁決。於是,久而久之,被下屬抓住小辮子,說大聲話都有點膽怯,哪裏有膽量依法開除不良員工呢?
主管嚴格遵守授權的範圍,下屬就認為這是公事公辦,依據中國人“彼此彼此”的道理,你以公事公辦的方式對待我,我也照樣拿公事公辦的態度來對待你。於是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便不做。主管痛在心裏,也拿他沒有辦法。中國人長久以來,認為“有權的人,就有破例的魄力”,要不然“有權力而不會行使”,和沒有權力的人,又有什麽不同?姑不論這種觀念正確與否?事實上有魄力的主管常常法外施恩,破格任用,而且口口聲聲“下不為例”。近來還有主管向下屬表示要向總裁大力爭取的,聽起來能不令人心寒?
總裁授權給主管,下屬當然明白。心想“總裁既然可以授權給你,你難道舍不得把權授給我”?如果真的分層授權,就演變成為“科員政治”。主辦人員的決定,誰也奈何不得,這種情況恐怕也不是我們所樂於見到的。
理論上,主辦人員依權限決定的事情,應該由他負起全部的責任。即使發生差錯,也和主管無關。下屬有差錯,主管可以置之度外,倒黴的必然是總裁。實際上,凡是下屬有所缺失,總裁多半先找主管,問他究竟是怎麽管的?對中國人而言,“連坐法”不完全是曆史上的產物,而且是實際需要的一種互依互賴精神。
主管未獲授權,至少可以讓下屬知道,他和我一樣是“隻有責任沒有權力”的人,彼此諒解,互相配合就是。
主管有責無權要好做得多
總裁有沒有授權,和主管有沒有盡責,其實正好是一體兩麵。主管盡責,等於總裁授權,隻是多一層聯係而已。主管凡事思慮周到,決策正確,而又適當尊重總裁的最後裁決權,總裁看在眼裏,愛在心裏,自然處處尊重他的決定,和授
權並無兩樣。如果說這樣可能耽誤時間,實在是推托之詞,因為隻要拿捏得準,並沒有大小事都請示的必要。
授權和盡責、差別在“明說”與“不明說”。授權是明說的,大家都弄得清清楚楚,結果常常鬧成僵局,不歡而散。盡責乃是“不明說”的授權:隻要結果是彼此一致的,等於授權;結果並不一致,那就沒有授權,中國人有些事情永遠不說得很清楚,其奧妙處在此。
現在有些人喜歡說:我們分層授權,結果皆大歡喜。仔細檢討一下,如果不是“分層負責”看成“分層授權”,便是總裁控製不了大局,不得不暫時忍耐,等待機會再來改變這種令大家都不得安寧的局麵。
主管的心裏,何必一定要爭“權”?凡事克盡責任,有什麽不好?對總裁方麵,我尊重你的權,不侵犯你的權,我隻是盡責任而己,總裁就不會害怕。對下屬方麵,我和你一樣,隻有一大堆責任,根本就沒有權。你用不著費心思要求我破例或者搞鬼,也不必要求我授權給你,大家相安無事,共同好好把工作做好,這才是上策。
總裁不輕言授權,對大家都有好處。總裁有權,很可能被小人包圍,不知不覺地越權,做出許多不合規定的事,這才是最需要小心避免的。授權解決不了被小人包圍的問題,惟有時常自省,注重修己,才能夠免此災難。
不緊張大家便能快速
幹部往往慢半拍
天並不幫助所有的人,天隻幫助那些自助的人。自助的人,成功時會感謝天,失敗時會檢討自己。不知自助或不能自助的人,成功時自吹自擂,失敗時埋怨老天。
總裁隻能夠聘用自助的員工。自助的員工,成功時會感謝總裁,遇到挫折時會反省檢討。不能自助的員工,工作順利時趾高氣揚,遭遇困難時怨天尤人。
公司要形成一種氣氛,隻幫助自助的人,以鼓勵大家自動自發。總裁應該堅持原則,一切讓員工自動自發。這也是一般公司最欠缺的東西。
下屬自動才不會覺得承受壓力
一般公司,總裁喜歡顯示天威難測,讓員工不敢不“總裁取向”,時常用心揣摩總裁的心意,因而覺得工作壓力很大。總裁取向使得員工無法自動自發,因為總裁高高在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員工惟恐不能生存,勢必服從總裁之命或順總裁之意,絲毫不敢加入自己的意見。在這種惟總裁之命是從的情況下,哪裏可能自動自發?
總裁嘴巴上民主,實際上專製,員工就不敢自動自發。蔣夢麟先生比較中國人和日本人的異同,特別指出日本人“最大的美德就是擁護領袖,服從命令”;而中國人卻由於“沒有世襲的統治階級,除了相當於貴族的士大夫階級之外,也沒有貴族階級,要使這遼闊的國度裏的人民萬眾一心,必須仰仗老百姓之間的學者領袖來驅策督導”。所以“現代日本是統治階級建立起來的,現代中國係平民百姓所締造。在日本當一個領袖要容易得多,他可以任意獨裁,他要人民做什麽,人民就會做什麽;在中國當一個領袖,卻必須教育人民,而且真正地領導人民。這是一種遠為困難的才能,也必須具備超人的才智創造能力。”
當日本人的總裁比較容易,因為日本“封建製度廢除的時間甚短,故封建精神在明治時代仍然存在”,做中國人的總裁比較困難,中國早在西曆紀元以前,就已經廢除封建製度了。
不過,中國人未必真正喜歡美國式的民主,弄得沒大沒小,總裁不像總裁。中國人的民主,是“以民為主,但是老百姓應該懂得尊敬領導者,感謝他的德政”。
如果不是“德政”,當然用不著感謝,甚至還可以群起而攻之,把他扯下台來。若是德政,大家再不感謝,那算是人嗎?以德服人,實在是中國總裁必須走的途徑。
日本人學到中國人的“忠”,卻學不到中國人的“恕”。日本人顯得心胸狹窄,隻知道堅持自己的立場,從不考慮別人的觀點,使得日本人不可能成為國際舞台上真正的領袖。
中國人的“恕”道,使我們懂得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觀點,有些人認為中國人過分懦弱,實際上是不了解“以柔克剛”的道理。
民主是互相尊重,但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總裁不必擺出權威,員工自然會讓總裁三分。隻要是他自願的,他就沒有壓力,就會自動自發地敬重總裁。
設法讓員工自動是總裁最大的功力
萬物自然生長,是一種自動自發的表現。人為萬物之靈,懂得的道理比萬物多,所以知道感謝天。
員工自動自發把工作做好,如果懂得道理,就會感謝總裁,為大家提供正確的工作方向,以及良好的工作環境。員工自動自發,不但沒有工作壓力,而且不覺得來自總裁方麵的壓力,自然身心俱感愉快,因而十分感謝。事實上,是“感謝”的心情使得員工身心愉快,而不是“工作”或“酬勞”所能夠完全取代的。
但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乃是大多數人所經曆過的慘痛教訓。並不是單憑三兩句話,說什麽“多做不錯,少做才錯,不做大錯”,便可以改變的事實。員工心裏明白,嘴巴可以喊“不做大錯”,行動上卻死守“不做不錯”的鐵律,能推就推,推不掉便拖。
一推一拖之間,上麵的命令下來了。這時依照命令辦事,做到什麽地步算什麽,哪裏有什麽成效可言?
總裁慎選員工,一開始就塑造自動自發的氣氛,讓大家發覺在這個環境中,隻有自動自發才能夠共存共榮。那麽,大家便不會坐等命令,養成推、拖、拉到
不能解決問題的壞習慣。
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絕對不是天的做法。人那麽多,天要是一個一個去推,推到什麽時候?人愈來愈多,天勢必愈來愈累。天從來不推,人才會自動自發。
總裁喜歡發號施令,大家就會等待命令。總裁具備一些技巧,也就是熟悉“情、理、法”的運作,從“情”入手,導引員工自動做出合“理”的事,員工就自動了。所有製度、法規,當做行動的參考腹案,大家互相尊重,很有麵子地自動依理而行,這才是中國人所喜歡的民主。可惜我們長久以來,一直被誤導。以為美國式的民主,才值得仿效。殊不知中國人的觀點,另有一番用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授權大家便能負責
中國人不輕言授權
很多人喜歡講“授權”,而且講得頭頭是道、條條有理。總裁聽了之後,決心授權。可是一授下去,苦惱跟著接踵而宋。因為“有權的人,往往有弄權的傾向”,如今總裁自己不弄權,把權授下去,卻讓別人去弄權,怎麽算也劃不來。
就算有權的人自己不存心弄權,下屬也會挖空心思,來製造弄權的機會,以便從中取利。不見得有權的人都是不正當的,卻往往不正當得連自己也不覺察有
什麽不正當的地方,因為利害攸關的下屬,會粉飾太平,包裝得好像什麽都十分正當。
聰明的總裁,不可輕言授權。把權分授出去,看出不對勁的時候,再收迴來,經常弄得大家很不愉快,而且減少自己對授權的信心,使自己更加專製而趨於獨裁。
總裁自己抓住權柄,把責任分授下去,叫做“分層負責”而非“分層授權”,這樣才能放心,也永遠不會發生“授出來又收迴去”的不良後果,使大家不至於反感。本來就沒有授,當然不可能收,也不必收。各層主管不必有權,隻要克盡責任,不失責,也不越權,實在是最為理想的狀態。總裁最害怕的,是下屬失責或者越權。失責指“應該做而未做”,越權即“不應該做而做”。總裁授權,下屬就可能越權;總裁不賦予責任,下屬便可能失責。如今不授權而賦予責任,下屬才可能既不越權,也不失責,成為總裁相當放心的好下屬。
授權並沒有什麽不好,隻是權授出去,下屬便覺得自己有權決定,可以不必按照總裁的旨意,卻大可依據自己的想法。於是三天兩頭,做出和總裁意見相左的決策。總裁一忍再忍,終於忍無可忍。明的不好講,便暗地裏尋思整人的辦法。有的是明升暗降,有的是借口加罪,有的是設法刁難,有的是冷嘲熱諷,反正有的是辦法,非整得下屬不敢擅用所授的權,否則絕不停息。這種嘴巴上授權,實質上牽製的做法,不如不授權卻隻賦予責任,宋得表裏一致。
不授權對主管有很多好處
總裁授權給主管,表麵上主管才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在所授權限內快速做出決策,以爭取時效。但是,伴隨而來的苦惱,則是下屬往往要求主管做出某些超越授權範圍的裁定。主管如果表示這種要求,已經超出自己的權限,下屬不是要求破例,便是化整為零,把大的分割成為小的,以符合主管的權限。主管遇到這些要求,起初可能嚴正地加以拒絕,畢竟他和下屬朝夕相處,一次、兩次拒絕,也可能導致第三次的順應下屬的要求,以致自己不經意或無意地逾越了權限。沒有事的時候,大家十分愉快。一旦東窗事發,主管根本無法辯解,自己為什麽要越權裁決。於是,久而久之,被下屬抓住小辮子,說大聲話都有點膽怯,哪裏有膽量依法開除不良員工呢?
主管嚴格遵守授權的範圍,下屬就認為這是公事公辦,依據中國人“彼此彼此”的道理,你以公事公辦的方式對待我,我也照樣拿公事公辦的態度來對待你。於是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便不做。主管痛在心裏,也拿他沒有辦法。中國人長久以來,認為“有權的人,就有破例的魄力”,要不然“有權力而不會行使”,和沒有權力的人,又有什麽不同?姑不論這種觀念正確與否?事實上有魄力的主管常常法外施恩,破格任用,而且口口聲聲“下不為例”。近來還有主管向下屬表示要向總裁大力爭取的,聽起來能不令人心寒?
總裁授權給主管,下屬當然明白。心想“總裁既然可以授權給你,你難道舍不得把權授給我”?如果真的分層授權,就演變成為“科員政治”。主辦人員的決定,誰也奈何不得,這種情況恐怕也不是我們所樂於見到的。
理論上,主辦人員依權限決定的事情,應該由他負起全部的責任。即使發生差錯,也和主管無關。下屬有差錯,主管可以置之度外,倒黴的必然是總裁。實際上,凡是下屬有所缺失,總裁多半先找主管,問他究竟是怎麽管的?對中國人而言,“連坐法”不完全是曆史上的產物,而且是實際需要的一種互依互賴精神。
主管未獲授權,至少可以讓下屬知道,他和我一樣是“隻有責任沒有權力”的人,彼此諒解,互相配合就是。
主管有責無權要好做得多
總裁有沒有授權,和主管有沒有盡責,其實正好是一體兩麵。主管盡責,等於總裁授權,隻是多一層聯係而已。主管凡事思慮周到,決策正確,而又適當尊重總裁的最後裁決權,總裁看在眼裏,愛在心裏,自然處處尊重他的決定,和授
權並無兩樣。如果說這樣可能耽誤時間,實在是推托之詞,因為隻要拿捏得準,並沒有大小事都請示的必要。
授權和盡責、差別在“明說”與“不明說”。授權是明說的,大家都弄得清清楚楚,結果常常鬧成僵局,不歡而散。盡責乃是“不明說”的授權:隻要結果是彼此一致的,等於授權;結果並不一致,那就沒有授權,中國人有些事情永遠不說得很清楚,其奧妙處在此。
現在有些人喜歡說:我們分層授權,結果皆大歡喜。仔細檢討一下,如果不是“分層負責”看成“分層授權”,便是總裁控製不了大局,不得不暫時忍耐,等待機會再來改變這種令大家都不得安寧的局麵。
主管的心裏,何必一定要爭“權”?凡事克盡責任,有什麽不好?對總裁方麵,我尊重你的權,不侵犯你的權,我隻是盡責任而己,總裁就不會害怕。對下屬方麵,我和你一樣,隻有一大堆責任,根本就沒有權。你用不著費心思要求我破例或者搞鬼,也不必要求我授權給你,大家相安無事,共同好好把工作做好,這才是上策。
總裁不輕言授權,對大家都有好處。總裁有權,很可能被小人包圍,不知不覺地越權,做出許多不合規定的事,這才是最需要小心避免的。授權解決不了被小人包圍的問題,惟有時常自省,注重修己,才能夠免此災難。
不緊張大家便能快速
幹部往往慢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