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三律並不是馬上能夠做到的。在努力的過程中,總裁最好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聰明的人,往往會做出愚笨的事”,而“下愚的人,有時也有上智的舉動”。為什麽呢?隔行如隔山,而且行行出狀元,不是嗎?
某甲在處理某些事項上麵,表現得可圈可點,而在另外一些事項上,卻顯得十分笨拙,幾乎無法可施。某乙在某甲顯得笨拙的事項上,雖然有其獨到之處,但在其他事項上,卻無論如何,都不如某甲出色。這些都是常見的事實。因為人有所長,必然就有所短,很難達到全能的程度。
人各有專長,千萬不可以因為他在某些項目中出人頭地,便認定他十項全能。千萬不要由於他在某些項目中表現欠佳,便斷定他一無所能。人往往有這種偏見,把諾貝爾獎得主當做萬事通,以致問道於盲。總裁不可以如此,否則就會扼殺人才,氣死專家。
曾經聽過這麽一句話:“問題可以用知識來解釋,但是知識常常不能解決問
題。”有知識的人,遇到問題,往往長篇大論,搬弄一大堆名詞,卻無從下手。沒有知識的人,憑著豐富的經驗,有時候妙手迴春,有時候也會陰差陽錯,把問題弄得更加不可收拾。可見僅憑單一標準,便要判斷人的上智、下愚,根本就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公司內部,大多是中人。中人有時有天才的表現,叫做發揮潛力:也可能有白癡的舉動,稱為無言的抗議。不過,“成員常常依照總裁的期望,表現出總裁所期待的行為”。總裁把某丙看成白癡,他就幾乎成為白癡;總裁視某丁為天才,一夜之間,某丁頓然高明起來。
人有上智、中人、下愚的區分,組織成員隻是特定範圍內少數人的組合,彼此之間的差距不大,頂多在中人之中,勉強分為上、中、下三種中人。總裁機動調整自己的期望,如果相當正確,很可能發現,原來無人不可用!
親親尊尊還要能賢賢
親疏當然要有分別
有些人喜歡批評中國人“特別照顧親人”,看作是一種自私的表現。請問:“一個連親人都不肯特別照顧的人,值得我們信賴嗎?”
自古以來,“好父兄”一直是大家稱羨的對象。有好的父兄從旁提攜,自然晉升得快。多數從晉升的行列中插隊,然後再跳越的,仔細分析起來,大多和好父兄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隻是有人得到便宜還賣乖,硬是不肯承認。對他們的父兄而言,不過是增添一項“不孝”的罪名,大家心知肚明,並不是片麵否認便可以抹煞的。沒有好父兄,想辦法拜義父、叫幹爹,或者“肝膽相照,誼同兄弟”,無非在加強彼此的“親”密關係。有關係好辦事,在這一方麵顯然很有效果。
“父子同心,黃土變金。”家人的親情,如果同心一誌,必定是富裕家庭的最佳保障。父子不同心,有時會陌如路人,甚至演變成父子反目成仇的悲劇。朋友翻臉,各走各的道路,大不了彼此不相往來。家人翻臉,由於互知底細,而且常常遭受外人質疑,因而更為兇殘可怖。兄弟鬩牆,向來被視為十分可怕的不幸事件。
不是親戚,沒有親人的名分,彼此不致有什麽特別的寄望。一旦誼屬親戚,開口“姑姑”,叫聲“舅舅”,就算有一些特別的需求,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不然,為什麽不沿街隨便稱唿他人為“叔叔”,卻特定指稱某人才是他的“姨丈”?親疏固然不可過分有差別,但是,也不能一視同仁到“把自己的親人,一律當成路人看待”。
總裁如果把親人當做特別苛求的對象,凡有獎賞,親人一定放在一般人的後麵,凡有懲罰,親人必定優先而且加重。親人當中有骨氣、有才華的,就會辭職他去。留下來忍辱負重的,多半是伺機報複或者待機造反的,小心為是。
要找人,親人中有合適的,為什麽不能優先?要不然,盼望有好父兄,又有何用?今天很多人不敢說這種話,卻暗中如此做,逐漸成為表裏不一致的口是心非人。
用人有一定標準,凡是合乎標準的,親人優先考慮。大家才會重視親情,在親戚中不敢亂來,至少多一層親族約束力,更有利於端正風氣。
親親之外還要尊尊
尊尊指“尊重年資長的人”,資深員工能夠待得這麽長久,必然有他的貢獻。如果嫌他日久變呆,不如自問“公司為什麽把他用呆了”?想當初,他剛進公司,容光煥發,才氣甚高,不是親人當中的佼佼者,便是非親人而超越親人的表現,更為優秀。轉眼這幾年,人消瘦了,腦筋不管用了,成為大家指指點點的呆人,他自己固然不長進,公司何嚐完全沒有責任?
升遷有一定的標準,凡合乎標準的,以資深者為優先。絕對不能單憑一句“青年才俊”,便毫不講理地把一群“等待很久、剛要接棒、不幸等出了幾根白發”的人,集體扼殺掉。公司利用年輕人整肅年紀較大的人,是一種有效的政策,但從此動蕩不安,一代兇猛過一代的後果,則將責無旁貸地由總裁自己來承擔。資深不是罪惡,不一定要趕盡殺絕。有時候總裁自己最資深,竟然也要發動年輕同仁來氣走某些資深人,這時候司馬昭之心,必定路人皆知,最好不要付諸行動,以免人人自危,造成不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親親是親近值得親近的親人,尊尊是尊重值得尊重的長者。老板親親、尊尊,一方麵可以增強親人之間的凝聚力,一方麵可以添加資深人員的向心力,同時,公司的風氣,才會正常而良好。何況重視親親和尊尊,並不會妨害賢賢,不需要擔心害怕會扼殺人才。
問題是原本值得親近的親人,久而久之,可能變成不值得親近;本來值得尊重的老人,也可能日久而不值得尊重。這是雙方麵的事情,並非單方麵所能夠控製的。不過,總裁的主導力量,必須大於對方。所以平日拿親親尊尊的態度,來促成親人長久值得親近,長者永久值得尊重,恐怕是十分必要而且影響深遠,值得總裁特為費心。
總裁自己率先不親親、不尊尊,所建立的企業文化和中華文化這個大環境根本不能配合,萬一親人叛離、長者心寒,後患必定無窮。
生生不息更需要賢賢
公司希望持續經營,生生不息,就必須賢賢。賢賢有點類似西方的能力主義,亦即重視有能力的人。公司當然需要有能力的人,沒有人會否定能力的重要性。
親親、尊尊,實際上都以賢賢做基礎。離開賢賢,談不上親親,變成害人菲淺的親情本位,遲早被親人害死。也談不上尊尊,形成眾人怨恨的“老而不死”,年輕人不求上進,隻希望保平安,活得久才有希望,公司也會完蛋。
前麵說用人要有一定的標準,升遷也要製定一定的標準,便是實力必須達到某種需求,才能夠親親、尊尊。能力達到標準,仍需重視親親、尊尊,這才是中國話。親人優先,大家就會互相勉勵,把家教做好。大家樂見好父兄,自然用心做好子弟。資深者優先,大家就會安於本業,不敢見異思遷,胡亂跳槽。經驗累積下來,新人當然用心學習,不會一天到晚想入非非。
選賢舉能,企業才能永續發展。但是,親親、尊尊也是一種必具的修養。年輕人若是不能親近親人,尊重長上,怎麽算是賢能之士呢?年紀輕輕便恃才傲物,實在十分可怕。
總裁如何在親親、尊尊、賢賢之中,找到平衡點?我們的建議是:一般性工作,以親親為重。親戚嘛,給一碗飯吃不成問題,不過要往上升遷,就得自己努力。這種主張十分合理,鼓勵親人奮發自強,表現得比別人好,使大家沒有話講。在同等能力的條件下,讓親人比較方便進來。進來之後,公司就像家庭,成員都是親人,這時候大家的立足點完全一致,必須靠自己努力求上進,才能夠順利晉升。
特殊性工作,以賢賢為重。親人當中,真正真有特殊才能的,當然可以考慮,不過這時候把特殊才能擺在前麵,通過這一關才能夠考慮其他條件。
晉升的時候,以尊尊為重。一切條件相同,年資深的優先升遷,鼓勵大家安心工作,專心研究所需技能。形成長幼有序的風氣,大家才放心把經驗傳授給年輕人。
綜合判斷的人,必須有原則、有分寸,大家才會心服。總裁親親、尊尊、賢賢的標準,必然融入企業文化之中。
當總裁最有機會修行
修行是積德的代名詞
人死之後,如果什麽都沒有,則人活著的時候,就不必有所戒懼。反正大不了一死,而死後一了百了,有什麽值得警戒、畏懼的?可見人死之後,事情還沒有完,還有一些事情,似乎才要開始。這輩子積善、為惡,必然有一張成績單,亦即必須通過嚴格的考核。人死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殊不一致,便是麵對考核官的一種反應。就算不必麵對考核官,自我考核的時候,也會感慨萬千,有很多悔不當初的表情。要想死得心安理得,十分安然,生時自非積德,好好修行不可。
這樣看來,兒子並不是自己的延續。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兒子也應該是另
外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必把兒子當作自己,或者要求兒子變成另一個自己,以免抹煞了兒子本有的個體獨立性,反而弄得兒子不能發揮他的自我。
如果有來生,來生那個人,才是自己的真正延續體。那個人的命運,決定於自己今生今世的所作所為,所以人的一生,必須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因而應該警惕、戒懼。
若是沒有來生,那麽死後的考核,可能把某些人分發到天堂,而把某些人押解到地獄。究竟上天堂或是下地獄,也和今生今世的所作所為,密切相關。為求死後不必下地獄受苦,人生的過程,同樣必須知所戒懼,多多為善。
最可怕的人,就是“什麽都不怕的人”,隻要天不怕、地不怕,大家就害怕他了。敬天、畏天,並不是迷信,而是人應該畏懼自己良心的指責,才會時時反省,憑著良心處事待人。中國人特重修己,也希望我們多多積德,主要即在提醒大家,要憑良心。
乞丐對總裁常說的三句話:“好心啊,有量啊,讓我討幾個錢吧!”開宗明義,即在希望總裁保有一顆善良的心,好好修行,多多行善!
當然,修行絕對不是總裁的專利。所有的人,為了自己的未來,也為了自己的現在,都應該重視良心,好好修治自己,使自己心安理得,做起事情來,心無旁騖,才會順利進展。
總裁特別需要修行
某甲在處理某些事項上麵,表現得可圈可點,而在另外一些事項上,卻顯得十分笨拙,幾乎無法可施。某乙在某甲顯得笨拙的事項上,雖然有其獨到之處,但在其他事項上,卻無論如何,都不如某甲出色。這些都是常見的事實。因為人有所長,必然就有所短,很難達到全能的程度。
人各有專長,千萬不可以因為他在某些項目中出人頭地,便認定他十項全能。千萬不要由於他在某些項目中表現欠佳,便斷定他一無所能。人往往有這種偏見,把諾貝爾獎得主當做萬事通,以致問道於盲。總裁不可以如此,否則就會扼殺人才,氣死專家。
曾經聽過這麽一句話:“問題可以用知識來解釋,但是知識常常不能解決問
題。”有知識的人,遇到問題,往往長篇大論,搬弄一大堆名詞,卻無從下手。沒有知識的人,憑著豐富的經驗,有時候妙手迴春,有時候也會陰差陽錯,把問題弄得更加不可收拾。可見僅憑單一標準,便要判斷人的上智、下愚,根本就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公司內部,大多是中人。中人有時有天才的表現,叫做發揮潛力:也可能有白癡的舉動,稱為無言的抗議。不過,“成員常常依照總裁的期望,表現出總裁所期待的行為”。總裁把某丙看成白癡,他就幾乎成為白癡;總裁視某丁為天才,一夜之間,某丁頓然高明起來。
人有上智、中人、下愚的區分,組織成員隻是特定範圍內少數人的組合,彼此之間的差距不大,頂多在中人之中,勉強分為上、中、下三種中人。總裁機動調整自己的期望,如果相當正確,很可能發現,原來無人不可用!
親親尊尊還要能賢賢
親疏當然要有分別
有些人喜歡批評中國人“特別照顧親人”,看作是一種自私的表現。請問:“一個連親人都不肯特別照顧的人,值得我們信賴嗎?”
自古以來,“好父兄”一直是大家稱羨的對象。有好的父兄從旁提攜,自然晉升得快。多數從晉升的行列中插隊,然後再跳越的,仔細分析起來,大多和好父兄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隻是有人得到便宜還賣乖,硬是不肯承認。對他們的父兄而言,不過是增添一項“不孝”的罪名,大家心知肚明,並不是片麵否認便可以抹煞的。沒有好父兄,想辦法拜義父、叫幹爹,或者“肝膽相照,誼同兄弟”,無非在加強彼此的“親”密關係。有關係好辦事,在這一方麵顯然很有效果。
“父子同心,黃土變金。”家人的親情,如果同心一誌,必定是富裕家庭的最佳保障。父子不同心,有時會陌如路人,甚至演變成父子反目成仇的悲劇。朋友翻臉,各走各的道路,大不了彼此不相往來。家人翻臉,由於互知底細,而且常常遭受外人質疑,因而更為兇殘可怖。兄弟鬩牆,向來被視為十分可怕的不幸事件。
不是親戚,沒有親人的名分,彼此不致有什麽特別的寄望。一旦誼屬親戚,開口“姑姑”,叫聲“舅舅”,就算有一些特別的需求,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不然,為什麽不沿街隨便稱唿他人為“叔叔”,卻特定指稱某人才是他的“姨丈”?親疏固然不可過分有差別,但是,也不能一視同仁到“把自己的親人,一律當成路人看待”。
總裁如果把親人當做特別苛求的對象,凡有獎賞,親人一定放在一般人的後麵,凡有懲罰,親人必定優先而且加重。親人當中有骨氣、有才華的,就會辭職他去。留下來忍辱負重的,多半是伺機報複或者待機造反的,小心為是。
要找人,親人中有合適的,為什麽不能優先?要不然,盼望有好父兄,又有何用?今天很多人不敢說這種話,卻暗中如此做,逐漸成為表裏不一致的口是心非人。
用人有一定標準,凡是合乎標準的,親人優先考慮。大家才會重視親情,在親戚中不敢亂來,至少多一層親族約束力,更有利於端正風氣。
親親之外還要尊尊
尊尊指“尊重年資長的人”,資深員工能夠待得這麽長久,必然有他的貢獻。如果嫌他日久變呆,不如自問“公司為什麽把他用呆了”?想當初,他剛進公司,容光煥發,才氣甚高,不是親人當中的佼佼者,便是非親人而超越親人的表現,更為優秀。轉眼這幾年,人消瘦了,腦筋不管用了,成為大家指指點點的呆人,他自己固然不長進,公司何嚐完全沒有責任?
升遷有一定的標準,凡合乎標準的,以資深者為優先。絕對不能單憑一句“青年才俊”,便毫不講理地把一群“等待很久、剛要接棒、不幸等出了幾根白發”的人,集體扼殺掉。公司利用年輕人整肅年紀較大的人,是一種有效的政策,但從此動蕩不安,一代兇猛過一代的後果,則將責無旁貸地由總裁自己來承擔。資深不是罪惡,不一定要趕盡殺絕。有時候總裁自己最資深,竟然也要發動年輕同仁來氣走某些資深人,這時候司馬昭之心,必定路人皆知,最好不要付諸行動,以免人人自危,造成不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親親是親近值得親近的親人,尊尊是尊重值得尊重的長者。老板親親、尊尊,一方麵可以增強親人之間的凝聚力,一方麵可以添加資深人員的向心力,同時,公司的風氣,才會正常而良好。何況重視親親和尊尊,並不會妨害賢賢,不需要擔心害怕會扼殺人才。
問題是原本值得親近的親人,久而久之,可能變成不值得親近;本來值得尊重的老人,也可能日久而不值得尊重。這是雙方麵的事情,並非單方麵所能夠控製的。不過,總裁的主導力量,必須大於對方。所以平日拿親親尊尊的態度,來促成親人長久值得親近,長者永久值得尊重,恐怕是十分必要而且影響深遠,值得總裁特為費心。
總裁自己率先不親親、不尊尊,所建立的企業文化和中華文化這個大環境根本不能配合,萬一親人叛離、長者心寒,後患必定無窮。
生生不息更需要賢賢
公司希望持續經營,生生不息,就必須賢賢。賢賢有點類似西方的能力主義,亦即重視有能力的人。公司當然需要有能力的人,沒有人會否定能力的重要性。
親親、尊尊,實際上都以賢賢做基礎。離開賢賢,談不上親親,變成害人菲淺的親情本位,遲早被親人害死。也談不上尊尊,形成眾人怨恨的“老而不死”,年輕人不求上進,隻希望保平安,活得久才有希望,公司也會完蛋。
前麵說用人要有一定的標準,升遷也要製定一定的標準,便是實力必須達到某種需求,才能夠親親、尊尊。能力達到標準,仍需重視親親、尊尊,這才是中國話。親人優先,大家就會互相勉勵,把家教做好。大家樂見好父兄,自然用心做好子弟。資深者優先,大家就會安於本業,不敢見異思遷,胡亂跳槽。經驗累積下來,新人當然用心學習,不會一天到晚想入非非。
選賢舉能,企業才能永續發展。但是,親親、尊尊也是一種必具的修養。年輕人若是不能親近親人,尊重長上,怎麽算是賢能之士呢?年紀輕輕便恃才傲物,實在十分可怕。
總裁如何在親親、尊尊、賢賢之中,找到平衡點?我們的建議是:一般性工作,以親親為重。親戚嘛,給一碗飯吃不成問題,不過要往上升遷,就得自己努力。這種主張十分合理,鼓勵親人奮發自強,表現得比別人好,使大家沒有話講。在同等能力的條件下,讓親人比較方便進來。進來之後,公司就像家庭,成員都是親人,這時候大家的立足點完全一致,必須靠自己努力求上進,才能夠順利晉升。
特殊性工作,以賢賢為重。親人當中,真正真有特殊才能的,當然可以考慮,不過這時候把特殊才能擺在前麵,通過這一關才能夠考慮其他條件。
晉升的時候,以尊尊為重。一切條件相同,年資深的優先升遷,鼓勵大家安心工作,專心研究所需技能。形成長幼有序的風氣,大家才放心把經驗傳授給年輕人。
綜合判斷的人,必須有原則、有分寸,大家才會心服。總裁親親、尊尊、賢賢的標準,必然融入企業文化之中。
當總裁最有機會修行
修行是積德的代名詞
人死之後,如果什麽都沒有,則人活著的時候,就不必有所戒懼。反正大不了一死,而死後一了百了,有什麽值得警戒、畏懼的?可見人死之後,事情還沒有完,還有一些事情,似乎才要開始。這輩子積善、為惡,必然有一張成績單,亦即必須通過嚴格的考核。人死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殊不一致,便是麵對考核官的一種反應。就算不必麵對考核官,自我考核的時候,也會感慨萬千,有很多悔不當初的表情。要想死得心安理得,十分安然,生時自非積德,好好修行不可。
這樣看來,兒子並不是自己的延續。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兒子也應該是另
外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必把兒子當作自己,或者要求兒子變成另一個自己,以免抹煞了兒子本有的個體獨立性,反而弄得兒子不能發揮他的自我。
如果有來生,來生那個人,才是自己的真正延續體。那個人的命運,決定於自己今生今世的所作所為,所以人的一生,必須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因而應該警惕、戒懼。
若是沒有來生,那麽死後的考核,可能把某些人分發到天堂,而把某些人押解到地獄。究竟上天堂或是下地獄,也和今生今世的所作所為,密切相關。為求死後不必下地獄受苦,人生的過程,同樣必須知所戒懼,多多為善。
最可怕的人,就是“什麽都不怕的人”,隻要天不怕、地不怕,大家就害怕他了。敬天、畏天,並不是迷信,而是人應該畏懼自己良心的指責,才會時時反省,憑著良心處事待人。中國人特重修己,也希望我們多多積德,主要即在提醒大家,要憑良心。
乞丐對總裁常說的三句話:“好心啊,有量啊,讓我討幾個錢吧!”開宗明義,即在希望總裁保有一顆善良的心,好好修行,多多行善!
當然,修行絕對不是總裁的專利。所有的人,為了自己的未來,也為了自己的現在,都應該重視良心,好好修治自己,使自己心安理得,做起事情來,心無旁騖,才會順利進展。
總裁特別需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