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的特性則是天翻地覆的震動。呂蒙雖為東吳大將,魯肅死後繼任都督,但卻一直沒有什麽突出的表現。孫權與曹操暗中聯合,商定從水旱兩路夾攻荊州。呂蒙負責水路,探知關羽早在沿江上下數百裏設置了烽火台,以防吳軍偷襲,不禁大為驚訝,一籌莫展。於是稱病不出,力薦由陸遜接任都督。當時陸遜尚為無名小將,關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於是在呂蒙的指揮下,僅一夜功夫,便控製了荊州沿岸一帶的烽火台。隨即占領荊州,並且以一連串的懷柔政策,很快地安撫了荊州的軍心、民心。關羽聽到探馬報告:呂蒙托病辭職,皆是陰謀,心中非常懊惱、悔恨。他咬牙切齒地發誓:就算不能生殺此賊,死後化為厲鬼也不饒過他!關羽不久便兵敗為呂蒙所殺。
不表現則已,一表現便震天動地。呂蒙這種雷一般的行動,使關羽無從防備,因而造成原本視為不可能的結果。
孫權大宴百官,當眾宣布收複荊州的好消息,並且說這次勝利都歸功於呂蒙。張昭卻氣急敗壞地衝進來,手中還提著關羽的人頭,說:“江東就要大禍臨頭了!”呂蒙大笑:“此人已死,還有何畏懼?”隨手掀開包裹人頭的紅布,卻見關羽臉龐仍然栩栩如生,雙眼炯炯有神,直逼著呂蒙。於是呂蒙一陣驚嚇,昏倒在地。雷聲震動,有時擊傷或打死人畜,但是一陣子過後,便又恢複平靜。
以上這三種類型的英雄,都很容易察覺到,所以很快就被大家認定為英雄。隻有山型的英雄,由於經常處於林木茂盛,雲霧繚繞的環境中,很不容易被察覺,初見時似乎引不起眾人的關注,因而不容易體會和認知其為英雄。
風、火、雷三型英雄,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就是為時不久,便不見蹤影。呂布、周瑜和呂蒙,不能說不是大英雄,然而好比一陣風、一場火、一陣雷,來時令人十分震驚,卻很快就過去了。雖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讓人覺得相當遺憾。
山型英雄的特性
山型英雄的代表人物是趙雲。趙雲原本是公孫讚陣營的,後投入劉備陣營。其勇猛善戰,曾於長阪坡單騎救主,震懾曹軍。又於孫權假借國太病危,要孫夫人帶著阿鬥返迴東吳,以便當做人質,趁機要求劉備用荊州來換迴阿鬥時,截江奪鬥,再次把阿鬥從險惡中救出。後來,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為五虎大將。關羽聞訊,雖然不滿與馬超同列,卻對趙雲沒二話。可見在關羽心目當中,趙雲的確是一位英雄。其晚年仍追隨諸葛亮,南征北討,並且屢建戰功。當風、火、雷消失了,山依然屹立不動。
山的特性是不動時靜止,但動起來就有排山倒海的力量,而且山型英雄穩固、持久。趙雲一路追隨劉備,關羽、張飛、劉備相繼去世後,仍然輔助劉禪,成為最持久的蜀國英雄。他和關羽、張飛共事,平常表現得不如兩位,卻能在緊急時刻有出色的表現,令人佩服。趙雲如果始終像一座靜止的山,沒有特殊的戰功,被封為五虎將時,關羽也不會那麽輕鬆愉快地接納他;他若是一直求表現,就會顯得心目中沒有關羽和張飛,恐怕這兩位將軍也不會與他友好相處。
一個人隻是靜止,並不能產生大的力量。要成大功立大業,必須能靜也能動。做到不動便罷,一動就有雷霆萬鈞的力量,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諸葛亮得知司馬懿被削去兵權的時候,心中大喜,寫了一封出師表,呈給後主劉禪,敘述出山二十一年來,幫助劉備創立基業的艱難,並且表達了出師伐魏、統一漢室的決心。就在他準備點將發兵時,趙雲闖了進來,大喝:“丞相!我雖然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位古人,均不服老。今北伐點將,丞相為何不用我?”孔明再三勸阻,趙雲大怒:“丞相若不教我為先鋒,不如撞死於牆下!”於是脫去盔帽,露出蒼蒼白發,雙目如電,直盯著諸葛亮。
大軍出征,魏軍由駙馬夏侯懋為大都督,命西涼大將韓德為先鋒。雙方初次交戰,韓德看到蜀軍先鋒竟然是年近七旬的趙雲,便派出一將,不出三個迴台,死於趙雲槍下。三將齊出,也先後敗亡。趙雲的英勇,一如往昔。可見“山”的力量,並不因時間的流逝而降低。
一年四季中,春夏秋三季,都是動的。隻有冬季看起來是靜止的。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冬季,春季就不能種植,夏季就不能生長,而秋季也不能成熟了。可見冬季的功能,是以一季的靜止,來支持其他三季的動。好比一個人,白天活動了十幾個小時,晚上必須睡八個小時,才能夠恢複體能,這是同樣的道理。
諸葛亮說:“非寧靜無以致遠。”不寧靜,便不能夠致遠,證明寧靜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致遠。
老子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是靜止的,莫能與之爭,則是動的。有了靜止的不爭,才具備別人無法與之爭的力量。
山型英雄,不但具有風、火、雷的動的力量,而且兼有靜的功能。所以動靜不失其所,顯得動靜皆宜,這是山型英雄之所以勝過風型、火型、雷型的優勢所在。
最好做山型總裁
西方企業的總裁重視英雄性
曆史學家錢穆指出,西方曆史重英雄性。從亞曆山大到凱撒,一直到近代的拿破侖,都是由一位領袖領導一個集團,成就一番事業。
西方的企業也是如此。總裁的權力很大,表示他是公司的領袖。由總裁來領導一個集團,創造一家公司的業績。雖然說現代企業總裁的權力並沒有古代帝王那麽大,但是一旦濫用權力,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很可能比古代專製帝王還要可怕。總裁位高權大,有時可以把一個員工的家庭弄得妻離子散,甚至逼迫員工走上窮途末路,自尋短見。因為權力使人腐化,通常隻要掌權三年,就很容易變得愚蠢。就算總裁原先很有智慧,也可能愈來愈糊塗。因此,西方企業的總裁通常任期不會太久。很多企業更是由於重大決策失誤,以致公司經營遭遇巨大挫折,甚至麵臨倒閉,不得不更換總裁。任期不長,使得西方總裁更容易急功近利,缺乏長期的設想。反正他離職以後,情況如何演變,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
英雄性不能持久,一則由於人愈宋愈老,氣力愈來愈衰退。而且英雄輩出,長江後浪推前浪,經不起後人的挑戰。可惜西方人崇拜英雄仍然樂此不疲。多少總裁的事略,被寫成傳記文學,公諸於世。大家樂於閱讀,又勤於學習,使得西方企業的總裁迄今仍以英雄性為重,很難有所改變。
西方人習慣於崇拜英雄,西方曆史強調個人性、英雄性,一旦被寫成傳記,大家也就爭相閱讀,引來不少的崇拜和讚揚,這符合西方的文化。
我們今天模仿西方人,也要寫企業家傳記。殊不知中國人看傳記,心情和西方人大不相同。我們不太在乎寫些什麽,卻十分介意怎麽寫。同樣一個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場,自然會有不一樣的寫法。看了以後,常常由於立場不同,表示不相同的看法。以致讚歎者少,而不以為然的反而比較多。就算暢銷一時,也不過在名利方麵,稍有斬獲,實際的效果實在不理想。何況人隻要活著,就會改變。若是出書之日,書中的人物如日中天,當然被描述得如龍似虎,非常出色。不料環境改變,一下子轉變不過來,著名企業照樣宣布倒閉,成功的企業總裁也會被判刑,或者麵臨債主的追討。這時候再迴頭看看自己的傳記,恐怕也隗於迴首吧!
當年司馬遷寫史記時,漢高祖本紀也不過把開國事件逐年提出一個簡要的綱領,而不敢把漢朝的開國大事全部放在高祖身上。這種做法,才使得大家更加敬仰高祖。否則蕭何、張良、韓信、曹參、陳平這些開國功臣,即便自己不方便說,子孫也會發出不平的聲音,後代對高祖的崇敬反而會降低。
中國企業最重視集團性
錢穆認為中國的曆史集團性更重於英雄性。以楚漢相爭為例,項羽帶有英雄性,而劉邦則看起來沒有英雄性。結果劉邦得了天下,因為他能用蕭何、韓信、張良,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集團。項羽是領袖,卻連範增這一位幹部都不能加以重用,所以爭不過劉邦。
漢高祖出身卑微,由平民登上皇帝的寶座。這項事業的完成,劉邦的領導固然很重要,但是所形成的集團的作用似乎更加重要。所以錢穆用集團性大於英雄性來概括的曆史。
三國時代,曹操稱天下英雄隻有他和劉備兩人。但是曹操的英雄性,顯然比劉備多。後來三國鼎立,曹操、劉備和孫權的手下無不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形成十分堅強的集團。這三位領袖,都不曾太多的表現出個人的英雄性,他們都十分重視集團的運作,很少獨斷專行。
唐太宗乍看起來是一位英雄,然而仔細觀察,他開始時有父兄相助,後來有幕府的支持。並不是唐太宗單獨一人的力量便能成為開國明君的。
明太祖原本是僧寺裏的一個小和尚,後來聚集了一批文武將才,有了一個大集團,才得了天下。明太祖雖然也有個人的表現,隻不過是這個大集團中的一分子而已。
錢穆指出:在中國人的觀念裏,英雄不適宜擔任領導人。英雄性人物,不容易成就大事業,項羽失敗的教訓應引以為戒。
我們相信,任何性質的集團必有一位領導人做為領導中心。但是我們和西方人比較起來,西方人英雄性大於集團性,我們則是集團性大於英雄性。所以每一集團中的領導人,不容易顯現其英雄性。我們的領導人,常常心胸廣闊,包容一切,把舞台讓出來,使得核心幹部能夠充分發揮其英雄性。譬如漢高祖和韓信,高祖是集團的領導人,韓信隻是高祖的一位得力幹部,但是韓信的英雄性表現反而多於漢高祖。我們常說要鞏固以某某為中心的領導,其實說的是幹部的表現多於領導人。因為在中國曆史上,領袖如果有太多的個人英雄表現,就不容易禮賢下士,構建龐大而堅強的集團,也就不容易把事業做大。
不知道您喜歡做一位英雄性大於集團性的總裁?還是寧願幹部的英雄性表現多於自己,成為一位集團性大於英雄性的總裁?我隻能夠建議,為求企業持久經營發展,總裁在自身英雄性和集團性的比例上,最好做出合理的調整。自己當然是領導中心,但是缺乏集團的力量,這中心很不穩固。若是不幸遇到強大的挑戰,還得反敗為勝,那就是很大的遺憾!
中國企業總裁最好扮演山型英雄
我們不能說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都不是英雄人物,我們隻能說他們更重視發揮集團力量,所以幹部的表現好像勝於領導者。如果用風、火、雷、山四型來區分,總裁最好扮演山型英雄,不應該像風、火、雷一般,一陣子就不見了,使得追隨的員工不知如何逃命、保命。
風、火、雷三型,有一個共通的特性,便是英雄性大於集團性。結果是一時性的轟轟烈烈,並不能持久。山型的特性,則是集團性大於英雄性,每一個人都在集團中成就自己。總裁像一座大山,幹部就能獲得巨大的舞台,可以盡情地演出,顯得英雄性十足。企業要求生生不息,員工要求安定發展,總裁自然非像山不可。總裁不動如山,企業才能夠穩如泰山,不容易出問題。
要扮演山型英雄,成為山型總裁,首要的條件便是不能專製。當年漢高祖得到天下後立即下詔求賢,其後漢惠帝重用曹參,漢文帝禮待賈誼,可以說這幾個皇帝沒有一位是專製的。錢穆認為,如果一定要用西方的觀念來看中國曆史,隻能說我們的皇朝不過是君主立憲,並不是君主專製。
總裁若是專製,一切要獨自裁決,那就幹脆改名叫獨裁好了,何必以總裁之名行獨裁之實呢?
集團中擁有各種人才,各有專長,而且能夠放心地表現。總裁能夠充分尊重這些人才,放手讓大家好好表現,一如當年的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那才是山型總裁的典範。
說起漢高祖,我們一定會想起蕭何、張良、韓信,因為這是一個集團。在這個集團中,蕭何是後勤,張良是參謀,而韓信則是大統帥,可見我們早就有了分工合作的概念。大家都因共同的理想聚集在一起,以漢高祖為領導中心,然後各自發揮專長。
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建立了大唐帝國的基業。他重用魏征和王矽擔任諫議大夫,房玄齡和杜如晦策劃典章製度,逐漸將創業體製轉化為守成體製。可謂知人善任、適才適所,造就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集團。
總裁必讀的三本書
中國流傳已久的三本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對總裁有很大的啟示。當總裁的,一定要讀一讀。
《西遊記》的無用與有用
《西遊記》中最厲害的人物,首推孫悟空。不讓孫悟空這麽厲害的人來擔任領袖,反而推出不具英雄性的唐三藏擔任領隊的職務,是不是有一些奇怪呢?唐三藏和孫悟空比較起來,好像很沒有用,卻能夠發揮無用的大用,這才是中國人特有的一套觀念。每當遇見某些極具英雄性的總裁,我便會開玩笑地說:“您這麽厲害,好比是孫悟空。能不能迴去看看您的幹部,個個都是豬八戒。”對方聽了,大多很不高興,認為“怎麽會呢?”但是過不了幾天,幾乎都會打電話來說:“若不是那一天提起,我不會覺得。提起之後,仔細看一看,才發覺這些幹部真的都是豬八戒。”
隻有豬八戒,才會跟孫悟空這樣的老板。換句話說,像孫悟空這樣的老板,一定會帶出豬八戒這樣的幹部。
想想看,讓孫悟空領隊去印度取經,可能產生什麽樣的後果?孫悟空的武藝高強,性格又相當急躁,會不會一路殺到印度,然後由於語言不通,一時興起,放一把火把藏經樓全部燒掉。若是這樣,就和原先的用意剛好完全相反了。
唐三藏還有一種特性,每當悟空向他報告:“師父,那是妖怪,要小心一點。”唐三藏都這麽迴答:“阿彌陀佛,悟空,不要亂講”。然後很快就被妖怪抓去。現代總裁也是如此,經常不接受幹部的勸說,然後吃虧上當,才受盡苦難。
唐三藏並無英雄性,卻能夠領導孫悟空這一班英雄人物,完成任務。唐三藏
的貢獻,依中國人的觀點,是透過無用的包容性,來發揮有用的英雄性。孫悟空的貢獻,則是以有用的來保護這無用的。孫悟空保護唐三藏,唐三藏則促使孫悟空走上正途,共同完成取經的使命。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在唐三藏的領導之下,構成一個集團。唐三藏能夠維護集團性,孫悟空等人才有可能展現各自的英雄性。若是唐三藏極具英雄性,說不定孫悟空半途逃走,而豬八戒和沙和尚也隻能夠表現奴才性了,這個集團大概就不可能完成預期的任務了。
西遊記並不是曆史,卻能夠掌握中國人的民族性。我們都清楚英雄再厲害,但還是獨力難撐大廈,必須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才能夠完成宏大的事業。
《水滸傳》的領導智慧
《水滸傳》中的領導智慧真的是奧妙無窮。最初出現的人物,是宋朝哲宗皇帝時期,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衝。他無緣無故,花了一千貫錢買得一把好刀,卻被人設計,帶刀進入商議軍機大事的白虎節堂,被高太尉喝叫左右拿下,脊杖二十,刺配軍州。又暗中吩咐監押的公人半途把他殺掉。幸虧結拜兄弟魯智深及時解救,才得保住性命。高太尉仍千方百計要害林衝,不得已林衝在雪夜裏被逼上梁山。
不表現則已,一表現便震天動地。呂蒙這種雷一般的行動,使關羽無從防備,因而造成原本視為不可能的結果。
孫權大宴百官,當眾宣布收複荊州的好消息,並且說這次勝利都歸功於呂蒙。張昭卻氣急敗壞地衝進來,手中還提著關羽的人頭,說:“江東就要大禍臨頭了!”呂蒙大笑:“此人已死,還有何畏懼?”隨手掀開包裹人頭的紅布,卻見關羽臉龐仍然栩栩如生,雙眼炯炯有神,直逼著呂蒙。於是呂蒙一陣驚嚇,昏倒在地。雷聲震動,有時擊傷或打死人畜,但是一陣子過後,便又恢複平靜。
以上這三種類型的英雄,都很容易察覺到,所以很快就被大家認定為英雄。隻有山型的英雄,由於經常處於林木茂盛,雲霧繚繞的環境中,很不容易被察覺,初見時似乎引不起眾人的關注,因而不容易體會和認知其為英雄。
風、火、雷三型英雄,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就是為時不久,便不見蹤影。呂布、周瑜和呂蒙,不能說不是大英雄,然而好比一陣風、一場火、一陣雷,來時令人十分震驚,卻很快就過去了。雖然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讓人覺得相當遺憾。
山型英雄的特性
山型英雄的代表人物是趙雲。趙雲原本是公孫讚陣營的,後投入劉備陣營。其勇猛善戰,曾於長阪坡單騎救主,震懾曹軍。又於孫權假借國太病危,要孫夫人帶著阿鬥返迴東吳,以便當做人質,趁機要求劉備用荊州來換迴阿鬥時,截江奪鬥,再次把阿鬥從險惡中救出。後來,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為五虎大將。關羽聞訊,雖然不滿與馬超同列,卻對趙雲沒二話。可見在關羽心目當中,趙雲的確是一位英雄。其晚年仍追隨諸葛亮,南征北討,並且屢建戰功。當風、火、雷消失了,山依然屹立不動。
山的特性是不動時靜止,但動起來就有排山倒海的力量,而且山型英雄穩固、持久。趙雲一路追隨劉備,關羽、張飛、劉備相繼去世後,仍然輔助劉禪,成為最持久的蜀國英雄。他和關羽、張飛共事,平常表現得不如兩位,卻能在緊急時刻有出色的表現,令人佩服。趙雲如果始終像一座靜止的山,沒有特殊的戰功,被封為五虎將時,關羽也不會那麽輕鬆愉快地接納他;他若是一直求表現,就會顯得心目中沒有關羽和張飛,恐怕這兩位將軍也不會與他友好相處。
一個人隻是靜止,並不能產生大的力量。要成大功立大業,必須能靜也能動。做到不動便罷,一動就有雷霆萬鈞的力量,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諸葛亮得知司馬懿被削去兵權的時候,心中大喜,寫了一封出師表,呈給後主劉禪,敘述出山二十一年來,幫助劉備創立基業的艱難,並且表達了出師伐魏、統一漢室的決心。就在他準備點將發兵時,趙雲闖了進來,大喝:“丞相!我雖然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位古人,均不服老。今北伐點將,丞相為何不用我?”孔明再三勸阻,趙雲大怒:“丞相若不教我為先鋒,不如撞死於牆下!”於是脫去盔帽,露出蒼蒼白發,雙目如電,直盯著諸葛亮。
大軍出征,魏軍由駙馬夏侯懋為大都督,命西涼大將韓德為先鋒。雙方初次交戰,韓德看到蜀軍先鋒竟然是年近七旬的趙雲,便派出一將,不出三個迴台,死於趙雲槍下。三將齊出,也先後敗亡。趙雲的英勇,一如往昔。可見“山”的力量,並不因時間的流逝而降低。
一年四季中,春夏秋三季,都是動的。隻有冬季看起來是靜止的。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冬季,春季就不能種植,夏季就不能生長,而秋季也不能成熟了。可見冬季的功能,是以一季的靜止,來支持其他三季的動。好比一個人,白天活動了十幾個小時,晚上必須睡八個小時,才能夠恢複體能,這是同樣的道理。
諸葛亮說:“非寧靜無以致遠。”不寧靜,便不能夠致遠,證明寧靜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致遠。
老子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是靜止的,莫能與之爭,則是動的。有了靜止的不爭,才具備別人無法與之爭的力量。
山型英雄,不但具有風、火、雷的動的力量,而且兼有靜的功能。所以動靜不失其所,顯得動靜皆宜,這是山型英雄之所以勝過風型、火型、雷型的優勢所在。
最好做山型總裁
西方企業的總裁重視英雄性
曆史學家錢穆指出,西方曆史重英雄性。從亞曆山大到凱撒,一直到近代的拿破侖,都是由一位領袖領導一個集團,成就一番事業。
西方的企業也是如此。總裁的權力很大,表示他是公司的領袖。由總裁來領導一個集團,創造一家公司的業績。雖然說現代企業總裁的權力並沒有古代帝王那麽大,但是一旦濫用權力,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很可能比古代專製帝王還要可怕。總裁位高權大,有時可以把一個員工的家庭弄得妻離子散,甚至逼迫員工走上窮途末路,自尋短見。因為權力使人腐化,通常隻要掌權三年,就很容易變得愚蠢。就算總裁原先很有智慧,也可能愈來愈糊塗。因此,西方企業的總裁通常任期不會太久。很多企業更是由於重大決策失誤,以致公司經營遭遇巨大挫折,甚至麵臨倒閉,不得不更換總裁。任期不長,使得西方總裁更容易急功近利,缺乏長期的設想。反正他離職以後,情況如何演變,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
英雄性不能持久,一則由於人愈宋愈老,氣力愈來愈衰退。而且英雄輩出,長江後浪推前浪,經不起後人的挑戰。可惜西方人崇拜英雄仍然樂此不疲。多少總裁的事略,被寫成傳記文學,公諸於世。大家樂於閱讀,又勤於學習,使得西方企業的總裁迄今仍以英雄性為重,很難有所改變。
西方人習慣於崇拜英雄,西方曆史強調個人性、英雄性,一旦被寫成傳記,大家也就爭相閱讀,引來不少的崇拜和讚揚,這符合西方的文化。
我們今天模仿西方人,也要寫企業家傳記。殊不知中國人看傳記,心情和西方人大不相同。我們不太在乎寫些什麽,卻十分介意怎麽寫。同樣一個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場,自然會有不一樣的寫法。看了以後,常常由於立場不同,表示不相同的看法。以致讚歎者少,而不以為然的反而比較多。就算暢銷一時,也不過在名利方麵,稍有斬獲,實際的效果實在不理想。何況人隻要活著,就會改變。若是出書之日,書中的人物如日中天,當然被描述得如龍似虎,非常出色。不料環境改變,一下子轉變不過來,著名企業照樣宣布倒閉,成功的企業總裁也會被判刑,或者麵臨債主的追討。這時候再迴頭看看自己的傳記,恐怕也隗於迴首吧!
當年司馬遷寫史記時,漢高祖本紀也不過把開國事件逐年提出一個簡要的綱領,而不敢把漢朝的開國大事全部放在高祖身上。這種做法,才使得大家更加敬仰高祖。否則蕭何、張良、韓信、曹參、陳平這些開國功臣,即便自己不方便說,子孫也會發出不平的聲音,後代對高祖的崇敬反而會降低。
中國企業最重視集團性
錢穆認為中國的曆史集團性更重於英雄性。以楚漢相爭為例,項羽帶有英雄性,而劉邦則看起來沒有英雄性。結果劉邦得了天下,因為他能用蕭何、韓信、張良,形成一個強而有力的集團。項羽是領袖,卻連範增這一位幹部都不能加以重用,所以爭不過劉邦。
漢高祖出身卑微,由平民登上皇帝的寶座。這項事業的完成,劉邦的領導固然很重要,但是所形成的集團的作用似乎更加重要。所以錢穆用集團性大於英雄性來概括的曆史。
三國時代,曹操稱天下英雄隻有他和劉備兩人。但是曹操的英雄性,顯然比劉備多。後來三國鼎立,曹操、劉備和孫權的手下無不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形成十分堅強的集團。這三位領袖,都不曾太多的表現出個人的英雄性,他們都十分重視集團的運作,很少獨斷專行。
唐太宗乍看起來是一位英雄,然而仔細觀察,他開始時有父兄相助,後來有幕府的支持。並不是唐太宗單獨一人的力量便能成為開國明君的。
明太祖原本是僧寺裏的一個小和尚,後來聚集了一批文武將才,有了一個大集團,才得了天下。明太祖雖然也有個人的表現,隻不過是這個大集團中的一分子而已。
錢穆指出:在中國人的觀念裏,英雄不適宜擔任領導人。英雄性人物,不容易成就大事業,項羽失敗的教訓應引以為戒。
我們相信,任何性質的集團必有一位領導人做為領導中心。但是我們和西方人比較起來,西方人英雄性大於集團性,我們則是集團性大於英雄性。所以每一集團中的領導人,不容易顯現其英雄性。我們的領導人,常常心胸廣闊,包容一切,把舞台讓出來,使得核心幹部能夠充分發揮其英雄性。譬如漢高祖和韓信,高祖是集團的領導人,韓信隻是高祖的一位得力幹部,但是韓信的英雄性表現反而多於漢高祖。我們常說要鞏固以某某為中心的領導,其實說的是幹部的表現多於領導人。因為在中國曆史上,領袖如果有太多的個人英雄表現,就不容易禮賢下士,構建龐大而堅強的集團,也就不容易把事業做大。
不知道您喜歡做一位英雄性大於集團性的總裁?還是寧願幹部的英雄性表現多於自己,成為一位集團性大於英雄性的總裁?我隻能夠建議,為求企業持久經營發展,總裁在自身英雄性和集團性的比例上,最好做出合理的調整。自己當然是領導中心,但是缺乏集團的力量,這中心很不穩固。若是不幸遇到強大的挑戰,還得反敗為勝,那就是很大的遺憾!
中國企業總裁最好扮演山型英雄
我們不能說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都不是英雄人物,我們隻能說他們更重視發揮集團力量,所以幹部的表現好像勝於領導者。如果用風、火、雷、山四型來區分,總裁最好扮演山型英雄,不應該像風、火、雷一般,一陣子就不見了,使得追隨的員工不知如何逃命、保命。
風、火、雷三型,有一個共通的特性,便是英雄性大於集團性。結果是一時性的轟轟烈烈,並不能持久。山型的特性,則是集團性大於英雄性,每一個人都在集團中成就自己。總裁像一座大山,幹部就能獲得巨大的舞台,可以盡情地演出,顯得英雄性十足。企業要求生生不息,員工要求安定發展,總裁自然非像山不可。總裁不動如山,企業才能夠穩如泰山,不容易出問題。
要扮演山型英雄,成為山型總裁,首要的條件便是不能專製。當年漢高祖得到天下後立即下詔求賢,其後漢惠帝重用曹參,漢文帝禮待賈誼,可以說這幾個皇帝沒有一位是專製的。錢穆認為,如果一定要用西方的觀念來看中國曆史,隻能說我們的皇朝不過是君主立憲,並不是君主專製。
總裁若是專製,一切要獨自裁決,那就幹脆改名叫獨裁好了,何必以總裁之名行獨裁之實呢?
集團中擁有各種人才,各有專長,而且能夠放心地表現。總裁能夠充分尊重這些人才,放手讓大家好好表現,一如當年的漢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那才是山型總裁的典範。
說起漢高祖,我們一定會想起蕭何、張良、韓信,因為這是一個集團。在這個集團中,蕭何是後勤,張良是參謀,而韓信則是大統帥,可見我們早就有了分工合作的概念。大家都因共同的理想聚集在一起,以漢高祖為領導中心,然後各自發揮專長。
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建立了大唐帝國的基業。他重用魏征和王矽擔任諫議大夫,房玄齡和杜如晦策劃典章製度,逐漸將創業體製轉化為守成體製。可謂知人善任、適才適所,造就了一個強而有力的集團。
總裁必讀的三本書
中國流傳已久的三本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對總裁有很大的啟示。當總裁的,一定要讀一讀。
《西遊記》的無用與有用
《西遊記》中最厲害的人物,首推孫悟空。不讓孫悟空這麽厲害的人來擔任領袖,反而推出不具英雄性的唐三藏擔任領隊的職務,是不是有一些奇怪呢?唐三藏和孫悟空比較起來,好像很沒有用,卻能夠發揮無用的大用,這才是中國人特有的一套觀念。每當遇見某些極具英雄性的總裁,我便會開玩笑地說:“您這麽厲害,好比是孫悟空。能不能迴去看看您的幹部,個個都是豬八戒。”對方聽了,大多很不高興,認為“怎麽會呢?”但是過不了幾天,幾乎都會打電話來說:“若不是那一天提起,我不會覺得。提起之後,仔細看一看,才發覺這些幹部真的都是豬八戒。”
隻有豬八戒,才會跟孫悟空這樣的老板。換句話說,像孫悟空這樣的老板,一定會帶出豬八戒這樣的幹部。
想想看,讓孫悟空領隊去印度取經,可能產生什麽樣的後果?孫悟空的武藝高強,性格又相當急躁,會不會一路殺到印度,然後由於語言不通,一時興起,放一把火把藏經樓全部燒掉。若是這樣,就和原先的用意剛好完全相反了。
唐三藏還有一種特性,每當悟空向他報告:“師父,那是妖怪,要小心一點。”唐三藏都這麽迴答:“阿彌陀佛,悟空,不要亂講”。然後很快就被妖怪抓去。現代總裁也是如此,經常不接受幹部的勸說,然後吃虧上當,才受盡苦難。
唐三藏並無英雄性,卻能夠領導孫悟空這一班英雄人物,完成任務。唐三藏
的貢獻,依中國人的觀點,是透過無用的包容性,來發揮有用的英雄性。孫悟空的貢獻,則是以有用的來保護這無用的。孫悟空保護唐三藏,唐三藏則促使孫悟空走上正途,共同完成取經的使命。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在唐三藏的領導之下,構成一個集團。唐三藏能夠維護集團性,孫悟空等人才有可能展現各自的英雄性。若是唐三藏極具英雄性,說不定孫悟空半途逃走,而豬八戒和沙和尚也隻能夠表現奴才性了,這個集團大概就不可能完成預期的任務了。
西遊記並不是曆史,卻能夠掌握中國人的民族性。我們都清楚英雄再厲害,但還是獨力難撐大廈,必須群策群力,分工合作,才能夠完成宏大的事業。
《水滸傳》的領導智慧
《水滸傳》中的領導智慧真的是奧妙無窮。最初出現的人物,是宋朝哲宗皇帝時期,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衝。他無緣無故,花了一千貫錢買得一把好刀,卻被人設計,帶刀進入商議軍機大事的白虎節堂,被高太尉喝叫左右拿下,脊杖二十,刺配軍州。又暗中吩咐監押的公人半途把他殺掉。幸虧結拜兄弟魯智深及時解救,才得保住性命。高太尉仍千方百計要害林衝,不得已林衝在雪夜裏被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