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怎樣才能做到隻理不管呢(2)
領導的方與圓:洞察人性管理的奧秘 作者:曾仕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多人會說,這樣做很圓滑。那又大錯特錯了。中國人最討厭的就是圓滑,我有時間常常會看看電視節目,我覺得在上麵講話的人真的很丟臉,說什麽“做人要圓滑一點”,那完全是錯誤的。中國人最討厭的就是圓滑、奸詐、不誠實,我們要的是圓通,絕對不可以圓滑。不圓通,就沒有一條路可以走得通。
圓滑與圓通有什麽區別?我相信有80%的人都搞不清。圓通跟圓滑表麵上完全一樣,統統是推、拖、拉。我希望大家明白,推、拖、拉是最好的管理,你看一推、一拖、一拉,省力、省時,又不費勁,然後問題都沒有了。
但是,推、拖、拉能解決問題嗎?
絕對可以。推、拖、拉到最後沒有解決問題,就是圓滑;推、拖、拉到最後解決問題了,就是圓通。你要存心用推、拖、拉來解決問題,就是圓通;你隻是想用推、拖、拉來推卸責任,就是圓滑。
大師名言
推、拖、拉是管理的一個有效方法
一味求快,死得更快
推、拖、拉是一種最好的管理方法。那麽,怎麽用推、拖、拉來解決問題呢?
老板有個工作要給甲做。如果直接交給甲做,就是在害他,因為別人就不高興了。別人會想,他算老幾?這個工作他做得了嗎?甲明明做得了,別人能想辦法讓他做不了。這是老板的錯。
老板很明顯地把一個工作交給誰,就是在害他,因為所有人都看不順眼。有人會想,旁邊有比他年資高的,老板為什麽不尊重一下?有人會想,有人的年資比他高,老板卻當著別人的麵把工作給他做,那個年資高的人就沒有麵子,完全沒有麵子。這個人不敢打擊老板,就想辦法打擊做事的人,就想辦法讓他做不成。這是老板錯了。
老板有個工作要給甲做,但是要顧慮乙的麵子,所以,會先給乙:“這個請你做好不好?”
乙一定先推:“我忙不過來。”
老板:“是啊,我也知道你忙不過來,不過沒有你做,就是不行。”
乙;“那怎麽辦呢?”
老板不等他講完,就說;“那能不能給甲做?你拿去給他做?”
就這樣,老板讓乙拿給甲去做,乙有麵子,他們兩個合作得很愉快,也達到了老板的目的。
這麽一兜圈子,什麽問題都沒了。但是,如果你直截了當地把工作交給甲,可能節省了3分鍾,但是後麵的事情3個小時你都搞不完,這叫做欲速則不達。
有人會覺得這樣做事情複雜多了。其實不複雜,習慣成自然。有些事情不是一快就了事的——一味求快反而會死得更快。
人人都要學會推、拖、拉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這件事情要交給一個人做,可是比他資曆深的人有很多,要一個一個都去照顧嗎?
當然不要。其實一件事情有它相關的一個“鏈條”,隻有幾個相關的人,他們在同一個部門,如果你沒有看到這一圈人,隻看到一個人,其他人就受不了,就開始搞鬼。很多情況下是我們遁部屬搞鬼,而不是我們的部屬故童要搞鬼。
也就是說,部屬搞鬼是老板的責任,是老板思慮不周。人人都要推、拖、拉,所以,哪個老板如果不推、拖、拉,他就很慘。
另外,作為部屬來說,推、拖、拉也很重要。
明明要給另外一個人做的事,老板先尊重麵前這個人一下:“這件事情你幫忙。”對方說“好,我來做”,對方就糟糕了,老板也糟糕了。
因為這個部屬不太清楚老板的本意是什麽,因此他不會得到老板的重用。老板一說讓他做,他馬上就接下來,那樣不好,會很吃虧。因為老板會覺得奇怪:他有這個能耐嗎?他吃得下來嗎?他答應得可真快啊!然後老板會想辦法逼他,遇到他吃不消了,自然“吐”出來,這叫做自找麻煩。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人家給你東西你先說“不要”,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要給你。
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場來要,你不會亂要,你會要得合理;站在不說、不說的立場來說,你會說得合理。你到別人家裏麵去做客,
人家全家人正在吃飯,一定會招唿你,西方人就會直接過去吃,中國人則是這樣:
主人:“哎哎,一起來,一起來。”
客人明明餓得要死,也一定說:“我剛吃飽,我剛吃飽。”不敢過去啊,一過去,沒有湯、也沒有菜。
主人堅持說:“一起來,一起來。”
客人還要推、拖一下:“我剛吃過,我剛吃過。”
如果主人一招唿,客人就過去,也許就會有這樣的結果:客人會在心裏抱怨主人,什麽都沒有,還招唿我來;主人也會不滿意,我是看你來,給你麵子,想不到你就真的過來了。你這種人我怎麽跟你交往呢?這樣的話,客人很難堪的。
所以,我們不是虛偽,而是會為對方著想。
如果主人繼續說:“不要客氣,湯是熱的,菜也剛炒出來。”
客人還要講:“我剛吃過三碗。”
主人繼續邀請:“過來!”
如果是這樣,再客氣就不好了,客人就過去,再吃三碗!這才叫會做人。
第一,推、拖、拉是給自己一個觀察局勢的時間。
用推、拖、拉來充分思考,不然,你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審時度勢,然後再做決定,“謀定而後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推、拖、拉是要推給最合理的人。
我們總是把事情推給別人是錯的,總推給自己也是錯的。推給別人叫做禮讓為先;推來推去,推給自己叫做當仁不讓,眾望所歸。
你根本不推,就自己做,所有的人都會看著你、盯著你,事情做得好才怪。
第三,推、拖、拉最省力,可以緩解氣氛,“以讓代爭”。
推、拖、拉看起來像是讓,實際上也是一種爭,隻不過在形式上斯文一些、緩和一些,對容易情緒化的人來說,是一種保平安的做法。經過推、拖、拉這麽一個過程,工作不但沒有受到阻礙,反而會更順利。
怎樣推、拖、拉
推、拖、拉怎樣才能既用得好,又不讓人家說你是在存心耽誤事?
我認為,把握好度很重要。凡是老板交代你做事情,你先推一下試試看,看他是真的讓你做,還隻是說尊重你。
如果老板說有件事給甲做(他要尊重甲一下),甲馬上接過去,老板就慘了,因為他可能隻是想尊重甲一下。老板把事情拿給乙,乙推一下,如果老板真的讓他做,還會講:“我知道,這些我都考慮過,你勉為其難,你就做了吧。”乙就做了,他做得心安理得。
有時候,我們的第一次不一定是真的,但也絕不是假的,第二次還不見得是真的,但第三次一定是真的。所以,經過推、拖、拉,你馬上就知道真真假假了。
看到老板過來,大家馬上站起來。老板說:“請坐。”你坐下去,他能把你罵起來!可是你站在那裏,他一頭火啊:“站在那裏幹嗎?工作要緊啊!”(坐也挨罵,不坐也挨罵)
老板請坐,會做人的人就會說:“沒關係,我來得及,我工作來得及。”(表示自己站著不耽誤工作)
老板:“不要客氣,你坐下。”
他會說:“我聽完你交代再坐。”
老板:“我沒有事,你坐下。”
好,他就坐下了。
這樣做非常保險。一般人不會這一套,吃虧了還一直怨別人。可是,怨別人有什麽用?孔子講得好,不怨天、不尤人,要怪自己。
不要存心用推、拖、拉來嫁禍別人,不要存心推、拖、拉浪費時間,不要存心推、拖、拉來推卸責任,那樣叫圓滑。圓滑是大家都痛恨的。
我們要好心好意,要推到最合理的人,要推到大家都有麵子,要推到自己將來好做事,能夠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得皆大歡喜,這叫圓通。
中國人很重視人們做事的動機,西方人完全沒有什麽“動機論”。“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這個道理。
大師名言
我們必須謹慎地、用心地用推、拖、拉的方式化解問題、解決問題。
做事要有原則,外圓還要內方
圓通和圓滑還有一個區別就是,你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做事的原則。
我是一個顧問,是一個到處被人家問的人,有時候我也會去問別人——學問也是要問的啊!
我會去問老板:“你這老板當得很好,你怎麽當的?”
老板迴答:“我真的什麽都沒有,我就是有原則。”
我再問他的幹部:“你的老板怎麽樣?”
幹部迴答:“我的老板什麽都好,就是沒有原則。”
幹部看老板沒有一個是有原則的,而老板沒有一個說自己是沒有原則的。
我在英國讀書,英國人都告訴我,你們中國人沒有原則,你們都是個案處理。但是,我們問問所有的中國人;“你有沒有原則?”他會說:“除了有原則以外,我還有什麽?”
我們看自己非常有原則,看別人則是毫無原則——看自己跟看別人運用的是雙重標準,看自己規規矩矩,看別人都是投機取巧。我們家的小孩最好,隔壁家的小孩就是糟糕的。我們常常會叫自己的小孩不要跟隔壁流鼻涕的小孩一起玩。難道你的小孩不流鼻涕嗎?自己的小孩流鼻涕是幹淨的,別人的小孩流鼻涕就是臭的——親疏有別。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怎麽去堅持自己的原則呢?
所有的中國人都有原則。我們是內方外圓。我們要學的是外圓,而不是內方。需要調整的隻是你的外圓要圓一點兒,要修圓它。
一個人裏麵也方、外麵也方,就會常常跟他人格格不入;一個人裏麵圓、外麵也圓,就會完全沒有做人的原則,誰都會看不起他。
我們看不起那種沒有原則的人,但是我們更看不起那種剛愎自用的人。比如說喝酒。你越說你不喝酒,別人就越要想辦法把你灌醉,最後你就倒黴了。你說它幹嗎?你在那兒混不就好了嗎?人家拿杯,你也跟著拿,你什麽事都裝得一樣,你就沒事了。大家對這種堅持說自己不喝酒的人,想辦法灌醉是最高興的。為何不圓通一點兒呢?
一個真正了解中國人的人,會跟大家處得非常好,而且沒有事情辦得不順利。也就是說,外圓一定要內方,內方一定要外圓。中國人講方圓是有道理的。
大師名言
圓通不是圓滑,要圓通,不要圓滑。
思考
怎樣才能做到內方外圓呢?
心得體會
圓滑與圓通有什麽區別?我相信有80%的人都搞不清。圓通跟圓滑表麵上完全一樣,統統是推、拖、拉。我希望大家明白,推、拖、拉是最好的管理,你看一推、一拖、一拉,省力、省時,又不費勁,然後問題都沒有了。
但是,推、拖、拉能解決問題嗎?
絕對可以。推、拖、拉到最後沒有解決問題,就是圓滑;推、拖、拉到最後解決問題了,就是圓通。你要存心用推、拖、拉來解決問題,就是圓通;你隻是想用推、拖、拉來推卸責任,就是圓滑。
大師名言
推、拖、拉是管理的一個有效方法
一味求快,死得更快
推、拖、拉是一種最好的管理方法。那麽,怎麽用推、拖、拉來解決問題呢?
老板有個工作要給甲做。如果直接交給甲做,就是在害他,因為別人就不高興了。別人會想,他算老幾?這個工作他做得了嗎?甲明明做得了,別人能想辦法讓他做不了。這是老板的錯。
老板很明顯地把一個工作交給誰,就是在害他,因為所有人都看不順眼。有人會想,旁邊有比他年資高的,老板為什麽不尊重一下?有人會想,有人的年資比他高,老板卻當著別人的麵把工作給他做,那個年資高的人就沒有麵子,完全沒有麵子。這個人不敢打擊老板,就想辦法打擊做事的人,就想辦法讓他做不成。這是老板錯了。
老板有個工作要給甲做,但是要顧慮乙的麵子,所以,會先給乙:“這個請你做好不好?”
乙一定先推:“我忙不過來。”
老板:“是啊,我也知道你忙不過來,不過沒有你做,就是不行。”
乙;“那怎麽辦呢?”
老板不等他講完,就說;“那能不能給甲做?你拿去給他做?”
就這樣,老板讓乙拿給甲去做,乙有麵子,他們兩個合作得很愉快,也達到了老板的目的。
這麽一兜圈子,什麽問題都沒了。但是,如果你直截了當地把工作交給甲,可能節省了3分鍾,但是後麵的事情3個小時你都搞不完,這叫做欲速則不達。
有人會覺得這樣做事情複雜多了。其實不複雜,習慣成自然。有些事情不是一快就了事的——一味求快反而會死得更快。
人人都要學會推、拖、拉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這件事情要交給一個人做,可是比他資曆深的人有很多,要一個一個都去照顧嗎?
當然不要。其實一件事情有它相關的一個“鏈條”,隻有幾個相關的人,他們在同一個部門,如果你沒有看到這一圈人,隻看到一個人,其他人就受不了,就開始搞鬼。很多情況下是我們遁部屬搞鬼,而不是我們的部屬故童要搞鬼。
也就是說,部屬搞鬼是老板的責任,是老板思慮不周。人人都要推、拖、拉,所以,哪個老板如果不推、拖、拉,他就很慘。
另外,作為部屬來說,推、拖、拉也很重要。
明明要給另外一個人做的事,老板先尊重麵前這個人一下:“這件事情你幫忙。”對方說“好,我來做”,對方就糟糕了,老板也糟糕了。
因為這個部屬不太清楚老板的本意是什麽,因此他不會得到老板的重用。老板一說讓他做,他馬上就接下來,那樣不好,會很吃虧。因為老板會覺得奇怪:他有這個能耐嗎?他吃得下來嗎?他答應得可真快啊!然後老板會想辦法逼他,遇到他吃不消了,自然“吐”出來,這叫做自找麻煩。
也就是說,我們一定要養成一個習慣,人家給你東西你先說“不要”,要看看是不是真的要給你。
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場來要,你不會亂要,你會要得合理;站在不說、不說的立場來說,你會說得合理。你到別人家裏麵去做客,
人家全家人正在吃飯,一定會招唿你,西方人就會直接過去吃,中國人則是這樣:
主人:“哎哎,一起來,一起來。”
客人明明餓得要死,也一定說:“我剛吃飽,我剛吃飽。”不敢過去啊,一過去,沒有湯、也沒有菜。
主人堅持說:“一起來,一起來。”
客人還要推、拖一下:“我剛吃過,我剛吃過。”
如果主人一招唿,客人就過去,也許就會有這樣的結果:客人會在心裏抱怨主人,什麽都沒有,還招唿我來;主人也會不滿意,我是看你來,給你麵子,想不到你就真的過來了。你這種人我怎麽跟你交往呢?這樣的話,客人很難堪的。
所以,我們不是虛偽,而是會為對方著想。
如果主人繼續說:“不要客氣,湯是熱的,菜也剛炒出來。”
客人還要講:“我剛吃過三碗。”
主人繼續邀請:“過來!”
如果是這樣,再客氣就不好了,客人就過去,再吃三碗!這才叫會做人。
第一,推、拖、拉是給自己一個觀察局勢的時間。
用推、拖、拉來充分思考,不然,你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審時度勢,然後再做決定,“謀定而後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推、拖、拉是要推給最合理的人。
我們總是把事情推給別人是錯的,總推給自己也是錯的。推給別人叫做禮讓為先;推來推去,推給自己叫做當仁不讓,眾望所歸。
你根本不推,就自己做,所有的人都會看著你、盯著你,事情做得好才怪。
第三,推、拖、拉最省力,可以緩解氣氛,“以讓代爭”。
推、拖、拉看起來像是讓,實際上也是一種爭,隻不過在形式上斯文一些、緩和一些,對容易情緒化的人來說,是一種保平安的做法。經過推、拖、拉這麽一個過程,工作不但沒有受到阻礙,反而會更順利。
怎樣推、拖、拉
推、拖、拉怎樣才能既用得好,又不讓人家說你是在存心耽誤事?
我認為,把握好度很重要。凡是老板交代你做事情,你先推一下試試看,看他是真的讓你做,還隻是說尊重你。
如果老板說有件事給甲做(他要尊重甲一下),甲馬上接過去,老板就慘了,因為他可能隻是想尊重甲一下。老板把事情拿給乙,乙推一下,如果老板真的讓他做,還會講:“我知道,這些我都考慮過,你勉為其難,你就做了吧。”乙就做了,他做得心安理得。
有時候,我們的第一次不一定是真的,但也絕不是假的,第二次還不見得是真的,但第三次一定是真的。所以,經過推、拖、拉,你馬上就知道真真假假了。
看到老板過來,大家馬上站起來。老板說:“請坐。”你坐下去,他能把你罵起來!可是你站在那裏,他一頭火啊:“站在那裏幹嗎?工作要緊啊!”(坐也挨罵,不坐也挨罵)
老板請坐,會做人的人就會說:“沒關係,我來得及,我工作來得及。”(表示自己站著不耽誤工作)
老板:“不要客氣,你坐下。”
他會說:“我聽完你交代再坐。”
老板:“我沒有事,你坐下。”
好,他就坐下了。
這樣做非常保險。一般人不會這一套,吃虧了還一直怨別人。可是,怨別人有什麽用?孔子講得好,不怨天、不尤人,要怪自己。
不要存心用推、拖、拉來嫁禍別人,不要存心推、拖、拉浪費時間,不要存心推、拖、拉來推卸責任,那樣叫圓滑。圓滑是大家都痛恨的。
我們要好心好意,要推到最合理的人,要推到大家都有麵子,要推到自己將來好做事,能夠把事情做好,事情做得皆大歡喜,這叫圓通。
中國人很重視人們做事的動機,西方人完全沒有什麽“動機論”。“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這個道理。
大師名言
我們必須謹慎地、用心地用推、拖、拉的方式化解問題、解決問題。
做事要有原則,外圓還要內方
圓通和圓滑還有一個區別就是,你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做事的原則。
我是一個顧問,是一個到處被人家問的人,有時候我也會去問別人——學問也是要問的啊!
我會去問老板:“你這老板當得很好,你怎麽當的?”
老板迴答:“我真的什麽都沒有,我就是有原則。”
我再問他的幹部:“你的老板怎麽樣?”
幹部迴答:“我的老板什麽都好,就是沒有原則。”
幹部看老板沒有一個是有原則的,而老板沒有一個說自己是沒有原則的。
我在英國讀書,英國人都告訴我,你們中國人沒有原則,你們都是個案處理。但是,我們問問所有的中國人;“你有沒有原則?”他會說:“除了有原則以外,我還有什麽?”
我們看自己非常有原則,看別人則是毫無原則——看自己跟看別人運用的是雙重標準,看自己規規矩矩,看別人都是投機取巧。我們家的小孩最好,隔壁家的小孩就是糟糕的。我們常常會叫自己的小孩不要跟隔壁流鼻涕的小孩一起玩。難道你的小孩不流鼻涕嗎?自己的小孩流鼻涕是幹淨的,別人的小孩流鼻涕就是臭的——親疏有別。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怎麽去堅持自己的原則呢?
所有的中國人都有原則。我們是內方外圓。我們要學的是外圓,而不是內方。需要調整的隻是你的外圓要圓一點兒,要修圓它。
一個人裏麵也方、外麵也方,就會常常跟他人格格不入;一個人裏麵圓、外麵也圓,就會完全沒有做人的原則,誰都會看不起他。
我們看不起那種沒有原則的人,但是我們更看不起那種剛愎自用的人。比如說喝酒。你越說你不喝酒,別人就越要想辦法把你灌醉,最後你就倒黴了。你說它幹嗎?你在那兒混不就好了嗎?人家拿杯,你也跟著拿,你什麽事都裝得一樣,你就沒事了。大家對這種堅持說自己不喝酒的人,想辦法灌醉是最高興的。為何不圓通一點兒呢?
一個真正了解中國人的人,會跟大家處得非常好,而且沒有事情辦得不順利。也就是說,外圓一定要內方,內方一定要外圓。中國人講方圓是有道理的。
大師名言
圓通不是圓滑,要圓通,不要圓滑。
思考
怎樣才能做到內方外圓呢?
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