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成化封藩
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實錄 作者:雙麵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叔皇果真好手段,石彪這廝再怎麽驕橫,也難在叔皇手上走過那麽一招。既然如此,稍後太保便為朕擬旨明發天下,言明若能順利分流黃河徹底達到治理黃河洪泛水患的,上至封王,下則官升三級,白身賞錢百貫。”
“是,臣遵旨。”
李賢沒有點明朱見深的旨意裏有明顯的漏洞,準備自己直接在擬旨時將內容添補上。
同樣的年齡,在群儒的教導下成長起來朱見深遠不如沒人管的私生皇子朱祁鈺當皇帝的能力。
按照太上皇的意思,修河道跟治沙漠是一件事情兩個結果,必須都達到了才能封王。但這兩件事情哪有這麽簡單,僅從工部官員在大殿上一直強調難處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那麽剩下來,太保覺得太上皇信中提到的其他事情怎麽樣?”
“啊...迴陛下,臣方才隻留意到治河、治沙的事情,其他的並未留意,看了也忘了。”
“哼,又來欺君了。”朱見深手指虛點李賢說道:“但說無妨,叔皇曾約定關內不封王,如今又順利拿下了整個察哈汗、欽察汗國的領土,大明效仿成吉思汗在西域以西封王便順理成章了。”
“迴陛下,此事恐怕還是需要陛下與上皇詳商,臣等恐怕沒辦法給出什麽有用的意見呀!”李賢想躲,這件事情關係到朱見深一眾兄弟,往大了說就是整個大明朝皇室子孫的將來,自己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就會導致自己身陷萬劫不複的境地。
當年商鞅變法成功卻得罪了整個秦國的貴族和平民,除了秦王之外整個秦國就沒有一個想看他有好結果的。果然,老秦王一歸天他變法大功臣商鞅就領了個車裂的結果,可憐一世辛勞空留聲名,自己竟是沒能享受到一點人間富貴。
如果說商鞅的死隻是個例,那漢景帝背信棄義殺了幫自己謀劃削藩的恩師晁錯就是帝王無情無義不信不仁的直觀寫照了,李賢自詡自己沒這個名留青史的命,不願意占這個名額,態度堅決想要把自己從這個深坑裏摘出來。
“隻管說,朕恕卿無罪。”朱見深堅持要聽李賢的意見。“叔皇當年與眾宗室定下了關內不封藩的約定,朕繼承大統後也緊遵約法。如今幾位早年間封藩的兄弟在外也都挺好的,是時候把其他的兄弟們都封出去了。正好叔皇又有旨意來,原本蒙古以西的四大汗國領地均已為我所得,封給德王、英王這幾位兄弟,讓他們成為我大明西大門的藩國,自此之後中國再也不用擔心來自遊牧民族的侵擾了。”
“陛下聖明。”李賢見躲不過去隻好一邊說著沒有營養的廢話一邊仔細斟酌該怎麽用詞。
“上皇當年與皇親宗室約法三章定下了關內不封王的決定,至今數十載所封藩王皆是有著番族血脈的皇子。滿、蒙、清、淦四大北地藩國既能夠相互鉗製又都需要大明的支持才能立國,如此一來大明對北方草原就形成了全麵控製......”
“西南準備封的湄、湎、汩不僅可以使朝廷有效形成對往複反叛諸部的管理更能夠成為將來朝廷與南洋、西洋上皇一脈領地的緩衝......”
“臣以為...上皇既然提出建議將德、英、意諸王封到西域以西必然有著利於大明與上皇一脈子孫的考量。諸王與陛下年歲相仿,若是在宗室約法之前早就該就藩了,如今諸王閑居兩京久矣,封藩出去也是減輕朝廷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諸王一旦離京正合了高祖文皇帝留下的祖訓。諸王就藩後隻有當地行政權而無調兵權,藩地招募軍士統一由兵部調配,藩地官軍也均由兵部抽調朝廷官軍前往。如此一來,藩地雖有大軍卻隻聽從朝廷調遣,”
“朝廷用藩王之才治理蠻夷番族,聚番人錢糧人力供中國驅使,自此也斷絕了中國與四方蠻夷的戰事之苦,上皇也是用心了。”
“當然,老臣才疏學淺,或有看不透的地方,還請陛下聖裁。”李賢小心翼翼說完最後仍然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
“嗯,這些我也想到了。”朱見深麵色凝重地說道:“叔皇做事向來是看一步算十步,雖然當時無人看好但到最後結果都出人意料。此次封藩的建議也是讓我大吃一驚,原本以為叔皇會拿下三大蒙古舊部屬地後做為見灝幾兄弟的藩地,未曾想叔父將這些地方全都留給了朝廷用來封藩。”
“朕那幾位兄弟雖然麵上恭敬,心裏指不定怎麽埋怨。都已近不惑之年了,卻還隻是在府裏閑到發慌。”
“其實我也知道,雖說他們幾個算不得經天緯地之才,卻也是按照叔皇定下的教導之法學習的。除了京城之外,南、北、西三京都曾輪換遊曆。邊境重鎮、河道防務、江海水師或者沒有體會過,但是備操軍裏也都是跟糙漢們一個馬勺裏嚐過大燴菜的,更不用說學工、學農、學商了,隨便哪一個放到地方上做個布政使都不會比兩榜進士差到哪裏去。”
“看到這些兄弟們隻能蹉跎歲月,朕也是心裏替他們著急。幸得叔皇有了旨意來,朕這才好了卻了一樁心事了。”
“是,是是是。陛下心中念及兄弟之情又不能壞了規矩,難為陛下這麽些年了。”李賢嘴上這麽答,眼角邊那點奚落的神色卻流露出了心中真實地想法。
隻怕朱見深恨不能將兄弟們全都軟禁在兩京的王府中直到永遠才是真的,如果兄弟們走得早也就罷了,要是有誰想走在陛下之後的...嗬嗬,念及兄弟情深的陛下順勢將兄弟們帶走也不是不可能的。
幸好太上皇帝有信函過來,給正統一脈的諸皇子們安排了一個出路,否則這些皇帝的禦弟們將來會是個什麽樣子還真不好說。
“也罷,既然李卿也這麽說了,那朕也隻好放下心中這些不舍,讓諸位兄弟們離去了。”
“陛下不用難過,諸位藩王雖然離京就藩,但是書信往來不會斷。陛下真是想念緊了,一個旨意召迴京城再聚也就是了。”
“嗯...也對,那就由太保主持商議一下諸王的封藩事宜吧!”
“臣領旨。”
“是,臣遵旨。”
李賢沒有點明朱見深的旨意裏有明顯的漏洞,準備自己直接在擬旨時將內容添補上。
同樣的年齡,在群儒的教導下成長起來朱見深遠不如沒人管的私生皇子朱祁鈺當皇帝的能力。
按照太上皇的意思,修河道跟治沙漠是一件事情兩個結果,必須都達到了才能封王。但這兩件事情哪有這麽簡單,僅從工部官員在大殿上一直強調難處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那麽剩下來,太保覺得太上皇信中提到的其他事情怎麽樣?”
“啊...迴陛下,臣方才隻留意到治河、治沙的事情,其他的並未留意,看了也忘了。”
“哼,又來欺君了。”朱見深手指虛點李賢說道:“但說無妨,叔皇曾約定關內不封王,如今又順利拿下了整個察哈汗、欽察汗國的領土,大明效仿成吉思汗在西域以西封王便順理成章了。”
“迴陛下,此事恐怕還是需要陛下與上皇詳商,臣等恐怕沒辦法給出什麽有用的意見呀!”李賢想躲,這件事情關係到朱見深一眾兄弟,往大了說就是整個大明朝皇室子孫的將來,自己一個不小心說錯了話就會導致自己身陷萬劫不複的境地。
當年商鞅變法成功卻得罪了整個秦國的貴族和平民,除了秦王之外整個秦國就沒有一個想看他有好結果的。果然,老秦王一歸天他變法大功臣商鞅就領了個車裂的結果,可憐一世辛勞空留聲名,自己竟是沒能享受到一點人間富貴。
如果說商鞅的死隻是個例,那漢景帝背信棄義殺了幫自己謀劃削藩的恩師晁錯就是帝王無情無義不信不仁的直觀寫照了,李賢自詡自己沒這個名留青史的命,不願意占這個名額,態度堅決想要把自己從這個深坑裏摘出來。
“隻管說,朕恕卿無罪。”朱見深堅持要聽李賢的意見。“叔皇當年與眾宗室定下了關內不封藩的約定,朕繼承大統後也緊遵約法。如今幾位早年間封藩的兄弟在外也都挺好的,是時候把其他的兄弟們都封出去了。正好叔皇又有旨意來,原本蒙古以西的四大汗國領地均已為我所得,封給德王、英王這幾位兄弟,讓他們成為我大明西大門的藩國,自此之後中國再也不用擔心來自遊牧民族的侵擾了。”
“陛下聖明。”李賢見躲不過去隻好一邊說著沒有營養的廢話一邊仔細斟酌該怎麽用詞。
“上皇當年與皇親宗室約法三章定下了關內不封王的決定,至今數十載所封藩王皆是有著番族血脈的皇子。滿、蒙、清、淦四大北地藩國既能夠相互鉗製又都需要大明的支持才能立國,如此一來大明對北方草原就形成了全麵控製......”
“西南準備封的湄、湎、汩不僅可以使朝廷有效形成對往複反叛諸部的管理更能夠成為將來朝廷與南洋、西洋上皇一脈領地的緩衝......”
“臣以為...上皇既然提出建議將德、英、意諸王封到西域以西必然有著利於大明與上皇一脈子孫的考量。諸王與陛下年歲相仿,若是在宗室約法之前早就該就藩了,如今諸王閑居兩京久矣,封藩出去也是減輕朝廷的負擔。”
“更重要的是,諸王一旦離京正合了高祖文皇帝留下的祖訓。諸王就藩後隻有當地行政權而無調兵權,藩地招募軍士統一由兵部調配,藩地官軍也均由兵部抽調朝廷官軍前往。如此一來,藩地雖有大軍卻隻聽從朝廷調遣,”
“朝廷用藩王之才治理蠻夷番族,聚番人錢糧人力供中國驅使,自此也斷絕了中國與四方蠻夷的戰事之苦,上皇也是用心了。”
“當然,老臣才疏學淺,或有看不透的地方,還請陛下聖裁。”李賢小心翼翼說完最後仍然給自己留下一條退路。
“嗯,這些我也想到了。”朱見深麵色凝重地說道:“叔皇做事向來是看一步算十步,雖然當時無人看好但到最後結果都出人意料。此次封藩的建議也是讓我大吃一驚,原本以為叔皇會拿下三大蒙古舊部屬地後做為見灝幾兄弟的藩地,未曾想叔父將這些地方全都留給了朝廷用來封藩。”
“朕那幾位兄弟雖然麵上恭敬,心裏指不定怎麽埋怨。都已近不惑之年了,卻還隻是在府裏閑到發慌。”
“其實我也知道,雖說他們幾個算不得經天緯地之才,卻也是按照叔皇定下的教導之法學習的。除了京城之外,南、北、西三京都曾輪換遊曆。邊境重鎮、河道防務、江海水師或者沒有體會過,但是備操軍裏也都是跟糙漢們一個馬勺裏嚐過大燴菜的,更不用說學工、學農、學商了,隨便哪一個放到地方上做個布政使都不會比兩榜進士差到哪裏去。”
“看到這些兄弟們隻能蹉跎歲月,朕也是心裏替他們著急。幸得叔皇有了旨意來,朕這才好了卻了一樁心事了。”
“是,是是是。陛下心中念及兄弟之情又不能壞了規矩,難為陛下這麽些年了。”李賢嘴上這麽答,眼角邊那點奚落的神色卻流露出了心中真實地想法。
隻怕朱見深恨不能將兄弟們全都軟禁在兩京的王府中直到永遠才是真的,如果兄弟們走得早也就罷了,要是有誰想走在陛下之後的...嗬嗬,念及兄弟情深的陛下順勢將兄弟們帶走也不是不可能的。
幸好太上皇帝有信函過來,給正統一脈的諸皇子們安排了一個出路,否則這些皇帝的禦弟們將來會是個什麽樣子還真不好說。
“也罷,既然李卿也這麽說了,那朕也隻好放下心中這些不舍,讓諸位兄弟們離去了。”
“陛下不用難過,諸位藩王雖然離京就藩,但是書信往來不會斷。陛下真是想念緊了,一個旨意召迴京城再聚也就是了。”
“嗯...也對,那就由太保主持商議一下諸王的封藩事宜吧!”
“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