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礦石中常伴有其金屬,將銀礦石砸碎碾成粉末後過了篩子挑選“礦肉”,另一邊浸泡糯米隔水蒸熟後將糯米與礦粉混在一起捏成球狀自然風幹。


    半個月後再用風箱升溫稻草助燃燒製糯米礦球,一天後將燒成渣渣狀的礁石團放進高溫溶過鉛中,使銀銅混在一起溶解。待燒製成型後混入空氣,銅會自然下沉,上麵的自然就是銀塊、銀錠了。


    明礬煮水融化後再將銀塊、銀錠放進水裏,加入明礬的滾水能夠為銀塊去除雜質,之後的銀塊再次進行溶化倒入模具中定型這才有了朱祁鈺手中的銀錠形狀。


    這麽一套 “灰吹法”,又是原材料又是工具的,根本就不是臨時起意就能弄得出來的。但朱祁鈺並沒有點破,隻是仍然對銀錠的形狀和粗糙程度表示不滿。


    “迴皇爺,按照幼軍都督同知王良等人的奏報,送來給皇爺和朝廷大臣們過目的銀礦原石隻是幾塊而已,還有更多的銀礦石會在近日由工部安排熔煉成銀後再由專人送來京師的。”王誠在一旁輕輕提醒著朱祁鈺前幾日就已經到了奏報內容。


    朱祁鈺不置可否,隨手將銀錠一丟落在禦案上,砸倒了擺放整齊的其他銀錠滾落到了地上砸在了金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朝廷這幾日便選好檄文,使人送往倭國命其自省,日後每年送來萬擔銀礦原石。做為贖罪也好,當做進貢也罷,便是這般定製了。”朱祁鈺挪了挪屁股往後靠了靠,想讓自己坐更舒服一點。


    “我大明是禮儀之邦,文明之邦,更是萬國宗主。倭國人要是開始懂禮儀了,咱大明也不能失了人望,便每年賜羊千隻、茶、鹽各百擔,絲百匹……嗯,就這樣吧!”朱祁鈺大手一揮,非常大方的做出了迴禮內容的決定。


    嘶……殿裏眾人一陣揪心。


    萬擔銀礦原石換千來隻羊那是小事,哪怕再配上茶葉、鹽巴和絲綢也是占了天大的便宜。但此時大家更擔心的是皇帝陛下這態度莫不是又不打倭國了?


    那可是一年產出十幾萬兩白銀的銀山啊,這要是在大明的土地上…呸,呸呸呸,這可不就是大明的倭島嗎?!那就是大明的國土。


    “啟稟陛下,倭國一向不服王化,曆年來常有賊寇入侵我朝東南沿海劫掠,殺死殺傷官民無數。臣以為陛下此舉乃是以德報怨,然聖人曾言‘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因此當‘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臣請陛下收迴成命,宜令水師整頓船隻,並諭兵部調遣軍馬來年興師討伐方合聖人之意。”眼看著到嘴的紅燒肉被人換成了蒸茄子,這可忍不了。


    “臣附議!”能不能為自己或自己的派係爭到一席之地暫且不說,這征倭大計可不能就這麽給廢了。有人牽了頭,立馬有人站出來聲援,意思明顯,態度堅決,就是要朝廷商議出兵占領石見銀山…咳呀個呸的,是請朝廷出兵討伐倭國。


    “倭國仍是太祖時親定的不征之國……”朱祁鈺假意很為難的樣子,就是瞎子此時也能從朱祁鈺的聲音裏聽到其中調侃的意味有多重。


    “啟稟陛下,倭國雖然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國。但是倭國一貫不遵禮法,名義上尊我大明為宗主,實則視我大明為魚肉爾。今我景泰朝興仁義之師討其不臣,驅虎狼之士以證其罪,雖名違祖製,實者為長久維護祖製而不得已而為之。相信太祖於九天上見到今上如此,也定然是欣慰的。”找個理由, 這還難得倒一群兩榜進士嗎~


    “嗯…我倒覺得不然。諸位先別急,聽吾一言。太祖定的不征之國是我大明臣屬日本,與這曆來攪擾我境官民的倭寇何幹?”說到找理由,不如編故事來得直接點。


    “對呀~高見!”大明國封的臣屬國是叫日本,那誰代表日本朝廷誰才是屬國日本。三天兩頭跑來我們大明鬧事的那肯定不能是屬國日本的臣民了,日本是我大明屬國,日本國的子民怎麽能跑到宗主國來又殺人又放火的呢?


    咱們隻要把倭寇不是屬國日本的國民給定了性剩下的就好辦了不是,大明追剿倭寇當然是一路追擊到倭寇老巢去了,這有什麽奇怪的。反倒是你們日本作為我大明的屬國是不是應該先交代一下這些倭寇是怎麽迴事嗎?


    至於石見銀山不屬於倭寇而是日本國所屬,嗬嗬,誰主張誰舉證,你證明呀~


    證明歸你證明,認定則是我大明的權力了。


    不服?


    嗬嗬, 當然可以不服,可以申請來我大明京師找皇帝禦裁嘛~咱大明是禮儀之邦,一定會給你做出申訴的救濟途徑的。至於攔你、截你這種事情我們是不會幹的。秦香蓮上訪才要攔截,咱們是大明官軍不幹這種事情。


    至於你們有沒有能力到達京師那就要看天意了,誰知道會不會有什麽不測風雲把你們的使者吹到海裏喂魚去呢,嗬嗬嗬嗬……


    “皇爺,您先前不是還說讓大臣們選出使者前去申斥倭國國主,同時派出大軍進逼嗎?”王誠小聲在一旁提醒道:“皇爺您之前說過,讓奴婢們提醒您切不可朝令夕改。”


    這可不是朝令夕改了,前一刻說的話還沒出殿門就變了,這也太快了吧!別的事情王誠或許要看下朱祁鈺的心情才考慮能不能多嘴,甚至包括關乎自己前途的事情。但是前途是未來的事情,要有眼下才有將來不是?


    如果多嘴被噶了,連今天都沒了哪來的明天呀?可這事不同,這是皇爺的威信問題,可馬虎不得,這要第一時間提醒才對。


    “嗯,先找個倭人把消息給送迴去,朝廷正式的使者等來年隨大軍一起出發去倭國。咱是要派使臣去問罪,不是借刀殺人的。”朱祁鈺輕聲迴複。


    雖然朱祁鈺說話的聲音輕,但大殿裏迴音效果好也都差不多聽到了皇帝陛下的意思。原來不用冒生命危險送信的,那咱們之前的顧慮是不是有點多了?這個送信的差使是不是還得搶一搶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實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雙麵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雙麵盾並收藏文成武德景泰皇帝實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