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燕國的軍事行動結束以後,秦始皇開始籌劃新的軍事計劃。當時,韓國已經被攻滅,趙國的首都邯鄲也已經被攻占,如今,燕國首都薊城也被攻占,魏國也被打殘了,秦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鎖定在楚國。這個時候,圍繞著進攻楚國的軍事計劃,秦國朝廷出現了意見分歧。
秦王嬴政以為,曆次秦楚之間的戰爭,都表明在秦國虎狼之師麵前,楚國似乎不堪一擊,秦軍可以如滅燕國一般以摧枯拉朽之勢速定楚國。
嬴政作為千古一帝,做出這個判斷,也有他的根據。原來,就在王翦統領秦軍主力進攻燕國的同時,王翦的兒子王賁統領另外一支秦軍,對楚國作了試探性的攻擊,結果是大勝而歸,似乎顯示了以大秦之力滅楚並不困難。
在朝廷的會議上,秦王嬴政意氣風發,與諸位大臣、將軍們開懷暢飲,意欲一舉滅楚,早日統一天下。嬴政特意問李信說:“寡人準備攻取楚國,以李將軍度量,需要動用多少軍隊?“李信年輕氣盛,又剛剛立下滅燕國的大功,他站起來滿臉漲紅地當即表態道:“請大王給臣二十萬士兵。“
嬴政聞言“不置可否”,迴過頭又問王翦:“王將軍您看呢?“
王翦為人老誠穩重,他考慮表刻後,迴答道:“楚國是大國,如果讓臣帶軍,非六十萬人不可。“
六十萬軍隊,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相當於全國所能夠動員的軍隊的總數。王翦要用六十萬人,表明王翦以為,攻滅楚國相當艱難,必須傾舉國之力,實行總動員,才有成功的可能。
嬴政正在興頭上,當眾嘲笑王翦說:“王將軍果然年紀大了,怎麽變得如此膽怯。“他還誇獎李信說:“李將軍果然是年輕氣盛,說得好!“
始皇帝召開朝廷會議征求大臣們的意見時,他對進攻楚國的方略或許已經有了看法,對於人選也有了腹案。但既然是會議,應該要聽取大家的意見,最低程度也應該做到尊重,說明這個時候三十多歲的嬴政,已經開始走上專權主斷之路。
不管怎麽說,廷議的結果,嬴政任命李信為大將,統領二十萬秦軍進攻楚國。而王翦呢,則被免職貶斥出京,讓他退休迴到故鄉頻陽去安度晚年。這件事情,是秦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秦國史官特地在二十一年的大事記中記錄了這件事情,後世的司馬遷也是根據秦國史官的記載來寫的史記。
秦國君臣討論攻楚方案的這次會議,秦國政府的主要大臣和秦軍的主要將領都出席了。當時,昌平君是右丞相,不管是按製度還是依常理,他都是會議的參加者。
然而,史書上有關昌平君對這件事情持什麽態度,有什麽意見,完全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的記載,讓人難以理解。
筆者學習曆史的方法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事,絕不等於沒有;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定有大可思議的理由。
前文已經提到過,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庶子,楚國是他的祖國,當時在位的楚王負芻是他的庶兄弟。以情理而論,在祖國即將滅亡的時候,在親人們即將滅絕的時候,昌平君肯定會有有苦惱和痛苦他會對這件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即使不考慮任何個人的情緒,身為秦國丞相的楚國公子昌平君,在秦軍即將大舉進攻楚國,甚至發動滅國之戰時,他在秦國朝堂上的處境一定是非常微妙的。
讓我們代入到當時的曆史背景下,考慮到昌平君與王翦幾乎在同一時間被貶斥出鹹陽,考慮到他的食客幾乎全部跟隨出了鹹陽,再考慮他後來反秦複楚、被項燕立為楚王的事情,我們來作一個大膽的推理,當日在秦國君臣討論攻楚方案的這次會議上,提起進攻楚國的問題,昌平君與秦王嬴政意見不合,他可能是附和王翦,持慎重態度,甚至有反應可能比這反應得更加激烈,結果是遭到與王翦同樣的命運,被免職打發到郢陳去了。
被秦國滅掉的韓國發生了暴亂,派昌平君去鎮壓了叛亂。雖然韓國叛亂被成功鎮壓,但是其他各地的貴族們卻也“蠢蠢欲動”,因此嬴政派他到楚國的舊都郢陳安撫當地的楚人,
在昌平君被遷徙到郢陳這件事情上,秦王嬴政可謂是一箭雙雕:一方麵,他借韓國發生了暴亂之事,打發昌平君前去處置;另一方麵,也趁機將他從政權中樞排除出去--既為任命李信為大將領軍滅楚清除了障礙,也排斥了老臣們的掣肘,有利於建立起聽命於自己的年輕化的朝堂班子。
那麽,昌平君來到郢陳以後,他又做了些什麽事情呢,他未來的命運又將是什麽呢?
昌平君來到郢陳,是在秦王政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史書中沒有關於他的記載,二十三年,他再一次出現在史書中,《史記?秦始皇本紀》有記載如下:
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
這條材料中的“荊“,就是楚,因為嬴政的父親字為子楚,秦國史官避諱,稱楚為荊。項燕,是項羽的祖父,楚軍的大將。淮南,淮河以南地區。這條紀事說,秦王政二十三年,楚將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在淮南地區反抗秦國。
由此看來,昌平君來到郢陳以後,反叛了秦國,在淮南地區被擁立為楚王。那麽,他究竟為什麽反秦,他在什麽時候與項燕接上頭,又是什麽時候離開郢陳來到淮南地區的呢?凡此種種,又是疑問重重。這麽多的疑問,史書竟然都沒有記載,不能不說是很有些奇怪。秦國史書為何對昌平君的事情刻意淡化,讓我們不禁認為這是有意在為尊者諱。
主流的聲音未必就是真相,那也可能是因襲千百年前的錯,從而使謬誤萬世流傳。麵對紛亂繁雜的史書記載,惟有靠讀史者自己去思考,去推測,去判斷,從全無路標的茫茫迷霧中尋出真正的方向,一步步接近謎局的核心。
秦王嬴政以為,曆次秦楚之間的戰爭,都表明在秦國虎狼之師麵前,楚國似乎不堪一擊,秦軍可以如滅燕國一般以摧枯拉朽之勢速定楚國。
嬴政作為千古一帝,做出這個判斷,也有他的根據。原來,就在王翦統領秦軍主力進攻燕國的同時,王翦的兒子王賁統領另外一支秦軍,對楚國作了試探性的攻擊,結果是大勝而歸,似乎顯示了以大秦之力滅楚並不困難。
在朝廷的會議上,秦王嬴政意氣風發,與諸位大臣、將軍們開懷暢飲,意欲一舉滅楚,早日統一天下。嬴政特意問李信說:“寡人準備攻取楚國,以李將軍度量,需要動用多少軍隊?“李信年輕氣盛,又剛剛立下滅燕國的大功,他站起來滿臉漲紅地當即表態道:“請大王給臣二十萬士兵。“
嬴政聞言“不置可否”,迴過頭又問王翦:“王將軍您看呢?“
王翦為人老誠穩重,他考慮表刻後,迴答道:“楚國是大國,如果讓臣帶軍,非六十萬人不可。“
六十萬軍隊,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相當於全國所能夠動員的軍隊的總數。王翦要用六十萬人,表明王翦以為,攻滅楚國相當艱難,必須傾舉國之力,實行總動員,才有成功的可能。
嬴政正在興頭上,當眾嘲笑王翦說:“王將軍果然年紀大了,怎麽變得如此膽怯。“他還誇獎李信說:“李將軍果然是年輕氣盛,說得好!“
始皇帝召開朝廷會議征求大臣們的意見時,他對進攻楚國的方略或許已經有了看法,對於人選也有了腹案。但既然是會議,應該要聽取大家的意見,最低程度也應該做到尊重,說明這個時候三十多歲的嬴政,已經開始走上專權主斷之路。
不管怎麽說,廷議的結果,嬴政任命李信為大將,統領二十萬秦軍進攻楚國。而王翦呢,則被免職貶斥出京,讓他退休迴到故鄉頻陽去安度晚年。這件事情,是秦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秦國史官特地在二十一年的大事記中記錄了這件事情,後世的司馬遷也是根據秦國史官的記載來寫的史記。
秦國君臣討論攻楚方案的這次會議,秦國政府的主要大臣和秦軍的主要將領都出席了。當時,昌平君是右丞相,不管是按製度還是依常理,他都是會議的參加者。
然而,史書上有關昌平君對這件事情持什麽態度,有什麽意見,完全沒有留下隻言片語的記載,讓人難以理解。
筆者學習曆史的方法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事,絕不等於沒有;不可思議的事情,一定有大可思議的理由。
前文已經提到過,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庶子,楚國是他的祖國,當時在位的楚王負芻是他的庶兄弟。以情理而論,在祖國即將滅亡的時候,在親人們即將滅絕的時候,昌平君肯定會有有苦惱和痛苦他會對這件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即使不考慮任何個人的情緒,身為秦國丞相的楚國公子昌平君,在秦軍即將大舉進攻楚國,甚至發動滅國之戰時,他在秦國朝堂上的處境一定是非常微妙的。
讓我們代入到當時的曆史背景下,考慮到昌平君與王翦幾乎在同一時間被貶斥出鹹陽,考慮到他的食客幾乎全部跟隨出了鹹陽,再考慮他後來反秦複楚、被項燕立為楚王的事情,我們來作一個大膽的推理,當日在秦國君臣討論攻楚方案的這次會議上,提起進攻楚國的問題,昌平君與秦王嬴政意見不合,他可能是附和王翦,持慎重態度,甚至有反應可能比這反應得更加激烈,結果是遭到與王翦同樣的命運,被免職打發到郢陳去了。
被秦國滅掉的韓國發生了暴亂,派昌平君去鎮壓了叛亂。雖然韓國叛亂被成功鎮壓,但是其他各地的貴族們卻也“蠢蠢欲動”,因此嬴政派他到楚國的舊都郢陳安撫當地的楚人,
在昌平君被遷徙到郢陳這件事情上,秦王嬴政可謂是一箭雙雕:一方麵,他借韓國發生了暴亂之事,打發昌平君前去處置;另一方麵,也趁機將他從政權中樞排除出去--既為任命李信為大將領軍滅楚清除了障礙,也排斥了老臣們的掣肘,有利於建立起聽命於自己的年輕化的朝堂班子。
那麽,昌平君來到郢陳以後,他又做了些什麽事情呢,他未來的命運又將是什麽呢?
昌平君來到郢陳,是在秦王政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史書中沒有關於他的記載,二十三年,他再一次出現在史書中,《史記?秦始皇本紀》有記載如下:
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
這條材料中的“荊“,就是楚,因為嬴政的父親字為子楚,秦國史官避諱,稱楚為荊。項燕,是項羽的祖父,楚軍的大將。淮南,淮河以南地區。這條紀事說,秦王政二十三年,楚將項燕擁立昌平君為楚王,在淮南地區反抗秦國。
由此看來,昌平君來到郢陳以後,反叛了秦國,在淮南地區被擁立為楚王。那麽,他究竟為什麽反秦,他在什麽時候與項燕接上頭,又是什麽時候離開郢陳來到淮南地區的呢?凡此種種,又是疑問重重。這麽多的疑問,史書竟然都沒有記載,不能不說是很有些奇怪。秦國史書為何對昌平君的事情刻意淡化,讓我們不禁認為這是有意在為尊者諱。
主流的聲音未必就是真相,那也可能是因襲千百年前的錯,從而使謬誤萬世流傳。麵對紛亂繁雜的史書記載,惟有靠讀史者自己去思考,去推測,去判斷,從全無路標的茫茫迷霧中尋出真正的方向,一步步接近謎局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