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呂氏軍事集團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作者:雅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夏貴也不是傻子,他已經提前在沙蕪口布防,並且沿途設置了許多哨位,時刻關注著元軍的動向。
為了讓計劃順利進行,伯顏故意放出風聲,佯稱要從漢陽渡江,並且調動大軍朝漢陽方向聚集。
夏貴聞訊後,急忙派出斥候前去探查,但卻未能識破元軍的計謀,於是便信以為真,抽調各處要隘的兵馬集結於漢陽進行防守,而伯顏則趁此機會率軍攻占了漢口與沙蕪口北岸兩地,而後又派兵在漢口北側鑿開了漢水大堤,將戰艦引入淪河,經沙蕪口進入長江,開始進攻陽邏堡。
夏貴見狀頓時大驚失色,他深知陽邏堡所處的位置乃是長江防線最重要的節點,絕對不能丟,於是急忙率領水軍全力增援陽邏堡,伯顏則命麾下的水軍進行攔截,在交戰過程中,夏貴之子夏鬆戰死;到了晚上,夏貴又率軍偷襲元軍水師大營,想要毀掉元軍的戰船,卻再一次被元軍擊退,夏貴遂率兵馬暫時停止攻擊,與元軍進行對峙。
此時,元軍之中有人向伯顏建議,不如乘勝追擊,奪取沙蕪口南岸的宋軍戰船,但伯顏認為此計若成僅是小勝,對整體戰局無大益,還是應當盡快渡過長江,畢其功於一役。
為了盡快占領陽邏堡,伯顏先是派人招降陽邏堡的守軍,但卻遭到了嚴詞拒絕,於是伯顏便以數千艘戰船發起了進攻,但猛攻三日依舊不能破城。
見此情形,伯顏急忙傳令停止進攻,而後急召阿術與阿裏海牙入帳商討,阿術建議道:“攻城,下策也,若分軍船之半循岸西上,泊青山磯下,伺隙而動,可以如誌。”
於是伯顏便命阿裏海牙率一支偏師繼續攻城,牽製住正麵戰場的宋軍;然後以阿術親率騎兵三千,乘船溯江而上四十裏,至宋軍防守薄弱的青山磯對岸停泊,準備從這裏突破長江防線。
磯,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水邊突出的岩石或江河當中的石灘’,青山磯,意思就是青山腳下的石灘。
如果去過武漢的人可能會知道,武漢市有一個區就叫青山區,便是因為青山磯而得名,因為海拔隻有62米,且地麵為石灘,是長江中段比較少見的可供兵馬登陸之地,所以在東晉及南北朝時期,都曾於此處發生過大戰。
在抵達青山磯北岸後,阿術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仔細觀察了一下對岸的情況,並將所部的三千騎兵分為前中後三軍,次日清晨下令前軍先行渡江,為後續部隊開辟登陸場。
但在前軍行至江中心時,被駐守於此的宋軍發現,於是急忙進行攔截,蒙古騎兵本就不擅水戰,不備之下死傷慘重。
阿術此時正在北岸密切關注著青山磯的情況,當他發現宋軍出擊的時候心下頓時一驚,但隨著雙方開始廝殺,他卻敏銳地發現,大部分的宋軍卻依然守在營地裏查看情況,在江中央進行攔截的隻是一小部分。
於是他決定強行渡江,為了鼓舞士氣,他親自率領剩餘的所有騎兵,乘船朝著青山磯強渡而去。
進行攔截的宋軍一看元軍的戰船開到,還以為身邊被攔住的這支兵馬是對方故意派出的誘餌,目的就是為了截殺宋軍水師,於是急忙撤迴了青山磯。
殊不知,此舉卻正中阿術的下懷,他趁宋軍水師退卻之際,不費吹灰之力便渡過了長江天險,順利地從青山磯登陸。
駐守青山磯的宋軍守將乃是鄂州都統製程鵬飛,見狀大唿不妙,急忙趁對方立足未穩之際主動發起了進攻,但在冷兵器世代,蒙古騎兵就代表著武力值的巔峰,僅僅一個衝鋒便將宋軍擊垮,程鵬飛見大勢已去,竟率軍投降,並獻上戰船千餘艘。
這還不算,為了在新主子麵前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就在投降了幾個時辰之後,他便調動麾下的軍兵及民夫,開始架設浮橋,為元軍南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不得不說,程鵬飛在轉變身份這一點上,屬實有些能力,前一秒還能拿著刀槍以命相搏,後一秒就能卑躬屈膝,搖尾乞憐。
當青山磯失守的消息傳到元軍大營時,伯顏大喜,再次下達了進攻陽邏堡的命令,並親往前線督戰。
而與之相反的是,夏貴在收到元軍已經渡過長江的消息後,頓時大驚失色,急忙率三百餘艘戰船逃往廬州,將整座長江防線棄之不顧;在失去他的統一調度後,陽邏堡也很快被元軍攻下,守將王達與大部分士兵戰死,少部分被俘或投江。
至此,自孟珙開始,苦心經營了三十八年的長江防線,徹底被蒙古人突破,長江南岸,頓時陷入了滔天的火光與戰亂之中。
在突破了長江天險後,伯顏下令大軍進攻荊湖戰區的核心要地——鄂州,並切斷了漢陽與鄂州兩城之間的聯係。
俗話說的好,人一過萬,無邊無沿。
整整二十幾萬人馬兵臨城下,那種撲麵而來的壓迫感讓這兩座城市的守軍感到窒息。僅僅過了四天,漢陽守將王儀、權知鄂州張晏然二人便雙雙獻城投降。(權知,意思是代掌謀官職,基本都是臨時任命)
伯顏見狀大喜,下令阿裏海牙率軍四萬駐守鄂州,並讓其自行謀劃占領荊湖地區,自己則與阿術率其餘兵馬沿長江水陸並進,朝南宋都城臨安進發。
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初,元軍進至黃州(今湖北黃岡),沿江製置副使兼知黃州陳奕降。
正月十一日,蘄州(今湖北蘄春)守將管景模降。
正月十四日,兵部尚書呂師夔,江西安撫使兼知江州錢真孫、南康軍首領葉閶降。
二月初一,伯顏親率大軍至安慶府(今安徽安慶),殿前都指揮使兼知安慶府範文虎降。
二月初六,池州(今安徽貴池)都統製張林降。
這些降將都來源於一個共同的利益組織——呂氏軍事集團。
若是呂文德還活著,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將這些軟骨頭都提拔到如今的位置上,可憐他一世英名,盡皆毀於後人之手。
就在元軍以勢如破竹之勢殺向臨安的同時,宋廷內部卻再次陷入混亂。
隨著長江防線失守的消息傳到後方,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黎民百姓都徹底坐不住了,畢竟蒙古人的馬刀可不管你是什麽身份,隻要看你不順眼,迎頭就是一刀,若是讓他們長驅直入,勢必會影響現今的安定生活。
於是在一部分朝臣的暗中攛掇下,太學中的學生們發起了聯名上書,請求賈似道率軍親征,禦敵於都城之外。
賈似道雖然在朝堂中一手遮天,但垂簾聽政的謝道清卻終究是個婦道人家,眼見著群情激憤,背負著極大壓力的她便下令,讓賈似道總督精兵十三萬,戰艦2500艘,西進迎擊元軍。
公元1275年二月初,賈似道率軍進抵蕪湖,卻沒有布置防禦工事,反而將之前抓獲的元軍俘虜遣返,並派人帶著重禮前往元軍大營,企圖賄賂伯顏,並許諾可以割地賠款,隻希望元軍能夠退兵,但伯顏對此不屑一顧,拒絕議和。
見和談失敗,賈似道自知不打一仗是不行了,於是命令步兵指揮使孫虎臣率精兵七萬列陣於丁家洲(今安徽銅陵),夏貴率2500艘戰艦橫亙於江麵之上,自己則帶領後軍駐紮在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準備與元軍硬碰硬。
二月十六日,元軍的先頭部隊抵達丁家洲,與宋軍相距數裏紮營,伯顏親自前往前線查看情況,發現宋軍衣甲鮮明,陣勢嚴密,若是強攻縱然殺敵一千,也要自損八百,於是決定用計破之。
次日天明,元軍便開始行動起來,他們製作了數十個巨大的木筏,在上麵布置了許多的稻草,並主動放出消息,說要將這些稻草引燃,然後乘木筏沿江而下,以火攻之計焚燒宋軍的戰船。
宋軍聞訊果然中計,將警惕級別提到最高,密切注視元軍的動向,但卻因此而疲憊不堪。
二月二十一日,元軍水陸並進發起進攻,並架設迴迴炮轟炸孫虎臣軍,孫虎臣命令前鋒大將薑才率軍迎敵,自己卻棄陣而逃,薑才苦戰許久未見援軍,隻好率軍後撤,卻發現步兵陣地已經亂成一團,被突入陣內的元軍肆意砍殺,隻好退往後軍駐地魯港。
而眼見著步兵陣地已經潰散,元軍的追兵殺向了魯港,駐守於江麵上的夏貴卻擔心賈似道萬一擊敗了元軍,到時候恐怕會追究自己丟失鄂州之責,竟在阿術率領元軍水師發起進攻之時,同樣選擇了不戰而逃。
與陸戰相比,水戰對於指揮的依賴性要更強,而在失去了指揮之後,宋軍水師徹底崩潰,戰艦沉沒大半,戰死、溺死者的屍體鋪蔽整片江麵。
賈似道聞之,驚慌失措,竟命大軍繼續堅守魯港,自己則乘坐小船撤往揚州。
在他的愚蠢指揮下,南宋的最後一支精銳,盡皆命喪於此!
伯顏則乘勝東下,兵鋒直指南宋都城臨安,沿途各州府因為守城的常備軍基本都被抽調去了前線,在麵對元軍過境之時,或開城投降,或棄城而逃。
和州、建康、鎮江、江陰、常州等要塞紛紛落入元軍手中。
而在荊湖一帶,駐守江陵的荊湖製置使朱襈孫、湖北製置使高達也開城投降,在他們的影響下,峽州、歸州、澧州等地也相繼歸降,南宋的半壁江山,徹底宣告易主。
在從揚州短暫的休整之後,賈似道再次迴到了臨安。
若是尋常的官員,此刻恐怕已經擔心的要死了,畢竟臨戰脫逃論罪當誅,可賈似道仿佛跟個沒事人一樣,麵對著朝中所有人的淩厲眼神視而不見,該跟誰打招唿就跟誰打招唿,瞧誰不順眼,依然輕蔑地俯視著他們,因為他知道,無論這些人如何憤怒,甚至想要置自己於死地,都無所謂,真正能掌握他生死的人隻有一個,便是那坐在龍椅上的四歲小娃娃,和他背後的太皇太後謝道清。
但賈似道卻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謝道清的強烈不滿,雖然二人算是統一戰線的戰友,但謝道清很清楚,賈似道所葬送的十三萬萬精兵,乃是南宋朝廷最後的依仗了,而今卻毀於他一人之手,若是不處置他,不足以平民憤,更會使天下人寒心。
但麵對著朝臣們請求誅殺賈似道的建議,謝道清還是心軟了,為他開口辯解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一次戰鬥的失利就怪罪於他。”
說完之後,她又將目光投向了站在下麵的陳宜中,希望他這個賈似道的鐵杆追隨者可以站出來響應一下她的話。
但令她沒想到的是,身為賈似道團夥中最積極的狗腿子,陳宜中此刻卻並沒有站出來接她的話茬為賈似道開罪,反而沉默不語。
陳宜中也不傻,賈似道這次犯下的事實在是太大了,搞不好南宋王朝都就此完蛋了,若是日後元軍入城,此刻站在朝堂中的這些官員,恐怕大半都要在元廷繼續做官,因為一個已經失勢的賈似道得罪他們,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所以他決定當一個縮頭烏龜,絕對不為賈似道出頭。
而陳宜中的接茬,也讓謝道清意識到,如果她再繼續維護賈似道,這些站在下麵的朝臣說不定會做出什麽事來。
在巨大的壓力下,謝道清隻好以太皇太後的身份下達懿旨,將賈似道貶為嶺南團練副使,並查抄家宅,同時傳詔全國各州府,號召天下入京勤王。
雖然沒能直接將賈似道弄死,但是能夠將其調離權力中樞,眾多朝臣也算勉強達到了心理預期,於是便領旨謝恩。
但政治鬥爭往往是你死我活,雖然謝道清頂著壓力保住賈似道一命,但她才在朝堂之中呆幾天?
對於這些老政客們的手段還是了解的太少了。
由於賈似道被貶往嶺南,沿途需要有人來護送他,所以朝臣們決定在這個上麵做一下文章。
為了讓計劃順利進行,伯顏故意放出風聲,佯稱要從漢陽渡江,並且調動大軍朝漢陽方向聚集。
夏貴聞訊後,急忙派出斥候前去探查,但卻未能識破元軍的計謀,於是便信以為真,抽調各處要隘的兵馬集結於漢陽進行防守,而伯顏則趁此機會率軍攻占了漢口與沙蕪口北岸兩地,而後又派兵在漢口北側鑿開了漢水大堤,將戰艦引入淪河,經沙蕪口進入長江,開始進攻陽邏堡。
夏貴見狀頓時大驚失色,他深知陽邏堡所處的位置乃是長江防線最重要的節點,絕對不能丟,於是急忙率領水軍全力增援陽邏堡,伯顏則命麾下的水軍進行攔截,在交戰過程中,夏貴之子夏鬆戰死;到了晚上,夏貴又率軍偷襲元軍水師大營,想要毀掉元軍的戰船,卻再一次被元軍擊退,夏貴遂率兵馬暫時停止攻擊,與元軍進行對峙。
此時,元軍之中有人向伯顏建議,不如乘勝追擊,奪取沙蕪口南岸的宋軍戰船,但伯顏認為此計若成僅是小勝,對整體戰局無大益,還是應當盡快渡過長江,畢其功於一役。
為了盡快占領陽邏堡,伯顏先是派人招降陽邏堡的守軍,但卻遭到了嚴詞拒絕,於是伯顏便以數千艘戰船發起了進攻,但猛攻三日依舊不能破城。
見此情形,伯顏急忙傳令停止進攻,而後急召阿術與阿裏海牙入帳商討,阿術建議道:“攻城,下策也,若分軍船之半循岸西上,泊青山磯下,伺隙而動,可以如誌。”
於是伯顏便命阿裏海牙率一支偏師繼續攻城,牽製住正麵戰場的宋軍;然後以阿術親率騎兵三千,乘船溯江而上四十裏,至宋軍防守薄弱的青山磯對岸停泊,準備從這裏突破長江防線。
磯,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水邊突出的岩石或江河當中的石灘’,青山磯,意思就是青山腳下的石灘。
如果去過武漢的人可能會知道,武漢市有一個區就叫青山區,便是因為青山磯而得名,因為海拔隻有62米,且地麵為石灘,是長江中段比較少見的可供兵馬登陸之地,所以在東晉及南北朝時期,都曾於此處發生過大戰。
在抵達青山磯北岸後,阿術並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仔細觀察了一下對岸的情況,並將所部的三千騎兵分為前中後三軍,次日清晨下令前軍先行渡江,為後續部隊開辟登陸場。
但在前軍行至江中心時,被駐守於此的宋軍發現,於是急忙進行攔截,蒙古騎兵本就不擅水戰,不備之下死傷慘重。
阿術此時正在北岸密切關注著青山磯的情況,當他發現宋軍出擊的時候心下頓時一驚,但隨著雙方開始廝殺,他卻敏銳地發現,大部分的宋軍卻依然守在營地裏查看情況,在江中央進行攔截的隻是一小部分。
於是他決定強行渡江,為了鼓舞士氣,他親自率領剩餘的所有騎兵,乘船朝著青山磯強渡而去。
進行攔截的宋軍一看元軍的戰船開到,還以為身邊被攔住的這支兵馬是對方故意派出的誘餌,目的就是為了截殺宋軍水師,於是急忙撤迴了青山磯。
殊不知,此舉卻正中阿術的下懷,他趁宋軍水師退卻之際,不費吹灰之力便渡過了長江天險,順利地從青山磯登陸。
駐守青山磯的宋軍守將乃是鄂州都統製程鵬飛,見狀大唿不妙,急忙趁對方立足未穩之際主動發起了進攻,但在冷兵器世代,蒙古騎兵就代表著武力值的巔峰,僅僅一個衝鋒便將宋軍擊垮,程鵬飛見大勢已去,竟率軍投降,並獻上戰船千餘艘。
這還不算,為了在新主子麵前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就在投降了幾個時辰之後,他便調動麾下的軍兵及民夫,開始架設浮橋,為元軍南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不得不說,程鵬飛在轉變身份這一點上,屬實有些能力,前一秒還能拿著刀槍以命相搏,後一秒就能卑躬屈膝,搖尾乞憐。
當青山磯失守的消息傳到元軍大營時,伯顏大喜,再次下達了進攻陽邏堡的命令,並親往前線督戰。
而與之相反的是,夏貴在收到元軍已經渡過長江的消息後,頓時大驚失色,急忙率三百餘艘戰船逃往廬州,將整座長江防線棄之不顧;在失去他的統一調度後,陽邏堡也很快被元軍攻下,守將王達與大部分士兵戰死,少部分被俘或投江。
至此,自孟珙開始,苦心經營了三十八年的長江防線,徹底被蒙古人突破,長江南岸,頓時陷入了滔天的火光與戰亂之中。
在突破了長江天險後,伯顏下令大軍進攻荊湖戰區的核心要地——鄂州,並切斷了漢陽與鄂州兩城之間的聯係。
俗話說的好,人一過萬,無邊無沿。
整整二十幾萬人馬兵臨城下,那種撲麵而來的壓迫感讓這兩座城市的守軍感到窒息。僅僅過了四天,漢陽守將王儀、權知鄂州張晏然二人便雙雙獻城投降。(權知,意思是代掌謀官職,基本都是臨時任命)
伯顏見狀大喜,下令阿裏海牙率軍四萬駐守鄂州,並讓其自行謀劃占領荊湖地區,自己則與阿術率其餘兵馬沿長江水陸並進,朝南宋都城臨安進發。
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月初,元軍進至黃州(今湖北黃岡),沿江製置副使兼知黃州陳奕降。
正月十一日,蘄州(今湖北蘄春)守將管景模降。
正月十四日,兵部尚書呂師夔,江西安撫使兼知江州錢真孫、南康軍首領葉閶降。
二月初一,伯顏親率大軍至安慶府(今安徽安慶),殿前都指揮使兼知安慶府範文虎降。
二月初六,池州(今安徽貴池)都統製張林降。
這些降將都來源於一個共同的利益組織——呂氏軍事集團。
若是呂文德還活著,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將這些軟骨頭都提拔到如今的位置上,可憐他一世英名,盡皆毀於後人之手。
就在元軍以勢如破竹之勢殺向臨安的同時,宋廷內部卻再次陷入混亂。
隨著長江防線失守的消息傳到後方,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黎民百姓都徹底坐不住了,畢竟蒙古人的馬刀可不管你是什麽身份,隻要看你不順眼,迎頭就是一刀,若是讓他們長驅直入,勢必會影響現今的安定生活。
於是在一部分朝臣的暗中攛掇下,太學中的學生們發起了聯名上書,請求賈似道率軍親征,禦敵於都城之外。
賈似道雖然在朝堂中一手遮天,但垂簾聽政的謝道清卻終究是個婦道人家,眼見著群情激憤,背負著極大壓力的她便下令,讓賈似道總督精兵十三萬,戰艦2500艘,西進迎擊元軍。
公元1275年二月初,賈似道率軍進抵蕪湖,卻沒有布置防禦工事,反而將之前抓獲的元軍俘虜遣返,並派人帶著重禮前往元軍大營,企圖賄賂伯顏,並許諾可以割地賠款,隻希望元軍能夠退兵,但伯顏對此不屑一顧,拒絕議和。
見和談失敗,賈似道自知不打一仗是不行了,於是命令步兵指揮使孫虎臣率精兵七萬列陣於丁家洲(今安徽銅陵),夏貴率2500艘戰艦橫亙於江麵之上,自己則帶領後軍駐紮在魯港(今安徽蕪湖西南),準備與元軍硬碰硬。
二月十六日,元軍的先頭部隊抵達丁家洲,與宋軍相距數裏紮營,伯顏親自前往前線查看情況,發現宋軍衣甲鮮明,陣勢嚴密,若是強攻縱然殺敵一千,也要自損八百,於是決定用計破之。
次日天明,元軍便開始行動起來,他們製作了數十個巨大的木筏,在上麵布置了許多的稻草,並主動放出消息,說要將這些稻草引燃,然後乘木筏沿江而下,以火攻之計焚燒宋軍的戰船。
宋軍聞訊果然中計,將警惕級別提到最高,密切注視元軍的動向,但卻因此而疲憊不堪。
二月二十一日,元軍水陸並進發起進攻,並架設迴迴炮轟炸孫虎臣軍,孫虎臣命令前鋒大將薑才率軍迎敵,自己卻棄陣而逃,薑才苦戰許久未見援軍,隻好率軍後撤,卻發現步兵陣地已經亂成一團,被突入陣內的元軍肆意砍殺,隻好退往後軍駐地魯港。
而眼見著步兵陣地已經潰散,元軍的追兵殺向了魯港,駐守於江麵上的夏貴卻擔心賈似道萬一擊敗了元軍,到時候恐怕會追究自己丟失鄂州之責,竟在阿術率領元軍水師發起進攻之時,同樣選擇了不戰而逃。
與陸戰相比,水戰對於指揮的依賴性要更強,而在失去了指揮之後,宋軍水師徹底崩潰,戰艦沉沒大半,戰死、溺死者的屍體鋪蔽整片江麵。
賈似道聞之,驚慌失措,竟命大軍繼續堅守魯港,自己則乘坐小船撤往揚州。
在他的愚蠢指揮下,南宋的最後一支精銳,盡皆命喪於此!
伯顏則乘勝東下,兵鋒直指南宋都城臨安,沿途各州府因為守城的常備軍基本都被抽調去了前線,在麵對元軍過境之時,或開城投降,或棄城而逃。
和州、建康、鎮江、江陰、常州等要塞紛紛落入元軍手中。
而在荊湖一帶,駐守江陵的荊湖製置使朱襈孫、湖北製置使高達也開城投降,在他們的影響下,峽州、歸州、澧州等地也相繼歸降,南宋的半壁江山,徹底宣告易主。
在從揚州短暫的休整之後,賈似道再次迴到了臨安。
若是尋常的官員,此刻恐怕已經擔心的要死了,畢竟臨戰脫逃論罪當誅,可賈似道仿佛跟個沒事人一樣,麵對著朝中所有人的淩厲眼神視而不見,該跟誰打招唿就跟誰打招唿,瞧誰不順眼,依然輕蔑地俯視著他們,因為他知道,無論這些人如何憤怒,甚至想要置自己於死地,都無所謂,真正能掌握他生死的人隻有一個,便是那坐在龍椅上的四歲小娃娃,和他背後的太皇太後謝道清。
但賈似道卻不知道,他的所作所為已經引起了謝道清的強烈不滿,雖然二人算是統一戰線的戰友,但謝道清很清楚,賈似道所葬送的十三萬萬精兵,乃是南宋朝廷最後的依仗了,而今卻毀於他一人之手,若是不處置他,不足以平民憤,更會使天下人寒心。
但麵對著朝臣們請求誅殺賈似道的建議,謝道清還是心軟了,為他開口辯解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一次戰鬥的失利就怪罪於他。”
說完之後,她又將目光投向了站在下麵的陳宜中,希望他這個賈似道的鐵杆追隨者可以站出來響應一下她的話。
但令她沒想到的是,身為賈似道團夥中最積極的狗腿子,陳宜中此刻卻並沒有站出來接她的話茬為賈似道開罪,反而沉默不語。
陳宜中也不傻,賈似道這次犯下的事實在是太大了,搞不好南宋王朝都就此完蛋了,若是日後元軍入城,此刻站在朝堂中的這些官員,恐怕大半都要在元廷繼續做官,因為一個已經失勢的賈似道得罪他們,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所以他決定當一個縮頭烏龜,絕對不為賈似道出頭。
而陳宜中的接茬,也讓謝道清意識到,如果她再繼續維護賈似道,這些站在下麵的朝臣說不定會做出什麽事來。
在巨大的壓力下,謝道清隻好以太皇太後的身份下達懿旨,將賈似道貶為嶺南團練副使,並查抄家宅,同時傳詔全國各州府,號召天下入京勤王。
雖然沒能直接將賈似道弄死,但是能夠將其調離權力中樞,眾多朝臣也算勉強達到了心理預期,於是便領旨謝恩。
但政治鬥爭往往是你死我活,雖然謝道清頂著壓力保住賈似道一命,但她才在朝堂之中呆幾天?
對於這些老政客們的手段還是了解的太少了。
由於賈似道被貶往嶺南,沿途需要有人來護送他,所以朝臣們決定在這個上麵做一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