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帝國的分裂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作者:雅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蒙古帝國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其實跟他分封製度有很大的關係,這種分封製度不同於中原王朝的親王分封,蒙古帝國被分封出去的宗室親王都是擁有著絕對的自主權的。
這種分封製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蒙古帝國的發展,使得他們在對外擴張的方麵擁有著其餘政權無法企及的能力,但卻同樣給統一的蒙古帝國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鐵木真或許認為自己的子孫能夠永遠互幫互助,但他卻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人心永遠是最難揣測的。
公元1260年初,旭烈兀在得到了蒙哥的死訊後,第一時間便停止了西征,並立即返迴波斯。
因為忽必烈與阿裏不哥二人都是自己的親兄弟,他們之間為了爭權奪位打的不可開交,讓他夾在中間很難做。
思來想去之後,旭烈兀決定不再返迴蒙古本土,留在波斯觀察局勢,以便進行接下來的動作。
但其實他的心裏是支持忽必烈的,所以他也曾多次遣使前往和林,以書信和口諭的方式斥責阿裏不哥,讓他主動撤出汗位之爭,將汗位讓給忽必烈;不僅如此,他還多次派兵東進,威逼支持阿裏不哥的窩闊台係後王海都,讓他無法抽兵加入對忽必烈的正麵作戰中去。
也正因此,忽必烈在勝利後,也沒有虧待他這個親弟弟,他遣使帶去了自己的諭旨:“從質渾河岸(今阿姆河)到密昔兒(埃及)的大門,蒙古軍隊和大食人地區,應由你旭烈兀掌管,你要好好防守,以博取我們祖先的美名。”
根據他的這一詔令,旭烈兀在波斯地區建立了伊利汗國,“伊利”的意思就是大汗的屬民。
前文中我們都了解過,金帳汗國和察合台汗國素來不和,時常發生爭鬥。
其中金帳汗國的首領拔都,一直是蒙哥一係的鐵杆支持者,但拔都於1252年去世,蒙哥便召其子撒裏答至和林,授予他為新任的金帳汗國大汗,但撒裏答卻在受封後返迴金帳汗國的途中死去,於是蒙哥急忙又派人將汗位封給了拔都的另一個兒子兀剌黑赤。
可誰知兀剌黑赤同樣在受封後沒多久就死了。
這個時候,蒙哥也覺得有些蹊蹺了,於是便命人仔細調查了他們的死因,最後竟然發現,這一切的幕後黑手竟然指向了他們的叔叔,拔都的親弟弟——別兒哥。
但在蒙哥的眼中,金帳汗國誰當老大都一樣,隻要他們支持自己就可以,於是在1254年,蒙哥正式冊封別兒哥為新任金帳汗國可汗。
值得一提的是,別兒哥此人,是黃金家族後裔中第一個改信伊斯蘭教的君主。
也正因為他信仰伊斯蘭教的緣故,他對旭烈兀在西征之時殘破伊斯蘭城市,屠殺穆斯林的行為十分不滿,甚至說過:“他毀滅了木速蠻(伊斯蘭教徒)的所有城市,打倒了所有木速蠻家族,不分敵友,未經親族商議就消滅了哈裏發,如果永恆的安拉佑助我,我要向他追償無罪者的血。”
再加上被派去跟隨旭烈兀西征的人中,有一名術赤係的後王戰死,別兒哥認為這是旭烈兀蓄意報複自己,同時在伊利汗國與金帳汗國接壤的阿哲兒拜占、阿蘭兩處地方,雙方有領土紛爭。
於是在1262年,趁忽必烈平定李璮,阿裏不哥親征阿魯忽,雙方都無暇顧及西方的時候,別兒哥令大將那海率軍越過打兒班(今伊朗達爾班德),進至設裏汪(今阿塞拜疆希爾凡平原)。
旭烈兀自然不甘示弱,他將伊朗境內的所有兵馬都調動到此地,與那海展開激戰。
經過幾日的交戰,旭烈兀成功擊敗那海,並乘勝追擊,越過了帖列克河(今捷列克河),在金帳汗國的邊境大肆擄掠。別兒哥大怒,再次征調軍馬進攻,旭烈兀派自己的長子阿八哈前去迎敵,卻被別兒哥打敗,隻好從金帳汗國的境內退出,返迴了己方國土。
自此,兩國之間徹底成為了仇敵,同為成吉思汗後裔的親人卻因為不同的信仰而開始刀兵相見,為了消滅旭烈兀這個‘異教徒’,別兒哥甚至還派人聯係了馬穆魯克蘇丹,希望與對方南北夾擊伊利汗國。
1265年,旭烈兀病死,其長子阿八哈成為第二任伊利汗。
兩年後,別兒哥病逝,拔都之孫忙哥帖木兒成為第六任金帳汗國大汗。
眼見著金帳汗國與伊利汗國打的熱鬧,作為金帳汗國世仇的察合台汗國自然也想進來插一腳。
在打敗了阿裏不哥後,阿魯忽就徹底歸順了忽必烈,忽必烈也讓他繼續統治察合台汗國。
為了爭奪河中地區,阿魯忽率軍主動進攻金帳汗國,將別兒哥的軍隊擊潰,並洗劫了訛答剌城,別兒哥正忙於跟旭烈兀開戰,也無暇顧及這個老對手,隻好暫時吃下了這個啞巴虧。
可阿魯忽也沒蹦躂兩年,就在他洗劫了訛答剌城後沒多久,這位大哥就病入膏肓,沒幾天就一命嗚唿了。
公元1264年,又一次成為了寡婦的兀魯忽乃將自己與哈剌旭烈所生的兒子木八剌沙立為新任察合台汗國可汗。
由於政治因素,窩闊台係的人一直被拖雷係所忌憚,所以不論是蒙哥亦或是忽必烈,二人都對於窩闊台係的諸王拚命打壓,而窩闊台汗國的繼承人海都(窩闊台孫、合失之子)決心要改變這一切,他在自己的封地海押立(今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東南薩爾坎德附近)想方設法地征集軍隊,因為當初窩闊台係反對蒙哥即位的緣故,早在蒙哥在位的期間,就剝奪了除闊端一脈,其餘窩闊台係諸王的軍權。
在他的苦心經營下,竟然真的被他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由於忽必烈將重心都放在了蒙古本土與中原地區,沒有過多的精力來關注他,所以海都在有了自己的軍隊後,便公然反對忽必烈的命令,對於忽必烈屢次召其入朝覲見的要求,他都以馬太瘦,無法遠行的借口推辭掉了。
但他的這一舉動也引起了忽必烈的重視,為了限製他的發展,忽必烈將長期跟隨在自己身邊的察合台係親王八剌(察合台曾孫,木阿禿幹之孫)派遣迴了察合台汗國,並降旨道:“讓木八剌沙與八剌一同掌管該兀魯思。”
但八剌此人野心極大,在抵達察合台汗國後便表現出一副低姿態,用來騙取兀魯忽乃和木八剌沙的信任,私下卻悄悄聯絡部眾,趁木八剌沙放鬆警惕之時發動兵變,一舉廢黜了木八剌沙,並將其貶謫為負責掌管狩獵的官員。
在實際掌控了察合台汗國之後,八剌便開始整頓朝政,收攏軍隊,用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但對於忽必烈讓他監視海都的要求也沒有忘記,派人密切關注著海都的動靜。
海都自然也知道忽必烈的想法,但他手裏隻有那麽幾千人馬,對於強大的中央朝廷開說,根本連塞牙縫都不夠,於是他將目標瞄準了剛剛歸降忽必烈的玉龍答失。
公元1268年,海都率部東進,進入嶺北,突襲了駐紮在那裏的玉龍答失的部眾。這一消息尋思引起了忽必烈的關注,他認為這時海都反叛的信號,於是命令駐紮在漠北的兵馬迅速出擊,平定這場叛亂。
海都自知惹了大禍,便馬不停蹄地向西逃竄,元軍(為了方便區分,雖然忽必烈此時並未更改國號,但其麾下軍隊一律稱為元軍)一路追擊至阿力麻裏,終於追上了海都的斷後部隊,雙方短暫交戰後,海都兵少,不得不繼續西撤,元軍又追擊兩千裏方才迴返。
但海都西撤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八剌的強烈警惕,他生怕海都渡過錫爾河,在河中地區落腳,於是便主動出兵進行攔截。
兩軍在錫爾河遭遇後,八剌先是仗著以逸待勞的優勢小勝了一場,但海都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也沒有絕望,反而派人聯絡了金帳汗國的忙哥帖木兒,請求他的幫助,並許諾在擊敗八剌之後,自己甘願為其奪取河中。
麵對著這樣的條件,忙哥帖木兒自然非常樂意,既能打擊察合台汗國這個世仇,又能獲得一支強大的助力,可謂是一舉兩得,於是便派兵幫助海都進攻八剌。
在金帳汗國大軍的幫助下,海都再度出戰,將八剌所率的大軍迅速擊潰,並將其趕迴了河中地區。
但海都豈是甘願為人棋子的選手?在他的眼中,河中地區早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至於向金帳汗國借的兵,在他的眼裏不過如同用他人的母羊來為自己下小羊羔罷了。
為了防止河中地區的諸城毀於戰亂,海都派遣使者主動前往八剌的營中,與他商討如何瓜分河中地區。
1269年春,海都與八剌還有金帳汗國派來的使者在塔剌思河舉行會盟儀式,三方立下約定:海都與八剌、忙哥帖木兒互相結為‘安達’;河中地區三分之二劃歸八剌所有,三分之一為海都與忙哥帖木兒共同所有;所有宗親諸王必須退迴各自的山地與草原,不得隨意進入城市範圍,不得在農耕地上放牧牛羊,也不準向城市中的百姓濫行征發;三方共同推舉麻速忽別為河中地區百姓的管理者,一切農耕定居區域內的政務皆由他負責;同時為了彌補八剌丟失了三分之一河中地區的損失,將由海都派兵,幫助八剌西越阿姆河去進攻伊利汗國,奪取他們的疆土用來補償八剌。
不得不說,海都此人,確實有著成大事者最重要的特點——不要臉。
大家可能都發現了,海都是窩闊台的孫子,八剌是察合台的曾孫,忙哥帖木兒則是術赤的曾孫,按照輩分來說他們倆屬於是海都的侄子,但海都卻跟他們結為了‘安達’,這不就是明顯‘岔輩’了麽?
但不管怎麽說,塔剌思河會盟,使得海都徹底告別了東躲西藏的日子,他終於可以站在陽光下,公然與中央汗庭叫囂了。
1270年剛開春,八剌便從河中地區出發,進攻伊利汗國的唿羅珊地區,但他卻小瞧了阿八哈,身為旭烈兀的長子,他追隨父親征戰多年,軍事水平不是八剌這個隻會正麵衝鋒的笨蛋可比的,阿八哈隻是略施小計便在也裏(今阿富汗赫拉特)地區大敗八剌軍,八剌損失慘重,狼狽逃迴了河中地區。
就在這時,得到了八剌戰敗消息的海都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正所謂為兄弟兩肋插刀,為利益插兄弟兩刀,1271年八月,他親率大軍朝著河中地區殺來,準備趁火打劫。八剌在聽聞海都殺來的消息後,又驚又氣,竟然在海都進城的當日氣死了。
海都本以為奪權還要經曆一番刀光劍影,卻沒想到八剌竟如此不堪,為了更好地掌控察合台汗國,他便率軍強行擁立聶古伯(察合台之孫)為新任察合台汗,但聶古伯此人十分有骨氣,他不甘心成為海都的傀儡,暗中悄悄聯絡部眾,準備武力奪權,誰知卻被海都提前察覺,二人於是正式決裂。
公元1271年12月,海都擊敗聶古伯,講其梟首示眾,另立帖木花兒(察合台重孫)為新任察合台汗,但帖木花兒即位當年便去世,於是海都又立篤哇(八剌之子)為新任察合台汗。
至此,察合台汗國徹底淪為海都的傀儡。
其實這一局麵,在蒙哥去世之時便以形成,所以狹義上的蒙古帝國,實際上指的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1206年建國至1259年蒙哥去世這短短的53年時間。
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徹底從蒙古帝國中分裂了出來,他們雖然名義上尊忽必烈為蒙古帝國可汗,認為他是“一切蒙古君主之主君”,但實際上,他們與蒙古帝國本土之間,僅僅隻有名義與形式上的宗主地位了,蒙古本土對於四大汗國之間的政事與作戰權已毫無約束能力,他們與蒙古本土之間,實際上相當於藩屬國。
這種分封製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蒙古帝國的發展,使得他們在對外擴張的方麵擁有著其餘政權無法企及的能力,但卻同樣給統一的蒙古帝國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鐵木真或許認為自己的子孫能夠永遠互幫互助,但他卻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人心永遠是最難揣測的。
公元1260年初,旭烈兀在得到了蒙哥的死訊後,第一時間便停止了西征,並立即返迴波斯。
因為忽必烈與阿裏不哥二人都是自己的親兄弟,他們之間為了爭權奪位打的不可開交,讓他夾在中間很難做。
思來想去之後,旭烈兀決定不再返迴蒙古本土,留在波斯觀察局勢,以便進行接下來的動作。
但其實他的心裏是支持忽必烈的,所以他也曾多次遣使前往和林,以書信和口諭的方式斥責阿裏不哥,讓他主動撤出汗位之爭,將汗位讓給忽必烈;不僅如此,他還多次派兵東進,威逼支持阿裏不哥的窩闊台係後王海都,讓他無法抽兵加入對忽必烈的正麵作戰中去。
也正因此,忽必烈在勝利後,也沒有虧待他這個親弟弟,他遣使帶去了自己的諭旨:“從質渾河岸(今阿姆河)到密昔兒(埃及)的大門,蒙古軍隊和大食人地區,應由你旭烈兀掌管,你要好好防守,以博取我們祖先的美名。”
根據他的這一詔令,旭烈兀在波斯地區建立了伊利汗國,“伊利”的意思就是大汗的屬民。
前文中我們都了解過,金帳汗國和察合台汗國素來不和,時常發生爭鬥。
其中金帳汗國的首領拔都,一直是蒙哥一係的鐵杆支持者,但拔都於1252年去世,蒙哥便召其子撒裏答至和林,授予他為新任的金帳汗國大汗,但撒裏答卻在受封後返迴金帳汗國的途中死去,於是蒙哥急忙又派人將汗位封給了拔都的另一個兒子兀剌黑赤。
可誰知兀剌黑赤同樣在受封後沒多久就死了。
這個時候,蒙哥也覺得有些蹊蹺了,於是便命人仔細調查了他們的死因,最後竟然發現,這一切的幕後黑手竟然指向了他們的叔叔,拔都的親弟弟——別兒哥。
但在蒙哥的眼中,金帳汗國誰當老大都一樣,隻要他們支持自己就可以,於是在1254年,蒙哥正式冊封別兒哥為新任金帳汗國可汗。
值得一提的是,別兒哥此人,是黃金家族後裔中第一個改信伊斯蘭教的君主。
也正因為他信仰伊斯蘭教的緣故,他對旭烈兀在西征之時殘破伊斯蘭城市,屠殺穆斯林的行為十分不滿,甚至說過:“他毀滅了木速蠻(伊斯蘭教徒)的所有城市,打倒了所有木速蠻家族,不分敵友,未經親族商議就消滅了哈裏發,如果永恆的安拉佑助我,我要向他追償無罪者的血。”
再加上被派去跟隨旭烈兀西征的人中,有一名術赤係的後王戰死,別兒哥認為這是旭烈兀蓄意報複自己,同時在伊利汗國與金帳汗國接壤的阿哲兒拜占、阿蘭兩處地方,雙方有領土紛爭。
於是在1262年,趁忽必烈平定李璮,阿裏不哥親征阿魯忽,雙方都無暇顧及西方的時候,別兒哥令大將那海率軍越過打兒班(今伊朗達爾班德),進至設裏汪(今阿塞拜疆希爾凡平原)。
旭烈兀自然不甘示弱,他將伊朗境內的所有兵馬都調動到此地,與那海展開激戰。
經過幾日的交戰,旭烈兀成功擊敗那海,並乘勝追擊,越過了帖列克河(今捷列克河),在金帳汗國的邊境大肆擄掠。別兒哥大怒,再次征調軍馬進攻,旭烈兀派自己的長子阿八哈前去迎敵,卻被別兒哥打敗,隻好從金帳汗國的境內退出,返迴了己方國土。
自此,兩國之間徹底成為了仇敵,同為成吉思汗後裔的親人卻因為不同的信仰而開始刀兵相見,為了消滅旭烈兀這個‘異教徒’,別兒哥甚至還派人聯係了馬穆魯克蘇丹,希望與對方南北夾擊伊利汗國。
1265年,旭烈兀病死,其長子阿八哈成為第二任伊利汗。
兩年後,別兒哥病逝,拔都之孫忙哥帖木兒成為第六任金帳汗國大汗。
眼見著金帳汗國與伊利汗國打的熱鬧,作為金帳汗國世仇的察合台汗國自然也想進來插一腳。
在打敗了阿裏不哥後,阿魯忽就徹底歸順了忽必烈,忽必烈也讓他繼續統治察合台汗國。
為了爭奪河中地區,阿魯忽率軍主動進攻金帳汗國,將別兒哥的軍隊擊潰,並洗劫了訛答剌城,別兒哥正忙於跟旭烈兀開戰,也無暇顧及這個老對手,隻好暫時吃下了這個啞巴虧。
可阿魯忽也沒蹦躂兩年,就在他洗劫了訛答剌城後沒多久,這位大哥就病入膏肓,沒幾天就一命嗚唿了。
公元1264年,又一次成為了寡婦的兀魯忽乃將自己與哈剌旭烈所生的兒子木八剌沙立為新任察合台汗國可汗。
由於政治因素,窩闊台係的人一直被拖雷係所忌憚,所以不論是蒙哥亦或是忽必烈,二人都對於窩闊台係的諸王拚命打壓,而窩闊台汗國的繼承人海都(窩闊台孫、合失之子)決心要改變這一切,他在自己的封地海押立(今哈薩克斯坦巴爾喀什湖東南薩爾坎德附近)想方設法地征集軍隊,因為當初窩闊台係反對蒙哥即位的緣故,早在蒙哥在位的期間,就剝奪了除闊端一脈,其餘窩闊台係諸王的軍權。
在他的苦心經營下,竟然真的被他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由於忽必烈將重心都放在了蒙古本土與中原地區,沒有過多的精力來關注他,所以海都在有了自己的軍隊後,便公然反對忽必烈的命令,對於忽必烈屢次召其入朝覲見的要求,他都以馬太瘦,無法遠行的借口推辭掉了。
但他的這一舉動也引起了忽必烈的重視,為了限製他的發展,忽必烈將長期跟隨在自己身邊的察合台係親王八剌(察合台曾孫,木阿禿幹之孫)派遣迴了察合台汗國,並降旨道:“讓木八剌沙與八剌一同掌管該兀魯思。”
但八剌此人野心極大,在抵達察合台汗國後便表現出一副低姿態,用來騙取兀魯忽乃和木八剌沙的信任,私下卻悄悄聯絡部眾,趁木八剌沙放鬆警惕之時發動兵變,一舉廢黜了木八剌沙,並將其貶謫為負責掌管狩獵的官員。
在實際掌控了察合台汗國之後,八剌便開始整頓朝政,收攏軍隊,用來穩固自己的地位,但對於忽必烈讓他監視海都的要求也沒有忘記,派人密切關注著海都的動靜。
海都自然也知道忽必烈的想法,但他手裏隻有那麽幾千人馬,對於強大的中央朝廷開說,根本連塞牙縫都不夠,於是他將目標瞄準了剛剛歸降忽必烈的玉龍答失。
公元1268年,海都率部東進,進入嶺北,突襲了駐紮在那裏的玉龍答失的部眾。這一消息尋思引起了忽必烈的關注,他認為這時海都反叛的信號,於是命令駐紮在漠北的兵馬迅速出擊,平定這場叛亂。
海都自知惹了大禍,便馬不停蹄地向西逃竄,元軍(為了方便區分,雖然忽必烈此時並未更改國號,但其麾下軍隊一律稱為元軍)一路追擊至阿力麻裏,終於追上了海都的斷後部隊,雙方短暫交戰後,海都兵少,不得不繼續西撤,元軍又追擊兩千裏方才迴返。
但海都西撤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八剌的強烈警惕,他生怕海都渡過錫爾河,在河中地區落腳,於是便主動出兵進行攔截。
兩軍在錫爾河遭遇後,八剌先是仗著以逸待勞的優勢小勝了一場,但海都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也沒有絕望,反而派人聯絡了金帳汗國的忙哥帖木兒,請求他的幫助,並許諾在擊敗八剌之後,自己甘願為其奪取河中。
麵對著這樣的條件,忙哥帖木兒自然非常樂意,既能打擊察合台汗國這個世仇,又能獲得一支強大的助力,可謂是一舉兩得,於是便派兵幫助海都進攻八剌。
在金帳汗國大軍的幫助下,海都再度出戰,將八剌所率的大軍迅速擊潰,並將其趕迴了河中地區。
但海都豈是甘願為人棋子的選手?在他的眼中,河中地區早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至於向金帳汗國借的兵,在他的眼裏不過如同用他人的母羊來為自己下小羊羔罷了。
為了防止河中地區的諸城毀於戰亂,海都派遣使者主動前往八剌的營中,與他商討如何瓜分河中地區。
1269年春,海都與八剌還有金帳汗國派來的使者在塔剌思河舉行會盟儀式,三方立下約定:海都與八剌、忙哥帖木兒互相結為‘安達’;河中地區三分之二劃歸八剌所有,三分之一為海都與忙哥帖木兒共同所有;所有宗親諸王必須退迴各自的山地與草原,不得隨意進入城市範圍,不得在農耕地上放牧牛羊,也不準向城市中的百姓濫行征發;三方共同推舉麻速忽別為河中地區百姓的管理者,一切農耕定居區域內的政務皆由他負責;同時為了彌補八剌丟失了三分之一河中地區的損失,將由海都派兵,幫助八剌西越阿姆河去進攻伊利汗國,奪取他們的疆土用來補償八剌。
不得不說,海都此人,確實有著成大事者最重要的特點——不要臉。
大家可能都發現了,海都是窩闊台的孫子,八剌是察合台的曾孫,忙哥帖木兒則是術赤的曾孫,按照輩分來說他們倆屬於是海都的侄子,但海都卻跟他們結為了‘安達’,這不就是明顯‘岔輩’了麽?
但不管怎麽說,塔剌思河會盟,使得海都徹底告別了東躲西藏的日子,他終於可以站在陽光下,公然與中央汗庭叫囂了。
1270年剛開春,八剌便從河中地區出發,進攻伊利汗國的唿羅珊地區,但他卻小瞧了阿八哈,身為旭烈兀的長子,他追隨父親征戰多年,軍事水平不是八剌這個隻會正麵衝鋒的笨蛋可比的,阿八哈隻是略施小計便在也裏(今阿富汗赫拉特)地區大敗八剌軍,八剌損失慘重,狼狽逃迴了河中地區。
就在這時,得到了八剌戰敗消息的海都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正所謂為兄弟兩肋插刀,為利益插兄弟兩刀,1271年八月,他親率大軍朝著河中地區殺來,準備趁火打劫。八剌在聽聞海都殺來的消息後,又驚又氣,竟然在海都進城的當日氣死了。
海都本以為奪權還要經曆一番刀光劍影,卻沒想到八剌竟如此不堪,為了更好地掌控察合台汗國,他便率軍強行擁立聶古伯(察合台之孫)為新任察合台汗,但聶古伯此人十分有骨氣,他不甘心成為海都的傀儡,暗中悄悄聯絡部眾,準備武力奪權,誰知卻被海都提前察覺,二人於是正式決裂。
公元1271年12月,海都擊敗聶古伯,講其梟首示眾,另立帖木花兒(察合台重孫)為新任察合台汗,但帖木花兒即位當年便去世,於是海都又立篤哇(八剌之子)為新任察合台汗。
至此,察合台汗國徹底淪為海都的傀儡。
其實這一局麵,在蒙哥去世之時便以形成,所以狹義上的蒙古帝國,實際上指的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1206年建國至1259年蒙哥去世這短短的53年時間。
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徹底從蒙古帝國中分裂了出來,他們雖然名義上尊忽必烈為蒙古帝國可汗,認為他是“一切蒙古君主之主君”,但實際上,他們與蒙古帝國本土之間,僅僅隻有名義與形式上的宗主地位了,蒙古本土對於四大汗國之間的政事與作戰權已毫無約束能力,他們與蒙古本土之間,實際上相當於藩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