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吐蕃的歸附與藏傳佛教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作者:雅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貴由說是西巡,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當這個消息傳到索魯禾帖尼的耳中時,多年來的謹慎性格讓她一下便發現了其中的不對勁,出於對貴由在即位那天所說的話的憤恨,索魯禾帖尼急忙派信得過的親信前往金帳汗國,將這件事告訴了拔都。
而貴由還不知道他的計劃已經泄露,依然在催促著眾人進行出征前的準備,幻想著將拔都踩在腳下的情景。
讓貴由多幻想一段時間吧,我們來看一看一直被忽略的一個地方。
自從公元842年吐蕃最後一任讚普(吐蕃之王)達朗·烏冬讚被刺殺後,這個自鬆讚幹布起始,雄踞藏地209年的吐蕃國就此滅亡,整個國家陷入了諸侯割據的狀態。
與此同時,佛教也趁著這個混亂的時代在藏區茁壯發展,並形成了無數的分支教派,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噶丹派、薩斯迦派、噶舉派、寧瑪派等,他們雖然都叫佛教(喇嘛教),但教義卻大不相同,於是信奉不同教派的各路諸侯之間逐漸由單純的搶地盤發展成了信仰之爭。
如果隻是搶地盤,隻要占據了土地之後就可以了,可一旦涉及到信仰,這個事情就不好辦了,因為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可以失去生命,但不能失去信仰,這種觀念在心思耿直的藏民之中更是如此。
為了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這些吐蕃貴族們開始紛紛選擇出家,披上了僧侶的外衣來加強自己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久而久之,寺廟便成了比宮殿更加神聖的地方,各派的大喇嘛地位甚至比貴族還要高上許多,有著一言決人生死的能力。
如果說繼續這樣持續下去的話,最終可能會有一個強大的教派重新統一這片大地,建立起新的帝國。
但蒙古人的到來打破了他們之間微妙而又脆弱的關係。
早在1235年,闊端率軍進攻南宋的川蜀地區的時候,招降了南宋的金熙河節度使趙阿哥潘,這個人就是藏族人。
在1236年,闊端又招降了一個叫做勘陁孟迦的吐蕃酋長,並在他的帶領下收攏了十餘個部族,闊端也沒有吝嗇,賞賜了他們大量的財物和銀製的符牌一枚。
但這些願意投靠蒙古帝國的吐蕃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領地基本都是和漢地接壤的,他們經常會與吐蕃之外的這些國家打交道,所以才能接納他們的想法,甚至甘願投靠他們。
可深居於藏地之中的其餘吐蕃部落就沒他們的這種觀念,在他們的眼裏,這些留著辮發的人是入侵者,是外人,是做惡多端的異教徒,對待他們隻能用刀,而不能用酒。
在這種前提下,戰爭自然而然地爆發了。
1239年,闊端派大將多達那率三千軍馬進入藏地探查情況,但卻遭到了當地信奉‘噶當派’的教徒襲擾,於是多達那主動出擊,向他們發起了進攻,一直打到了他們的大本營——熱振寺和傑拉康寺。(位於今西藏拉薩林周縣唐古鄉境內)
在血洗了這裏的幾百名僧侶之後,多達那下令將這兩座寺廟放火燒毀,兩座幾百年的古寺就此毀於一旦;但這兩座寺廟後來都被重建,至今傑拉康寺中還有一座寺碑,是1240年的時候,多達那率軍迴返,為了懺悔自己毀掉寺廟的罪過,在寺廟的遺址上立起來的,碑文正麵為藏文書寫,共14行227個字,內容大意為“勸導世人崇信佛法,習經中觀,集利益廣眾之計,取分內之造化”。
如果在整個蒙古帝國的征服史上來看,死傷幾百人的仗根本連戰役都算不上,可以說是毫無記錄的價值。
但對於整個藏地來說,這幾百人的死有極大的意義,他們讓整片藏地的人都意識到了強大的蒙古帝國是不可戰勝的,他們不會管你是僧侶還是農奴,隻要不服從,下場隻有死。
在這種壓力之下,藏地之內的各個教派不得不聯合起來,推舉出一個代表前去和多達那談判。
不得不說,多達那不是那種隻會殺人的莽夫,在狠狠地秀了一下自己的肌肉後,他也沒有表現出高高在上的樣子,反而對前來談判的吐蕃各部代表十分客氣,不僅主動派人修複了被燒毀的寺廟,同時還將佛殿的規模擴大,並且重塑的釋迦牟尼的金身佛像,並邀請僧侶前來為佛像開光。
除此之外,他還將蒙古帝國的驛傳製度也帶到了這裏,在藏地與內地中間建立了許多驛站,並在占領區內大肆宣揚蒙古可汗尊重所有宗教信仰的情況。
胡蘿卜加大棒,永遠都是收攏人心的最好方案。
在多達那的一係列行為之下,藏地的僧侶和百姓很快便接受了他們的想法,開始變得願意接受蒙古人的統治,而多達那也摸清了在吐蕃各部之中,最適合合作的是薩迦派,首領叫做薩迦·班智達。
薩迦·班智達原名隻叫薩迦,班智達是梵語“博學、智慧”的意思,是佛教中的一種學位稱號。
此人自幼便學習佛法,年紀輕輕便精通了顯密二宗的精要,而且他還是個‘海歸’,二十三歲的時候去佛教的發源地——印度留學,並在那裏拜卡卻班禪為師,經過了刻苦的學習,他精通了大小五明,並獲得了班智達學位,他也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個被稱為班智達的人,更因此被稱為‘雪域三大文殊化身之一’。(五明即佛教的五明真諦,分為大五明和小五明,大五明是指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內明,小五明是指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係學。)
公元1244年,闊端派多達那再次入藏,邀請薩迦·班智達(後文稱薩班)去涼州會麵,薩班很清楚這次的邀請代表什麽,這不僅僅是對於他的邀請,也相當於是最後的通牒,如果自己不去,那麽下一次就不會有邀請函了,而是閃爍著寒光的蒙古馬刀。
為了保護藏地的平安,薩班答應了闊端的邀請,以63歲的高齡帶著兩個侄子啟程前往涼州會麵,他這兩個侄子,一個叫做八思巴,10歲,一個叫做恰那多吉,6歲。
這兩個孩子不會想到,這次出行將會改變他們的一生。
6歲的恰那多吉在抵達涼州後便留在了那裏,整整生活了十八年,他著蒙古袍,學習蒙古語,最後甚至還取了闊端的女兒莫卡頓公主,在元世祖即位後,被封為白蘭王,賜金印,成為了烏斯藏地的實際掌控者。
(這裏要跟不了解的朋友們介紹一下,西藏自古以來便分為前藏、後藏與納裏速古烏孫,前藏古時就教作烏斯藏,包括如今的拉薩和山南等地;後藏古時就稱為藏,位置就是現在的喀則地區;納裏速古烏孫簡稱納裏藏,指的是整個藏北高原,即今天的整個阿裏地區和那曲地區的一部分)
至於八思巴,則是一個更厲害的人物,後麵我們會詳細講他。
因為路途遙遠,薩迦·班智達在1246年才抵達了涼州,但卻沒有見到闊端,此時的闊端去參加庫裏台大會還沒返迴,所以薩迦一行人隻好暫時在涼州等待,直到次年闊端迴到了涼州,雙方才正式會麵。
會麵的地點選擇在了涼州白塔寺(今甘肅武威),薩班作為藏地代表,詳細地闡述了所有藏地百姓的共同訴求,希望能避免戰爭,少造殺孽;闊端也代表蒙古帝國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最終雙方達成了共識:藏地所有的百姓和僧侶官員等人都必須承認自己的是大蒙古帝國的臣民;諸部的僧俗官員及百姓必須服從蒙古帝國指派官員的領導;至於宗教信仰和寺廟僧眾的管理,則由蒙古帝國委托薩迦·班智達來管理。
會談結束後,薩班親手寫下《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並讓手下傳遍整個藏地,僧人、弟子和施主等眾生傳閱後無不歡欣鼓舞。
這次會談,被後世稱為“涼州會盟”。
從此開始,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了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闊端在與薩班交談後,也非常敬佩他的學識與品德,於是主動邀請薩班留在涼州弘揚佛法,他本人也改信了佛教。
傳說闊端為了驗證薩班的修行成就,曾經悄悄地請來了一個魔術師,在一座湖麵上變出了一座宮殿,還在上麵以佛經堆成寶座,然後請薩班前來講述佛法,如果薩班的修行不到位的話,必然會跌落水中,但薩迦到來之後,一眼便看穿了這是假的,於是以自身法力加持在上麵,將幻化之物變成了一座真實的宮殿,即白塔寺。
當然傳說也就是傳說,咱們聽聽就好,但白塔寺與薩迦的緣分還不僅於此。
公元1251年九月八日,涼州發生了大地震,弟子詢問薩班原因,薩班心有所感,於是迴答說:“此乃大德們去利他之預兆,我亦將追隨諸大德之兆”。
十一月十八日,薩迦·班智達圓寂於白塔寺,享年70歲,他的弟子們將他火化。
在火化期間,他的頭骨上麵竟然顯現出了喜金剛、文殊菩薩等佛像,膝蓋骨上麵則顯現出了觀音菩薩、不動佛的佛像,手指骨上顯現了彌勒佛像及藏文的‘阿’‘德’二字,耳骨上麵顯現了尊勝塔的模樣,最後骨灰結出許多舍利,而火焰散發出的濃煙則在天上化為彩虹。
闊端為了紀念他,在白塔寺內為他修建了一座高達42.7米的藏式喇嘛靈骨塔,周圍用高低不等的99座白塔環繞,自此之後,白塔寺也被稱為百塔寺。
就在蒙古帝國的詔書傳遍藏地的時候,西方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拔都在得到了貴由率軍前來的消息後,急忙整備軍隊,從伏爾加河東岸出發,準備與貴由拚命!
蒙古帝國的內戰一觸即發!
但這場仗最終還是沒打起來。
原因也很簡單,貴由死了!
1248年3月,在行至橫相乙兒時(今新疆青河)突然暴斃,時年43歲。
此時距離他繼承汗位,僅僅過去了一年零八個月。
貴由死了,拔都自然是非常開心的,但窩闊台一係的人馬肯定沒什麽好心情。
由於貴由乃是暴斃,沒來得及立下繼承人,但帝國還需要一個控製者,於是貴由的皇後斡兀立海迷失主動向他丈夫生前最恨的拔都拋出了橄欖枝,並在拔都等諸王的幫助下成功上位,暫時擔任監國,史稱海迷失後稱製。
所以說,人呐!一定要有一個好身體!
不知道貴由泉下有知,自己的媳婦竟然跟自己的仇人聯手,他會不會氣的詐屍。
但不管如何,蒙古帝國的大權又一次落於女人之手。
不得不說,蒙古人雖然不夠尊重女性,但卻非常尊重母親,從“夫死婦繼”這個製度就能感受得到。
但海迷失後卻並沒有將蒙古帝國帶向富強,雖然她不像乃馬真後那樣獨斷專權,任用小人,但她也著實沒有什麽執政的能力。
除此之外,內部不合也是在她監國期間內最大的問題。
貴由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忽察斡兀勒,次子叫腦忽,三子叫禾忽,其中長子和次子都是海迷失後所生,但海迷失後卻沒有擁立他們的想法,反而在支持那個被貴由搶了汗位的失烈門;至於禾忽則因為其未成年,自動被排除在了繼承人之外,自己的親媽不幫自己反而去幫助外人,這讓海迷失後的兩個兒子十分惱怒,為了能夠繼承大位,他們倆竟然各自建立了一個府邸,自稱王廷與海迷失後對抗。
但海迷失後不幫助自己的兒子也是有原因的,就這哥倆可謂是要本事沒本事,要戰功沒戰功,不能文也不能武,完美地繼承了貴由窩囊廢的基因。
但問題的難點在於,不管是海迷失後的兩個兒子還是失烈門,他們都沒有可供他們登基的戰功和人望,唯一願意支持他們的察合台汗國的大汗也速蒙哥還是個酒鬼,每天清醒的時間極少。
所以海迷失後決定另辟蹊徑,將希望都寄托到了神的身上,每天都與薩滿們混在一起做法事溝通長生天,以期能獲得神跡降臨。
當這個消息傳到索魯禾帖尼的耳中時,多年來的謹慎性格讓她一下便發現了其中的不對勁,出於對貴由在即位那天所說的話的憤恨,索魯禾帖尼急忙派信得過的親信前往金帳汗國,將這件事告訴了拔都。
而貴由還不知道他的計劃已經泄露,依然在催促著眾人進行出征前的準備,幻想著將拔都踩在腳下的情景。
讓貴由多幻想一段時間吧,我們來看一看一直被忽略的一個地方。
自從公元842年吐蕃最後一任讚普(吐蕃之王)達朗·烏冬讚被刺殺後,這個自鬆讚幹布起始,雄踞藏地209年的吐蕃國就此滅亡,整個國家陷入了諸侯割據的狀態。
與此同時,佛教也趁著這個混亂的時代在藏區茁壯發展,並形成了無數的分支教派,其中比較出名的有噶丹派、薩斯迦派、噶舉派、寧瑪派等,他們雖然都叫佛教(喇嘛教),但教義卻大不相同,於是信奉不同教派的各路諸侯之間逐漸由單純的搶地盤發展成了信仰之爭。
如果隻是搶地盤,隻要占據了土地之後就可以了,可一旦涉及到信仰,這個事情就不好辦了,因為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可以失去生命,但不能失去信仰,這種觀念在心思耿直的藏民之中更是如此。
為了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這些吐蕃貴族們開始紛紛選擇出家,披上了僧侶的外衣來加強自己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久而久之,寺廟便成了比宮殿更加神聖的地方,各派的大喇嘛地位甚至比貴族還要高上許多,有著一言決人生死的能力。
如果說繼續這樣持續下去的話,最終可能會有一個強大的教派重新統一這片大地,建立起新的帝國。
但蒙古人的到來打破了他們之間微妙而又脆弱的關係。
早在1235年,闊端率軍進攻南宋的川蜀地區的時候,招降了南宋的金熙河節度使趙阿哥潘,這個人就是藏族人。
在1236年,闊端又招降了一個叫做勘陁孟迦的吐蕃酋長,並在他的帶領下收攏了十餘個部族,闊端也沒有吝嗇,賞賜了他們大量的財物和銀製的符牌一枚。
但這些願意投靠蒙古帝國的吐蕃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的領地基本都是和漢地接壤的,他們經常會與吐蕃之外的這些國家打交道,所以才能接納他們的想法,甚至甘願投靠他們。
可深居於藏地之中的其餘吐蕃部落就沒他們的這種觀念,在他們的眼裏,這些留著辮發的人是入侵者,是外人,是做惡多端的異教徒,對待他們隻能用刀,而不能用酒。
在這種前提下,戰爭自然而然地爆發了。
1239年,闊端派大將多達那率三千軍馬進入藏地探查情況,但卻遭到了當地信奉‘噶當派’的教徒襲擾,於是多達那主動出擊,向他們發起了進攻,一直打到了他們的大本營——熱振寺和傑拉康寺。(位於今西藏拉薩林周縣唐古鄉境內)
在血洗了這裏的幾百名僧侶之後,多達那下令將這兩座寺廟放火燒毀,兩座幾百年的古寺就此毀於一旦;但這兩座寺廟後來都被重建,至今傑拉康寺中還有一座寺碑,是1240年的時候,多達那率軍迴返,為了懺悔自己毀掉寺廟的罪過,在寺廟的遺址上立起來的,碑文正麵為藏文書寫,共14行227個字,內容大意為“勸導世人崇信佛法,習經中觀,集利益廣眾之計,取分內之造化”。
如果在整個蒙古帝國的征服史上來看,死傷幾百人的仗根本連戰役都算不上,可以說是毫無記錄的價值。
但對於整個藏地來說,這幾百人的死有極大的意義,他們讓整片藏地的人都意識到了強大的蒙古帝國是不可戰勝的,他們不會管你是僧侶還是農奴,隻要不服從,下場隻有死。
在這種壓力之下,藏地之內的各個教派不得不聯合起來,推舉出一個代表前去和多達那談判。
不得不說,多達那不是那種隻會殺人的莽夫,在狠狠地秀了一下自己的肌肉後,他也沒有表現出高高在上的樣子,反而對前來談判的吐蕃各部代表十分客氣,不僅主動派人修複了被燒毀的寺廟,同時還將佛殿的規模擴大,並且重塑的釋迦牟尼的金身佛像,並邀請僧侶前來為佛像開光。
除此之外,他還將蒙古帝國的驛傳製度也帶到了這裏,在藏地與內地中間建立了許多驛站,並在占領區內大肆宣揚蒙古可汗尊重所有宗教信仰的情況。
胡蘿卜加大棒,永遠都是收攏人心的最好方案。
在多達那的一係列行為之下,藏地的僧侶和百姓很快便接受了他們的想法,開始變得願意接受蒙古人的統治,而多達那也摸清了在吐蕃各部之中,最適合合作的是薩迦派,首領叫做薩迦·班智達。
薩迦·班智達原名隻叫薩迦,班智達是梵語“博學、智慧”的意思,是佛教中的一種學位稱號。
此人自幼便學習佛法,年紀輕輕便精通了顯密二宗的精要,而且他還是個‘海歸’,二十三歲的時候去佛教的發源地——印度留學,並在那裏拜卡卻班禪為師,經過了刻苦的學習,他精通了大小五明,並獲得了班智達學位,他也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個被稱為班智達的人,更因此被稱為‘雪域三大文殊化身之一’。(五明即佛教的五明真諦,分為大五明和小五明,大五明是指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內明,小五明是指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係學。)
公元1244年,闊端派多達那再次入藏,邀請薩迦·班智達(後文稱薩班)去涼州會麵,薩班很清楚這次的邀請代表什麽,這不僅僅是對於他的邀請,也相當於是最後的通牒,如果自己不去,那麽下一次就不會有邀請函了,而是閃爍著寒光的蒙古馬刀。
為了保護藏地的平安,薩班答應了闊端的邀請,以63歲的高齡帶著兩個侄子啟程前往涼州會麵,他這兩個侄子,一個叫做八思巴,10歲,一個叫做恰那多吉,6歲。
這兩個孩子不會想到,這次出行將會改變他們的一生。
6歲的恰那多吉在抵達涼州後便留在了那裏,整整生活了十八年,他著蒙古袍,學習蒙古語,最後甚至還取了闊端的女兒莫卡頓公主,在元世祖即位後,被封為白蘭王,賜金印,成為了烏斯藏地的實際掌控者。
(這裏要跟不了解的朋友們介紹一下,西藏自古以來便分為前藏、後藏與納裏速古烏孫,前藏古時就教作烏斯藏,包括如今的拉薩和山南等地;後藏古時就稱為藏,位置就是現在的喀則地區;納裏速古烏孫簡稱納裏藏,指的是整個藏北高原,即今天的整個阿裏地區和那曲地區的一部分)
至於八思巴,則是一個更厲害的人物,後麵我們會詳細講他。
因為路途遙遠,薩迦·班智達在1246年才抵達了涼州,但卻沒有見到闊端,此時的闊端去參加庫裏台大會還沒返迴,所以薩迦一行人隻好暫時在涼州等待,直到次年闊端迴到了涼州,雙方才正式會麵。
會麵的地點選擇在了涼州白塔寺(今甘肅武威),薩班作為藏地代表,詳細地闡述了所有藏地百姓的共同訴求,希望能避免戰爭,少造殺孽;闊端也代表蒙古帝國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最終雙方達成了共識:藏地所有的百姓和僧侶官員等人都必須承認自己的是大蒙古帝國的臣民;諸部的僧俗官員及百姓必須服從蒙古帝國指派官員的領導;至於宗教信仰和寺廟僧眾的管理,則由蒙古帝國委托薩迦·班智達來管理。
會談結束後,薩班親手寫下《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並讓手下傳遍整個藏地,僧人、弟子和施主等眾生傳閱後無不歡欣鼓舞。
這次會談,被後世稱為“涼州會盟”。
從此開始,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了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闊端在與薩班交談後,也非常敬佩他的學識與品德,於是主動邀請薩班留在涼州弘揚佛法,他本人也改信了佛教。
傳說闊端為了驗證薩班的修行成就,曾經悄悄地請來了一個魔術師,在一座湖麵上變出了一座宮殿,還在上麵以佛經堆成寶座,然後請薩班前來講述佛法,如果薩班的修行不到位的話,必然會跌落水中,但薩迦到來之後,一眼便看穿了這是假的,於是以自身法力加持在上麵,將幻化之物變成了一座真實的宮殿,即白塔寺。
當然傳說也就是傳說,咱們聽聽就好,但白塔寺與薩迦的緣分還不僅於此。
公元1251年九月八日,涼州發生了大地震,弟子詢問薩班原因,薩班心有所感,於是迴答說:“此乃大德們去利他之預兆,我亦將追隨諸大德之兆”。
十一月十八日,薩迦·班智達圓寂於白塔寺,享年70歲,他的弟子們將他火化。
在火化期間,他的頭骨上麵竟然顯現出了喜金剛、文殊菩薩等佛像,膝蓋骨上麵則顯現出了觀音菩薩、不動佛的佛像,手指骨上顯現了彌勒佛像及藏文的‘阿’‘德’二字,耳骨上麵顯現了尊勝塔的模樣,最後骨灰結出許多舍利,而火焰散發出的濃煙則在天上化為彩虹。
闊端為了紀念他,在白塔寺內為他修建了一座高達42.7米的藏式喇嘛靈骨塔,周圍用高低不等的99座白塔環繞,自此之後,白塔寺也被稱為百塔寺。
就在蒙古帝國的詔書傳遍藏地的時候,西方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拔都在得到了貴由率軍前來的消息後,急忙整備軍隊,從伏爾加河東岸出發,準備與貴由拚命!
蒙古帝國的內戰一觸即發!
但這場仗最終還是沒打起來。
原因也很簡單,貴由死了!
1248年3月,在行至橫相乙兒時(今新疆青河)突然暴斃,時年43歲。
此時距離他繼承汗位,僅僅過去了一年零八個月。
貴由死了,拔都自然是非常開心的,但窩闊台一係的人馬肯定沒什麽好心情。
由於貴由乃是暴斃,沒來得及立下繼承人,但帝國還需要一個控製者,於是貴由的皇後斡兀立海迷失主動向他丈夫生前最恨的拔都拋出了橄欖枝,並在拔都等諸王的幫助下成功上位,暫時擔任監國,史稱海迷失後稱製。
所以說,人呐!一定要有一個好身體!
不知道貴由泉下有知,自己的媳婦竟然跟自己的仇人聯手,他會不會氣的詐屍。
但不管如何,蒙古帝國的大權又一次落於女人之手。
不得不說,蒙古人雖然不夠尊重女性,但卻非常尊重母親,從“夫死婦繼”這個製度就能感受得到。
但海迷失後卻並沒有將蒙古帝國帶向富強,雖然她不像乃馬真後那樣獨斷專權,任用小人,但她也著實沒有什麽執政的能力。
除此之外,內部不合也是在她監國期間內最大的問題。
貴由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忽察斡兀勒,次子叫腦忽,三子叫禾忽,其中長子和次子都是海迷失後所生,但海迷失後卻沒有擁立他們的想法,反而在支持那個被貴由搶了汗位的失烈門;至於禾忽則因為其未成年,自動被排除在了繼承人之外,自己的親媽不幫自己反而去幫助外人,這讓海迷失後的兩個兒子十分惱怒,為了能夠繼承大位,他們倆竟然各自建立了一個府邸,自稱王廷與海迷失後對抗。
但海迷失後不幫助自己的兒子也是有原因的,就這哥倆可謂是要本事沒本事,要戰功沒戰功,不能文也不能武,完美地繼承了貴由窩囊廢的基因。
但問題的難點在於,不管是海迷失後的兩個兒子還是失烈門,他們都沒有可供他們登基的戰功和人望,唯一願意支持他們的察合台汗國的大汗也速蒙哥還是個酒鬼,每天清醒的時間極少。
所以海迷失後決定另辟蹊徑,將希望都寄托到了神的身上,每天都與薩滿們混在一起做法事溝通長生天,以期能獲得神跡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