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假神農之名,興方計之學(12)


    最重要的是,劉協還曾吩咐荀彧,下令全百姓城忌用生水,飲用開水或者涼白開。


    目前,宮內的嬪妃、太監和宮女們,都已經習慣於飲用涼白開或者熱水了。這也造成宮內的草木灰數量大增,使得劉協收集到更多的肥料。


    軍營中的士兵,早在親軍成立的當天,就已被要求飲用熱水或者涼白開,此舉使得兵士患病的幾率大減。


    尤其是前段時間,他還專門命人用豬皮製作行軍水囊,並繡上名字,供給士兵,令其日常專用。


    宣室殿內,劉協看著眼前約三旬年齡的張機,他麵容清瘦,眼神清澈明亮,烏黑的胡須,頗有一種閑雲野鶴的氣質。


    張機入洛陽後,劉協曾命他為朝堂四旬以上的官員統一把脈問診,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他還真是忙碌了一陣,為不少官員診治出疾病。


    經過一段時間的診治,他治愈了不少朝臣。還為一些身體虛弱的朝臣開些固本強身的藥物。


    原本對劉協此舉不滿的朝臣,經過此次義診,倒是愈發認可劉協。畢竟,能為朝臣身體健康著想的天子,古往今來都不多見。


    今日,張機聽聞皇帝要召見他,還以為宮中有人生病,卻不曾想,還真隻是召見。


    劉協溫聲道:“醫者,懸壺問世,救死扶傷,本應受人尊崇。然假借醫者之名,作奸犯科者常有。更有許多庸醫,胡亂診治,草菅人命。如此,醫者之名常被人汙名化。


    朕思,民因飲食、時氣、疫病、外傷等原因,常有傷病者。因醫者稀缺,亦因民之貧困,延誤就醫而致死者,常不知其數。


    朕欲假神農之名,設立學院,名曰神農學院,委仲景為山長,廣招適齡學子,重振方計家之名。仲景意下如何?”


    張機,也即是張仲景,聽聞劉協如此看重醫者,不禁熱淚盈眶。


    正如劉協所言,黎庶患病者眾多,但很多人都無錢診治,他既使義診,亦隻能施救部分人。看著病人死在自己麵前,他的心真的很苦。


    他亦曾想過招收學徒,然願意學醫者,除非家境貧寒,或者熱愛醫學,幾無多少世家子弟願意從醫。


    普通百姓之子雖願習醫,然其多不識字,從頭教起,耗時甚巨,他根本就沒有這個精力和時間。所以,他僅從家族中找了幾名識字之人,跟他學習醫技。然能夠傳授衣缽者,實在是難以尋覓。


    如今,皇帝金口玉言,欲要興盛方計之學,他聽後,能不感動麽!


    張仲景伏地叩拜道:“臣為天下黎庶謝恩陛下!”


    劉協急忙上前,將張仲景扶起道:“應是朕代天下黎庶感謝仲景才是。”


    頓了頓,劉協無奈道:“近年來,天下不靖,朕亦無閑錢大興土木,為神農學院建設學苑,故朕欲先在西苑撥出部分殿閣,供神農學院教學所用。


    過幾年,待天下平定,財政充裕後,朕會在城北邙山腳下,為神農學院劃撥土地,興建藥園和堂苑,供學子和師長使用。可好?”


    得知劉協欲設神農學院,張仲景的心思全在這上麵。至於能否建造專門的學堂,他並不關心。反而覺得現成的殿閣,有利於更快地招生教學。


    他希望,能夠將自己一生所學,盡數傳授,以診治更多的病人。


    倏然,他似是想到什麽,突然問道:“陛下,臣曾師從張師伯祖,故舊頗有幾名精通醫術,不知臣能否邀請他們,與臣一起教學?”


    劉協本就重視醫者,自然是希望多多益善。


    他笑道:“仲景之言,正是朕之所欲,有何不可!朕亦曾邀請華佗來京,隻可惜他行蹤不定,尚未尋得。


    若是華佗能來,你們平日裏討論疾病的診治,亦可著書立說,辨析原理。功行於當代,利存於千秋,豈不快哉!”


    張仲景聞言,雙眼放光。他沒想到,在劉協口中,醫者的作用竟然如此之大。


    他情緒激動,略顯哽咽地說道:“陛下如此推崇醫學,臣必不負陛下所願。”


    劉協見狀,忙安慰道:“生老病死,皆離不開醫者。故朕所推崇者,乃醫生造福於萬民之舉啊!”


    張仲景用力點頭道:“臣定讓醫者為黎庶蒼生造福。”


    看著張仲景離開的背影,劉協點點頭,他在心中暗道:


    隻有這種不慕於名利,而極於醫者,才是真有仁人之心的醫者啊!


    隨即,他吩咐穆順召來荀彧,將他想要假神農之名興辦學院的計劃和盤托出。


    荀彧乃大智之士,聞言便知曉,劉協這是欲為蒼生謀福祉的另一舉措,他沒有半點猶豫,便同意了。


    至於可能遇到的非議和阻撓,他一點都沒放在心上。


    劉協肅然道:“學醫之人,朕欲從貧者家中選擇部分,諸世家子弟中文道不通者,亦可更弦易張,學習醫術。同時,朕也希望這些識文之人,能夠教授貧者識字,讓他們更快地適應教學。”


    他不希望張仲景等醫者將精力浪費在教授弟子習文識字方麵,所以提出了這點要求。


    荀彧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劉協的想法。他笑道:“陛下放心,臣會安排好的。”


    從劉協對醫者的看重上,他意識到,那些不通文道的世家子弟,若是能夠抓住此次機遇,想來日後也會有個好的出身。同時,也能彰顯出世家對皇帝的支持。


    看到荀彧任勞任怨的表現,劉協欣然道道:“有荀令相助,何愁大漢不興!”


    荀彧忙躬身道:“陛下聖明,方有大漢之興,臣豈敢覥領其功!”


    劉協擺手道:“君明臣賢,方有治世。身為天子,知人善用即可,唯有諸多如皇甫太尉、盧冀州、朱尹、蓋尹、荀令這樣的仁人誌士,才撐得起今日的大漢。朕豈可妄自尊大,竊臣子之功。”


    荀彧聞言,大為感動。從未有天子,對臣子如此推心置腹。也從未有天子,如此看重臣子。幸逢明君,實在是三生(臣子)有幸(之幸)啊!


    感謝八月十七日投推薦票支持的楓洛、子龍之憾、傲慢的路西法冕下、嘟嘟的哥、書友等書友!


    昨晚上有點累,休息一晚,今日更新有點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室再興:從攻略董白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斯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斯道並收藏漢室再興:從攻略董白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