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荀彧密訪皇甫嵩
漢室再興:從攻略董白開始 作者:易斯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寢殿,劉協又想起他抱著呂珺被嚴氏抓包的尷尬場景。
雖然他並沒有過分的舉動,但是抱著呂珺本身,就是過分的舉動。所以他很是慌亂地將呂珺斜靠在嚴氏身上,待嚴氏摟住呂珺,他便溜之大吉了。
想到自己有些丟人的舉動,他不禁暗罵道:“臉皮不厚,江山不固啊!”
經過深刻反省,他決定加強厚臉皮的自我學習和修養。
扶風郡皇甫嵩府,荀彧素有才名,早年就被譽為有“王佐之才”。此次,他以私人名義拜訪皇甫嵩,也未受到冷遇。
書房內,皇甫嵩撫須道:“文若乃潁川名士,此次來訪,不知何故?”
荀彧並未直接將皇帝的私詔奉上,而是試探道:“司空董卓倒行逆施,擅自廢帝,並欲穢亂宮廷。幸幼帝劉協於宮門外舍命相阻。今幼帝劉協見禍於司空董卓,不知左將軍如何看?”
皇甫嵩聞言,皺眉道:“汝欲為新帝做說客?”
荀彧也不掩飾,躬身拜道:“彧見信於新帝,得其倚重,自當肝腦塗地。”
皇甫嵩輕笑道:“曾聞文若見機知命,謙慎謹謀。未料竟被新帝折服,實乃異事。”
荀彧肅容道:“彧曾兩見新帝,新帝雖年幼,但聰慧好學,曾以高祖事垂問於文若,追慕高祖有諸賢達相隨,感懷太祖心憂萬民之心,籲歎今日時局之維艱,憂慮民生之困厄。欲奮發圖強,卻因朝堂之上有董卓掣肘,州郡之內諸臣離心。徒之奈何!”
看著皇甫嵩似有動容之意,荀彧繼續道:“彧得陛下之信重,受命聯通忠義之臣,以四方同氣連枝之勢逼壓,迫董卓畏威而懷德,以肅朝堂正序。”
事實上,該策與荀彧原意多有出入,但劉協卻一力堅持。至於劉協心中所思,荀彧也能窺知一二。
新帝劉協係董卓所擅立。若除去董卓,則群臣必會爭議,是擁少帝劉辯複位,還是繼續擁戴新帝劉協。
皇帝劉協曾對他言:自古以來,擁立之功貴不可言。群臣意見分歧,必會導致黨爭。黨錮之禍猶未遠去,今時再起,於君、於臣、於民何益?若有新的野心家乘勢而起,乃去狼而迎虎也。協雖幼,但知今日朝堂,宜穩不宜亂也。
想到新帝劉協憂心忡忡的模樣,荀彧也不諱言,將劉協的憂國憂民之意盡述。
皇甫嵩聽著愣神之下,撚斷了數根胡須。
相比坐了近四個月皇位而無所作為的劉辯而言,五日新皇劉協在他心中有了鮮活而立體的形象。
皇甫嵩乃當世名將,其用兵多謀略,但謀政卻循矩,是漢末不可多得的股肱之臣。
漢靈帝任命董卓為並州牧,讓他把軍隊交給皇甫嵩統領,董卓看重兵權,不肯奉詔。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分析時局,得出“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的論斷,同時,從董卓抗命不遵看出其心懷叵測,力勸皇甫嵩興兵討伐。
皇甫嵩卻以“擅自專誅亦為亂舉”為由,上表奏聞朝廷。朝廷和稀泥,僅僅責備董卓,使得董卓愈發深恨皇甫嵩。
劉協在和荀彧提及皇甫嵩時,曾想起這段史實。
起初,他也不理解,覺得皇甫嵩過於刻板,不夠靈活,若是當時滅了董卓,哪會有後續之亂。當然,他也不會坐上皇帝之位。所以一飲一啄皆因天命。
拋開皇帝之位得失不談,皇甫嵩的處理方式也是值得讚賞的,足以稱得上老成持重的“股肱之臣”。
畢竟,未受命而誅董卓,其與董卓何異!
因此,劉協和荀彧的言談之中,對名將皇甫嵩是極為推崇的。這也是荀彧親自前往扶風郡拜見皇甫嵩的原因。
皇甫嵩麵洛陽而泣拜道:“陛下心懷蒼生,乃萬民之福。”
荀彧見狀,從懷中掏出劉協的私詔,雙手捧起道:“左將軍皇甫嵩接旨。”
皇甫嵩雙手接過,打開看到:“左將軍皇甫嵩親啟:朝廷失政,非始於朕。天下倒懸,亦非朕致。朕一介稚童,因董賊而南麵稱帝,卻不忘高祖之餘烈,願與諸賢達共匡時局,解天地倒懸之危,正朝堂逆施之禍,濟百姓流離之厄。”
看罷,皇甫嵩將私詔貼身收好,再次麵洛陽而跪拜道:“陛下有匡世濟民之誌,乃仁德之君。臣蒙陛下信重,願為前驅,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看到眼前這一幕,荀彧不禁暗自讚歎新帝劉協之眼光。皇甫嵩果然是“有詔奉行,無詔循矩”的股肱之臣。
皇甫嵩輕拭眼角因情緒激動而流下的眼淚,這才肅容道:“陛下是否有具體籌劃?”
荀彧道:“彧來時,陛下曾言:京兆尹蓋勳剛正不阿,忠心為國。其因董卓被封為並州牧後,抵達河東郡而不去赴任,遂知其窺視洛陽局勢,意圖謀亂。
京兆尹蓋勳見微而知著,敏於時政,勇於任事,乃當世之賢臣。欲請左將軍書信一封,邀京兆尹蓋勳共匡時政。”
皇甫嵩讚道:“陛下知人善用,臣不敢辭也。”
言罷,他便手書一封交予荀彧。
荀彧正色道:“左將軍,陛下來時曾吩咐彧,必須刻意叮囑左將軍:董卓以強兵臨洛陽,攏兵成勢,洛陽無人能擋。故權勢熏天。今左將軍所掌之軍,乃陛下致政之基,萬不可被他人奪也。”
皇甫嵩慨然道:“本將所掌之軍,乃陛下之軍,必不會被外人侵奪。”
事實上,這句話是劉協特意吩咐荀彧的。他還記得,董卓視皇甫嵩和蓋勳為心腹大患,在不久後就會征召蓋勳為議郎、皇甫嵩為城門校尉,剝奪他們的兵權。
皇甫嵩老老實實地交了兵權,剛到洛陽,便被董卓指使官員彈劾下獄,差點被殺掉。
若非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和董卓有交情,急忙從長安到洛陽投奔董卓,在宴席上為父親辯理明義,贏得在場官員的聲援,估計皇甫嵩便要身負惡名而死了。
為預防曆史重演,他特意強調兵權不可交予他人。
雖然他並沒有過分的舉動,但是抱著呂珺本身,就是過分的舉動。所以他很是慌亂地將呂珺斜靠在嚴氏身上,待嚴氏摟住呂珺,他便溜之大吉了。
想到自己有些丟人的舉動,他不禁暗罵道:“臉皮不厚,江山不固啊!”
經過深刻反省,他決定加強厚臉皮的自我學習和修養。
扶風郡皇甫嵩府,荀彧素有才名,早年就被譽為有“王佐之才”。此次,他以私人名義拜訪皇甫嵩,也未受到冷遇。
書房內,皇甫嵩撫須道:“文若乃潁川名士,此次來訪,不知何故?”
荀彧並未直接將皇帝的私詔奉上,而是試探道:“司空董卓倒行逆施,擅自廢帝,並欲穢亂宮廷。幸幼帝劉協於宮門外舍命相阻。今幼帝劉協見禍於司空董卓,不知左將軍如何看?”
皇甫嵩聞言,皺眉道:“汝欲為新帝做說客?”
荀彧也不掩飾,躬身拜道:“彧見信於新帝,得其倚重,自當肝腦塗地。”
皇甫嵩輕笑道:“曾聞文若見機知命,謙慎謹謀。未料竟被新帝折服,實乃異事。”
荀彧肅容道:“彧曾兩見新帝,新帝雖年幼,但聰慧好學,曾以高祖事垂問於文若,追慕高祖有諸賢達相隨,感懷太祖心憂萬民之心,籲歎今日時局之維艱,憂慮民生之困厄。欲奮發圖強,卻因朝堂之上有董卓掣肘,州郡之內諸臣離心。徒之奈何!”
看著皇甫嵩似有動容之意,荀彧繼續道:“彧得陛下之信重,受命聯通忠義之臣,以四方同氣連枝之勢逼壓,迫董卓畏威而懷德,以肅朝堂正序。”
事實上,該策與荀彧原意多有出入,但劉協卻一力堅持。至於劉協心中所思,荀彧也能窺知一二。
新帝劉協係董卓所擅立。若除去董卓,則群臣必會爭議,是擁少帝劉辯複位,還是繼續擁戴新帝劉協。
皇帝劉協曾對他言:自古以來,擁立之功貴不可言。群臣意見分歧,必會導致黨爭。黨錮之禍猶未遠去,今時再起,於君、於臣、於民何益?若有新的野心家乘勢而起,乃去狼而迎虎也。協雖幼,但知今日朝堂,宜穩不宜亂也。
想到新帝劉協憂心忡忡的模樣,荀彧也不諱言,將劉協的憂國憂民之意盡述。
皇甫嵩聽著愣神之下,撚斷了數根胡須。
相比坐了近四個月皇位而無所作為的劉辯而言,五日新皇劉協在他心中有了鮮活而立體的形象。
皇甫嵩乃當世名將,其用兵多謀略,但謀政卻循矩,是漢末不可多得的股肱之臣。
漢靈帝任命董卓為並州牧,讓他把軍隊交給皇甫嵩統領,董卓看重兵權,不肯奉詔。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酈分析時局,得出“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的論斷,同時,從董卓抗命不遵看出其心懷叵測,力勸皇甫嵩興兵討伐。
皇甫嵩卻以“擅自專誅亦為亂舉”為由,上表奏聞朝廷。朝廷和稀泥,僅僅責備董卓,使得董卓愈發深恨皇甫嵩。
劉協在和荀彧提及皇甫嵩時,曾想起這段史實。
起初,他也不理解,覺得皇甫嵩過於刻板,不夠靈活,若是當時滅了董卓,哪會有後續之亂。當然,他也不會坐上皇帝之位。所以一飲一啄皆因天命。
拋開皇帝之位得失不談,皇甫嵩的處理方式也是值得讚賞的,足以稱得上老成持重的“股肱之臣”。
畢竟,未受命而誅董卓,其與董卓何異!
因此,劉協和荀彧的言談之中,對名將皇甫嵩是極為推崇的。這也是荀彧親自前往扶風郡拜見皇甫嵩的原因。
皇甫嵩麵洛陽而泣拜道:“陛下心懷蒼生,乃萬民之福。”
荀彧見狀,從懷中掏出劉協的私詔,雙手捧起道:“左將軍皇甫嵩接旨。”
皇甫嵩雙手接過,打開看到:“左將軍皇甫嵩親啟:朝廷失政,非始於朕。天下倒懸,亦非朕致。朕一介稚童,因董賊而南麵稱帝,卻不忘高祖之餘烈,願與諸賢達共匡時局,解天地倒懸之危,正朝堂逆施之禍,濟百姓流離之厄。”
看罷,皇甫嵩將私詔貼身收好,再次麵洛陽而跪拜道:“陛下有匡世濟民之誌,乃仁德之君。臣蒙陛下信重,願為前驅,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看到眼前這一幕,荀彧不禁暗自讚歎新帝劉協之眼光。皇甫嵩果然是“有詔奉行,無詔循矩”的股肱之臣。
皇甫嵩輕拭眼角因情緒激動而流下的眼淚,這才肅容道:“陛下是否有具體籌劃?”
荀彧道:“彧來時,陛下曾言:京兆尹蓋勳剛正不阿,忠心為國。其因董卓被封為並州牧後,抵達河東郡而不去赴任,遂知其窺視洛陽局勢,意圖謀亂。
京兆尹蓋勳見微而知著,敏於時政,勇於任事,乃當世之賢臣。欲請左將軍書信一封,邀京兆尹蓋勳共匡時政。”
皇甫嵩讚道:“陛下知人善用,臣不敢辭也。”
言罷,他便手書一封交予荀彧。
荀彧正色道:“左將軍,陛下來時曾吩咐彧,必須刻意叮囑左將軍:董卓以強兵臨洛陽,攏兵成勢,洛陽無人能擋。故權勢熏天。今左將軍所掌之軍,乃陛下致政之基,萬不可被他人奪也。”
皇甫嵩慨然道:“本將所掌之軍,乃陛下之軍,必不會被外人侵奪。”
事實上,這句話是劉協特意吩咐荀彧的。他還記得,董卓視皇甫嵩和蓋勳為心腹大患,在不久後就會征召蓋勳為議郎、皇甫嵩為城門校尉,剝奪他們的兵權。
皇甫嵩老老實實地交了兵權,剛到洛陽,便被董卓指使官員彈劾下獄,差點被殺掉。
若非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和董卓有交情,急忙從長安到洛陽投奔董卓,在宴席上為父親辯理明義,贏得在場官員的聲援,估計皇甫嵩便要身負惡名而死了。
為預防曆史重演,他特意強調兵權不可交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