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這樣子,江紫葳不禁皺了皺鼻子,問道:“是路師兄嗎?他人最好了,等迴去見師傅的時候我就去問他。”
雖然曲無傷就在身邊,若是真心求教,他肯定會說給自己聽。隻是他經常會逗自己,很多時候不知道是玩笑還是真話。
隻要是不牽扯危險或者修行這類重要的事,他總是能東拉西扯,時不時讓江紫葳鬧個臉紅。
路師兄就好多了,又像老師又像哥哥,還沒有師父那種讓她害怕的威嚴感。
別看師父向來對她和顏悅色,甚至有些寵溺。可還是讓她有發自內心的敬畏。
“不是路青林師兄,是陸隨雲師兄。”曲無傷擠了擠眉頭,繼續打擊她的期盼。就差沒說你趕緊來問我吧……
“好了好了,別聽他瞎扯,哪是什麽孤本珍藏,隻是最初幾版《十洲記》罷了。隨便一個有些傳承的門派,都會收集許多這樣的書,好增廣弟子眼界。我們長留自然不例外,藏書閣裏有十幾個版本,隻是你入門尚短,師傅怕你心性不定,所以沒告訴你罷了。”秦昕悅實在看不過去,拉了拉江紫葳的衣袖,瞥了曲無傷一眼。
曲無傷咳嗽一聲,嘻嘻笑道:“嘿嘿,師妹勿怪,師父不發話,我也不好隨便說給你聽。不過師妹已經踏入禦物之境,算是入了門檻,師父這次能帶你來中洲,也是對你的認可。探尋英招,行走世俗,同樣是一種增進眼界的曆練。查閱遊記雜書自然也是可以的,隻是沒有明言交代罷了。”
“曲師弟說的有理,正好我有一些修行上的問題,抽空我給師父飛書傳訊,順便問一下你的事。”秦昕悅想起出行之時師父的叮囑,距離上一次飛書傳訊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是時候向他匯報自己等人的情況。
“江師妹無須心急,待得到令師許可,我這裏就有一套比較可靠的《十洲記》全冊,送給你看就好。”韓睢聽得他們談話,大致了解了具體情況,既然關係到江紫葳修行要事,自己身上雖有現成書冊,也不好直接拿出來。
又突然想起另外一事,接著說道:“等江師妹看完這套之後,再去城裏買一套其他版本也是很好的,上麵有些記載雖然荒誕不經,也能從中窺見一些端倪。比如這襄國兩河書局,四十七年前刊印的那套書,其中中洲篇裏,就有講述一個禿尾龍的故事。書裏寫有很多誇張之言,說它身長一百三十多丈,頭上生有兩隻犄角,一身黑甲龍鱗,偏偏尾巴禿了,又道行高深能行雲散霧,司風布雨,吐一口霧氣能夠蔓延幾個州府。“
說到這裏韓睢嗬嗬一笑,顯得有些不屑,接著道:“寫書之人為了避免引起恐慌,書中的時間地點做了些模糊描述。我瞧著山水之勢有些眼熟,便探訪了一下。你道是什麽?原來那原型竟然是塗水河裏的一條黑皮妖蛇,身長三十丈,頭上長了一個雞冠,看起來也有四五百年道行。看它一身妖力術法,應該已經凝結妖丹,隻是還沒有煉化橫骨。這條黑皮妖蛇離化蛟還差的十萬八千裏遠,更別說化龍了。”
三人聽得愣神,想不到離此不遠的塗水河中,居然住著一條在書裏出現的妖怪。他們這些年為了尋訪英招,對襄國地理下了不少功課,自然知道塗水河在哪裏。山下邽陽府旁邊的那條河,往東注入的就是塗水。
塗水發源河西道與崇茂道交界的聞雞山北麓,之後一路向北,匯集諸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大致沿著河東河西兩地邊界穿行,這也是河東河西兩個名字的由來。最後貫穿整個塗洲道,往西北注入泗水。
“看不出來你也是個命大的人,那黑皮妖蛇居然沒有吃掉你。“江紫葳望了一下東麵塗水方向,轉頭看向韓睢。
”師妹不得無禮,韓師兄道法高深,一條尚未煉化橫骨的妖蛇,怎麽能奈何得了韓師兄。“秦昕悅皺眉說道。
”秦師妹謬讚,那妖蛇黑鱗黑甲,能借風雨之勢修行,著實有些不凡之處。潛居塗水近百年,也沒有聽說有什麽傷天害地的舉動,犯不著害它性命。不過它的實力與你我相去不遠,倒是個練手的好對象。等忙完這段時日,可以去會會它。“
韓睢之前見那妖蛇實力不小,犯不著為了一顆妖丹就去冒險。此時有了秦昕悅和曲無傷,正好可以試試手。至於殺或不殺,就看她們二人的想法了,沒必要壞了自己形象。
“嗯,是個好想法。天色不早,趁著旭日初升,我們也該做早課了。探訪英招和自身修行不可偏廢。”秦昕悅沒有反對,看著雪地上四人身影,知曉已經過去不短時間。
按說修行之人,吸天地靈氣,納日月精華,本該太陽出來之前就該打坐修煉。隻是他們需要用那根羽毛,趁日出之時陰陽交泰之際,產生的靈氣震蕩之力,搜尋英招的氣息。
故此每日裏,都需要做完這件事之後才能修煉,雖然效果比在門派修行之時差上許多,總歸還是要做的。今天因為等待韓睢,又交談許多,已經有些遲了。
修行之道如逆水行舟,秦昕悅又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自然不會因為時間稍遲就荒廢功課。
韓睢點了點頭,道:“時間有限,就讓我……我和曲師兄,為兩位師妹護法吧。”
江紫葳撇了撇嘴,覺得他這句話實在多此一舉。昨天是自己和秦師姐,先為他們二人護法,今日輪到他們先為自己兩人護法,也是理所應當,當下拉著秦昕悅,找了個地方準備修煉。
秦昕悅卻知道,他因有事來的稍遲,想要一個人為自己三人護法。又顧忌他是個外人,怕自己三人不放心。故此中途改口,還是和以前一樣,兩人護法兩人修煉。
當下對韓睢和曲無傷點了點頭,就在身旁不遠找了一塊石頭,掃除積雪,麵向東方,五心朝元,修煉功法。
韓睢和曲無傷互相點頭,退到兩邊,警戒四周。
朝陽東升,掃去不少霧氣,韓睢望著西麵群山凸顯,蜿蜒曲折。霧氣在陽光和晨風裏慢慢下沉,不由想起在陽山修行的那些時光。
那時自己也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努力修行,寄希望有一天能夠修得五氣朝元,三花聚頂。成就真人乃至真君之位,然而修行之路何其艱難,兩百多年苦修,也不過是在五氣朝元之境,做到一氣圓滿。
雖然離那聚氣生化隻差臨門一腳,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窺見機緣,更不曉得到時候能化生出怎麽一副場景。
韓睢腳步移動,看到曲無傷右手拿著一根有些許銀點的紫竹短笛,正警惕得望向北方。知道那是他的法寶,名星淚紫竹笛,配合他所修功法,能殺人無形。
而秦昕悅右邊袖口裏,藏有一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白色手帕,兩年多來幾次出手,表現得非常強力。能根據不同的場合需求,催動對應的五行法力,名叫五方五行天羅帕。
就連江紫葳這個修道十幾年,剛剛踏入禦物之境的新人,也有一對品相不凡的法寶。叫明月霜華輪,平時兩兩分開插在頭頂當發釵,或者雙雙合攏套在手腕當手環。
隻是她道行淺薄,堪堪能夠禦物飛行,從未見過她用法寶對敵,有時候需要趕路,還得讓秦昕悅拉她一把。
韓睢緊了緊手中碧玉浮塵,有些自嘲,自己修行兩百載,手中法寶隻怕連個新人都不如。
目光掠過三人,也不去看她們運功修煉,再次望向西南方向。
正陽門一千多年來,準確的說是從乾陽真君掌權,乃至之後擔任掌門以來,屢做改革。使得門派蒸蒸日上,從一個底蘊二流的門派,發展到聲勢比肩太玄門、乾元宗乃至長留山,其中艱辛何止千萬。
自然是風氣嚴謹,人人爭先,如長留山這種,師門感情如此融洽的表現,卻是少之又少。
迴想方才他們同門三人,或玩笑逗樂或開解心懷,交談甚歡的樣子,不禁有內心感歎:
“白帝長留……隻這四字,不知道要羨煞多少求仙問道之人。那可是上古之時,證道長生的西方白帝啊!”
韓睢看著腳下的積雪,暗暗搖頭,個人機遇不同,沒必要徒然羨慕嫉妒,爭取之後遇到的每一分機緣,才是修道之路走得更遠的關鍵。
自己兩年以來兢兢業業,為這三人出謀劃策,提供各種意見。除了不能直接使用那根羽毛,親自施法感知英招氣息,背地裏付出的努力,隻怕比他們三人還多。
自從四年前,韓睢師父昌陽上人召集弟子傳話。言瀾海長洲長留山,長樂真君成仙長,即將再次造訪中洲,且這次造訪不同以往。
因長留治下槐江山,神獸英招即將壽盡,需尋訪天地間可能存在的另外一隻英招,故而長留山傳訊天下仙門道友。若能提供有效線索,必將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迴報。
同時長留山派遣門人弟子,攜帶英招之羽走訪天下各洲,長樂真君便是此次中洲十二小隊負責人。
或許連北方極夜之地的聚窟洲和南方少有人煙的炎洲,鳳麟洲,也會有大神通修士秘密前往。
此次傳訊天下,即使沒有明說會給予什麽報酬,但是長留山名聲在外。雖然身處中洲以東的瀾海深處,卻是實打實的天下丹道第一大宗,就連中洲丹霞山和霧雲穀也自歎不如。
數萬年來長留山向來一諾千金,慷慨之名誰人不曉,若是哪個門派能在這件事上幫上忙,不亞於讓對方欠自己門派一個人情。這可是百年難求的好事,何況中洲陽山正陽門,與長洲長留山關係非同尋常。長樂真君成仙長與自家掌門更是骨肉兄弟,每次造訪中洲必然拜會陽山。
韓睢對此也是清楚,若是自己能在這件事上立下功勞,入得掌門法眼,飛黃騰達還不是指日可待。長留山的報酬自不敢想,是歸屬整個正陽門的,然而掌門真君向來賞罰分明。得了長留山的好處,又怎麽會少了自己的獎勵,指縫裏漏一點,都足以讓自己受用不盡
故此韓睢得到師傅傳話,知道不久之後,成仙長會帶三四十名弟子來訪中洲,就對這事特別上心。花了不少代價,擠走幾位同門,大力收集中洲四方山水誌記,密切關注各地民俗傳說。
奈何了解越多,越是知道此事渺茫,天下之大何其廣袤。自己帶著幾位長留山弟子能搜尋的範圍,也不過是中洲東南一個角落的角落,對比整個中洲,還不如燒餅上一粒芝麻大。
而中洲雖大,也不過占天下洲陸十分之三,若是英招生在其他大洲,自己等人找個百八十年都是白忙活。
何況英招這種秉天地而生的異獸,誰知道現在有沒有出現,指不定槐江山那隻存世英招老死個幾百年,才有新的英招異獸出現也是正常的事。
所以也就變得不怎麽上心,隻當自己太過急切考慮不周,接下來浪費幾年時間,應付師門差事就可以了。
直到兩年多前,長樂真君帶著四十餘名長留山弟子,通過淩天飛梭正式拜會陽山。做客期間和眾位師長交談許久,規劃尋訪英招的方案。中洲實在太大,東西最窄處也有三十七萬裏。隻能先從正陽門所在的東南一角開始搜尋。
其後據地理遠近和兇險程度,分配修為對應的弟子。韓睢也被安排為秦昕悅三人領路,因江紫葳修為淺薄,而長樂真君接下來的時間,將常駐襄國,所以州來一帶也就由他們三人負責。
韓睢自然客隨主便,打算接下來的幾年,帶領他們三人,踏遍這一帶的山山水水,應付差事就好。至於三四年後,自然會有其他人接手,雖然這幾年有能得到不少功勳,終究還是會耽擱自身修行。
搜尋英招幾無可能,那就按部就班,別讓他人挑出毛病就行。哪成想幾番相處下來,這帶著一個拖油瓶的三人小隊,居然都是長樂真君的親傳弟子。
這下韓睢的心思立馬活絡起來,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機遇,若是能得到長樂真君的誇讚,在掌門麵前提上一句,還怕沒有出頭之日。
故此一門心思要做出一番成績,不為英招隻為自己。
或許那困擾自己四十多年,聚氣生化的臨門一腳,就著落在這次事件上了。
世人皆以為踏上修行之門就算是飛黃騰達,卻不知這隻是登山之路剛剛開始。
隻以為踏上這一步就是山上和山下的區別,其後人生便若雲泥。這話固然不錯,卻終究是世俗之見,隻有真正踏上這一步的人,才知道修行路上還有更大的差別在等著你。
領略了山麓上的風景,誰又能拒絕得了,爬到山頂的誘惑。那移山填海的神通,朝遊瀛海暮蒼梧的瀟灑,滄海桑田人世變幻的過眼雲煙……
韓睢深深吸了一口氣,望向西北陽山方向,身後雲霧之下是剛剛開啟城門的邽陽府,再往南隱入雲煙的地方有上邽城,和麻葉城。
雖然曲無傷就在身邊,若是真心求教,他肯定會說給自己聽。隻是他經常會逗自己,很多時候不知道是玩笑還是真話。
隻要是不牽扯危險或者修行這類重要的事,他總是能東拉西扯,時不時讓江紫葳鬧個臉紅。
路師兄就好多了,又像老師又像哥哥,還沒有師父那種讓她害怕的威嚴感。
別看師父向來對她和顏悅色,甚至有些寵溺。可還是讓她有發自內心的敬畏。
“不是路青林師兄,是陸隨雲師兄。”曲無傷擠了擠眉頭,繼續打擊她的期盼。就差沒說你趕緊來問我吧……
“好了好了,別聽他瞎扯,哪是什麽孤本珍藏,隻是最初幾版《十洲記》罷了。隨便一個有些傳承的門派,都會收集許多這樣的書,好增廣弟子眼界。我們長留自然不例外,藏書閣裏有十幾個版本,隻是你入門尚短,師傅怕你心性不定,所以沒告訴你罷了。”秦昕悅實在看不過去,拉了拉江紫葳的衣袖,瞥了曲無傷一眼。
曲無傷咳嗽一聲,嘻嘻笑道:“嘿嘿,師妹勿怪,師父不發話,我也不好隨便說給你聽。不過師妹已經踏入禦物之境,算是入了門檻,師父這次能帶你來中洲,也是對你的認可。探尋英招,行走世俗,同樣是一種增進眼界的曆練。查閱遊記雜書自然也是可以的,隻是沒有明言交代罷了。”
“曲師弟說的有理,正好我有一些修行上的問題,抽空我給師父飛書傳訊,順便問一下你的事。”秦昕悅想起出行之時師父的叮囑,距離上一次飛書傳訊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是時候向他匯報自己等人的情況。
“江師妹無須心急,待得到令師許可,我這裏就有一套比較可靠的《十洲記》全冊,送給你看就好。”韓睢聽得他們談話,大致了解了具體情況,既然關係到江紫葳修行要事,自己身上雖有現成書冊,也不好直接拿出來。
又突然想起另外一事,接著說道:“等江師妹看完這套之後,再去城裏買一套其他版本也是很好的,上麵有些記載雖然荒誕不經,也能從中窺見一些端倪。比如這襄國兩河書局,四十七年前刊印的那套書,其中中洲篇裏,就有講述一個禿尾龍的故事。書裏寫有很多誇張之言,說它身長一百三十多丈,頭上生有兩隻犄角,一身黑甲龍鱗,偏偏尾巴禿了,又道行高深能行雲散霧,司風布雨,吐一口霧氣能夠蔓延幾個州府。“
說到這裏韓睢嗬嗬一笑,顯得有些不屑,接著道:“寫書之人為了避免引起恐慌,書中的時間地點做了些模糊描述。我瞧著山水之勢有些眼熟,便探訪了一下。你道是什麽?原來那原型竟然是塗水河裏的一條黑皮妖蛇,身長三十丈,頭上長了一個雞冠,看起來也有四五百年道行。看它一身妖力術法,應該已經凝結妖丹,隻是還沒有煉化橫骨。這條黑皮妖蛇離化蛟還差的十萬八千裏遠,更別說化龍了。”
三人聽得愣神,想不到離此不遠的塗水河中,居然住著一條在書裏出現的妖怪。他們這些年為了尋訪英招,對襄國地理下了不少功課,自然知道塗水河在哪裏。山下邽陽府旁邊的那條河,往東注入的就是塗水。
塗水發源河西道與崇茂道交界的聞雞山北麓,之後一路向北,匯集諸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大致沿著河東河西兩地邊界穿行,這也是河東河西兩個名字的由來。最後貫穿整個塗洲道,往西北注入泗水。
“看不出來你也是個命大的人,那黑皮妖蛇居然沒有吃掉你。“江紫葳望了一下東麵塗水方向,轉頭看向韓睢。
”師妹不得無禮,韓師兄道法高深,一條尚未煉化橫骨的妖蛇,怎麽能奈何得了韓師兄。“秦昕悅皺眉說道。
”秦師妹謬讚,那妖蛇黑鱗黑甲,能借風雨之勢修行,著實有些不凡之處。潛居塗水近百年,也沒有聽說有什麽傷天害地的舉動,犯不著害它性命。不過它的實力與你我相去不遠,倒是個練手的好對象。等忙完這段時日,可以去會會它。“
韓睢之前見那妖蛇實力不小,犯不著為了一顆妖丹就去冒險。此時有了秦昕悅和曲無傷,正好可以試試手。至於殺或不殺,就看她們二人的想法了,沒必要壞了自己形象。
“嗯,是個好想法。天色不早,趁著旭日初升,我們也該做早課了。探訪英招和自身修行不可偏廢。”秦昕悅沒有反對,看著雪地上四人身影,知曉已經過去不短時間。
按說修行之人,吸天地靈氣,納日月精華,本該太陽出來之前就該打坐修煉。隻是他們需要用那根羽毛,趁日出之時陰陽交泰之際,產生的靈氣震蕩之力,搜尋英招的氣息。
故此每日裏,都需要做完這件事之後才能修煉,雖然效果比在門派修行之時差上許多,總歸還是要做的。今天因為等待韓睢,又交談許多,已經有些遲了。
修行之道如逆水行舟,秦昕悅又是一個有原則的人,自然不會因為時間稍遲就荒廢功課。
韓睢點了點頭,道:“時間有限,就讓我……我和曲師兄,為兩位師妹護法吧。”
江紫葳撇了撇嘴,覺得他這句話實在多此一舉。昨天是自己和秦師姐,先為他們二人護法,今日輪到他們先為自己兩人護法,也是理所應當,當下拉著秦昕悅,找了個地方準備修煉。
秦昕悅卻知道,他因有事來的稍遲,想要一個人為自己三人護法。又顧忌他是個外人,怕自己三人不放心。故此中途改口,還是和以前一樣,兩人護法兩人修煉。
當下對韓睢和曲無傷點了點頭,就在身旁不遠找了一塊石頭,掃除積雪,麵向東方,五心朝元,修煉功法。
韓睢和曲無傷互相點頭,退到兩邊,警戒四周。
朝陽東升,掃去不少霧氣,韓睢望著西麵群山凸顯,蜿蜒曲折。霧氣在陽光和晨風裏慢慢下沉,不由想起在陽山修行的那些時光。
那時自己也是在這樣的環境裏努力修行,寄希望有一天能夠修得五氣朝元,三花聚頂。成就真人乃至真君之位,然而修行之路何其艱難,兩百多年苦修,也不過是在五氣朝元之境,做到一氣圓滿。
雖然離那聚氣生化隻差臨門一腳,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窺見機緣,更不曉得到時候能化生出怎麽一副場景。
韓睢腳步移動,看到曲無傷右手拿著一根有些許銀點的紫竹短笛,正警惕得望向北方。知道那是他的法寶,名星淚紫竹笛,配合他所修功法,能殺人無形。
而秦昕悅右邊袖口裏,藏有一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白色手帕,兩年多來幾次出手,表現得非常強力。能根據不同的場合需求,催動對應的五行法力,名叫五方五行天羅帕。
就連江紫葳這個修道十幾年,剛剛踏入禦物之境的新人,也有一對品相不凡的法寶。叫明月霜華輪,平時兩兩分開插在頭頂當發釵,或者雙雙合攏套在手腕當手環。
隻是她道行淺薄,堪堪能夠禦物飛行,從未見過她用法寶對敵,有時候需要趕路,還得讓秦昕悅拉她一把。
韓睢緊了緊手中碧玉浮塵,有些自嘲,自己修行兩百載,手中法寶隻怕連個新人都不如。
目光掠過三人,也不去看她們運功修煉,再次望向西南方向。
正陽門一千多年來,準確的說是從乾陽真君掌權,乃至之後擔任掌門以來,屢做改革。使得門派蒸蒸日上,從一個底蘊二流的門派,發展到聲勢比肩太玄門、乾元宗乃至長留山,其中艱辛何止千萬。
自然是風氣嚴謹,人人爭先,如長留山這種,師門感情如此融洽的表現,卻是少之又少。
迴想方才他們同門三人,或玩笑逗樂或開解心懷,交談甚歡的樣子,不禁有內心感歎:
“白帝長留……隻這四字,不知道要羨煞多少求仙問道之人。那可是上古之時,證道長生的西方白帝啊!”
韓睢看著腳下的積雪,暗暗搖頭,個人機遇不同,沒必要徒然羨慕嫉妒,爭取之後遇到的每一分機緣,才是修道之路走得更遠的關鍵。
自己兩年以來兢兢業業,為這三人出謀劃策,提供各種意見。除了不能直接使用那根羽毛,親自施法感知英招氣息,背地裏付出的努力,隻怕比他們三人還多。
自從四年前,韓睢師父昌陽上人召集弟子傳話。言瀾海長洲長留山,長樂真君成仙長,即將再次造訪中洲,且這次造訪不同以往。
因長留治下槐江山,神獸英招即將壽盡,需尋訪天地間可能存在的另外一隻英招,故而長留山傳訊天下仙門道友。若能提供有效線索,必將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迴報。
同時長留山派遣門人弟子,攜帶英招之羽走訪天下各洲,長樂真君便是此次中洲十二小隊負責人。
或許連北方極夜之地的聚窟洲和南方少有人煙的炎洲,鳳麟洲,也會有大神通修士秘密前往。
此次傳訊天下,即使沒有明說會給予什麽報酬,但是長留山名聲在外。雖然身處中洲以東的瀾海深處,卻是實打實的天下丹道第一大宗,就連中洲丹霞山和霧雲穀也自歎不如。
數萬年來長留山向來一諾千金,慷慨之名誰人不曉,若是哪個門派能在這件事上幫上忙,不亞於讓對方欠自己門派一個人情。這可是百年難求的好事,何況中洲陽山正陽門,與長洲長留山關係非同尋常。長樂真君成仙長與自家掌門更是骨肉兄弟,每次造訪中洲必然拜會陽山。
韓睢對此也是清楚,若是自己能在這件事上立下功勞,入得掌門法眼,飛黃騰達還不是指日可待。長留山的報酬自不敢想,是歸屬整個正陽門的,然而掌門真君向來賞罰分明。得了長留山的好處,又怎麽會少了自己的獎勵,指縫裏漏一點,都足以讓自己受用不盡
故此韓睢得到師傅傳話,知道不久之後,成仙長會帶三四十名弟子來訪中洲,就對這事特別上心。花了不少代價,擠走幾位同門,大力收集中洲四方山水誌記,密切關注各地民俗傳說。
奈何了解越多,越是知道此事渺茫,天下之大何其廣袤。自己帶著幾位長留山弟子能搜尋的範圍,也不過是中洲東南一個角落的角落,對比整個中洲,還不如燒餅上一粒芝麻大。
而中洲雖大,也不過占天下洲陸十分之三,若是英招生在其他大洲,自己等人找個百八十年都是白忙活。
何況英招這種秉天地而生的異獸,誰知道現在有沒有出現,指不定槐江山那隻存世英招老死個幾百年,才有新的英招異獸出現也是正常的事。
所以也就變得不怎麽上心,隻當自己太過急切考慮不周,接下來浪費幾年時間,應付師門差事就可以了。
直到兩年多前,長樂真君帶著四十餘名長留山弟子,通過淩天飛梭正式拜會陽山。做客期間和眾位師長交談許久,規劃尋訪英招的方案。中洲實在太大,東西最窄處也有三十七萬裏。隻能先從正陽門所在的東南一角開始搜尋。
其後據地理遠近和兇險程度,分配修為對應的弟子。韓睢也被安排為秦昕悅三人領路,因江紫葳修為淺薄,而長樂真君接下來的時間,將常駐襄國,所以州來一帶也就由他們三人負責。
韓睢自然客隨主便,打算接下來的幾年,帶領他們三人,踏遍這一帶的山山水水,應付差事就好。至於三四年後,自然會有其他人接手,雖然這幾年有能得到不少功勳,終究還是會耽擱自身修行。
搜尋英招幾無可能,那就按部就班,別讓他人挑出毛病就行。哪成想幾番相處下來,這帶著一個拖油瓶的三人小隊,居然都是長樂真君的親傳弟子。
這下韓睢的心思立馬活絡起來,這可是一個不小的機遇,若是能得到長樂真君的誇讚,在掌門麵前提上一句,還怕沒有出頭之日。
故此一門心思要做出一番成績,不為英招隻為自己。
或許那困擾自己四十多年,聚氣生化的臨門一腳,就著落在這次事件上了。
世人皆以為踏上修行之門就算是飛黃騰達,卻不知這隻是登山之路剛剛開始。
隻以為踏上這一步就是山上和山下的區別,其後人生便若雲泥。這話固然不錯,卻終究是世俗之見,隻有真正踏上這一步的人,才知道修行路上還有更大的差別在等著你。
領略了山麓上的風景,誰又能拒絕得了,爬到山頂的誘惑。那移山填海的神通,朝遊瀛海暮蒼梧的瀟灑,滄海桑田人世變幻的過眼雲煙……
韓睢深深吸了一口氣,望向西北陽山方向,身後雲霧之下是剛剛開啟城門的邽陽府,再往南隱入雲煙的地方有上邽城,和麻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