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鄉下收古玩
有透視眼還不去賭石,你鬧呢? 作者:貳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袁大頭都是民國三年的,一元普版通貨,價格一千左右。
銅錢更不值錢,五十一枚。
周顧把價格告訴何老爺子。
“這麽便宜啊?”
何老爺子顯然並不滿意。
這和他所期待的實在相去甚遠,他還想著,自己這些東西能賣個十萬八萬的。
周顧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這是那位教授說的,市場價。不過這東西我看您留在家裏也行,不用著急賣出去,以後應該還能增值的。”
周顧道。
然後便起身往外麵走去。
他可不打算收這些東西。
倒是何老爺子看周顧這樣,忍不住喊住周顧,“小顧,這東西你要不要?”
“我不要。”
周顧迴頭,擺擺手道。
他嫌麻煩。
這東西本來就不值錢,利潤空間有限。
而且李華海報的還是實價。
何老爺子見周顧拒絕得這麽幹脆,愣了愣,沒有再說什麽。
已經有人在何家外麵等著。
就這樣,周顧被“拉來扯去”。
直到周建軍打電話給他,說馬上要開席了,才得以迴到張家去。
在這些鄉親們家裏,老東西看了不少,但果真沒有什麽稀罕物件。都是普通的銅元、銅板,再有糧票、郵票這些東西,難得有兩個清末青花碗,卻也隻是民窯出品,價格隻在千元左右。
有些鄉親在請周顧看過以後,都想把手裏的東西賣給周顧,畢竟他們沒有門路,就算想賣也不知道找誰。
但周顧全都拒絕了。
他又不是做這生意的,最多隻能算是個藏家而已。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鄉親們會在吃飯的時候找上他們父子倆,借著碰杯喝酒的機會,有人便開始恭維起周建軍來。
“建軍你命好啊!兒子這麽有出息!”
“是啊,年紀輕輕就懂得古董了,哪像我們,就算有值錢的東西擺在家裏,也是睜眼瞎。”
“……”
一群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先是把周建軍恭維得暈頭轉向,然後,便提出了想請周顧幫忙,把他們家裏那些小物件處理掉的想法。
雖說不怎麽值錢,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而且,一兩千塊在鄉下,也不算少了。
擱著以前光靠地裏的糧食那會兒,可能一年都才一千來塊錢的收入。
“兒子……”
周建軍被誇得臉色通紅,快要找不著北了,但好在他還沒有完全忘乎所以,隻是向著周顧投去詢問的眼神。
周顧知道自家老爸被“架”住了。
心裏苦笑。
眾意難違啊……
這要是還拒絕,以後村子裏非得說他們家閑話不可。
想想這些鄉親長輩們以前對自己著實還不錯,菜地裏帶刺的小黃瓜任由自己摘著吃,周顧點了點頭,道:“那大家等下把想出手的東西都送去我家吧,我一趟給你們收了。”
他想省事。
這邊一趟收了,然後再去古玩市場一趟賣掉。
至於虧點賺點,那都無所謂。
“好好好!”
“小顧果然是做大事的啊!就是大氣!”
“建軍你是真有福氣啊!唉,要是我家那小子能有小顧一半,不,能有十分之一,我都心滿意足咯!”
“可不是,咱們村,沒誰比建軍更有福氣了吧?”
“……”
又是一通恭維和豔羨。
等周顧帶著自己老爸迴家的時候,周建軍已然有點兒醉醺醺的。
今天找他碰杯的人格外多,他想不多喝都不行。
不過這當然也是因為他心裏舒坦、高興。
沒一會兒,就有幾個鄉親結伴找了上來,把家裏讓周顧看過的那些東西全部帶過來了。
都是小物件。
周顧也沒多說,直接按李華海的報價收了。
隻是等何老爺子過來的時候,他就有點兒哭笑不得了。
“小顧!我這還有件東西忘記讓你看看了,古畫!這可是我年輕那會兒就擺在家裏的,有年頭了。你瞧瞧值不值錢。”
何老爺子頗有些費勁的抱著一幅老畫框。
畫框有一米多長,幾十公分高。四周是木材邊框,不過一看就知道是最普通的樟木。
裏麵的畫雖然不是印刷品,但也就是五、六十年代左右的宣傳畫。
主題:和平幸福的祖國萬歲。
“老爺子,這畫最多隻能算是老畫,和古畫可不沾邊。而且年代又不久,肯定不值錢的。”
周顧笑著搖頭道。
隻隨即心裏卻是不禁有點兒疑惑冒出來。
就這樣的畫,用畫框裝裱起來,好像並沒有必要,而且上麵竟然還用玻璃鑲嵌了起來。
他可是聽說過,以前何老爺子家裏很不錯,何老爺子的父親貌似還是國民黨的軍官。後來何老爺子跟著逃難,才跑到這邊。
以何老爺子那時候家裏的家境,不至於非得拿這樣的畫出來做擺設吧?
這畫……應該就是以前村裏的哪個擅長作畫的人畫的。
“嗬嗬。”
何老爺子訕訕地笑了笑,“那也應該能值個幾十百來塊錢的吧?”
他心裏其實應該是有數的,主要是這東西放在家裏沒有用,便想著拿來在周顧這換點錢。
哪怕換幾包煙錢也好。
“那應該還是可以。”
周顧有些無奈道:“就按一百塊給您算吧!”
他覺得,這東西拿到古玩市場上去,應該幾十百來塊錢還是會有人買的。
就當免費為何老爺子跑迴腿了。
反正都已經收了那麽多東西,他也不在乎何老爺子的這幅“古畫”。
而且,說不準這畫是何老爺子父親用來存私房錢的呢?
如果裏麵有些什麽現在市麵上稀缺版的錢幣,那自己可就賺大發了。
“好好!”
何老爺子連連點頭,將畫框放在地上。
又把他那幾個銅板和袁大頭掏了出來。
周顧讓自己老爸給了何老爺子現金,何老爺子便笑眯眯地道謝離開。
直到將近三點,才沒有鄉親再過來。
周顧零零散散收到的東西赫然有三十幾樣。
他使喚自己老爸把東西拿到車上去,發動透視,在屋裏觀察何老爺子家的那個畫框。
隨著視線透過玻璃,又透過那幅畫,周顧的眼睛漸漸瞪圓起來。
銅錢更不值錢,五十一枚。
周顧把價格告訴何老爺子。
“這麽便宜啊?”
何老爺子顯然並不滿意。
這和他所期待的實在相去甚遠,他還想著,自己這些東西能賣個十萬八萬的。
周顧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這是那位教授說的,市場價。不過這東西我看您留在家裏也行,不用著急賣出去,以後應該還能增值的。”
周顧道。
然後便起身往外麵走去。
他可不打算收這些東西。
倒是何老爺子看周顧這樣,忍不住喊住周顧,“小顧,這東西你要不要?”
“我不要。”
周顧迴頭,擺擺手道。
他嫌麻煩。
這東西本來就不值錢,利潤空間有限。
而且李華海報的還是實價。
何老爺子見周顧拒絕得這麽幹脆,愣了愣,沒有再說什麽。
已經有人在何家外麵等著。
就這樣,周顧被“拉來扯去”。
直到周建軍打電話給他,說馬上要開席了,才得以迴到張家去。
在這些鄉親們家裏,老東西看了不少,但果真沒有什麽稀罕物件。都是普通的銅元、銅板,再有糧票、郵票這些東西,難得有兩個清末青花碗,卻也隻是民窯出品,價格隻在千元左右。
有些鄉親在請周顧看過以後,都想把手裏的東西賣給周顧,畢竟他們沒有門路,就算想賣也不知道找誰。
但周顧全都拒絕了。
他又不是做這生意的,最多隻能算是個藏家而已。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鄉親們會在吃飯的時候找上他們父子倆,借著碰杯喝酒的機會,有人便開始恭維起周建軍來。
“建軍你命好啊!兒子這麽有出息!”
“是啊,年紀輕輕就懂得古董了,哪像我們,就算有值錢的東西擺在家裏,也是睜眼瞎。”
“……”
一群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先是把周建軍恭維得暈頭轉向,然後,便提出了想請周顧幫忙,把他們家裏那些小物件處理掉的想法。
雖說不怎麽值錢,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而且,一兩千塊在鄉下,也不算少了。
擱著以前光靠地裏的糧食那會兒,可能一年都才一千來塊錢的收入。
“兒子……”
周建軍被誇得臉色通紅,快要找不著北了,但好在他還沒有完全忘乎所以,隻是向著周顧投去詢問的眼神。
周顧知道自家老爸被“架”住了。
心裏苦笑。
眾意難違啊……
這要是還拒絕,以後村子裏非得說他們家閑話不可。
想想這些鄉親長輩們以前對自己著實還不錯,菜地裏帶刺的小黃瓜任由自己摘著吃,周顧點了點頭,道:“那大家等下把想出手的東西都送去我家吧,我一趟給你們收了。”
他想省事。
這邊一趟收了,然後再去古玩市場一趟賣掉。
至於虧點賺點,那都無所謂。
“好好好!”
“小顧果然是做大事的啊!就是大氣!”
“建軍你是真有福氣啊!唉,要是我家那小子能有小顧一半,不,能有十分之一,我都心滿意足咯!”
“可不是,咱們村,沒誰比建軍更有福氣了吧?”
“……”
又是一通恭維和豔羨。
等周顧帶著自己老爸迴家的時候,周建軍已然有點兒醉醺醺的。
今天找他碰杯的人格外多,他想不多喝都不行。
不過這當然也是因為他心裏舒坦、高興。
沒一會兒,就有幾個鄉親結伴找了上來,把家裏讓周顧看過的那些東西全部帶過來了。
都是小物件。
周顧也沒多說,直接按李華海的報價收了。
隻是等何老爺子過來的時候,他就有點兒哭笑不得了。
“小顧!我這還有件東西忘記讓你看看了,古畫!這可是我年輕那會兒就擺在家裏的,有年頭了。你瞧瞧值不值錢。”
何老爺子頗有些費勁的抱著一幅老畫框。
畫框有一米多長,幾十公分高。四周是木材邊框,不過一看就知道是最普通的樟木。
裏麵的畫雖然不是印刷品,但也就是五、六十年代左右的宣傳畫。
主題:和平幸福的祖國萬歲。
“老爺子,這畫最多隻能算是老畫,和古畫可不沾邊。而且年代又不久,肯定不值錢的。”
周顧笑著搖頭道。
隻隨即心裏卻是不禁有點兒疑惑冒出來。
就這樣的畫,用畫框裝裱起來,好像並沒有必要,而且上麵竟然還用玻璃鑲嵌了起來。
他可是聽說過,以前何老爺子家裏很不錯,何老爺子的父親貌似還是國民黨的軍官。後來何老爺子跟著逃難,才跑到這邊。
以何老爺子那時候家裏的家境,不至於非得拿這樣的畫出來做擺設吧?
這畫……應該就是以前村裏的哪個擅長作畫的人畫的。
“嗬嗬。”
何老爺子訕訕地笑了笑,“那也應該能值個幾十百來塊錢的吧?”
他心裏其實應該是有數的,主要是這東西放在家裏沒有用,便想著拿來在周顧這換點錢。
哪怕換幾包煙錢也好。
“那應該還是可以。”
周顧有些無奈道:“就按一百塊給您算吧!”
他覺得,這東西拿到古玩市場上去,應該幾十百來塊錢還是會有人買的。
就當免費為何老爺子跑迴腿了。
反正都已經收了那麽多東西,他也不在乎何老爺子的這幅“古畫”。
而且,說不準這畫是何老爺子父親用來存私房錢的呢?
如果裏麵有些什麽現在市麵上稀缺版的錢幣,那自己可就賺大發了。
“好好!”
何老爺子連連點頭,將畫框放在地上。
又把他那幾個銅板和袁大頭掏了出來。
周顧讓自己老爸給了何老爺子現金,何老爺子便笑眯眯地道謝離開。
直到將近三點,才沒有鄉親再過來。
周顧零零散散收到的東西赫然有三十幾樣。
他使喚自己老爸把東西拿到車上去,發動透視,在屋裏觀察何老爺子家的那個畫框。
隨著視線透過玻璃,又透過那幅畫,周顧的眼睛漸漸瞪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