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韋格一家人就開車迴老家拜年了,這是村子裏的習俗。
韋格和李蘭蘭口袋裏的紅包都被塞滿了,特別是趙老爺子,那都不是紅包了,妥妥的板磚式樣讓這對姐弟直吐舌頭。不同往年,今年姐弟兩人收的紅包,老李夫妻沒有替他們“保管”。
午飯是在李蘭蘭大伯家裏吃的,李雲國和哥哥難得的聚在一起喝了兩杯。李蘭蘭的兩個堂哥哥,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在農村可不是一筆小的開銷,好在這半年在銅米車間上班工資獎金都很高,現在爺三個都已經成了車間的主力,生活總是看到了一些希望。
韋格和這爺三最近也混得很熟,沒有了前些的那種陌生感。因為他是個外姓人,在李家是受到排斥的,像李雲國在村裏的那處瓦房在他們夫妻過世之後,如果沒有韋格摻合的話,李蘭蘭都爭不過這兄弟二人,這就是鄉俗。所以在之前十來年裏,大家的關係並不是很和諧。
隨著老李家的生活條件突飛猛進,李蘭蘭的這對堂兄弟也終於看明白了,自己心念念的那些東西,在韋格麵前簡直就是一個笑話。短短的半年時間,那個一直不招他倆待見的少年,已經成長為需要他們仰視的大樹,抱緊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大哥,雲國在這麽?”外麵的院中,一個渾厚的中音響了起來。
“小三,快進來,雲國在呢……”一身製服的趙三被李蘭蘭大娘給拉進了屋
“國哥,我這一迴來就找你了,飯都沒吃,咱哥倆喝一個……”村裏過年就是這樣,遇到飯點,誰來了都會加雙筷子。
“你不是去國外了麽?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李雲國很納悶趙三的出現
“嘿嘿,任務結束了……”趙三低頭
“哦……”李雲國知道他們的保密守則,自然不會再多問了。
“你自己迴來的?……”看著自己發小風塵樸樸的樣子,想必又是一人單車從基地迴來的。
“嗯,毛毛的身體還是沒有治好,她媽媽陪著在姥爺那邊,今年還是……”提到自己的寶貝女兒,趙三的情緒一下子的低落了下來,女兒有一種到現在也能察出來的心髒病,每當發作時就會痛苦的抽成一團,而且女兒還有自閉症,從生下來到現在基本沒有說過話。
“是啊,帝美那邊的醫療條件比咱們這強,淑琴家的條件那麽好,毛毛一定會好起來的……”徐惠敏也安慰著這個自己丈夫最好的朋友。
“嫂子,聽說小格現在出息了,你這也算是熬出了頭,這杯我敬你,喝完我去陪老爺子……”趙三端起麵前那二兩的酒杯,一飲而盡。
……
接下來的幾天裏,老李去各家拜年,而韋格就在宏村中度過了。不過那趙三叔,他沒有再見過,隻是聽趙小胖說三叔說了,下次迴來要請他喝酒,感謝他給自己閨女掙了份嫁妝,韋格笑著淡然處之,大家都掙了錢,都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他現在要趁著這幾天還沒開學,把廠裏的那幾條生產線給處理好。
年底時,南方已經出現仿製的剝線機,價格和韋格他們生產的幾乎相同,剝線機年後就開始生產升級版的。不管怎麽說,這剝線機的暴利時代將會結束,後麵的主要利潤來源就要看銅米車間。
趙四和高亮已經把能調用的資金都用於收購雜線上,包括老丁等人也在寧海幫高亮的收購著,他們都明白,指著劉關長的關係讓韋格把銅米生產轉讓給他們不大可能,退而求其次,給韋格他們供料也是一項不錯的生意。
大家都在期待著初八開工的那一天,對於他們來說,那才意味著新的一年正式開始。
廠裏開工時,韋格和趙小胖姐弟已經坐在教室裏,班主任老宋給他們補課了。對於這些默默奉獻的園丁,韋格怎麽也不好意思拂逆了他們的一片好心。
整個初三年級,正式進入了倒計時,天天徜徉在題海之中。韋格在不經意間,總會給同學們弄些新的題目出來,對於老師們也是喜聞樂見的,因為韋格的桌上光是劉羽從津市就給他淘來大批的試題,這可都是市裏名校的內部資料,就連整個年級的老師都會來找韋格借閱。
對於韋格的無私奉獻,老師們都十分感激,再加上他的成績擺在那裏,早晚自習的要求也沒那麽苛刻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華源機械廠北側的開發區晝夜施工,已經漸漸出了模樣,而且廠裏也是喜事不斷,在韋格的不懈努力之下,趙猛先是掌握了刀片加工的方法,之後又把滾刀的加工弄得有了些模樣,盡管品控還有些無法保證,可總歸是一個好的開端,不然的話韋格下半年的高中都讀不踏實。
臨近五月,劉羽給韋格打電話,說是她媽媽答應的事情已經辦妥了,讓他帶著錢去簽代理協議。
“小格,你真覺得這銅價馬上會有問題?”趙五問著韋格,一進四月份,韋格就告訴大家暫緩進貨了,開始處理手中的庫存。
“五叔,銅價格現在都快2700美金了,你不覺得這價格有些不正常麽,你再看看東洋的經濟情況就知道了……”
對於韋格動用那筆他自己的分紅,趙五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在他看來那應該是韋格為了加深與劉家關係的一種投資,至於掙不掙錢都無所謂的事情,就是賠光了,他也相信韋格會有辦法再掙迴來。
……
五一假期,韋格帶著支票,開車送劉羽迴了津市。
“小格,你可要想好了,期貨市場就是一個賭局,雖然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我希望你能承受得起後果,2000萬對於期銅市場隻不過是滄海一粟,可對於你來說這是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而且不是一個小數字……”劉媽媽看著韋格隻是掃了一眼那份委托協議,就簽上了自己名字,她還想最後勸一下這個大家都看好少年。
“阿姨,您說的這些我都懂,我還年輕,很多事情都想嚐試一下,敗了也不過是增添一筆人生的閱曆而已,其實年後這三個月我們廠裏掙的錢,就已經夠我們一家花幾輩子,這等期貨的投資對我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數字而已……”韋格的話說的實事,可在96年,一個少年就把2000萬看成是一個數字,這讓劉媽媽有些無語的,真不知道是該誇還是該罵。
可韋格那句“我還年輕”卻著實的觸動著她,是啊,年輕,真好。
韋格和李蘭蘭口袋裏的紅包都被塞滿了,特別是趙老爺子,那都不是紅包了,妥妥的板磚式樣讓這對姐弟直吐舌頭。不同往年,今年姐弟兩人收的紅包,老李夫妻沒有替他們“保管”。
午飯是在李蘭蘭大伯家裏吃的,李雲國和哥哥難得的聚在一起喝了兩杯。李蘭蘭的兩個堂哥哥,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在農村可不是一筆小的開銷,好在這半年在銅米車間上班工資獎金都很高,現在爺三個都已經成了車間的主力,生活總是看到了一些希望。
韋格和這爺三最近也混得很熟,沒有了前些的那種陌生感。因為他是個外姓人,在李家是受到排斥的,像李雲國在村裏的那處瓦房在他們夫妻過世之後,如果沒有韋格摻合的話,李蘭蘭都爭不過這兄弟二人,這就是鄉俗。所以在之前十來年裏,大家的關係並不是很和諧。
隨著老李家的生活條件突飛猛進,李蘭蘭的這對堂兄弟也終於看明白了,自己心念念的那些東西,在韋格麵前簡直就是一個笑話。短短的半年時間,那個一直不招他倆待見的少年,已經成長為需要他們仰視的大樹,抱緊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大哥,雲國在這麽?”外麵的院中,一個渾厚的中音響了起來。
“小三,快進來,雲國在呢……”一身製服的趙三被李蘭蘭大娘給拉進了屋
“國哥,我這一迴來就找你了,飯都沒吃,咱哥倆喝一個……”村裏過年就是這樣,遇到飯點,誰來了都會加雙筷子。
“你不是去國外了麽?怎麽這麽快就迴來了?”李雲國很納悶趙三的出現
“嘿嘿,任務結束了……”趙三低頭
“哦……”李雲國知道他們的保密守則,自然不會再多問了。
“你自己迴來的?……”看著自己發小風塵樸樸的樣子,想必又是一人單車從基地迴來的。
“嗯,毛毛的身體還是沒有治好,她媽媽陪著在姥爺那邊,今年還是……”提到自己的寶貝女兒,趙三的情緒一下子的低落了下來,女兒有一種到現在也能察出來的心髒病,每當發作時就會痛苦的抽成一團,而且女兒還有自閉症,從生下來到現在基本沒有說過話。
“是啊,帝美那邊的醫療條件比咱們這強,淑琴家的條件那麽好,毛毛一定會好起來的……”徐惠敏也安慰著這個自己丈夫最好的朋友。
“嫂子,聽說小格現在出息了,你這也算是熬出了頭,這杯我敬你,喝完我去陪老爺子……”趙三端起麵前那二兩的酒杯,一飲而盡。
……
接下來的幾天裏,老李去各家拜年,而韋格就在宏村中度過了。不過那趙三叔,他沒有再見過,隻是聽趙小胖說三叔說了,下次迴來要請他喝酒,感謝他給自己閨女掙了份嫁妝,韋格笑著淡然處之,大家都掙了錢,都開心才是最重要的。他現在要趁著這幾天還沒開學,把廠裏的那幾條生產線給處理好。
年底時,南方已經出現仿製的剝線機,價格和韋格他們生產的幾乎相同,剝線機年後就開始生產升級版的。不管怎麽說,這剝線機的暴利時代將會結束,後麵的主要利潤來源就要看銅米車間。
趙四和高亮已經把能調用的資金都用於收購雜線上,包括老丁等人也在寧海幫高亮的收購著,他們都明白,指著劉關長的關係讓韋格把銅米生產轉讓給他們不大可能,退而求其次,給韋格他們供料也是一項不錯的生意。
大家都在期待著初八開工的那一天,對於他們來說,那才意味著新的一年正式開始。
廠裏開工時,韋格和趙小胖姐弟已經坐在教室裏,班主任老宋給他們補課了。對於這些默默奉獻的園丁,韋格怎麽也不好意思拂逆了他們的一片好心。
整個初三年級,正式進入了倒計時,天天徜徉在題海之中。韋格在不經意間,總會給同學們弄些新的題目出來,對於老師們也是喜聞樂見的,因為韋格的桌上光是劉羽從津市就給他淘來大批的試題,這可都是市裏名校的內部資料,就連整個年級的老師都會來找韋格借閱。
對於韋格的無私奉獻,老師們都十分感激,再加上他的成績擺在那裏,早晚自習的要求也沒那麽苛刻了。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華源機械廠北側的開發區晝夜施工,已經漸漸出了模樣,而且廠裏也是喜事不斷,在韋格的不懈努力之下,趙猛先是掌握了刀片加工的方法,之後又把滾刀的加工弄得有了些模樣,盡管品控還有些無法保證,可總歸是一個好的開端,不然的話韋格下半年的高中都讀不踏實。
臨近五月,劉羽給韋格打電話,說是她媽媽答應的事情已經辦妥了,讓他帶著錢去簽代理協議。
“小格,你真覺得這銅價馬上會有問題?”趙五問著韋格,一進四月份,韋格就告訴大家暫緩進貨了,開始處理手中的庫存。
“五叔,銅價格現在都快2700美金了,你不覺得這價格有些不正常麽,你再看看東洋的經濟情況就知道了……”
對於韋格動用那筆他自己的分紅,趙五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在他看來那應該是韋格為了加深與劉家關係的一種投資,至於掙不掙錢都無所謂的事情,就是賠光了,他也相信韋格會有辦法再掙迴來。
……
五一假期,韋格帶著支票,開車送劉羽迴了津市。
“小格,你可要想好了,期貨市場就是一個賭局,雖然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我希望你能承受得起後果,2000萬對於期銅市場隻不過是滄海一粟,可對於你來說這是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而且不是一個小數字……”劉媽媽看著韋格隻是掃了一眼那份委托協議,就簽上了自己名字,她還想最後勸一下這個大家都看好少年。
“阿姨,您說的這些我都懂,我還年輕,很多事情都想嚐試一下,敗了也不過是增添一筆人生的閱曆而已,其實年後這三個月我們廠裏掙的錢,就已經夠我們一家花幾輩子,這等期貨的投資對我來說,其實就是一個數字而已……”韋格的話說的實事,可在96年,一個少年就把2000萬看成是一個數字,這讓劉媽媽有些無語的,真不知道是該誇還是該罵。
可韋格那句“我還年輕”卻著實的觸動著她,是啊,年輕,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