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國,薛城。


    薛宣候任勤的侄子一新國君任武站在王宮外的祠堂中,凝望著薛國曆代國君的畫像,沉默不語。


    蕭向明跟在他的後麵,此人就是那位擅自減少貢品數量,間接幫助魯國完成了“離間計”的大臣,因為他在薛國位高權重,所以任武登基後,並沒有治他的罪,現在的他仍然是薛國的上卿。


    “大王,您在想什麽?”“唉,去年魯國的那次入侵,直接導致先君死於非命,我們何時才能派兵攻打魯國,為先君複仇呢?”


    蕭向明猶豫了一下,還是壯著膽子迴答任武:“大王,臣冒死直言!如果沒有魯國的話,這王位恐怕還輪不到您來坐!您是先君的侄子,我們薛國一直以來都是由嫡長子來繼承王位,從來沒有過讓侄子繼位的先例,先君暴虐無道,激起民憤,致使他被薛城百姓所殺。他的幾個兒子因為年幼,無法繼承王位,大家實在沒有辦法,才選擇您作為繼承人,而且,當時登基大典所用的錢財,也是魯國幫忙湊出來的,可以說,您的王位就是魯國給的!請您不要再想著找魯國複仇了。”


    任武聽完這些話,瞬間感到一股怒氣湧上心頭,他恨不得立刻上去抽蕭向明兩個耳光,但任武最終還是忍住了打人的衝動,他想,蕭向明說的也有道理,如果沒有這些變故的話,自己確實不會有繼承王位的機會,而且,先君薛宣候是因為統治過於殘暴,才被百姓們打死的,這跟魯國沒有任何關係,即使沒有魯國,薛宣候也一樣會被人們推翻,所以複仇之事,還是先放下吧。


    想到這,任武迴頭發問:“那依愛卿之見,我們應當如何?”蕭向明迴答道:“大王,現在我國的經濟十分困難,我們被中原各國孤立封鎖,沒法跟他們做貿易,因此前些日子臣一直在想辦法求助東夷諸國,奈何他們的態度也很冷淡,說什麽也不願意接濟我們,臣和同僚們連續拜訪了好幾個國家,隻有莒國答應援助我們一些錢糧,但那些物資的數量太少了,即使送過來也是杯水車薪啊,依微臣愚見,我們現在隻能求助於魯國了。”


    “你說什麽?你覺得魯國會答應嗎?我們幾個月前還跟他們打過仗,現在他們會答應幫助我們?這恐怕不太現實吧。”顯然,任武並不相信魯國會答應幫助薛國。


    “這個...如果大王允許的話,臣願意一試!”“那好,寡人就派你出使魯國吧,你明天一早就出發,如何?”


    蕭向明拱手作揖:“諾!”


    第二天一早,蕭向明就帶著符節和國君寫給魯國的信,騎著快馬離開了薛城,趕往薛魯邊境,由於薛國北部已被魯國占領,現在薛城距離魯國南部邊境,隻有二十裏路了,到了正午時分,蕭向明穿過邊境,順利進入魯國境內。


    穿過魯國南部的邾城,蕭向明正騎著馬在大路上飛奔,忽然在路邊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人正是上次指揮魯軍進攻薛國的將領聶政。


    蕭向明趕忙用韁繩一勒,迫使馬兒停下了腳步,緊接著,他翻身下馬,把馬拴在路邊的一棵大樹下。蕭向明從後麵朝著聶政走了過去,聶政對他的到來渾然不知,仍然悠閑地往前走著,蕭向明走到聶政身後,見他沒有反應,就在他的後背上猛地拍了一下。


    “誰?”聶政嚇了一跳,他迴頭望去,看清了蕭向明的麵孔:“原來是你啊,等等,你是什麽時候冒出來的,你不是應該在薛國嗎?”


    “我這次來,是要去見你們大王的,薛國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難,希望你們能幫忙解決一下。”蕭向明不緊不慢地說道。


    “啊?那昏君不是已經死了嗎,你們現在還能遇到什麽困難呢?”聶政疑惑道。


    “唉,他確實已經死了,我們現在的大王也是勵精圖治,用盡一切辦法想要掃除薛國的弊病,但我們國家經濟上的困難,短時間內還是沒法解決啊,現在我們又無法跟中原諸國做貿易,東夷各國也都有自己的難處,我們就隻能向你們尋求幫助了,希望你們能開放兩國之間的貿易,再援助我們一些糧食,我們大王說了,隻要你們這次肯幫忙,以後薛國就放下往日的仇恨,跟你們友好相處!”


    “好吧,既然你要見我們大王,那你就跟著我去曲阜,我看你的馬也跑累了,上車吧,我帶你走。”說著,聶政就把蕭向明拉上了路邊的馬車,車輪飛快地轉動著,載著兩人往曲阜的方向駛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演義之魯帝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PETER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PETER德並收藏春秋演義之魯帝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