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計成
初唐:從木材商人開始的帝國時代 作者:馬山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9章 計成
即使是最底層的人,討論起紅牆內發生的事情,也是津津樂道,樂此不疲,這是亙古不變的。
所以當年網絡不發達的時候,火車站附近的地攤文學才會大行其道。後來網絡發達了,各種民間組織部長,鍵政家更是層出不窮。
許森拋出這麽一個大炸彈後,流言越傳越離譜。到了後來,許森竟然還聽到一個版本,說是李世民早早就得到了沙門的支持,長孫皇後小名觀音婢,其實暗地裏就是沙門的聖女。
許森聽得瞠目結舌,大唐老百姓的想象力太豐富了,這不就相當於是慈航靜齋的師妃暄嗎?
流言愈演愈烈,很快就從民間傳到朝中百官耳中。但是,這個流言太嚇人了,誰都不敢跟皇宮裏的李世民說,誰都害怕可能會被遷怒而受無妄之災。
直到流言蔓延到長孫皇後身上後,長孫無忌再也坐不住了,他們家信佛不假,但他的妹妹怎麽可能會是沙門妖女,怒氣衝衝地去了皇宮。
李世民看到長孫無忌一臉憤怒的表情,很是奇怪。長孫無忌外號麵團團,見誰都是笑臉,更別說是麵聖的時候,連忙道:“輔機,這是誰惹你生氣了?”
長孫無忌雖然怒氣衝天,但理智還在,拱手道:“請陛下屏退左右,臣有要事啟奏。”
李世民聽完就更奇怪了,不過大舅子的麵子還是要給的,於是揮手讓宮女太監都退出去,殿內隻留下起居郎褚遂良。
“陛下,不知您是否聽過最近的京中流言?”
“流言?輔機是說李世積被陰兵索命,還是許森和虞監的事情?”
長孫無忌搖頭。
“怎麽?現在又有新流言了?”李世民皺眉道。
“這個流言已經傳播有一段時間了,隻是因為涉及到陛下,百官都不敢明言。但是現在流言越傳越廣,臣以為若再不進行管控,勢必要造成眾議成林,曾母投杼的後果。”
“到底怎麽迴事?”李世民聽到流言跟他有關,心裏一沉。
“源頭還是當年的事情。”長孫無忌惴惴不安地說了一句。
“玄武門?”李世民下意識問道。
長孫無忌輕輕地點了點頭。
果然又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拳頭攥緊,發出哢哢的響聲。整整十一年過去了,怎麽又有流言冒出來。
“說說,具體是什麽流言?”李世民冷聲道:“不會又是說李建成品行高潔,為人寬厚,因為婦人之仁才被朕殺掉吧,朕已經聽膩了。”
長孫無忌搖頭道:“陛下,這次流言與以前不同,是跟沙門有關。”
“沙門?”
“不錯,流言誣蔑舍妹文德皇後是沙門妖女,陛下為了爭奪皇位早早就和沙門勾結,當年兵變成功也是得到了沙門的暗助,所以之後馬上廢除了先皇頒布的《沙汰佛道詔》。還說……還說陛下您無君無父,正符合沙門的教義。”
李世民聽完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自從上位以來,他們夫妻兩人也算兢兢業業,長孫皇後更是被他樹立為皇後楷模,結果竟然被誣蔑成沙門妖女。
“簡直一派胡言,當年朕廢除《沙汰佛道詔》,隻不過是為了得到蕭瑀、陳叔達的支持而已。”
“陛下,臣以為無風不起浪,流言不可能無緣無故突然冒起來,恐怕此事背後有幕後黑手。”
“你是說李建成餘黨?不可能,建成、元吉諸子都已經被朕殺了,即使還有餘孽,做這種小動作又有什麽意義。”
“這個流言的目標直指沙門,會不會是道門所為?”長孫無忌猜疑道。
“不管是誰,有人竟敢誣蔑觀音婢,朕一定要一查到底。”李世民眼神森冷地說道。
“輔機,此事就交由你負責。左右武候衛、刑部、雍州各級有司,皆由輔機節製。”
長孫無忌連忙道:“臣遵旨!不過陛下,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把這個流言控製下來,不可再讓它傳下去了。”
李世民頭痛道:“流言之所以叫流言,就是像水流一樣,如何堵得住。”
“為今之計,隻有陛下重新啟用《沙汰佛道詔》,從源頭上破除陛下和沙門之間的傳聞,然後臣再追查幕後黑手,雙管齊下,此流言就沒有傳播空間了。”
“重啟《沙汰佛道詔》?”
“正是,當年陛下廢除《沙汰佛道詔》,不過是權宜之計,時過境遷,陛下已經乾坤在握。而且,當年先皇之所以頒布《沙汰佛道詔》,也是有過考量的,僧人道士逃避賦稅徭役,且極其斂財,寺塔奢侈,虛費金帛,空耗國力,確實應當限製。沙門教義更擅妖言惑眾,臣聽說宋國公信佛信得人都魔怔了,把三個女兒送到寺院為尼。”
“這個朕知道,上次尉遲敬德之子之所以膽大包天,敢強擄蕭瑀之女,就是因為當時蕭瑀之女是比丘尼打扮。”
“陛下,流言中有一句話說的沒錯,沙門主張無君無父,宋國公多次頂撞陛下看似誠臣,實際上未必沒有受沙門教義的影響。”長孫無忌和蕭瑀不睦,不失時機地給蕭瑀上了個眼藥。
聽完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腦海裏立刻浮現出蕭瑀那個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形象。李世民越想越覺得長孫無忌的話很有道理,虧他前兩年還寫了一首“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詩送給蕭瑀,越想越覺得打臉。
然後又想到,如果不是蕭瑀把女兒送去做尼姑,尉遲寶琳也不會強擄蕭瑀的女兒,繼而導致大唐損失了尉遲敬德這員大將。
嗯,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蕭瑀!
兩天之後,門下省發出詔書,重新頒布《沙汰佛道詔》。
命令有司淘汰全國僧、尼、道士、女冠。有精勤苦修者,遷居大寺觀,由地方州縣供給衣食,寺廟不得蓄田。其他一律強製還俗,勒令迴鄉。除京城保留寺院三所、道觀兩所外,各州分別保留寺院道觀各一所,其餘的寺院道觀一律罷除。
和《沙汰佛道詔》一起發布的,還有一個詔書,再貶岐州刺史蕭瑀為房州司馬。
感謝忠實書呆、就是個倒黴鬼、鳳炎冰心投出的月票!!!
即使是最底層的人,討論起紅牆內發生的事情,也是津津樂道,樂此不疲,這是亙古不變的。
所以當年網絡不發達的時候,火車站附近的地攤文學才會大行其道。後來網絡發達了,各種民間組織部長,鍵政家更是層出不窮。
許森拋出這麽一個大炸彈後,流言越傳越離譜。到了後來,許森竟然還聽到一個版本,說是李世民早早就得到了沙門的支持,長孫皇後小名觀音婢,其實暗地裏就是沙門的聖女。
許森聽得瞠目結舌,大唐老百姓的想象力太豐富了,這不就相當於是慈航靜齋的師妃暄嗎?
流言愈演愈烈,很快就從民間傳到朝中百官耳中。但是,這個流言太嚇人了,誰都不敢跟皇宮裏的李世民說,誰都害怕可能會被遷怒而受無妄之災。
直到流言蔓延到長孫皇後身上後,長孫無忌再也坐不住了,他們家信佛不假,但他的妹妹怎麽可能會是沙門妖女,怒氣衝衝地去了皇宮。
李世民看到長孫無忌一臉憤怒的表情,很是奇怪。長孫無忌外號麵團團,見誰都是笑臉,更別說是麵聖的時候,連忙道:“輔機,這是誰惹你生氣了?”
長孫無忌雖然怒氣衝天,但理智還在,拱手道:“請陛下屏退左右,臣有要事啟奏。”
李世民聽完就更奇怪了,不過大舅子的麵子還是要給的,於是揮手讓宮女太監都退出去,殿內隻留下起居郎褚遂良。
“陛下,不知您是否聽過最近的京中流言?”
“流言?輔機是說李世積被陰兵索命,還是許森和虞監的事情?”
長孫無忌搖頭。
“怎麽?現在又有新流言了?”李世民皺眉道。
“這個流言已經傳播有一段時間了,隻是因為涉及到陛下,百官都不敢明言。但是現在流言越傳越廣,臣以為若再不進行管控,勢必要造成眾議成林,曾母投杼的後果。”
“到底怎麽迴事?”李世民聽到流言跟他有關,心裏一沉。
“源頭還是當年的事情。”長孫無忌惴惴不安地說了一句。
“玄武門?”李世民下意識問道。
長孫無忌輕輕地點了點頭。
果然又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拳頭攥緊,發出哢哢的響聲。整整十一年過去了,怎麽又有流言冒出來。
“說說,具體是什麽流言?”李世民冷聲道:“不會又是說李建成品行高潔,為人寬厚,因為婦人之仁才被朕殺掉吧,朕已經聽膩了。”
長孫無忌搖頭道:“陛下,這次流言與以前不同,是跟沙門有關。”
“沙門?”
“不錯,流言誣蔑舍妹文德皇後是沙門妖女,陛下為了爭奪皇位早早就和沙門勾結,當年兵變成功也是得到了沙門的暗助,所以之後馬上廢除了先皇頒布的《沙汰佛道詔》。還說……還說陛下您無君無父,正符合沙門的教義。”
李世民聽完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自從上位以來,他們夫妻兩人也算兢兢業業,長孫皇後更是被他樹立為皇後楷模,結果竟然被誣蔑成沙門妖女。
“簡直一派胡言,當年朕廢除《沙汰佛道詔》,隻不過是為了得到蕭瑀、陳叔達的支持而已。”
“陛下,臣以為無風不起浪,流言不可能無緣無故突然冒起來,恐怕此事背後有幕後黑手。”
“你是說李建成餘黨?不可能,建成、元吉諸子都已經被朕殺了,即使還有餘孽,做這種小動作又有什麽意義。”
“這個流言的目標直指沙門,會不會是道門所為?”長孫無忌猜疑道。
“不管是誰,有人竟敢誣蔑觀音婢,朕一定要一查到底。”李世民眼神森冷地說道。
“輔機,此事就交由你負責。左右武候衛、刑部、雍州各級有司,皆由輔機節製。”
長孫無忌連忙道:“臣遵旨!不過陛下,當務之急,還是要盡快把這個流言控製下來,不可再讓它傳下去了。”
李世民頭痛道:“流言之所以叫流言,就是像水流一樣,如何堵得住。”
“為今之計,隻有陛下重新啟用《沙汰佛道詔》,從源頭上破除陛下和沙門之間的傳聞,然後臣再追查幕後黑手,雙管齊下,此流言就沒有傳播空間了。”
“重啟《沙汰佛道詔》?”
“正是,當年陛下廢除《沙汰佛道詔》,不過是權宜之計,時過境遷,陛下已經乾坤在握。而且,當年先皇之所以頒布《沙汰佛道詔》,也是有過考量的,僧人道士逃避賦稅徭役,且極其斂財,寺塔奢侈,虛費金帛,空耗國力,確實應當限製。沙門教義更擅妖言惑眾,臣聽說宋國公信佛信得人都魔怔了,把三個女兒送到寺院為尼。”
“這個朕知道,上次尉遲敬德之子之所以膽大包天,敢強擄蕭瑀之女,就是因為當時蕭瑀之女是比丘尼打扮。”
“陛下,流言中有一句話說的沒錯,沙門主張無君無父,宋國公多次頂撞陛下看似誠臣,實際上未必沒有受沙門教義的影響。”長孫無忌和蕭瑀不睦,不失時機地給蕭瑀上了個眼藥。
聽完長孫無忌的話,李世民腦海裏立刻浮現出蕭瑀那個懟天懟地懟空氣的形象。李世民越想越覺得長孫無忌的話很有道理,虧他前兩年還寫了一首“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的詩送給蕭瑀,越想越覺得打臉。
然後又想到,如果不是蕭瑀把女兒送去做尼姑,尉遲寶琳也不會強擄蕭瑀的女兒,繼而導致大唐損失了尉遲敬德這員大將。
嗯,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蕭瑀!
兩天之後,門下省發出詔書,重新頒布《沙汰佛道詔》。
命令有司淘汰全國僧、尼、道士、女冠。有精勤苦修者,遷居大寺觀,由地方州縣供給衣食,寺廟不得蓄田。其他一律強製還俗,勒令迴鄉。除京城保留寺院三所、道觀兩所外,各州分別保留寺院道觀各一所,其餘的寺院道觀一律罷除。
和《沙汰佛道詔》一起發布的,還有一個詔書,再貶岐州刺史蕭瑀為房州司馬。
感謝忠實書呆、就是個倒黴鬼、鳳炎冰心投出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