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在每天的對抗中不知不覺地溜走了。

    金頭盔自由空戰在第十天的賽程,結束了第二輪單機對抗,決出了38人進入第三輪。

    第二輪單機對抗一共是75人,是一個單數,這就有了一個幸運兒,直接輪空,獲得進入下一輪的資格。

    31師中,楊洛、葉劍龍、薛飛都獲得了下一輪的資格,不過另外兩人中,又被淘汰了一人。

    31師的情況還算好的,畢竟還有4人可以進入下一輪,有的部隊幹脆在第二輪裏就全軍覆沒了。

    不過呢,31師也可以確定無緣天鷹杯了,雖然他們的名次上升了一名,排在了第4名,但與第一名的差距卻拉大了,達到了15分之多。

    排在第一名的是空4師。

    他們在雙機對抗中失利,連丟了兩分,在總結分榜上卻是遙遙領先,連排在第二名的空3師都差了他們6分。

    更關鍵的是,進入第三輪對抗的人中,4師的人是最多的,依然有6人之多。

    反觀其他部隊,排第四名的31師還剩4人,排第三名的海航9師還剩5人,排第二名的3師也隻有4人。

    人越多,對於爭奪集體性榮譽的天鷹杯,越有利。

    雙機對抗的積分規則更改後,對天鷹杯的影響很小,畢竟一場下來最多也就2分。

    對天鷹杯的歸屬,影響最大的還是在單機對抗上,一場對抗下來,正常都有好幾分進賬,零分和滿分都屬於特例,不在考慮範圍。

    還剩最多人的4師,自然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基本上可以說,天鷹杯的歸屬差不多已經可以確定是4師了。

    到了第十二個比賽日結束,結束了第三輪單機對抗後,總結分榜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

    4師依然是一騎絕塵,以206分的總積分,排在了第一名,拉開第二名16分的差距。

    31師依然還是排在第四名,但隻有179分的總積分,與第一名差距27分。

    而此時,僅僅剩下19人有資格參加第四輪單機對抗,這其中將再次會有一個幸運兒,輪空進入十強中。

    31師在第三輪中,再次淘汰一人,僅剩楊洛、葉劍龍、薛飛三人還在繼續。

    但是,薛飛也就止步於此了。

    第十三個比賽日,十強產生,薛飛對上了海航9師的殲-16,以6:9敗北,遺憾出局。

    本來呢,有此結果,薛飛已經相當滿意了,因為他一開始就對金頭盔沒有特別大的野心,他對自己有非常清醒的認識。

    雖然經過了半年的特別訓練,但在團裏能穩壓他一頭的就有楊洛和葉劍龍,還有兩人與他在伯仲之間,更遑論在整個航空兵部隊。

    他還沒有自大到認為他們幾個在航空兵裏是最厲害的。

    “時也,命也!”

    不過,看到進入十強的名單以及機型,薛飛還是感覺到了深深的遺憾,深感自己的運氣太差了。

    能進入十強的機型,大部分是最新型的戰機。

    四架殲-10c,其中楊洛和葉劍龍各一架,還有兩架是4師的。

    兩架殲-11bg,3師和海航16旅各一架。

    兩架殲-16,率屬於海航9師。

    但是呢,這僅僅隻有八架戰機。

    還有兩架卻是比較奇怪了,竟然是兩架殲-10a。

    在一眾先進的機型中,竟然混入了兩架快要被淘汰的機型,這簡直是讓人大跌眼鏡。

    哪怕是殲-10b或者殲-11b,也更能讓人接受。

    可這殲-10a是什麽鬼?

    一般人都會認為這是殲-10係列的第一個型號,但準確地說,這應該是第二個型號。

    第一個型號是白板的殲-10,後麵沒有帶任何字母,作為定型後的第一批殲-10c戰機,產量非常小,僅極少數裝備部隊。

    而經過技術沉澱和改進後的第二個型號——殲-10a,才開始大批量生產。

    殲-10b則是在殲-10a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之後的型號,其產量也不高,僅僅生產了兩個團就停產了,轉而全力生產性能更先進的殲-10c。

    在成飛的計劃中,殲-10c是要大量生產的,不過目前裝備部隊的並不多,畢竟從定型到現在也不過才一兩年時間。

    所以,殲-10a依然是部隊目前裝備的殲-10係列戰機中,最多的一個型號。

    不過,最後一批殲-10a出廠,距今也有差不多五年了,更早的應該都快要退出現役了。

    兩架性能非常落後的戰機,憑什麽就能在眾多先進戰機中脫穎而出衝進十強呢?

    這就不得不說這兩個飛行員逆天的運氣了,連剩下的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

    兩個殲-10a的飛行員,其中一個還是楊洛他們的老熟人,正是75師的魯有南。

    他是一路順風順水過來的,遇到的對手不是殲-10a,就是殲-11a,憑著他的殲-10a換過航發,無驚無險地取得勝利。

    另一個人的運氣就更好了,在19進10時直接輪空,不費吹灰之力取得十強名額。

    如果不是所以人都知道是係統隨機匹配,加之有人爆料對方出身普通,甚至都要懷疑他是某個大佬的後輩了。

    本來呢,大家以為他們的逆天運氣也就到此為止了,五強說什麽都不可能闖進去。

    萬萬沒想到,係統又開了一個大玩笑,給了所有人一個大大的驚喜,竟然把兩架殲-10a給匹配到了一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十四天賽程,眾人坐在大禮堂內,一個個呆若木雞,傻傻地看著大屏幕。

    此時進行的是今天的第一場單機對抗,赫然是兩架殲-10a之間的戰鬥。

    “我靠,係統竟然把這兩貨匹配在了一起,這不是送他們其中一個進五強嗎?他nnd,我咋就沒這麽好運呢?”

    薛飛昂著頭,看著屏幕上顯示的信息和圖像,想到兩架殲-10a戰鬥在空中翻轉騰挪爭奪五強的名額,再想想自己連十強都沒能進去,感歎對方運氣好,也感歎自己點背。

    其實,這也是所有人的心聲。

    葉劍龍吐槽道:“他nnd,能進十強的,除了他們兩個,誰沒有遇上過硬骨頭,都是辛辛苦苦拚殺進來的。這兩貨倒好,輕而易舉就進來了,還tmd匹配到了一起爭奪第五名。”

    薛飛緊接著說道:“不管他們誰輸誰贏,我估計他們都要笑死了。”

    “運氣來了,連城牆都擋不住啊!哎,這逆天的運氣,不得不佩服。”楊洛也相當的意外,不禁笑著搖頭道。

    已經可以想象,兩人的好運,迴到部隊後肯定還會繼續,以殲-10a取得如此的好成績,升職加薪是肯定的。

    “這單機對抗的規則有問題啊,怎麽會有這麽大的漏洞?”葉劍龍苦笑了一聲道。

    “想一想今年以前的金頭盔是什麽機型來參加就知道了,這應該是近兩年使用的規則,他們應該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楊洛搖頭道,“不過,我不認為規則有什麽問題。畢竟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楊洛還真沒說錯,這單機對抗的規則確實是這兩年使用的,並未出現過什麽問題,因此導演組就沒有修改。

    但是呢,以前參賽的戰機並沒有像今年這樣一下子多了三個型號的新戰機,彼此的性能差距也並不是十分大,任何一個機型進入決賽都有可能。

    放到今年,多了幾個新型號的戰機,性能差距一下子拉開來了,到決賽時混入了性能落後的戰機,就顯得規則有問題了。

    但規則本身是沒有問題的,隻是不合時宜罷了。

    “你這麽說也行。”葉劍龍無奈地發現,他還真的沒有辦法反駁楊洛。

    楊洛又說道:“不過呢,經過這次之後,單機對抗規則應該會修改。”

    “你認為會怎麽修改?”葉劍龍好奇地問道。

    薛飛也投來了詢問的目光。

    楊洛不加思索地道:“還能怎麽改?就像體育賽事一樣,先把參賽的人平均分成幾個小組,取前兩名或第一名進入決賽就好了。”

    葉劍龍和薛飛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也覺得導演組會按照此種方法修改。

    三人無心去看兩架殲-10a之間的戰鬥,也基本能猜到結局,大概率是魯有南會獲勝。

    其他人也差不多,一個個都在低聲交談,等待這第三場對抗的結束。

    對於誰勝誰負,大部分人都不關心,或許隻有這兩架殲-10a飛行員的同一個部隊戰友才會關心。

    無論誰取勝,也隻能是到此為止了,不可能再進一步。

    因為五強之間的對抗,規則不一樣,反倒與雙機對抗一樣,采取循環對抗,取前三名授予金頭盔。

    這規則大家都是知道的,也就是說不會再出現輪空的情況。

    換句話說,無論誰贏,注定了隻能是第五名。

    經過了一段不短的時間等待,結果出來了。

    魯有南毫無疑問地獲得了勝利,以8:5的成績,幹淨利落地奪得了五強的席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飛行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燕皇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燕皇族並收藏我的飛行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