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一晃而過,122團恢複到訓練之中。戰備值班也做出更改,恢複到八月份之前的雙班值班製。
國慶三天假期,楊洛最高興的是和張青瑤確定了戀愛關係,堂而皇之地和張青瑤成雙成對地出現東嶺場站的各個地方。不再像之前那樣,一旦有人拿自己和張青瑤說事就急急忙忙地解釋。
現在的楊洛更忙了,感覺一天的時間都不夠自己用。
首先,要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其次,要抽時間跟馬海軍學習機務知識;最後,還要陪張青瑤。
楊洛痛快並快活地忙碌著,在十月五號的一天,接連兩件讓楊洛高興的事發生了。第一是得到團裏的通知,兩天後也就是十月七號前往安縣場站參加九月份的對抗演練總結大會,並領獎,明確通知獲得一等功一次。
第二則是當天晚上進入係統空間,例行一天兩個起落的模擬飛行後,發現累積的飛行時間已經足夠,解鎖了第三款戰機。
楊洛站在係統空間的三號機庫裏,看著眼前的這架戰機,有著殲-10的影子,卻幾乎被魔改得麵目全非的戰機,楊洛深吸一口氣,拿起一旁放著的性能技術資料,他已迫切地想知道這是什麽型號。
封麵上已經有這架戰機的型號——殲-10e。
這個型號讓楊洛目瞪口呆,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的型號。到目前為止,殲-10係列隻出過殲-10a、殲-10ay、殲-10b、殲-10c、殲-10s、殲-10sy幾個型號,連殲-10d都沒有出現過,還隻是網友們的猜測,殲-10e是什麽時候的事呢?
然而,技術資料上並沒有給出答案,這個問題也就一直困擾著他,直到真正的殲-10e出現的那一天,才解開了他心中的疑惑。
迴過神,楊洛翻開這本技術資料,仔細閱讀。
殲-10e,單座單發全天候多用途戰鬥機,綜合性能準四代。
基礎參數:機長17.5米,機高6.05米,翼展10.05米,最大表速2.3馬赫,起飛距離300米,著落距離400米,最大極限過載11g,作戰半徑1700千米……
一係列的數據,無不表明,這款戰機真是魔改的非同一般。與楊洛能找到的殲-10b的數據相比,已經提升了一大截。
特別是動力係統,采用的是和殲-20一樣的發動機——ws-15“峨眉”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17萬牛,中間推力也達到了10萬牛,推重比10.
機體采用dsi鼓包進氣道技術和保形油箱,最大航程可以達到四千五百多公裏。
操控係統不再是現在普遍使用的三軸四餘度電傳操控係統,而是光傳超控係統,同時采用觸摸感應技術和聲控技術,讓人機交互更簡單便捷。
機頭類似於殲-20的菱形設計,發動機尾噴口為鋸齒狀,一體化的玻璃座艙,並塗有隱身材料,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
網絡上網友們的猜測殲-10d的性能全部有體現,更有過之,更為強大。
或許這就是殲-10係列最後的改型,最後的絕唱。
作為單發中型戰鬥機,殲-10自麵世以來就存在先天的不足,沒辦法改變,再怎麽改進,也跳不出去。
對於係統空間裏選擇的飛機,楊洛一直摸不著頭腦,殲-7選擇了殲-7係列裏可以說性能最好的殲-7g,到了殲-8則是一款電子偵察機殲偵-8f,殲-10又是一款不要說見過連聽都沒聽過的殲-10e,往後的戰機楊洛同樣不認識,隻能從外形上大致推測出是什麽係列。比如四號機庫裏的戰機,從外形上,楊洛知道是殲-11,但具體型號跟已麵世的任一型號都對不上,往後的殲-16、殲-20、殲-15等同樣如此。
“殲-10e,就讓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牛。”
楊洛輕輕合上這本技術資料,放到一邊,拿起配套的飛行裝具穿戴起來,讓楊洛刮目相看的是飛行頭盔,不是殲-10通用的tk-10a頭盔,而是一款不知型號的頭盔,沒有具體資料,有些什麽功能楊洛也不知道。
研究了一番不得要領,楊洛不管不顧直接戴上,轉身爬進了戰機座艙。
連接好頭盔,座艙玻璃自動合上,發動機自動開始點火啟動,發出巨大的噪音,被座艙玻璃和飛行頭盔隔絕在外,楊洛連一點聲音都聽不到。
楊洛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的隔音效果,比起他現在所用的tk-14a頭盔可是好的太多了,不是一個量級。
啟動航電係統,戴在頭上的飛行頭盔暮然一亮,內部釋放出綠光,眼前的頭盔鏡片上麵顯示——係統自檢中。
“智能頭盔?類似於f-35頭盔的hmds頭盔顯示技術。”楊洛心中吃驚,初次接觸此種頭盔,給他的驚喜太大了。
很快,眼前的鏡片上提示,自檢結束,一切正常。隨後轉化為戰鬥機的飛行參數、發動機工作參數等信息,顯示在鏡片上。
這是真正的智能。
看著眼前布滿各種參數卻又不影響視線的鏡片,楊洛心向往之,不禁發出感歎:“不知道在現實中什麽時候才能戴上這樣的頭盔。”
與tk-14a相比,tk-14a就是個渣,從佩戴的舒適度、隔音效果、先進程度、智能程度等,被現在戴著的頭盔全方位按在地上摩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滑出機庫,經由機庫前的牽引道進入跑道內,楊洛先在跑道上練習滑跑。
沒有經過模擬機的練習,直接上手,隻能從滑跑開始練習。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像殲-7g,有同為二代機的l-15獵鷹高教機的基礎,可以直接就飛。
三代機殲-10從未接觸過,必須慢慢來,先適用一下。
最大的不同,就是體現在操控上,比起二代機,靈敏的太多了,不像殲-7g那樣費力,更遑論殲教-7.
輕巧,敏捷。
這是楊洛的第一感覺,雖隻是在跑道上滑跑。
僅僅隻是在跑道上滑跑,楊洛已經愛上這款戰機,同時心底更加迫切想要飛殲-10。
“已經快到年底了,怎麽還沒有任何關於改裝殲-10的消息,不會是假的吧。”駕駛著戰機的楊洛不由得想到了下團的時候葉劍龍所說的小道消息。
在跑道上來來迴迴滑了幾趟,楊洛操控戰機重新迴到跑道的起點,節流閥推到底,ws-15航空引擎怒吼著,推著戰機高速在跑道上滑行。
滑行三百米後,達到起飛臨界速度,戰機獲得了足夠的升力。
“滴!”
眼前的頭盔鏡片上突然給出提示——可以拉升起飛。
微微吃驚,感歎於頭盔的智能的楊洛沒有絲毫猶豫,右手往後拉杆。
殲-10e機頭抬起,前起落架離地,後起落架緊隨其後離開地麵,迎向前方蔚藍的天空。
第一次起飛,楊洛並不是很滿意,起飛姿態不是很好,不夠優雅直接。
在空中先平飛了一段時間,隨後開始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動作科目,一步一步慢慢來。
想要直接就上眼睛蛇機動、落葉飄等過失速機動,唯一的後果就是墜機,沒有第二種可能。
無以倫比的飛行體驗感,讓楊洛直接舍去了殲偵-8f,準備以後的兩個起落用在殲-10e上,還有一個起落用在殲-7g上,畢竟自己現在在現實中飛的還是殲-7g,必須提升殲-7g的飛行技術。
理論上來說,能飛三代機的飛行員,必定會飛二代機,但是技術的高低就不一定了。每一款戰機的性能都不盡相同,想要飛得好,就必須用時間去磨練。
一個起落的飛行,讓楊洛意猶未盡,但奈何今天的模擬飛行機會已經用盡,想要繼續必須等明天才行。
國慶三天假期,楊洛最高興的是和張青瑤確定了戀愛關係,堂而皇之地和張青瑤成雙成對地出現東嶺場站的各個地方。不再像之前那樣,一旦有人拿自己和張青瑤說事就急急忙忙地解釋。
現在的楊洛更忙了,感覺一天的時間都不夠自己用。
首先,要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其次,要抽時間跟馬海軍學習機務知識;最後,還要陪張青瑤。
楊洛痛快並快活地忙碌著,在十月五號的一天,接連兩件讓楊洛高興的事發生了。第一是得到團裏的通知,兩天後也就是十月七號前往安縣場站參加九月份的對抗演練總結大會,並領獎,明確通知獲得一等功一次。
第二則是當天晚上進入係統空間,例行一天兩個起落的模擬飛行後,發現累積的飛行時間已經足夠,解鎖了第三款戰機。
楊洛站在係統空間的三號機庫裏,看著眼前的這架戰機,有著殲-10的影子,卻幾乎被魔改得麵目全非的戰機,楊洛深吸一口氣,拿起一旁放著的性能技術資料,他已迫切地想知道這是什麽型號。
封麵上已經有這架戰機的型號——殲-10e。
這個型號讓楊洛目瞪口呆,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的型號。到目前為止,殲-10係列隻出過殲-10a、殲-10ay、殲-10b、殲-10c、殲-10s、殲-10sy幾個型號,連殲-10d都沒有出現過,還隻是網友們的猜測,殲-10e是什麽時候的事呢?
然而,技術資料上並沒有給出答案,這個問題也就一直困擾著他,直到真正的殲-10e出現的那一天,才解開了他心中的疑惑。
迴過神,楊洛翻開這本技術資料,仔細閱讀。
殲-10e,單座單發全天候多用途戰鬥機,綜合性能準四代。
基礎參數:機長17.5米,機高6.05米,翼展10.05米,最大表速2.3馬赫,起飛距離300米,著落距離400米,最大極限過載11g,作戰半徑1700千米……
一係列的數據,無不表明,這款戰機真是魔改的非同一般。與楊洛能找到的殲-10b的數據相比,已經提升了一大截。
特別是動力係統,采用的是和殲-20一樣的發動機——ws-15“峨眉”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17萬牛,中間推力也達到了10萬牛,推重比10.
機體采用dsi鼓包進氣道技術和保形油箱,最大航程可以達到四千五百多公裏。
操控係統不再是現在普遍使用的三軸四餘度電傳操控係統,而是光傳超控係統,同時采用觸摸感應技術和聲控技術,讓人機交互更簡單便捷。
機頭類似於殲-20的菱形設計,發動機尾噴口為鋸齒狀,一體化的玻璃座艙,並塗有隱身材料,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
網絡上網友們的猜測殲-10d的性能全部有體現,更有過之,更為強大。
或許這就是殲-10係列最後的改型,最後的絕唱。
作為單發中型戰鬥機,殲-10自麵世以來就存在先天的不足,沒辦法改變,再怎麽改進,也跳不出去。
對於係統空間裏選擇的飛機,楊洛一直摸不著頭腦,殲-7選擇了殲-7係列裏可以說性能最好的殲-7g,到了殲-8則是一款電子偵察機殲偵-8f,殲-10又是一款不要說見過連聽都沒聽過的殲-10e,往後的戰機楊洛同樣不認識,隻能從外形上大致推測出是什麽係列。比如四號機庫裏的戰機,從外形上,楊洛知道是殲-11,但具體型號跟已麵世的任一型號都對不上,往後的殲-16、殲-20、殲-15等同樣如此。
“殲-10e,就讓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牛。”
楊洛輕輕合上這本技術資料,放到一邊,拿起配套的飛行裝具穿戴起來,讓楊洛刮目相看的是飛行頭盔,不是殲-10通用的tk-10a頭盔,而是一款不知型號的頭盔,沒有具體資料,有些什麽功能楊洛也不知道。
研究了一番不得要領,楊洛不管不顧直接戴上,轉身爬進了戰機座艙。
連接好頭盔,座艙玻璃自動合上,發動機自動開始點火啟動,發出巨大的噪音,被座艙玻璃和飛行頭盔隔絕在外,楊洛連一點聲音都聽不到。
楊洛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的隔音效果,比起他現在所用的tk-14a頭盔可是好的太多了,不是一個量級。
啟動航電係統,戴在頭上的飛行頭盔暮然一亮,內部釋放出綠光,眼前的頭盔鏡片上麵顯示——係統自檢中。
“智能頭盔?類似於f-35頭盔的hmds頭盔顯示技術。”楊洛心中吃驚,初次接觸此種頭盔,給他的驚喜太大了。
很快,眼前的鏡片上提示,自檢結束,一切正常。隨後轉化為戰鬥機的飛行參數、發動機工作參數等信息,顯示在鏡片上。
這是真正的智能。
看著眼前布滿各種參數卻又不影響視線的鏡片,楊洛心向往之,不禁發出感歎:“不知道在現實中什麽時候才能戴上這樣的頭盔。”
與tk-14a相比,tk-14a就是個渣,從佩戴的舒適度、隔音效果、先進程度、智能程度等,被現在戴著的頭盔全方位按在地上摩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滑出機庫,經由機庫前的牽引道進入跑道內,楊洛先在跑道上練習滑跑。
沒有經過模擬機的練習,直接上手,隻能從滑跑開始練習。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像殲-7g,有同為二代機的l-15獵鷹高教機的基礎,可以直接就飛。
三代機殲-10從未接觸過,必須慢慢來,先適用一下。
最大的不同,就是體現在操控上,比起二代機,靈敏的太多了,不像殲-7g那樣費力,更遑論殲教-7.
輕巧,敏捷。
這是楊洛的第一感覺,雖隻是在跑道上滑跑。
僅僅隻是在跑道上滑跑,楊洛已經愛上這款戰機,同時心底更加迫切想要飛殲-10。
“已經快到年底了,怎麽還沒有任何關於改裝殲-10的消息,不會是假的吧。”駕駛著戰機的楊洛不由得想到了下團的時候葉劍龍所說的小道消息。
在跑道上來來迴迴滑了幾趟,楊洛操控戰機重新迴到跑道的起點,節流閥推到底,ws-15航空引擎怒吼著,推著戰機高速在跑道上滑行。
滑行三百米後,達到起飛臨界速度,戰機獲得了足夠的升力。
“滴!”
眼前的頭盔鏡片上突然給出提示——可以拉升起飛。
微微吃驚,感歎於頭盔的智能的楊洛沒有絲毫猶豫,右手往後拉杆。
殲-10e機頭抬起,前起落架離地,後起落架緊隨其後離開地麵,迎向前方蔚藍的天空。
第一次起飛,楊洛並不是很滿意,起飛姿態不是很好,不夠優雅直接。
在空中先平飛了一段時間,隨後開始試著做一些簡單的動作科目,一步一步慢慢來。
想要直接就上眼睛蛇機動、落葉飄等過失速機動,唯一的後果就是墜機,沒有第二種可能。
無以倫比的飛行體驗感,讓楊洛直接舍去了殲偵-8f,準備以後的兩個起落用在殲-10e上,還有一個起落用在殲-7g上,畢竟自己現在在現實中飛的還是殲-7g,必須提升殲-7g的飛行技術。
理論上來說,能飛三代機的飛行員,必定會飛二代機,但是技術的高低就不一定了。每一款戰機的性能都不盡相同,想要飛得好,就必須用時間去磨練。
一個起落的飛行,讓楊洛意猶未盡,但奈何今天的模擬飛行機會已經用盡,想要繼續必須等明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