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未停,但京城似乎又熱鬧起來了。


    不僅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的衙役多了,就是街頭街尾間,總有一些人目光不善的盯著行人,似乎下一刻就會暴起抓人。


    好在他們始終沒有暴起。


    但這樣被盯著也不是事,所有行人都腳步匆匆的盡快把自己的事處理完,以期早點迴家。


    董孝全下朝的第一件事,就是過問那位神秘的劉先生。


    “晉王府的人一直在找,現在隻能肯定那位劉先生早有防備,提前一步逃了。”


    總捕頭從昨夜就出去盯晉王府了,“我們想要找到此人,恐怕要挨家挨戶的搜查才可。”


    但是沒有特別正當的理由,他們是不能這樣幹的。


    京城這樣的首善之地,接二連三的出事……,會造成人心惶惶。


    太上皇和皇上也不樂意。


    “……罷了!”


    董孝全思慮良久,隻能歎息,“此人,你們先秘密查吧!”


    他知道劉先生為什麽躲。


    被晉王找到,他活不了,被他們找到……,也一樣活不了。


    一旦證實當年太子的某些信件有假,那後果簡直不敢想像。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那真不是說假的。


    到時朝廷動蕩,皇室動蕩,都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倒黴,多少人受牽連。


    太上皇和皇上好不容易達成的平衡,必將被打破。


    大昭的大好局麵,一個不好,又會付之流水。


    “不論怎麽說,都隻有先找到人,才能說其他。”


    董孝全堅定了心思,“瘦猴那裏,你們也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全。”


    說到這裏,他又道:“讓巡邏人員也多往寧、榮街走一走。晉王尋不到那位劉無生,又確定我們沒法朝他動手時,也許還會打賈家的主意,尤其寧國府那邊。”


    “是!”


    “狗急了會跳牆,兔子急了會咬人,更何況人家是王爺。”


    晉王都敢朝太子打主意,那一個小小的賈家,就更不在話下了。


    董孝全看向他的總捕頭,“找幾個人跟賈家露一下口風吧!”


    “……賈家對晉王應該早有防範。”


    盧總捕頭道:“今天早上,在賈家周邊晃的晉王府人員,有好幾個都被人套了麻袋,揍了一頓。”


    董孝全:“……”


    就很震驚啊!


    不過,怎麽感覺又有點解氣呢。


    “他們的腿都被敲斷了。”


    盧總捕頭也是無語,“而且敲的手法很特別,就算有高明的大夫幫忙接上了,以後想像正常人一樣行走,恐怕也有些難。”


    “唔~”


    董孝全摸了摸胡子,“晉王府的人報案了嗎?”


    “報了,不過,是以他們私人的身份報的,隻是他們都沒看清人家的長相,我們也無從查起。”


    盧總捕頭笑了一下,“隻抓了幾個地痞、刺頭,但他們又都有不在場的證據,所以到現在為止,他們的案子,我們隻能往他們的仇人身上查,問他們平日裏都得罪了哪些人,在什麽地方,什麽時間得罪的,他們又都說不出,沒辦法下,他們一個個的都撤案了。”


    幹得好!


    董孝全笑了,“那成吧,此類小事,以後就不必報給本大人了。”


    “是!”


    盧總捕頭和他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太子替皇上處理政事多年,朝堂乃至民間,多有讚譽。


    原想著,從秦皇漢武乃至唐宗宋祖都沒湊出的太子,會在他們大昭平穩上位,卻沒想,最後還是落到那樣一副田地,誰不唏噓?


    如今……


    哪怕暫時不能拿晉王怎麽樣,也不妨礙他們惡心他。


    於是,晉王府的人到哪,順天府的衙役就到哪。


    這事不能瞞。


    萬一他們發現姓劉的……


    想要報給晉王吧,可是晉王已經進宮了。


    他隻能特別煎熬的在外奔波。


    皇宮裏,太上皇還不知道,他寶貝似的疼了這麽多的兒子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他隻知道,多寵些晉王,朝廷的風向就不會一邊倒。


    “……父皇您都不知道,王妃她有多糊塗。”


    問候了老頭子平日的睡眠、吃食等等,好像欣喜老頭子身體硬朗的晉王在最後歎氣,“前段時間丟了好幾樣寶貝,她居然還要報官。”


    嗯?


    太上皇的眼睛眯了眯,“丟了什麽?”


    “一副唐伯虎的畫,一件哥窯的賞器,還有一個您當年賞的花鳥雙麵繡。”


    晉王也是沒辦法。


    他得先跟老頭子以玩笑方式,把王妃丟東西的事說了。


    這叫先下手為強。


    要是董孝全先說……


    哪怕沒證據,老頭子也會懷疑太子當年的事,與他有關。


    “這要報了官,我這晉王府就成京城的大笑話了。”


    他好像抱怨的道:“所以,剛聽說這事,我就讓人把報官的嬤嬤抓迴來了。”


    “……這幾樣東西,是真丟了嗎?”


    “應該是丟了。”


    晉王道:“兒子後來查了,有人恍惚看到什麽黑影,就是沒想到,會有偷兒敢到王府偷東西。”


    “還是得查一查!”


    太上皇已經在心裏,給了董孝全一記輕罰。


    此人太過忠正,幹什麽都一板一眼,因為他已退位,他更傾向於皇帝那裏。


    同時也因為他帶的這個頭,皇帝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越發的多了些。


    這是太上皇無法容忍的。


    史書上,無權的太上皇,最後可都沒有好下場。


    他英雄一世,可不想最後也成為一個讓人唏噓的家夥。


    “此事順天府董孝全失職了。”


    太上皇很滿意兒子遞來的這個理由,“戴權,告訴皇帝,就說朕說的,京城各種大案奇案頻發,董孝全失職,罰俸一年。”


    “……是!”


    戴權偷偷瞄了一眼晉王,忙躬身應是,去通知皇帝了。


    “父皇!”


    晉王眉開眼笑,“您這樣幹,那董老頭肯定又要懷疑,是兒子給他下蛆了,迴頭,他小心眼發作,肯定還要找兒子麻煩。”


    “他敢!朕給你撐腰。”


    父子兩個笑哈哈。


    又說起北邊的將要輪流迴來的有功人員。


    “史鼎功勞不小,兒子聽說皇上有意再起封爵的盛況呢。”


    晉王朝老頭子打聽,“您說,他……”


    “唔~,當年他爹就是個能幹的。”


    太上皇記掛他的老臣,“朕已經決定封史鼎為忠靖侯。”


    “忠靖侯?”


    晉王笑了,“這名字起得好。”他又提點道:“迴頭您還是讓戴權去宣旨嗎?”


    皇上想把史鼎弄到他手下,卻不料薑還是老的辣,隻一招,不管是史鼎還是他,都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自然!”


    封侯的聖旨,太上皇都寫好了。


    史鼎是個能臣。


    他在一日,當然是不想被皇帝攏了去。


    皇帝也知道此點。


    老頭子防著他,但隻要不糊塗,其他都是小事。


    隻要老頭子寫好了聖旨,他就給蓋印。


    以示他們父子同心。


    二龍在朝,父子同心,也是宣揚教化萬民的典範。


    至於說董孝全被罰俸,多小的事啊?


    皇帝壓根就沒管。


    反正他窮。


    臣子們太富,他也會眼酸的。


    “董大人八成是得罪晉王了。”


    皇後瞄了皇上一眼,忍不住歎了一口氣,“您要不問問。”


    “有什麽可問的?問多了父皇心裏還不舒服,到時候老董會更倒黴。”


    君臣一場,他就不給他添亂了,“不問,老董反而能放手施為。”


    董孝全何等人也?


    晉王在背後蛐蛐他,那就要做好被他針對的準備了。


    皇上就願意看董孝全在朝堂上噴晉王的人,“迴頭朕再找個機會,賞他一些東西就是。”


    肯定比俸祿值錢就是。


    這事太上皇教過他。


    窮官、能官,要敲打著用,你越敲打,他們越能幹。


    迴頭你再賞個什麽,人家能肝腦塗地。


    “……您心中有數就好。”


    皇後覺得皇帝最近太順了,有些飄。


    但他們這些年,難得能這麽順,她也不想煞風景。


    “有數有數。”


    皇帝笑眯眯的又從懷裏摸出一張紙來,“看看這是什麽?”


    “銀票?”


    還是五萬兩的大票子。


    皇後吃驚,“是忠順王送來的?”


    “對啊!”


    皇帝把銀票子往皇後手上的一塞,“江南那些鹽商實在是有錢,這些個,迴頭你看著用。”


    過年了,他和皇後也不愁打賞了。


    “成!”


    皇後笑眯眯的收了,“北邊基本結束了,南邊……也不會再打了吧?”


    這?


    皇帝的眉頭蹙了蹙。


    現在其實是個好機會。


    南邊蹦躂起來了。


    大昭師出有名。


    把他們先收拾了,以後再弄北邊,就不用提心吊膽了。


    隻是……


    想到他爹最後再賞誰誰什麽爵,皇帝又有點不樂意。


    可錯過此機……


    “這事朕還要好生想一想。”


    北邊的羅刹人,越來越猖狂。


    據寧古塔將軍報,金人被打得很慘。


    “其實現在打,就當練個兵也不錯!”


    等到韃靼和金人被收拾了,大昭大概就要直麵羅刹人了。


    皇帝站起來,“鴻臚寺陸懷中說,金人在尋求與我大昭的合作。”


    皇後:“……”


    這等大事,她並不敢插嘴。


    “算了,朕去跟父皇說一說。”


    被動等待,並不是個好辦法。


    皇帝朝皇後道:“父皇那裏有好吃的,今兒你也不必等我了。”


    “嗯!”


    皇後給他整整衣服,“好好跟太上皇說話,晉王若一時不走,一起用膳,您也要好生說話。”


    “哈哈,我又不是那等暴脾氣的人。”


    皇帝笑嗬嗬的走了。


    皇後卻眉頭不展。


    雖然又得了一大筆銀子,但是,今年薅得太狠,明年恐怕就不行了。


    皇後小心的把銀票收起來時,寧國府裏,沈檸也正在賞今天的有功之人。


    她沒想過打晉王的人,但賈珍讓人打了,她還挺解氣的,那當然要有賞。


    可以說瘦猴跌倒,寧國府的府衛和預備府衛們,全都發了一筆。


    哪怕唐福、唐貴呢,也因為跟著蓉哥兒習武,今天被賞了一隻烤鴨並二兩銀子。


    尤氏管家,有生意當然是緊著自家。


    再說她和太太經營的那家烤鴨店,也早在京城闖出了名頭。


    賞人不要太好。


    “母親,這是您這個月的分紅。”


    天冷了,烤鴨店的生意相對要差一些。


    好在太太又讓夥計們改良食盒,還用棉被包裹食盒,保證送到各家的烤鴨還是熱乎的。


    “兩百三十四兩。”


    “幹得不錯!”


    沈檸朝青竹擺擺手,青竹馬上把銀子收走了,“這天恐怕還會有幾場大雪,告訴夥計們,多備些米糧,迴頭到城外施粥去。”


    “都備好了。”


    尤氏忙道:“今年的慈幼局,各種過冬物資,據說也備得很足。”


    沈檸點頭,“饅頭庵那裏的饅頭……”


    “還在做呢,每天布施四百個。”


    尤氏笑,“不過因為饅頭好吃,買的人也多,饅頭庵那邊已經開支平衡了。”


    “收留了多少人?”


    “七個!”


    尤氏道:“都是無家可歸的婆子、婦人。如今她們已經把饅頭庵的饅頭當營生在幹了。”


    她們婆媳兩個在這裏說家常,說各處的生意,榮國府這邊,賈政沒了能罵的寶玉,就很煩。


    他以為那孩子從小被慣得細皮嫩肉,肯定是吃不了練武的苦,卻沒想,人家一大早就過去了。


    “老爺,金陵薛家太太的來信,您看……”


    王熙鳳到底把那位姑媽的信送了過來。


    周姨娘跟著賈政先看了,“要不要給太太送去啊?”


    “拿來,我送吧!”


    薛家在金陵那邊,也算賈家的老親。


    賈政拿過信,跟著周姨娘,看著她打開小佛堂的大門。


    正在敲木魚的王夫人,聽到動靜,眼皮子抬了抬,並未起身。


    反正她如今幹什麽都這樣。


    賈政並不會轉變態度。


    現在過來……


    “金陵那邊有你一封信。”


    什麽?


    王夫人的心頭一動。


    妹妹迴信了?


    她……


    王夫人沒敢表露急切。


    “有信就有信吧!”


    能給她,肯定會給,不能給她,那就不會給。


    “我這個樣子,你會讓我迴信嗎?”


    “自然不會。”


    賈政對著她有種無處下嘴的感覺,“這輩子你都別想給誰寫任何一封信。”


    好怕?


    王夫人重新敲起木魚。


    “你妹子要進京了,還說想要投奔你。”


    賈政把信丟在地上,“迴頭進京,你明著告訴她,別想那有的沒的,我賈家不會成為你家任何親戚的靠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大當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潭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潭子並收藏紅樓大當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