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簷九頂,鬥拱交錯,微風拂過,簷鈴叮咚。
大興宮西北角的觀文殿,檀煙嫋繞,靜謐幽沉,偶有儒生捧卷出入,腳步輕盈,綬帶飄飛。
殿外甬道上,五、六人疾步快行,朝著殿門匆匆而來,仆從們持扛肩輿,氣喘籲籲,柴紹半臥其上,閉目沉思。
轉眼間,一行人便來到大殿門前,通報之後,柴紹在門童的引導下,亦步亦趨地穿堂過舍,來到正殿。
抬腳入內,隻見五十步見方的正殿裏,高高掛著“觀文藏書”的黑底金字匾牌,牌下三麵皆是楠木書架,層層疊疊,形如高牆,書香撲麵,濃鬱淳厚。
“霍公,別來無恙?”一聲問候從正殿左側的滾輪高梯上傳來。
柴紹抬頭一看,隻見蕭之藏平幘白袍,笑容滿麵,左手持書,右手扶梯,正從上麵拾階而下。
柴紹拱手一揖,笑道:“蕭將軍…哦,不,蕭大學士,好情致啊,不論風吹雨打,我自書海暢遊!”
蕭之藏走下高梯,一麵讓人沏茶待客,一麵請柴紹入坐客位,說道:“書海靈異,可化解世間風雨。”
說罷,主客兩人皆會心一笑。
小童端茶上桌,緩步離去,柴紹摸了摸自己寬大的額頭,說道:“都說蕭學士神機妙算,那請問閣下,柴某今日為何而來呢?”
蕭之藏淡眉一揚,側頭反問道:“那請問霍公,前日廷議,為何緘默不言呢?”
柴紹一愣,繼而開懷大笑。
笑罷,柴紹一斂容顏,點點頭,輕歎一聲,說道:“不瞞蕭學士,政局變幻莫測,我和公主想迴到延州去,可卻左右為難啊!”
“我明白霍公的處境,”蕭之藏指尖輕彈,整理袍角,神色凝重地說道,“舉朝上下一片遷都之聲,在蕭某看來,若遂行此策,豈唯霍公及公主殿下不得重返延州,我大唐更有傾覆之危啊!”
柴紹聽聞,吃驚不小,怔怔地看著蕭之藏,急急說道:“願聞其詳!”
“嗯,”蕭之藏摸著光生的下頜,緩緩道來,“關中阻山帶河,形勝之地;長安堅城寬池,易守難攻,放棄如此有利的地形,遷都避敵,無異於自開門戶,縱賊入內,悔之不及啊!”
“對,”柴紹眉頭一展,點頭稱是。
“這是其一,”蕭之藏頓了頓,接著說道,“其二,我朝初立,恩澤未被,根基不穩,若貿然遷都,必然民意沸騰,民心盡失;縱然遷之樊州,也不過是自欺欺人,苟延殘喘罷了!”
“不錯。”
“其三,王師一敗再敗,滿朝文武已有畏懼劉賊之心,若乘輿大動,百官出城,萬姓相從,劉武周遣兵渡河,躡蹤而來,隻消三、五千精騎,便可擾動視聽,鶴唳風聲,導致人心惶惶,甚而儀仗奔散啊!這樣一來,恐怕到不了樊州,我朝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了!”
柴紹聽聞,震駭無比,麵色蠟白,氣息粗重,好一會兒沒有吭聲,隻盯著對麵的高大書牆怔怔出神。
大殿裏,檀煙輕上,筆直如線,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咳,咳…”蕭之藏傳來兩聲輕咳,將客人的思緒拉了迴來。柴紹扭過頭來,問道,“如此看來,我朝唯有憑借黃河天險,固守關中,以待時變了?”
“非也…”蕭之藏連連搖頭。
“怎麽說呢?”
蕭之藏看著客人,目光熠熠,不容置疑,迴答道:“大河對岸的並州乃是富庶之地,更是關中的門戶,若失去了並州,關中唇亡齒寒之勢立顯,猶如今日啊!”
見柴紹點頭讚同,蕭之藏雙手按膝,接著說道:“更為重要的是,失去了並州,我朝便失去了千裏機動的縱深地域,若關外的竇建德、王世充之輩趁火打劫,西向關中,則我朝多麵受敵,難以伸展,仍處於危急的境地啊!”
“那麽,”柴紹眼睛一眨,目光閃動,接過話來,“秦王渡河反擊,是拯救當前危局的必然選擇了?”
“對,是必然選擇,且是唯一選擇!”蕭之藏斬釘截鐵地迴答道。
柴紹聽罷,搓動雙手,顯得有些激動,“豁”地一下站了起來,在大殿上來迴踱步,思緒萬千。
……
陽光出雲,如劍而下,穿棱入殿,一片明亮。
柴紹踱迴位中,端起茶碗,吹去浮葉,輕啜一口,說道:“既如此,必當竭盡全力促成秦王渡河反擊;可是,朝堂上遷都之聲浪高一浪,秦王孤掌難鳴,若想推動此策,艱難之極啊!”
蕭之藏點點頭,說道:“霍公之憂,不無道理。反擊之戰能否施行,全憑聖心獨斷啊!”
“可是陛下…”柴紹咂咂嘴唇,欲言又止。
“陛下尚未下詔,可見,事情仍有迴還的餘地,”蕭之藏看著麵前的青磚地板,一字一頓地說道。
“如何迴還呢?”
“霍公所問,正是蕭某所思啊!”蕭之藏皺了皺額上的兩道淡眉,意味深長地說道,“聖意不可測,然而民心卻可用啊…”
“蕭學士的意思是…?”
“對,”蕭之藏點點頭,“京城及三輔的百姓不願背井離鄉,遷都樊州,民意如此,不可強為!霍公若能聯手朝中的有識之士,讓民間意願上達天庭,使勳貴遺老陳情陛下,縱使不能左右聖意,但至少可以爭得時日,以利於秦王選軍備戰,促成渡河反擊!”
“此話有理,可以立行…”柴紹頻頻點頭,胸中格局略已成形。
“另外,”蕭之藏側過頭來,看著柴紹,說道,“劉武周所恃者,鐵甲精騎而已。據說,其精銳軍備皆來自於突厥,若能說動陛下,派遣得力使臣速往達爾罕大營,晉見處羅可汗,陳以利害,遺於財貨,或許可以牽製劉武周,延緩其南下的步伐。畢竟,處羅可汗的目的顯而易見,那便是讓諸侯之間彼此牽製,而非一家獨大!”
柴紹聽聞,心悅誠服,不由得側身拱手,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難怪公主說,閣下是終南山義軍中的‘張子房’!”
“哎,公主殿下過獎了,”蕭之藏連忙搖頭擺手,笑道,“那是軍帥的抬舉啊!若非主帥獨具慧眼,從善如流,蕭某豈能有所進獻?”
柴紹也撫掌而笑,說道:“我朝若能渡過此劫,重整旗鼓,他日兵出延州,討伐梁賊,還望蕭學士鼎力相助啊!”
蕭之藏在座中迴以一揖,應道:“昔日在軍中,若非公主殿下提攜,豈有今日觀文殿之蕭學士?在下敢不盡力!”
柴紹扶住靠手,往後一仰,放聲大笑,響自肺腑,爽朗舒展,笑聲久久迴蕩在大殿之中……
大興宮西北角的觀文殿,檀煙嫋繞,靜謐幽沉,偶有儒生捧卷出入,腳步輕盈,綬帶飄飛。
殿外甬道上,五、六人疾步快行,朝著殿門匆匆而來,仆從們持扛肩輿,氣喘籲籲,柴紹半臥其上,閉目沉思。
轉眼間,一行人便來到大殿門前,通報之後,柴紹在門童的引導下,亦步亦趨地穿堂過舍,來到正殿。
抬腳入內,隻見五十步見方的正殿裏,高高掛著“觀文藏書”的黑底金字匾牌,牌下三麵皆是楠木書架,層層疊疊,形如高牆,書香撲麵,濃鬱淳厚。
“霍公,別來無恙?”一聲問候從正殿左側的滾輪高梯上傳來。
柴紹抬頭一看,隻見蕭之藏平幘白袍,笑容滿麵,左手持書,右手扶梯,正從上麵拾階而下。
柴紹拱手一揖,笑道:“蕭將軍…哦,不,蕭大學士,好情致啊,不論風吹雨打,我自書海暢遊!”
蕭之藏走下高梯,一麵讓人沏茶待客,一麵請柴紹入坐客位,說道:“書海靈異,可化解世間風雨。”
說罷,主客兩人皆會心一笑。
小童端茶上桌,緩步離去,柴紹摸了摸自己寬大的額頭,說道:“都說蕭學士神機妙算,那請問閣下,柴某今日為何而來呢?”
蕭之藏淡眉一揚,側頭反問道:“那請問霍公,前日廷議,為何緘默不言呢?”
柴紹一愣,繼而開懷大笑。
笑罷,柴紹一斂容顏,點點頭,輕歎一聲,說道:“不瞞蕭學士,政局變幻莫測,我和公主想迴到延州去,可卻左右為難啊!”
“我明白霍公的處境,”蕭之藏指尖輕彈,整理袍角,神色凝重地說道,“舉朝上下一片遷都之聲,在蕭某看來,若遂行此策,豈唯霍公及公主殿下不得重返延州,我大唐更有傾覆之危啊!”
柴紹聽聞,吃驚不小,怔怔地看著蕭之藏,急急說道:“願聞其詳!”
“嗯,”蕭之藏摸著光生的下頜,緩緩道來,“關中阻山帶河,形勝之地;長安堅城寬池,易守難攻,放棄如此有利的地形,遷都避敵,無異於自開門戶,縱賊入內,悔之不及啊!”
“對,”柴紹眉頭一展,點頭稱是。
“這是其一,”蕭之藏頓了頓,接著說道,“其二,我朝初立,恩澤未被,根基不穩,若貿然遷都,必然民意沸騰,民心盡失;縱然遷之樊州,也不過是自欺欺人,苟延殘喘罷了!”
“不錯。”
“其三,王師一敗再敗,滿朝文武已有畏懼劉賊之心,若乘輿大動,百官出城,萬姓相從,劉武周遣兵渡河,躡蹤而來,隻消三、五千精騎,便可擾動視聽,鶴唳風聲,導致人心惶惶,甚而儀仗奔散啊!這樣一來,恐怕到不了樊州,我朝就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了!”
柴紹聽聞,震駭無比,麵色蠟白,氣息粗重,好一會兒沒有吭聲,隻盯著對麵的高大書牆怔怔出神。
大殿裏,檀煙輕上,筆直如線,寂靜無聲,落針可聞。
“咳,咳…”蕭之藏傳來兩聲輕咳,將客人的思緒拉了迴來。柴紹扭過頭來,問道,“如此看來,我朝唯有憑借黃河天險,固守關中,以待時變了?”
“非也…”蕭之藏連連搖頭。
“怎麽說呢?”
蕭之藏看著客人,目光熠熠,不容置疑,迴答道:“大河對岸的並州乃是富庶之地,更是關中的門戶,若失去了並州,關中唇亡齒寒之勢立顯,猶如今日啊!”
見柴紹點頭讚同,蕭之藏雙手按膝,接著說道:“更為重要的是,失去了並州,我朝便失去了千裏機動的縱深地域,若關外的竇建德、王世充之輩趁火打劫,西向關中,則我朝多麵受敵,難以伸展,仍處於危急的境地啊!”
“那麽,”柴紹眼睛一眨,目光閃動,接過話來,“秦王渡河反擊,是拯救當前危局的必然選擇了?”
“對,是必然選擇,且是唯一選擇!”蕭之藏斬釘截鐵地迴答道。
柴紹聽罷,搓動雙手,顯得有些激動,“豁”地一下站了起來,在大殿上來迴踱步,思緒萬千。
……
陽光出雲,如劍而下,穿棱入殿,一片明亮。
柴紹踱迴位中,端起茶碗,吹去浮葉,輕啜一口,說道:“既如此,必當竭盡全力促成秦王渡河反擊;可是,朝堂上遷都之聲浪高一浪,秦王孤掌難鳴,若想推動此策,艱難之極啊!”
蕭之藏點點頭,說道:“霍公之憂,不無道理。反擊之戰能否施行,全憑聖心獨斷啊!”
“可是陛下…”柴紹咂咂嘴唇,欲言又止。
“陛下尚未下詔,可見,事情仍有迴還的餘地,”蕭之藏看著麵前的青磚地板,一字一頓地說道。
“如何迴還呢?”
“霍公所問,正是蕭某所思啊!”蕭之藏皺了皺額上的兩道淡眉,意味深長地說道,“聖意不可測,然而民心卻可用啊…”
“蕭學士的意思是…?”
“對,”蕭之藏點點頭,“京城及三輔的百姓不願背井離鄉,遷都樊州,民意如此,不可強為!霍公若能聯手朝中的有識之士,讓民間意願上達天庭,使勳貴遺老陳情陛下,縱使不能左右聖意,但至少可以爭得時日,以利於秦王選軍備戰,促成渡河反擊!”
“此話有理,可以立行…”柴紹頻頻點頭,胸中格局略已成形。
“另外,”蕭之藏側過頭來,看著柴紹,說道,“劉武周所恃者,鐵甲精騎而已。據說,其精銳軍備皆來自於突厥,若能說動陛下,派遣得力使臣速往達爾罕大營,晉見處羅可汗,陳以利害,遺於財貨,或許可以牽製劉武周,延緩其南下的步伐。畢竟,處羅可汗的目的顯而易見,那便是讓諸侯之間彼此牽製,而非一家獨大!”
柴紹聽聞,心悅誠服,不由得側身拱手,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難怪公主說,閣下是終南山義軍中的‘張子房’!”
“哎,公主殿下過獎了,”蕭之藏連忙搖頭擺手,笑道,“那是軍帥的抬舉啊!若非主帥獨具慧眼,從善如流,蕭某豈能有所進獻?”
柴紹也撫掌而笑,說道:“我朝若能渡過此劫,重整旗鼓,他日兵出延州,討伐梁賊,還望蕭學士鼎力相助啊!”
蕭之藏在座中迴以一揖,應道:“昔日在軍中,若非公主殿下提攜,豈有今日觀文殿之蕭學士?在下敢不盡力!”
柴紹扶住靠手,往後一仰,放聲大笑,響自肺腑,爽朗舒展,笑聲久久迴蕩在大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