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之中,清晨的曦陽落下,熙熙攘攘的吆喝聲,百姓與攤販的交流聲,孩童們興衝衝的跑過街道。


    李君肅帶著何家兩兄弟走出皇城之時,看到的就是如此景象。


    “大人,該吃早膳了。”何常的目光卻是盯上了酒樓。


    “我要先迴皇宮複命,你們吃吧。”李君肅扔出一個銀袋,而後朝著皇宮走去。


    “大人慢走!”何常接過銀袋,笑嗬嗬的說著。


    “哥,我們有銀子啊。”何沐這時候弱弱提醒著。


    “你懂什麽,用自己的跟吃別人的,那能一樣嗎?”


    何常翻了個白眼,教訓起自家弟弟來。


    何沐沉默了,有時候跟著兄長,其實還挺丟人的。


    特別是自家兄長還是問武的情況下,更丟人了。


    ......


    皇宮,兩儀殿


    李君肅輕車熟路的走向兩儀殿,剛好跟下了朝的皇帝撞上了。


    “嗯?這麽快就處理完了?進來坐。”


    皇帝一看到李君肅,微皺的眉頭就舒展開來,而後招唿道。


    “你說那幫懶鬼,點卯點卯,卯時初讓他們上朝辦公很難嗎?”


    “一個個上朝跟要壓到菜市口砍頭一樣,我很嚇人嗎?”


    皇帝一邊步入兩儀殿,一邊與自己的能臣抱怨著。


    李君肅跟在後麵,也不迴話,畢竟那些朝臣有怨氣情有可原。


    在他那個世界,五品以上的大臣雖然也是需要每天卯時上朝,但都是日出而視事,即午而退。


    也就是說那些大臣就辦公半天,這個世界嘛...日出而視事,深夜而眠。


    大臣們有怨氣再正常不過了。


    “君肅,你說,他們是不是懶骨頭?”皇帝坐下,侍女們端上了花茶。


    “試試這些新采摘的花茶。”皇帝也不等李君肅迴話,笑嗬嗬說著。


    皇帝知道,君肅跟他是一路人,肯定也是無法理解那些懶鬼的。


    李君肅接過侍女遞來的茶盞,輕啜了一口茶水。


    “劍王城這事,這麽快就處理完了?”皇帝放下茶盞,十分和善,跟剛剛在太極殿發飆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


    “三家除了精銳之外,都死幹淨了。”李君肅放下茶盞,神情平淡。


    “嗯,幹得好,一不注意這些門派,一個個就想著悶聲發大財,需要多注意點了。”皇帝一點也不意外,轉而說道。


    君肅這麽多年,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辦過,就沒一次失手。


    就跟李敬隻要出征必凱旋一樣,李敬一生就沒打過敗仗。


    “陛下,皇朝手裏有多少本二十四節氣功法?”李君肅開門見山。


    跟皇帝這種工作狂不需要寒暄太多,有話直說便是。


    “夏至、秋分、冬至,你問這個幹什麽?”皇帝說出了三本功法,而後有些意外。


    “我想掌握一下二十四節氣。”


    “我的部分道術不適合在皇朝境內使用。”


    李君肅先是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後補充了一句。


    “春分刀、夏至臨、秋分指、冬至凜,都在皇朝手裏。


    夏至與冬至都是道術,秋分指可以配合夏至臨,演化生衰指意,指落人衰,亦可指落人活,確實玄妙非凡。”


    皇帝很明顯對武道也是頗為了解的,給李君肅解釋著。


    “春夏秋冬,如何搭配都可以走出不同的道,而且其本身代表的意境,也是因人而異。”


    “有人覺得秋季代表衰敗,也有人覺得秋季代表豐收,或許秋季功法自己還可演化出興衰之意。


    也不怪有人覺得節氣之法一旦集齊,便在天階之上了。”皇帝摸著下巴,耐心解釋著。


    李君肅想到了裘寒度使出萬劍歸宗後,用的道術寒淵雪,那是以天地之力,讓劍影凝實,甚至每把冰劍上,都帶著寒淵劍意。


    “道術道術,以大道施術。”李君肅內心閃過了這麽一個念頭。


    “你怎麽突然想修習節氣法了,如果你想用一些正常的道術,我們還是有部分天罡地煞法的。”


    皇帝的聲音,打斷了李君肅的思緒。


    “我有春分法。”李君肅迴著。


    “嗯?是嗎?”皇帝聞言撓了撓頭,而後想到了什麽,看著李君肅。


    “你好像確實是用春分刀法起家的來著?”皇帝的疑惑,讓李君肅沉默了。


    “你跟人屠走的一條路子,我一時半會都忘了,挺好,我等會讓人把功法送你府上去。”皇帝迴過神,笑了著起來。


    他是真忘了,別說他,哪怕是白星靈,問她李君肅的春分刀法如何,白星靈都得撓頭。


    就算是蘇暗來了,聽到春分刀法都得愣神,自家老大學過這刀法嗎?


    “謝過陛下了。”李君肅起身說著。


    “誒,你這就太生疏了,接下來要迴去修煉了?”


    皇帝先是擺了擺手,而後笑著問道。


    “嗯,告辭了陛下。”


    “好,路上慢點。”


    李君肅離開後,皇帝也是拿起公文批閱起來。


    兩儀殿內,一時安靜了下來。


    這就是工作狂之間的默契。


    ......


    皇帝這邊在批閱奏折,打算走出皇宮的李君肅,卻被攔住了。


    李君肅剛想離開皇宮,剛走出兩儀殿,來到宮門小道,就看到了躲在石獅子像底下旁的李智。


    “你是?”李君肅看著李智眼中迸發出的神采,挑了挑眉。


    “肅皇叔,我是九皇子李智。”李智連忙自證身份,生怕李君肅跑了。


    “九皇子?”李君肅看著麵前的小男孩,眼神有些玩味。


    “是...是的...”李智退後了兩步,他感受到了一股極大的壓迫感。


    “你有什麽事。”李君肅收迴視線,語氣隨意。


    李智最多隻能算是不錯的守成之君,高宗朝的猛人都是皇帝留下的人才,皇帝最後一次親征還把高句麗打殘了,讓李智上位後,麵對外邦的壓力驟減。


    加上還有長孫無祭輔佐,李智的表現隻能說確實是平庸。


    他用長孫無祭來處理皇子恪,結果處理完皇室宗親就要過河拆橋,這對帝王來說沒什麽,但他太蠢了。


    長孫無祭被冤殺前,就看出了武後的野心,堅決不允許李智立武氏為後。


    薑還是老的辣,果然李智死後,武後篡位。


    武後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外戚確實不如宗親。


    武家一步登天,武家這群廢物世家子進入兵部,下場就是直接丟了大半個皇朝。


    大乾丟的領土直接等於兩個宋朝。


    酷吏橫行、貪腐滋生、百姓怨聲載道。


    武後一朝征兵,武三絲出麵,募兵月餘不滿千人。


    最後還是太子李哲出麵,應者雲集,不到數日,便有五萬人響應。


    最後,也是由皇室宗親李三郎再造乾坤,締造盛世。


    李君肅想到這裏,看著李智歎了口氣。


    可惜李三郎最後也是突然發病了。


    隻能說威鳳硬生生把大乾的上限拉高了。


    李智則是有些疑惑的撓了撓頭,皇叔怎麽突然歎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衍並收藏朝廷鷹犬?沒挨過六扇門的刀最新章節